-
曲周县 编辑
曲周县,隶属于河北省邯郸市。地处河北省南部,邯郸市东北部的太行山东麓海河平原的黑龙港流域。东接邱县、馆陶县 ,南邻广平、肥乡,西连永年、鸡泽,北依邢台市平乡。曲周县县域面积676平方公里 ,截至2023年1月,曲周县下辖8个镇、2个乡。 342个行政村。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曲周县常住人口为463727人。
春秋为晋曲梁地,战国属赵,秦属邯郸郡。公元前201年,汉高祖刘邦封郦商为曲周侯,曲周之名始有记载,距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
邯郸至黄骅港铁路(简称邯黄铁路)和青兰高速擦境而过;230国道(定魏公路)和514国道(邯临公路)呈十字形穿境 ,电力供应充足,有220千伏、110千伏和35千伏变电站六座,全县村村通电,程控电话四通八达,广播电视覆盖全县。科技、文化、教育、卫生、金融、服务事业构成服务网络。
2017年10月,被住建部命名为国家园林县城。 2019年1月25日,入选2018年度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 2022年,曲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0.4亿元。2020年9月,入选河北省食品产业强县(市、区)(创建型)名单。
2022年,曲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40.4亿元,全部财政收入完成132259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2253万元。
中文名:曲周县
外文名:Quzhou County
行政区划代码:130435
行政区类别:县
所属地区:河北省邯郸市
地理位置:河北省南部,邯郸市东北部,太行山东麓
面积:676 km²
下辖地区:8个镇、2个乡
政府驻地:曲周镇
电话区号:0310
邮政编码:057250
气候条件: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463727 人(2020年11月1日零时常住人口)
车牌代码:冀D
地区生产总值:140.4 亿元(2022年)
据《曲周县志》载,曲周县域春秋时为晋曲梁地。战国属赵,秦属邯郸郡。
曲周县
三国魏时曲周、斥漳二县先属魏郡、后属广平郡。
晋时曲周县并入列人县(县治在今肥乡东北),属广平郡,太和二十年(496年)复置斥漳县,属广平郡;景明年间(500-504年)分平恩置曲安(曲周)。天平初年(534年)改属司州魏郡。北齐处时废曲安、斥章二县并入平恩县,天保七年(556年)将平恩县县治所移至斥章城,属司州魏郡。北周宣政元年(578年)置洺州,平恩县改属洺州广平郡。
隋开皇六年(586年),于故治复置曲周县。仍设平恩县。大业二年(606年),废曲周并入洺水县,仍属武安郡。
唐武德四年(621年),于汉县故治复置曲周县,属河北道洺州。会昌三年(843年),废洺水,清漳二县并入肥乡、平恩、曲周等县。仍属洺州。五代属洺州。
宋熙宁三年(1070年),省曲周县为镇,入鸡泽。元佑二年(1087年),曲周复为县,三年又并入鸡泽县。四年(1089年),曲周、鸡泽又分为两县,属河北西路洺州。时曲周县治所移至今曲周城。
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省平恩县为镇,并入曲周县。属河北西路洺州。
元,曲周县属中书省广平路(驻地今永年广府镇)。
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路为府,曲周县属河南分省广平府。二年(1369年)三月,广平府改属北平。九年(1376年)属北平布政使司。永乐元年(1403年)改属直隶京师。
清,曲周县属直隶广平府。
民国二年(1913年)属直隶省冀南观察使。三年(1914年)属直隶省大名道。十七年(1928年)直属河北省。二十六年(1937年)属河北省第十六区。1938年,民国政府撤离。1939年曲周沦陷,日伪进驻县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一二九师进入曲周,成立抗日政府,属冀南行政公署第三专署。1941年成立晋冀鲁豫边区,曲周县属边区冀南行署。1946年10月,为纪念抗日民族英雄郭企之烈士,将曲周县更名为企之县,属冀南行署第三专署。
1949年10月15日,恢复曲周县名,属河北省邯郸专员公署。
1958年8月15日,邱县和鸡泽并入曲周县。10月,肥乡县(含广平县)并入曲周县。属河北省邯郸专员公署。
1960年5月3日,邯郸专员公署与邯郸市合并,曲周县归属邯郸市。
1961年5月,邯郸专署与邯郸市分开。6月,曲周县与肥乡县(含广平县)分开。曲周县属邯郸地区专员公署。
1962年2月,曲周、邱县、鸡泽三县分开,各恢复原县建制,曲周县属邯郸地区行政公署,至1993年7月。邯郸地区与邯郸市合并,曲周县为邯郸市管辖。
2022年12月,撤销南里岳乡设立南里岳镇,撤销槐桥乡设立槐桥镇。
截至2023年1月,曲周县下辖8个镇、2个乡:曲周镇、安寨镇、侯村镇、河南疃镇、第四疃镇、白寨镇、南里岳镇、槐桥镇、大河道乡、依庄乡。 342个行政村。
位置境域
曲周县,位于河北省南部、邯郸市东北部、太行山东麓、海河平原的黑龙港流域,总面积667平方公里 ,东接邱县、馆陶县 ,南邻广平县、肥乡区,西连永年区、鸡泽县,北依邢台市平乡县。地理坐标为东经114°50′22.3″~115°13′27.4″,北纬36°35′43″~36°57′。
曲周县
地形地貌
曲周县
气候
曲周县
年平均降雨量为556.2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7至9月份,占全年降雨量的三分之一,雨热同期,对农业生产十分有利,土地生产潜力大。但春季干旱多风,十年九旱,冬季寒冷,雨量稀少,旱灾和病虫害是对农业生产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
