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寿县 编辑
汉寿县,隶属于湖南省常德市,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地处洞庭湖滨、沅澧两水尾闾,东濒沅江、南县,南界资阳、桃江,西接鼎城,北抵西湖农场,与安乡隔河相望,总面积2021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10月,汉寿县下辖4个街道、16个镇、3个乡。截至2023年末,汉寿县常住人口65.60万人。汉寿古称索县,历史悠久,境内有多处距今7000多年的新石器时期遗址,不仅是重要的楚文化传承地和沧浪文化的发源地,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沧浪文化、屈楚文化和龙舟文化。2022年,汉寿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8.5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1.76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35.11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71.64亿元。三次产业构成比为16.8:36.6:46.6。
中文名:汉寿县
外文名:Hanshou
行政区划代码:430722
行政区类别:县
所属地区:湖南省常德市
地理位置:湖南省北部,洞庭湖西滨
面积:2021 km²
下辖地区:4个街道、16个镇、3个乡
政府驻地:龙阳街道
电话区号:0736
邮政编码:415900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人口数量:65.60 万(2023年常住人口)
著名景点: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鹿溪旅游度假区、桃花江核电站
火车站:汉寿站
车牌代码:湘J
地区生产总值:368.5 亿元(2022年)
属楚地。
秦
为黔中郡地。
西汉
为武陵郡索县地。
东汉
阳嘉三年(134年),改索县为汉寿县,取汉王朝长寿不衰之意,治所今鼎城区断港头。
三国吴
汉寿县改为吴寿县。
赤乌十一年(248年),析吴寿县置龙阳县,设治所于今县城,属武陵郡。
北宋
大观年间(1107—1110年),改为辰阳县。
南宋
绍兴三年(1133年),复名龙阳。
绍兴五年(1135年),升县为军,移治黄城寨(今聂家桥乡黄城港)。
绍兴三十年(1160年),复县,治所迁回原址,隶属鼎州。
元
元贞元年(1295年),升为州,辖沅江县,属常德路。
明
洪武三年(1370年),降为县。
清
属常德府。
中华民国
民国元年(1912年),龙阳更名汉寿。
民国三年(1914年),隶武陵道。
民国五年(1916年),属湘江道。
民国十一年(1922年),直隶于省。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隶属第五行政督察区。
1949年8月4日,县境和平解放,隶属益阳专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2年11月,改属常德专署。
1988年,常德专署改市,隶属常德市。
汉寿县行政区划图
区划沿革
1996年,汉寿县辖15个镇、17个乡:城关镇、太子庙镇、军山铺镇、朱家铺镇、西湖镇、百禄桥镇、酉港镇、沧港镇、坡头镇、岩汪湖镇、洲口镇、崔家桥镇、蒋家嘴镇、毓德铺镇、罐头嘴镇、三和乡、大南湖乡、月明潭乡、丰家铺乡、毛家滩回族维吾尔族乡、文蔚乡、东岳庙乡、龙潭桥乡、西竺山乡、阳南塘乡、围堤湖乡、周文庙乡、岩嘴乡、鸭子港乡、株木山乡、聂家桥乡、新兴乡。县政府驻城关镇。
2002年末,汉寿县辖16个镇、17个乡;43个社区、505个行政村。
2004年末,全县辖16个镇、14个乡(其中1个民族乡)。
2015年,根据汉寿县乡镇区划调整方案,区划调整后,辖3乡16镇4街道:辖酉港、罐头嘴、洲口、坡头、岩汪湖、沧港、朱家铺、丰家铺、太子庙、崔家桥、龙潭桥、军山铺、百禄桥、蒋家嘴、洋淘湖、西湖16个镇,聂家桥、西洲2个乡,毛家滩回族维吾尔族乡,辰阳、龙阳、沧浪、株木山4个街道,共16镇、3乡(其中1个民族乡)、4街道。
汉寿县地图
区划现状
截至2022年10月,汉寿县下辖4个街道、16个镇、3个乡 。汉寿县人民政府驻龙阳街道。
统计用区划代码 | 名称 |
430722001000 | 龙阳街道 |
430722002000 | 辰阳街道 |
430722003000 | 沧浪街道 |
430722004000 | 株木山街道 |
430722101000 | 蒋家嘴镇 |
430722102000 | 岩汪湖镇 |
430722103000 | 坡头镇 |
430722104000 | 酉港镇 |
430722105000 | 洲口镇 |
430722106000 | 罐头嘴镇 |
430722107000 | 沧港镇 |
430722108000 | 朱家铺镇 |
430722109000 | 太子庙镇 |
430722111000 | 崔家桥镇 |
430722112000 | 军山铺镇 |
