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湘市 编辑
临湘市,湖南省辖县级市,由岳阳市代管,位于湖南省东北端,境内境内南高北低,长江流经市境内西北边沿,市域总面积1760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9月,全市辖4个街道、10个镇。截至2022年底,全市常住人口42.98万人。宋淳化五年(994年),建王朝县。至道二年(996年),更名为临湘县。临湘市因滨湘水与长江会合之处而得名,素称“湘北门户”。武广铁路、107国道和京港澳高速三大交通动脉贯穿全境,有着十分便捷的交通优势。临湘底蕴深厚,山川秀美,楚文化与湖湘文化在此交汇融合,是万里茶马古道的两个南方起点之一。境内的黄盖湖为湖南省第二大湖,已列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堆石墓群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嗡琴戏、白羊田天狮舞、十三村分别被列为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22年,临湘市地区生产总值332.41亿元,比上年增长6.0%。2023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343.94亿元,比上年增长6.5%。
中文名:临湘市
外文名:Linxiang
别名:王朝县、临湘县
行政区划代码:430682
行政区类别:县级市
所属地区:中国湖南省岳阳市
地理位置:长江以南,湖南省东北部
面积:1760 km²
下辖地区:4个街道、10个镇
政府驻地:长安街道长安西路33号
电话区号:0730
邮政编码:414300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42.53 万(2023年常住人口)
著名景点:大云山、五尖山、黄盖湖、临湘6501、江南大漠
火车站:临湘站、临湘北站
车牌代码:湘F
地区生产总值:343.94 亿元(2023年)
临湘市地图
春秋战国,属楚。秦,属长沙郡地。
西汉,为长沙国下隽县地。
晋,属巴陵县地。
唐清泰年间(934~936年),马殷置王朝场。
宋淳化五年(994年),升为王朝县。至道二年(996年),更名临湘县。
临湘市
清代,属王禾上、下里。民国六年(1917年),粤汉铁路北段通车,设车站于此,遂逐渐发展为集市。民国十九年(1930年),县治由陆城搬迁至此。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设长安镇。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改为长安乡,因怀念古都,一直袭用此名。
1992年,撤县立市。
1984年4月6日,临湘县的部分地区划归岳阳市。
1986年1月27日,撤销岳阳地区,将临湘、华容、汨罗、平江4县划归岳阳市管辖。
1992年9月1日,撤销临湘县,设立临湘市,由岳阳市代管。
区划沿革
1992年,将岳阳市北区陆城镇的儒溪、杨桥、棋杆、洋溪4个村和金鸡农场划归临湘市管辖,设立儒溪镇。
1993年,城关镇更名为长安镇;长安乡更名为城南乡。
1994年,临湘市撤销定湖乡,设立定湖镇。
1995年,临湘市辖13镇9乡:长安镇、长塘镇、白羊田镇、白云镇、羊楼司镇、江南镇、沅潭镇、忠防镇、定湖镇、聂市镇、桃林镇、詹桥镇、儒溪镇、文白乡、五里牌乡、龙源乡、坦渡乡、贺畈乡、乘风乡、城南乡、横铺乡、壁山乡。
1996年,撤销长安镇,设立长安、桥东两个街道办事处。
2000年5月29日,经湖南省政府批准,撤销黄盖湖农场,并入临湘市,组建黄盖镇。
2015年,根据临湘市乡镇区划调整方案,调整后下辖10镇3街道:横铺乡、桃林镇成建制合并设立桃林镇;定湖镇、坦渡乡成建制合并设立坦渡镇;儒溪镇、江南镇成建制合并设立江南镇;乘风乡、源潭镇、聂市镇成建制合并设立聂市镇;白云镇、城南乡、长安街道成建制合并设立长安街道;五里牌乡、桥东街道成建制合并设立五里牌街道。乡镇湘政区划调整后,临湘市共减少8个乡级建制。
区划详情
截至2023年9月,临湘市下辖4个街道、10个镇:长安街道、桃矿街道、五里牌街道、云湖街道、忠防镇、聂市镇、江南镇、桃林镇、长塘镇、白羊田镇、 詹桥镇、 黄盖镇、羊楼司镇、坦渡镇。市人民政府驻长安街道长安西路33号。
位置境域
临湘市地处湘北边陲,位于北纬29°10′~29°52′,东经113°15′~113°45′之间,北临长江,西傍洞庭,东南蜿蜒着罗宵山的余脉,居武汉、长沙经济文化辐射的中心地带,西北滨长江水道与湖北省监利、洪湖隔江相望;东南依幕阜山与本省岳阳县和湖北省通城、崇阳、赤壁毗连;东、西、北三面嵌入湖北省境。
临湘市
地形地貌
临湘市境内南高北低,东南群峰起伏,中部丘岗连绵,西北平湖广阔,大体为“五山一水两分田,二分道路和庄园”。最高山药菇山海拔1261.1米,最低点江南镇谷花洲海拔23米。
气候
临湘市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6.4℃,无霜期259天,日照率41%,降水量1469.1毫米。
水文
长江流经临湘市境西北边沿,全长32.7千米。境内河流众多,桃林河、坦渡河、源潭河蜿蜒北注长江。
|
|
|
植物资源
临湘市植被属中亚热带典型常绿阔叶林北部植被亚热带,在全省植被分区中,属湘北植被区的环湖低区、岗地植被小区,共有木本植物76科549种,其中属于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的有银杏、红豆杉及南方红豆杉3种,属于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的有莼菜、伯乐树、蓖子三尖杉、中华结缕草及黄连19种,以及国家重点保护科兰科植物(21种)。
临湘市林地面积144.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6.8%,活立木蓄积量为318.8万立方米,森林资源蓄积量年增长率达4.0%,湿地保护率达72%。
动物资源