水文
曲周县地处海河流域黑龙港水系,“邑在河曲,水旋而周”,曲周因水而得名,滏阳河、支漳河、东风渠在曲周县城交汇,自古就有县城“三河穿境、四海卧城”的说法。引黄工程贯穿曲周南北,优势明显。全县支渠及以上河渠200条约800公里。其中,骨干行洪排涝河道3条(滏阳河、老沙河、老漳河),省定排水“较大支流”3条(西支渠、王封干渠、沙东干渠),一般排水干渠17条,灌溉干渠4条,支渠173条。
土壤
曲周县变化多端的地貌类型造成境内水热状况的分异和水盐运动类型的差异,同时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土壤分布。据土壤普查资料,曲周县境内土壤分为三个土类,五个亚类,八个土属,下分57个土种。
土地资源
截至2009年,曲周县土地总面积为67668公顷。其中,农用地面积为5673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3.84%;建设用地面积为909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3.45%;其他土地面积183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71%。
水资源
曲周县水资源可分为三部分:自然降水、过境地上水和地下水。据统计,自产径流为1725.8万立方米,过境地上水总量为26671.7万立方米,其可供量仅为561.3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包括浅层淡水和微咸水、深层淡水三种。浅层咸水资源总量为1925.2万立方米。
据邯郸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曲周县常住人口463727人。
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较少(回族、蒙古族、傣族等)。
京深、东吕高速环绕周边,青兰、大广高速穿境而过,“230、514”两条国道交汇;向北直通京津,向东可借助邯黄铁路出海,向南对接中原经济区,向西可连通丝绸之路经济带,出县城5公里可到火车货运站直达黄骅港,10至15分钟可通达3个高速路口,到达晋冀鲁豫四个省会城市时间大大缩短,形成辐射近亿人口的“2小时经济圈”。
曲周县境内有干线公路5条,其中省道两条,邯临公路和定魏公路纵横贯穿全县,邯临公路西交309和107国道,东到106国道和山东的临清市;定魏公路南接邯大路,北接邢临公路;其余为县级路。
截至2013年,曲周县公路总里程达927.51公里,有高速公路2条,过境里程16.4公里;省道3条,里程57.92公里;县道4条,里程79.31公里;乡道365.17公里,村道402.61公里,专用公路6.11公里。
县委书记:孟凡雄
县长:李冬晨
综述
截至2011年初,曲周县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30.7:43.3:26,累计实施千万元以上重点项目318个,完成投资169亿元。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65.3亿元,是2005年的2.1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1.9亿元,是2005年的3.9倍;财政收入完成1.79亿元,是2005年的5.6倍。
2011年,曲周县生产总值完成97.95亿元,财政收入完成2.51亿元,全社会固定投资总额69.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6亿元,出口创汇8590万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97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428元。
2019年,曲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28380万元。
2022年,曲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40.4亿元,全部财政收入完成132259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2253万元。
第一产业
曲周县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县,农作物常年播种面积112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81.9万亩。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谷子、薯类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蔬菜、林果、油料等。
截至2011年,曲周县20个省、市级示范村新建新民居2500余套,粮食生产连续七年丰收,夏粮连续八年丰收,2010年总产达到32万吨。发展绿色蔬菜、优质棉、商品林等特色种植43万亩;先后建成规模养殖小区35个,奶牛存栏4400头、蛋鸡存栏1000多万只。培育国家、省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多家,产业化经营率达到62.7%。发展注册各类专业合作社248家,惠及农民5.2万人。十一五期间输出劳务达30万余人次,增收40亿元以上。