430722113000 | 百禄桥镇 |
430722114000 | 西湖镇 |
430722115000 | 洋淘湖镇 |
430722117000 | 丰家铺镇 |
430722118000 | 龙潭桥镇 |
430722205000 | 聂家桥乡 |
430722206000 | 毛家滩回族维吾尔族乡 |
430722217000 | 西洲乡 |
位置境域
汉寿县汉寿县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地处洞庭湖滨、沅澧两水尾闾,东濒沅江、南县,南界资阳、桃江,西接鼎城,北抵西湖农场,与安乡隔河相望。介于东经111°42′59″—112°18′,北纬28°36′—29°6′45″之间,总面积2021平方千米。
汉寿县人民政府
地形地貌
汉寿县属雪峰山脉向洞庭湖平原过渡地带,南部丘陵属雪峰山余脉;全境地势由南向北呈阶递状下降,以平原为主,水系发达,平原占49.07%,丘陵岗地占22.44%,其余为水面占28.49%。
气候特征
汉寿县属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湿润气候区,平均气温为18.1℃,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7.9℃,出现在7月21日,年极端最低气温为—7.4℃,年总降水量为1465.1毫米,年雨日157天,日降水量≥50毫米的日数有3天,年一日最大降水量55.0毫米,年日照总时数为1545.0小时,年日照百分率为35%。
水系水文
汉寿县境内有河流30条,主要河流为沅水和澧水;主要湖泊有太白湖、围堤湖和目平湖。
西洞庭湖
土地资源
截至2019年末,汉寿县主要地类数据公布如下:
(一)耕地972805.95亩(64853.73公顷)。
其中,水田809870.85亩(53991.39公顷),占比83.25%;旱地162935.1亩(10862.34公顷),占比16.75%。另外还有32800.50亩(2186.70公顷)位于城镇村庄范围内尚未建设的土地中,现状为耕地,其中水田14769.75亩(984.65公顷),旱地18030.75亩(1202.05公顷)。
总体来看,耕地主要分布在岩汪湖镇、坡头镇、洲口镇,沧港镇等地区,占全县耕地的38.60%。我县耕地整体位于国家划定的一年两熟制区域,均位于年降水量1000mm以上地区。位于2度以下坡度(含2度)的耕地828201.30亩(55213.42公顷),占比85.14%;位于2-6度坡度(含6度)的耕地113004.90亩(7533.66公顷),占比11.62%;位于6-15度坡度(含15度)的耕地30654.00亩(2043.60公顷),占比3.15%;位于15-25度坡度(含25度)的耕地839.40亩(55.96公顷),占比0.09%;位于25度以上坡度的耕地106.35亩(7.09公顷),占比0.01%。
(二)园地210202.95亩(14013.53公顷)。
其中,果园39987.90亩(2665.86公顷),占比19.02%;茶园1040.7亩(69.38公顷),占比0.50%;其他园地169174.35亩(11278.29公顷),占比80.48%。总体来看,园地主要分布在太子庙镇、崔家桥镇、龙潭桥镇,丰家铺镇等地区,占全县园地的74.16%。
(三)林地496349.7亩(33089.98公顷)。
其中,乔木林地291184.8亩(19412.32公顷),占比58.67%;竹林地128700.15亩(8580.01公顷),占比25.93%;灌木林地2632.2亩(175.48公顷),占比0.53%;其他林地73832.55亩(4922.17公顷),占比14.88%。总体来看,林地主要分布在丰家铺镇、崔家桥镇、龙潭桥镇、朱家铺镇等地区,占全县林地的63.64%。
(四)草地3336.15亩(222.41公顷)。
其中其他草地3336.15亩(222.41公顷),占比100%。总体来看,草地主要分布在崔家桥镇、丰家铺镇、太子庙镇、聂家桥乡等地区,占全县草地的66.26%。
(五)湿地290708.7亩(19380.58公顷)。
湿地是“三调”新增的一级地类,包括8个二级地类,我县涉及3个二级地类。其中,森林沼泽59114.1亩(3940.94公顷),占比20.33%;内陆滩涂231593.25亩(15439.55公顷),占比79.67%;沼泽地1.35亩(0.09公顷),占比细微(0.00046%)。总体来看,湿地主要分布在目平湖、沧港镇、辰阳街道和西湖镇等地区,占全县湿地的99.37%。
(六)城镇村及工矿用地368472.15亩(24564.81公顷)。
其中,建制镇用地53703亩(3580.2公顷),占比14.57%;村庄用地307425.6亩(20495.04公顷),占比83.43%;采矿用地1790.1亩(119.34公顷),占比0.49%;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5553.45亩(370.23公顷),占比1.51%。总体来看,建制镇用地主要分布在龙阳街道、沧浪街道、辰阳街道、株木山街道等地区,占全县建制镇用地的51.09%。
(七)交通运输用地56238.75亩(3749.25公顷)。