临湘市境内有野生动物58科246种,鱼类有101种,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的I、II级动物有25种。
矿产资源
临湘市地下矿藏30余种,萤石储量居全国之首;白云矿总储量超过3亿吨,年产量200多万吨,是钢铁工业、玻璃工业、电子工业不可缺少的原材料;钾长石、石灰石、高岭土、水晶、云母蕴藏丰富,品味极高,由省地勘局探明的特大型钨矿——儒溪虎形山,仅探明的钨储量就在21万吨以上。
截至2022年底,临湘市总人口530036人,其中城镇人口194507人,农业人口335529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36.70%,比上年下降0.17个百分点。全市常住人口42.9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5.54万人,农村人口17.44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9.42%。全年出生人口3235人,死亡人口3998人。
2023年全市总人口525399人,其中城镇人口192211人,农业人口333188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36.58%,比上年下降0.11个百分点。全市常住人口42.5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5.31万人,农村人口17.22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9.51%。全年出生人口3031人,死亡人口5094人。
职务 | 姓名 |
---|---|
市委书记 | 王文华 |
市长 | 刘琦 |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 李其报 |
市政协主席 | 彭海云 |
仅列四大班子主要领导,统计截至2024年1月 |
综述
2022年,临湘市地区生产总值332.41亿元,比上年增长6.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3.31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133.51亿元,增长7.2%;第三产业增加值155.58亿元,增长4.6%。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3.0:40.2:46.8。分季度看,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上半年增长4.7%;前三季度增长5.5%;全年增长6.0%。
2022年,临湘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58亿元,增长6.1%;一般公共预算地方收入9.57亿元,增长17.1%;一般公共预算地方税收收入6.88亿元,增长16.0%。
2022年,临湘市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2.4%,分投资方向看,工业投资增长15.35%,民生投资增长-48.55%,生态投资增长14.34%,基础设施投资增长50.15%,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89.23%。
2023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343.94亿元,比上年增长6.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2.82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135.75亿元,增长6.9%;第三产业增加值165.38亿元,增长6.7%。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2.4:39.5:48.1。
第一产业
2022年,临湘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0.12亿元,增长3.7%。其中农业产值28.98亿元,增长4.5%;林业产值3.14亿元,增长8.5%;牧业产值21.30亿元,增长1.2%;渔业产值12.40亿元,增长3.5%;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4.29亿元,增长10.3%。
2022年,临湘市粮食播种面积84.40万亩,减少0.30%;棉花种植面积1345.79公顷,减少0.4%;油料种植面积15306.73公顷,增长2.5%;蔬菜及食用菌种植面积8298.11公顷。
2022年,临湘市粮食产量34.94万吨,减少1.27%;棉花产量0.15万吨,减少6.2%;油料产量2.75万吨,增长3.38%;蔬菜及食用菌25.04万吨,增长1.46%;茶叶产量0.47万吨,减少2.08%。
2022年,临湘市猪、牛、羊总产量4.62万吨,其中:猪肉产量4.43万吨;禽蛋产量0.64万吨。
第二产业
2022年,临湘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96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全年全社会建筑业总产值21.00亿元,增长14.0%。
第三产业