2019年11月18日,曲周县入选“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先试支撑体系建设试点县”。
第二产业
曲周县
第三产业
截至2011年,曲周县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1亿元,较2010年增长11.5%。全县拥有各类商业经营网点9088个。城镇新增就业人员4647人,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1.1万余人,达到10.7万人。全县银行机构7家,保险机构9家。
城乡建设
截至2013年,曲周县县城控制区面积4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4.77平方公里,人口规模达到10.2万人。县城有公仆路、人民路、滨河路等主要街道20条,总长61公里,建成龙海公园、人民广场等13处游园广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1.1平方米,绿地率36.29%,绿化覆盖率42.15%,建有凤凰城、稽山南苑、紫博园等规模住宅小区28个,建筑面积达到130万平方米,城镇化率达34%。新农村建设将全县342个行政村逐步合并为75个“中心村”。新建新民居380套,在建130套、13个村村容村貌显著改观。
截至2013年,曲周县有10个供电所,35千伏变电站13座,220千伏变电站1座,110千伏变电站3座。乡村及户通电率达到100%,年供电量达4.5亿千瓦时。
全县有通讯企业3家,拥有移动基站80座,移动通信信号实现全覆盖。移动电话用户22万户,固定电话3万部。
教育事业
截至2013年,曲周县有各级各类学校299所,其中,普通高级中学1所、职教中心、教师进修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各1所,初级中学22所,小学127所,中小学在校学生75506名。全县共有幼儿园146所,在园幼儿22742名。共有教职工4792名,专任教师4479名。
医疗卫生
截至2013年,曲周县有各级医疗、预防、保健及培训机构20个,有县级综合医院2所,疾病控制中心1所,卫生监督所1所,妇幼保健站1所,卫生进修学校1所。乡镇卫生院10所,全县设病床864张,职工总数为334人,其中卫技人员304人。村卫生室(所)356所,经过正规化、系统化培训的乡村医生549人。2011年参合农民395433人,占农业人口的97.37%,行政村覆盖率100%。
科技事业
截至2013年,曲周县先后与中国农大、清华大学、中科院等20多所建有长期合作关系。1973年,中国农大专家到曲周县进行“旱涝碱成综合治理”攻关研究,取得了改土治碱的成功,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中国农大在曲周县设立了全国首家农科联盟网络基站,还把曲周发展列入学校的“十二五”规划。
截至2023年,曲周县域内建有5个科技小院 。
社会保障
截至2011年,曲周县农村新型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0%以上,改扩建乡镇养老院10所,建成农村幸福院56所;发放各类救助金1.52亿元。
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股弦
“四股弦”又名四根弦、五腔调,是河北省地方稀有剧种之一。曲周县四股弦主要分布在白寨乡司寨村。四股弦起源于清朝中期道光十八年(1838年),山东菏泽一带。2013年6月,曲周四股弦入选省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曲周花车
曲周花车,原名“拉花车”,为汉族民间舞蹈,始于明朝,盛行于清朝,民国初期曾一度鼎盛。现主要分布在安寨镇安寨,南马店等村。2013年6月,曲周花车入选省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名优特产
甜玉米
曲周县被中国农学会特产经济研究会命名为“中国甜玉米之乡”。
曲面
曲面是曲周民间传统食品,已有300多年历史。河北曲周属于杂粮产区,古时候麦子多从关内购进,售价高昂,而曲周人又十分喜欢吃面类食品,人们就用土产的各类豆子磨成粉,轧制成杂面食用,后来杂面逐渐由民间传入皇宫。据史料记载,乾隆年间,要派太监到曲周的杂面铺,购买曲面。可见,曲面已成为常用御膳之一。
粉条
粉条是曲周县南马店村特有的食品,粉条又称粉丝,是由红薯、马铃薯原料加工制成的丝状或条状干燥淀粉制品。
2017年10月,曲周县入选国家园林县城。
2017年12月,曲周县入选第一届河北省文明县城。
2019年,曲周县入选全国绿化模范单位。
2020年6月,曲周县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
2020年9月,曲周县入选河北省食品产业强县(市、区)(创建型)。
2020年9月25日,曲周县被评为2020年河北省知识产权示范县。
2020年12月22日,曲周县入选全国第五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
2020年12月,曲周县入选复查确认保留称号的河北省文明县城。
2021年6月,曲周县入选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单位。
2021年7月15日,曲周县入选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
2021年7月30日,曲周县入选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共建名单。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