其中,铁路用地1750.95亩(116.73公顷),占比3.11%;公路用地15240.9亩(1016.06公顷),占比27.10%;农村道路39225.45亩(2615.03公顷),占比69.75%;港口码头用地21.45亩(1.43公顷),占比0.04%。总体来看,交通运输用地中面积占比最大的地类是农村道路和公路用地,占全县交通运输用地的96.85%。
(八)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716882.4亩(47792.16公顷)。
其中,河流水面177976.2亩(11865.08公顷),占比24.83%;湖泊水面103897.5亩(6926.5公顷),占比14.49%;水库水面17328.45亩(1155.23公顷),占比2.42%;坑塘水面338871.6亩(22591.44公顷),占比47.27%;沟渠55919.25亩(3727.95公顷),占比7.80%;水工建筑用地22889.4亩(1525.96公顷),占比3.19%。总体来看,目平湖、洲口镇、岩汪湖镇、酉港镇等地区的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面积较大,占全县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的49.03%。
矿产资源
汉寿县境大部分为第四系地层所覆盖,基岩出露甚少,加之地质研究程度和勘探工作不够,迄今发现的矿点、矿化点仅28处。其中包括:金、锑、铅、铜、铁、粘土矿、草炭、天然气等。境内花岗岩、黄金、石灰石、石英砂、石油、天燃气等矿物藏量丰富,开采利用价值高。
截至2023年末,汉寿县常住人口65.60万人。
综述
2022年,汉寿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8.5亿元,增长6.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1.76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135.11亿元,增长9.2%;第三产业增加值171.64亿元,增长5.6%。三次产业构成比为16.8:36.6:46.6。含西湖管理区,地区生产总值388.62亿元,增长6.4%。第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9.9%、49.5%和40.6%。其中,制造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3.2%。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7%,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6.0%;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5.9%,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13.2%。
固定资产投资
2022年,汉寿县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项目及房地产投资总额增长10.7%。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中,房地产开发投资17.79亿元,下降17.8%。第一产业投资下降34.7%,第二产业投资增长47.8%,第三产业投资下降20.7%。
财税收支
2022年,汉寿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16337万元,下降4.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0221万元,增长10.4%。其中:税收收入79316万元,增长11.7%,非税完成100905万元,增长9.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52970万元,增长5.4%。其中:一般公共服务50529万元,增长2.9%,教育88727万元,增长8.6%,科学技术12130万元,增长68.4%,社会保障和就业105457万元,卫生健康74948万元,住房保障28717万元,增长0.5%。
人民生活
2022年,汉寿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475元,名义增长7.2%。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025元,增长6.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028元,增长6.0%。其中,工资性收入17544元,经营收入10306元,转移性收入8236元,财产性收入3942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2358元,增长5.5%,人均住房面积56.8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028元,增长7.4%。其中,工资性收入8918元,经营收入8279元,转移性收入4980元,财产性收入852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0211元,增长7.3%,人均住房面积81.3平方米。