2022年,临湘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8.96亿元,比上年增长2.6%。按经营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总额96.12亿元,增长2.59%;乡村消费品零售总额12.83亿元,增长2.59%。限额以上法人批发零售业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增长10.5%;饮料类增长18.2%;烟酒类增长30.7%;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22.1%;化妆品类增长14.8%;日用品类增长26.9%;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26.9%;书报杂志类增长11.8%;中西药品类增长20.2%;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31.7%;家具类增长17.5%;通讯器材类增长7.2%;石油及制品类增长24.3%;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22.4%;汽车类增长10.5%。
2022年,临湘市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8781万美元,折合人民币6.3亿元,首次突破6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20%。
截至2022年底,临湘市存款余额2571450.26万元,比年初增加354692.52万元,增长16%。贷款余额1981200.79万元,比年初增加360789.47万元,增长22.3%。
2022年,临湘市累计实现保险保费收入4.81亿元(不含中介公司),其中,其中财险累计收入1.95亿元,寿险累计收入2.86亿元,总赔付支出1.84亿元。
教育事业
截至2022年底,临湘市普通小学学校总数37(教学点62个)所,在校小学生32130人,教职工2044人,其中专任老师2030人。全市中学 25所,在校学生31176人。其中:初中在校生16936人,高中在校生 14240人。全市普通初中和高中拥有教职工2126人,其中,专任教师2032人。
科学技术
2022年,临湘市专利授权量230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24件。
文化事业
截至2022年底,临湘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20个,文化馆1个,乡镇文化站14个,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3个,电影院2个,公共图书馆藏书册数62.5万册。
体育事业
截至2022年底,临湘市拥有体育场馆1座,体育场地205个,运动员110人,教练员 14人。全年共举办市以上运动会35次,参加人数3.8万人次。全年参加省级以上运动会获金牌数 23(省级) 枚,银牌数 21(省级)枚,铜牌数 18(省级)枚。
医疗卫生
截至2022年底,临湘市共有医疗机构432个(含7家二级医疗机构),拥有床位数2989张(含全市公立医院、私立医院及乡镇卫生院),全市共有卫生工作人员2497人(其中职工1696人,临聘人员801人),高级职称160人,中级职称620人。
社会保障
2022年,临湘市新增城镇就业人员5330人。全年共征缴养老保险4.59亿,争取中央、省财政转移支付资金11.35亿元,及时发放离退休人员养老金14.22亿元。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19532人。全年新增参保43961人,工伤保险基金收入1389万元。
截至2022年底,临湘市社会救济对象总人数15.8339万人次。全市拥有敬老院13个(农村),1所市级综合型养老服务机构,在院人数1482人,拥有养老床位数2115张,拥有光荣院1所。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4791万元,筹集福彩公益金147.9万元(未包括省级公益金拨款)。
截至2022年底,临湘市共有城乡巴士95台,城际公交30台,公交车90台,出租车222台,校车189 台。完成农村公路提质改造36.637千米、建设生命防护工程20.658千米、实施危桥改造8 座,完成 1个工班标准化改造,县、乡、村道好路率分别达到93.62%、87.92%和88.95%。
临湘市有国家AAA级景区五尖山森林公园,有“天下第一人工洞”6501,有“南方第一漠”银沙滩,有瑶族先民“飘洋过海”的早期“故乡”、省级风景名胜区龙窖山“千家峒”,有三国古战场遗址——黄盖湖。
五尖山
五尖山国家森林公园
大云山
大云山地势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明代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清代太平天国将士数次到此。大革命时期农民运动迅速发展,抗战时期杨森曾据此抗日。1945年,王震、王首道率南下支队转战大云山,在此击溃日军和国民党顽军,取得了辉煌的战果。大云山又是宗教名山,在宋时有岳州通判石光,退居大云山辟谷学道,成为一代道教祖师,后来逐步建有28座庙宇,香火不断,大江南北善男信女每年朝山达 20万余人。大云山青峰叠翠,绿水环流,一派葱茏清幽景象。1997年4月被评为岳阳十景之一。
龙窖山
龙窖山,位于临湘市区东南30千米.又名药姑山,五岭山系幕阜山余脉,面积200平方千米,北与湖北赤壁,东与崇阳,南与通城交界, 群峰绵亘,最高峰海拔1261.1米。 龙窖山有天然的老龙潭瀑布,龙源水库,古老的青石寨,珍稀的白果树。1996年5月,临湘市政府将其辟为风景名胜区,分为2大景区,49个景点。主要景点有:高峡平湖、龙阙石门、石砌“蜂窝”、古塘银杏等。
银水迷宫
临湘6501景区
药菇山
临湘药菇山
江南大漠
江南大漠(银沙滩)
2019年2月2日,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县级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2019年3月6日,位列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第一批)。
2021年1月29日,入选湖南省年度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地区名单。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