第一产业
2022年,汉寿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0.08亿元,增长3.7%,农业增加值66.17亿元,增长3.7%。
农业
2022年,汉寿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39.124万亩,增长0.23%,总产量589200吨,下降1.49%。油料播种面积56.32万亩,下降4.26%,总产量7.49万吨,增长2.13%。棉花播种面积3.88万亩,增长27.03%,总产量0.32万吨,增长27.60%。麻类播种面积0.27万亩,增长0.3%,总产量0.043万吨。增长0.47%,蔬菜播种面积28.88万亩,增长0.16%,蔬菜总产量59.85万吨,增长2.72%。水果总产量10.24万吨,增长2.81%。
畜牧业
2022年,汉寿县出栏生猪62.36万头,增长1.29%,出售和自宰肉牛1.57万头,增长1.95%,出售和自宰肉羊4.75万头,增长16.42%,家禽出笼682.39万羽,增长4.95%,禽蛋产量3.53万吨,增长6.97%。生猪存栏37.11万头,下降4.31%,其中:能繁母猪3.05万头,下降7.29%。家禽存笼416.36万羽,增长1.93%。
渔业
2021年,汉寿县水产品产量8.67万吨,增长9.06%。
生产条件
截至2022年末,汉寿县耕地面积93.83万亩。农业机械总动力117.39万千瓦,增长1.03%。
第二产业
工业
2022年,汉寿县工业增加值增长8.6%。179家规模工业完成产值391.7亿元,增加值增长11.1%。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1.6%,占全县规模工业增加值的78.9%。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增长5.8%。规模工业实现销售产值388.5亿元,增长9.7%,产销率为99.2%。完成出口交货值3.1亿元。规模工业实现营业收入391.1亿元,增长11.1%。
建筑业
2022年,汉寿县资质内建筑企业完成建安产值54.07亿元,增长16.3%,施工面积110.75万平方米,下降21.9%,竣工面积44.84万平方米,增长9.0%,年末建筑从业人员1.6万人。
第三产业
国内贸易
2022年,汉寿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0.5亿元,增长2.8%,其中:批发业销售额增长8.3%,零售业销售额增长6.7%;住宿业营业额增长5.0%,餐饮业营业额增长7.6%。实现批发零售业增加值45.4亿元,增长2.7%,住宿、餐饮业增加值9.14亿元,增长3.3%。
招商引资
2022年,汉寿县实际引进境内资金120.43亿元。实际利用外资408万美元,引进2亿元以上境内项目21个。进出口总额21.61亿元,其中:出口额21.55亿元,进口额586.5万元。
房地产业
2022年,汉寿县32个房地产开发企业,施工面积237.1万平方米,下降16.9%,其中住宅186.8万平方米,下降12.7%。商品房屋销售面积49.88万平方米,下降14.4%,商品房销售额20.74亿元,下降35.0%。
邮电通信
截至2022年末,汉寿县移动电话用户71.57万户,年末互联网宽带用户20.55万户。
金融业
截至2022年末,汉寿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20.15亿元,比年初增加59.54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41.47亿元,比年初增加49.63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86.35亿元,比年初增加47.07亿元,其中住户贷款余额109.19亿元,比年初增加5.68亿元。
交通
截至2022年末,汉寿县境内公路里程2334千米,其中省道179千米、县道313千米、乡道804千米、村道1038千米。2022年,汉寿县完成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8.33亿元,增长5.8%。
汉寿县陆上交通可通过石长铁路、319国道、205省道和长常、长张、长吉、常岳、二广5条高速,南到两广,北达京冀,西至成渝,东抵沪杭。水路可通过沅澧二水直达重庆、上海。空中交通可依托毗邻不足30分钟车程的常德桃花源机场,直飞北京、广州、深圳、上海、昆明等地。
2022年9月16日,石长铁路汉寿南站货运场正式开通营运。
2022年12月21日,常益长高铁汉寿站及配套设施竣工启用。
运输
截至2022年末,汉寿县汽车保有量82717辆,其中:民用汽车82648辆。公交车线路6条。
沅水大桥
科技事业
截至2022年末,汉寿县共有高新技术企业50家,完成高新技术产品产值253.29亿元,实现增加值48.62亿元,增长15.8%。授权专利421件,其中发明专利55件。
截至2022年末,汉寿县有检验监测机构8个,法定计量检定机构1个,强制检定计量器具2754台件。特种设备生产单位1个,特种设备3109台。重点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58批次,抽查合格率74.1%。
教育事业
截至2022年末,汉寿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66所,其中:完全高中1所,高级中学2所,职业高中4所,初级中学14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5所,小学29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全县在校学生数共77570人,其中高中学生10537人,职业高中学生4388人,初中学生21878人,小学学生40767人。有教职工5310人,其中普通中学教职工2707人,职中教职工252人,小学教职工2318人,特殊学校33人。幼儿园106所,在园幼儿18432人,幼儿园教职工2484人。
文化事业
截至2022年末,汉寿县有县级文化馆1个,电影公司1家,县级公共图书馆1个,档案馆1个。艺术表演团体7个。中央、省台电视农户综合覆盖率为100%,中央、省台广播农户综合覆盖率为100%。
体育事业
截至2022年末,汉寿县有体育馆1个,运动场110个,游泳池12个,各类训练房60个。
卫生事业
截至2019年末,汉寿县有各类卫生医疗机构627个,医院、卫生院44个(乡镇卫生院28个),村卫生室448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127个,妇幼保健医院、采供血机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各1个。卫生技术人员5946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3237人,注册护士2043人。医疗机构床位5619张。
社会保障
2022年,汉寿县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职工人数5.71万人,离退休3.87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登记参保人数46.12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14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71.49万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2.05万人,参加工伤保险职工人数3.95万人,参加生育保险职工人数2.3万人。
环境保护
2022年,汉寿县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97.0%,总体水质满足Ⅲ类标准的断面比例100%,县城污水处理率97.0%,县城人均公园绿地面积9.2平方米。
安全生产
2022年,汉寿县共发生各类生产经营性安全事故9起,死亡8人。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0.02人。
汉寿竹海国家森林公园
地名由来
东汉时期取“汉朝江山、万寿无疆”之意始有汉寿之名。
文艺
民间传统文艺:地花鼓、蚌壳舞、彩莲船、打花船、渔鼓、三棒鼓、说鼓、丧鼓、打土地、傩愿、莲花闹等。
武陵戏
县籍作家、学者从事专业或业余文学创作的,晚清时期有彭近道、高梧亭、刘定范、饶明认、黎嵩寺、易佩绅、易顺鼎、易顺豫、陈怀甫等。均有作品专集。民国时期,易君左佳作颇多,易瑜(女)、曾毅、黄学艺(女)、邹蕴真、杨国经等亦有专著或专集出版。
戏曲
武陵戏、灯戏、湘剧、京剧、歌剧、话剧等,境内均有流行。其中,武陵戏、灯戏历史悠久,地方特色浓郁,为群众喜闻乐见。
方言
汉寿方言词汇丰富,感情极富表现力,且词缀性强,多数符合现代汉语规范。与普通话比较,不同点主要有:实词中的数量词“个”多说成“折”;人称代词“妈妈”喊成“恩妈”;人称代词“外婆”叫成“嘎嘎”疑问代词“哪儿”说成“何里”;指示代词“这儿”说成“德里”,“那边”训成“洛里”;程度副词“很”,一般用“梆硬”、“喷香”、“交湿”、“灰滚的”;叹词中“啊喝”,表示对突然发生意外或不良变故的惊讶。
非遗
截至2022年末,汉寿县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2个。
汉寿杨幺的民间故事已纳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汉寿皮影戏、龙舟的打造工艺等2项已纳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汉寿皮影戏、汉寿竹马戏、汉寿渔鼓、汉寿三棒鼓、汉寿夯歌、郑王公公出行、汉寿抱鸬鹚、汉寿杨泗庙、汉寿地花鼓、汉寿舞狮、汉寿山歌等11项已纳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文物古迹
净照寺遗址、杨幺墓、黄城寨遗址、镇龙阁遗址、南禅寺古塔、洗墨池碑文、也园石刻、造像石雕、中共汉寿县委会成立旧址、抗日将士阵亡公墓。通过2007年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有一级文物8件,二级文物31件,三级文物168件;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处,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0处。特别是帅孟奇故居,已全面修复,并形成一定规模,成为了汉寿县重要的文化遗产资源和红色旅游景点。
2016年常德汉寿县聂家桥乡茶铺村发现了罕见的东晋古墓群,墓中还出土了一瓶千余年的“陈年老酒”。这是汉寿县发现的第一座晋墓。
清水湖旅游度假区(4A级景区) 清水湖旅游度假区以山为背景,以湖为依托,通过几年的打造,初步形成了集教育、园林、观光游览、娱乐康体休闲于一体的新型景区。省旅游局已向国家旅游局呈报的全省9大旅游度假区,清水湖旅游度假区位列其中。建成了国际会议中心、高尔夫俱乐部、水上乐园。清水湖2011年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 | |
九岭汽车运动文化公园 位于汉寿县朱家铺镇,距常德市区30千米,占地6000余亩,经营面积2000亩,景区以赛场为依托,计划建设:越野车赛道、拉力车赛道、卡车赛道、摩托车赛道、自行车赛道(5条)。规范化建设有:户外拓展中心、儿童游乐中心、农耕体验中心、房车露营中心、狩猎场、打靶场、生态植物园、赛手培训基地、休闲娱乐中心等项目。 | |
颜家庙水库 位于湖南省汉寿县军山铺镇,始建于1966年,属县管中型水库。集水面积9.77平方千米,正常蓄水1038万立方米,最高水位达93.67米。该水库是军山铺旅游景点之一,四面环山,风景优美,山清水秀。自修建以来,该水库从未水干过。据说水库内有500多斤的鱼,40-50斤的鳖、龟等。军山铺17个行政村,该水库灌溉近13个村,同时,有是集镇近4000人饮用水的来源。 | |
湖南汉寿竹海森林公园 地处洞庭湖流域的丰家铺镇境内,地处雪峰山脉向洞庭湖平原过渡地带,南部丘陵属于雪峰山余脉,最高海拔158米,最低海拔55米,山势由西至东,连绵起伏,成为资江、沅江两水的分水岭,汇高山、峡谷、溪流、茂林于一身。鹿溪森林公园植被景观大致可分为6个类型,即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混交林、针叶林、竹林、灌丛、灌丛群。森林植物景观大致分为四大类型,即楠竹林群落、云峰山竹海、阔叶林群落、松杉林群落、古树名木群落。公园内野生动物较多,有猴面鹰、穿山甲、果子狸、林麝、斑羚、鹰嘴龟、虎纹蛙、鸳鸯、游隼、猫头鹰等,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 |
西洞庭湖国际重要湿地生态旅游景区(3A级景区) 位于汉寿县境内东部,总面积3.568万公顷,湿地面积为2.696万公顷。1998年,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了汉寿西洞庭湖(目平湖)省级自然保护区;2002年,保护区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要名录,2008年荣获国家AAA级旅游景区。西洞庭湖湿地由沅、澧水汇聚而成,有“水浸皆湖,水落为洲”的沼泽地貌特征,广阔的湖面上星罗棋布地散布着140个人迹罕至的湖州和湖岛。湿地内有植物416种、鸟类198种、鱼类114种。 | |
五宝山寺 地处常德市汉寿县朱家铺镇境内的五宝山。抗战时期,这里所有人文景观都被侵华日军夷为平地。1994年,五宝村村民杨伯纯自费在山顶建了一座小庙,随后又由五宝村基层干部发起,广大村民自愿捐助,开始续建主体寺庙,直至2005年竣工。2011年,汉寿县诗词学会朱家铺镇分会成立后,诗词文化与景观得到拓展。现在,山上庙里建有诗殿3处,诗墙4处,诗亭2处,诗阁、诗轩、诗廊等总共23处;雕刻诗词石碑359块。据统计,石碑、诗墙所刻诗词有90%是本乡本土村民所作。2013年,朱家铺镇凭借五宝山诗墙的文化景观,以及镇诗词书画协会105名会员的创作耕耘,被湖南省诗词协会授予“诗词之乡”称号。 | |
鹿溪旅游度假区 是鹿溪森林公园核心地带,由次生林、人工林组成,包括楠竹、红豆杉林、针阔混交林等。森林覆盖率高,溪谷幽深,竹海茫茫,幽静、险峻、神气、迷人,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是避暑休闲的好地方。林间野生动物丰富,有野猪、麂、兔、竹鸡、锦鸡等。森林景观保存完好,民风纯朴,山上有天宝庵等人文景点。 | |
敞口堂屋群 位于汉寿县西南的丰家铺镇,是汉寿、鼎城、桃江三县交界地,距汉寿县城37千米。敞口堂屋始建于楚国时期,大多依山而建,坐北朝南,一律是单层瓦木结构;无论四缝三间还是六缝五间,每栋中间的堂屋均为敞口,不装设门窗门槛,也就无门可关,故名“敞口堂屋”,当地人俗称“敞口套屋”,以此寓意天地宽敞,心怀坦荡。由于自然界风雨损毁和新建楼房等原因,全乡敞口堂屋数量逐渐减少,仅存578栋,其中位于鹿溪旅游景区的铁甲村158栋、鹿溪村46栋。 | |
金牛山 位于汉寿县城南26千米处,横跨东岳庙、三和二乡,系雪峰山余脉。它东联雪峰,西接武陵,南衔衡岳,北走洞庭。长2500米,宽1000米,平均海拔127米,主峰海拔344.5米。金牛山有八景,“金牛隐卧玉石栏,威虎严守白云关。笑天狮子山顶舞,朝阳凤凰庵傍喧。杏桂神树枝交结,风雨王洞壁相连。七石横溪藏瑰宝,千丘水衲饮龙泉。”这首七律说的就是这八景,八景为:金牛遗迹、白龟仙洞、村晓堆岚、杏桂交灵、风雨王洞、七石横溪、千丘水衲、双泉漾碧。 |
汉寿甲鱼 汉寿是“中国甲鱼之乡”,位于湘北,洞庭湖西滨。属中亚热带向北热带过渡的季风湿润气候区,独具的气候条件为汉寿甲鱼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汉寿甲鱼以“种纯、味美、营养好、无公害”而闻名,其品种属于正宗的中华鳖,被湖南省认定为优良品种。它体薄片大,裙边宽而厚,体质健壮,爬行灵活,免疫力强,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食用时,其肉质纯正,细嫩鲜美,有嚼味。 | |
汉寿珍珠 汉寿淡水珍珠养殖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高中语文课文《珍珠赋》一文中曾有描述。汉寿县是全国淡水珍珠的发源地之一,共有养殖面积10万亩,吊养珠蚌1亿只,年产珍珠200吨,占全国珍珠总产量的10%以上,拥有养殖、加工企业1.5万多家,2005年11月,被国家授予“中国珍珠之乡”。 | |
汉寿玉臂藕 玉臂藕是汉寿县特色农产品,境内酉港镇太白湖种植玉臂藕由来已久,是明清时代的皇家贡品,其鲜脆可口,无丝无渣,营养丰富。汉寿玉臂藕常年种植面积在2.6万亩左右,主要分布在县境内沅水流域两岸的18个乡镇,从事玉臂藕种植农户3500余户,约1.3万人,年产鲜藕约4万吨,年产值近2亿元,产品销售湖南、湖北、广东、广西等国内市场,出口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韩国、泰国、美国等国家。 | |
汉寿甘蔗 甘蔗含有多量的铁、钙、磷、锰、锌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其中铁的含量特别多,每千克达9毫克,居水果之首。因此也被人称为“补血果”。另外,甘蔗让人着迷的还是它被称为口腔的“清洁工”,它含有大量的食物纤维,反复咀嚼时就像用牙刷刷牙一样,可以起到清除口腔细菌的作用,同时,对牙齿和口腔肌肉也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有美容脸部的作用。汉寿县年产甘蔗23432吨,坡头镇每年甘蔗种植面积达到9000亩,其中种植甘蔗规模最大的是永丰村。 | |
汉寿黑杨 汉寿县黑杨种植面积56.2万亩,位居全国第一,黑杨活立木蓄积量(木材)达到150万立方米,年蓄积生长量70万立方米,年采伐量30万立方米。全县年生产加工原木15万立方米,年加工产量近2亿。主要产品有指接拼板、缝纫机台板、黑胡桃木等。1998年3月,被国家授予“中国黑杨之乡”。 | |
汉寿淡水龙虾 淡水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也叫红螯虾,湖南地区熟称小龙虾。汉寿县成立有淡水龙虾养殖研究所,全县龙虾养殖面积2万余亩,年产量8100吨,年产值达1.5个亿的产业,养殖协会成员有300多人。所内养殖面积1千余亩,所内会员面积2万余亩,三大养殖基地(苏家铺,酉港,毓德铺)。周边野生淡水龙虾资源丰富,采取天然无污染养殖的方法主要养殖淡水龙虾。研究所培育出的虾种具有抗病强、个体大、肉质饱满鲜嫩等特点。 | |
汉寿金秋梨 金秋梨成熟于深秋,故名金秋梨,有“南方梨王”之称。金秋梨呈扁圆或圆锥形,,单个重300—500克。成熟的金秋梨淡金黄色,果皮光滑透亮,阳面红褐色,肉白,肉质细脆,汁多味甜,品质上等,含可溶性固形物13.5—15.5%。金秋梨含糖、维生素C均优于黄花梨和河北鸭梨,果实耐贮藏,自然存放可达二至三个月,若经药剂处理后贮藏,至春节上市,仍如采摘时一般新鲜。汉寿县龙潭桥乡现有金秋梨面积2100亩,分布在全乡8个村,139户,其中10亩以上的种植户18户。 | |
汉寿菱角 菱角,古时叫菱,又称水粟子、沙角,是一种水生植物。常见的品种有元宝菱、和尚菱、懒角菱、白菱、红菱、乌菱等。长江流域栽培最多,尤以湖南汉寿县境内最盛,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汉寿县菱角种植面积近8万亩,产量近10万吨。菱角肉含淀粉24%、蛋白质3.6%、脂肪0.5%,幼嫩时可当水果生食,老熟果可熟食或加工制成菱粉,风干制面风菱可贮藏以延长供应;菱角可粮可果,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葡萄糖、脂肪和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胡萝卜素及钙、磷、铁等,其营养价值可与其它坚果媲美。 | |
汉寿烙画 烙画是以烙铁为笔,高温代墨,在木板、竹板、纸、布、皮等质材上,烙绘而成的画。是中国特殊画种,它即传承了中国水墨画之气韵,又独具浅浮雕艺术之视觉冲击力。其色彩自然天成,具有古色古香,高雅秀丽,烙迹永不退色等特点。汉寿烙画师李峰作品自然古朴、素丽典雅,既具中国水墨画之气韵,又具不同于西方油画的独特写实表现力,还给人以浅浮雕的视觉冲击,《伟人毛泽东》《多难兴邦》《王者之风》等80幅作品被收藏。 |
三国孙吴太守,品德高尚,为官清廉,没有家产,担心辞世后儿子的生计,美誉青史。清朝诗人张之杜有诗云:“种桔非为欲自存,愿遗清白示儿孙。木奴千树寒霜色,赢得汜洲香满村”。
丁易东
宋咸淳戊辰(1268年)进士,朝仪大史、枢密院编修、理学大师。创石潭精舍东西两厢共四斋,并捐田一千二百亩用其租谷供应生徒的开支,亲自授课讲学,远近学子慕名而至,名声振动朝廷。元世祖初年,朝廷为其所办的石潭精舍赐额“沅阳书院”,培养了大批湖湘学子。
易顺鼎
清光绪年间(1858—1920年),官至三省河图局总办加按察史、二品顶戴的易顺鼎,不仅才华绮绝,而且心怀天下,爱国为民,勇于献身。
詹乐贫
湖南省龙阳县(今常德汉寿县人),生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2月19日。民国十三年(1924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先后担任中共北京农业大学支部书记、国民党北京市第九区党部(即北京农业大学区党部)执行委员、北京农业大学学生会主席和北京大学生联合会农民部长。
帅孟奇
湖南省常德汉寿县人,民国十五年(1926年)6月,由詹乐贫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出席党的七大后,任中央妇委秘书长。1949年3月,当选为全国妇联常委兼组织部长。同年7月调中央组织部工作,先后任干部处副处长和外交外贸处副处长、处长,任中央组织部副部长。
袁方
1918年出生,湖南汉寿人。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毕业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社会学系,获学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曾任中国社会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袁方教授。
袁纯清
1952年3月出生,湖南省汉寿县百禄桥镇人,1971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1年10月参加工作,湖南大学国际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管理学博士。现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
梅克保
1957年3月出生,湖南省汉寿县罐头嘴镇人,农民家庭出身,1979年2月参加工作,1979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现任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副局长、党组副书记。
蒋建国
1956年12月出生于湖南汉寿,籍贯湖南桃江。1977年09月参加工作,1975年01月入党,学历在职研究生,工学硕士。现任中宣部副部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
汉族,女,创作型歌手。
曾一鸣
汉族,中国内地男歌手、独立音乐制作人。
杨建平
汉族,1988年11月27日出生,汉寿县株木山乡人,国家级运动健将。世界自由搏击锦标赛65公斤级冠军。中国综合搏击65公斤级金腰带持有者。
张陆
张陆,男,汉族,籍贯湖南汉寿,中共党员,硕士学位。1976年11月出生,1996年8月入伍,199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二级航天员,大校军衔。
2020年1月,入选2020中国礼仪百佳县市。
2020年6月,入选 2020中国最具书香百佳县市。
2020年9月,被确定为湖南省综合油料大县。
2021年1月29日,入选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的2020年度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地区名单。
2021年3月,被农业农村部、应急管理部评为2020年度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
2021年4月,入选第二批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创建推评名单。
2022年10月,入选湖南省首批“十大湘菜名县”称号。
2023年2月,入选全国首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名单。
2023年3月,常德市汉寿县上榜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
2023年3月,入选2022年度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名单。
2023年11月,被确定为2022年度“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2023年11月,被命名为“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