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耒阳市 编辑
耒(lěi)阳市,湖南省辖县级市,由衡阳市代管,位于湖南省南部,五岭山脉北面,地处衡阳盆地南缘向五岭山脉地过渡地段;截至2022年底,全市辖6个街道、19个镇、5个乡,总面积2656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12.4万人。西汉高祖五年(前202年),以其治位耒水之北,更名耒阳,至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因地处耒水北岸而得名,不曾改名,素有“荆楚名区”“三湘古邑”的美誉,是“纸圣”蔡伦诞生之地、“诗圣”杜甫卒葬之地。耒阳还素有“油茶之乡”“楠竹之乡”“能源之乡”“汉白玉之乡”的美誉;处于“一点一线”区域,京广铁路、武广高铁、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320省道等多条交通干线在境内交织成网,耒水、舂陵江四季通航;境内有杜陵烟雨、马阜晴岚、鹿歧晚障、花洲春涨、蔡池双月、耒水夕照等耒阳十景。2022年,耒阳市地区生产总值445.25亿元,增长5.2%。2023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465.5亿元,增长6.2%。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完成66.6亿元、129.1亿元、269.8亿元,分别增长3.4%、9.7%、5.3%。按平均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1753元,增长5.7%。三次产业结构比调整为14.3:27.7:58。
中文名:耒阳市
外文名:Leiyang
别名:纸都
行政区划代码:430481
行政区类别:县级市
所属地区:湖南省
地理位置:湖南省南部
面积:2656 km²
下辖地区:6个街道、19个镇、5个乡
政府驻地:耒阳市金阳路1号
电话区号:0734
邮政编码:421800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人口数量:136.9 万(2023年常住人口)
著名景点:杜甫墓、耒水国家湿地公园、蔡伦纪念园、蔡伦竹海、耒阳农耕文化博物馆
火车站:耒阳站、耒阳西站
车牌代码:湘D
地区生产总值:465.5 亿元(2023年)
人均生产总值:39506元(2022年)
市长:尹立鑫
市委书记:赖馨正
耒阳市
西汉高祖五年(前202年),以其治位耒水之北,更名耒阳县,隶属桂阳郡。
王莽新朝开凤元年(14年),改耒阳县为南平亭,隶南平郡(桂阳郡改)。
东汉建武年间(25~26年),废南平亭,复耒阳为县,隶桂阳郡,属荆州刺史部。东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年),“刘豫州”据荆州,取桂阳,耒隶之。蜀汉(222年)隶桂阳郡,属荆州刺史。章武二年(222年)八月荆襄属吴,耒阳仍隶桂阳郡。吴孙亮(252~258年)析县地为新宁、新平、梨阳、耒阳四县,耒阳属桂阳郡。
西晋(256~316年)耒阳仍隶桂阳郡,初属湘州,复属荆州。改梨阳县为利阳县,仍属湘东郡。东晋孝武帝太元二十年(395年),撤利阳并入耒阳,隶桂阳郡,属江州。
南北朝时,南朝宋、齐至梁天正元年(420~551年),耒阳县隶桂阳郡,属湘州。梁元帝时(552~554年),迁耒阳县治于列敖山口,改隶湘东郡,上属湘洲。陈朝未变。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平陈,耒阳县更为涞阴县,以其治位于耒阳水之阴也(水之东为阴),置衡州,县属之。
唐武德四年(621年),复名耒阳县,治所迁回汉晋故治,隶衡州。贞观元年(627年)起,上属江南道。昭宗乾宁三年(896年)马殷据潭州,称楚王,衡州俱系统属,耒属焉,历梁、唐、晋、汉,凡五十六年,皆马殷地。
南唐保大九年(951年)李璟时,刘仁瞻取岳州,命边镐自袁州取长沙而楚天,十年(952年)武平节度使周行逢取潭州,子保叔嗣衡洲刺史,而耒阳属南唐,名仍旧。
宋朝,改名为耒阳县,隶衡州衡阳郡,属荆湖南路安抚司。
元世祖至元年十九年(1282年),因耒阳民众繁富,升为州,直隶湖广行省湖南道宣尉司。
明洪武三年(1370年)三月,耒阳因遭兵灾,人口骤减,复降为县,隶衡州府,属湖广政使司。
清朝仍为耒阳县,隶衡州府,属衡东郴桂道(初为衡永郴道)。
民国三年(1914年),改衡永郴桂道为衡阳道,耒阳隶衡阳道,属湖南省。
耒阳市地图
民国十一年(1922年),废道存省,耒阳县隶湖南省。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2月,湖南省分置9个行政督察区。耒阳县隶湖南省第五行政督察区。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4月,将全省改划为十个行政督察区,耒阳县隶湖南省第二行政督察区。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7月3日,日军侵占耒阳城,县政府迁上堡街(今属黄市镇),后迁严塘铺(今属大义乡)。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15日境内日军缴械,耒阳光复,县政府迁回县城。
1949年10月7日,耒阳解放,12月成立县人民政府,隶衡阳专区。
1952年11月,衡阳、郴县、零陵三专署合并成立湘南行署(行署驻衡阳),耒阳隶湘南行政区。
1954年7月,撤销湘南行署,改设衡阳、郴县两个专署,耒阳隶郴县专区(1960年改名为郴州专区,1979年更名为郴州地区)。1983年7月1日 ,改隶衡阳市。
1986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耒阳县升格为县级耒阳市,隶属衡阳市。以原城关镇为市区。
1989年3月,撤销城关、灶市2镇,设置蔡子池、水东江、灶市3个街道办事处,将三架乡的五里牌村、梅桥村划归蔡子池街道办事处管辖,三架乡的锡里村民委员会21个村民小组、余庆乡的联平村民委员会11个村民小组划归灶市街道办事处管辖。
2006年3月经衡阳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置五里牌街道办事处,4月21日正式挂牌成立。办事处总面积29平方公里,人口5.3万人,
2010年8月12日成立三顺街道办事处,辖1个居委会、6个建制村,总面积26.56平方公里,总人口1.5万人,办事处机关驻三顺村。
耒阳元明坳
区划沿革
1989年3月,撤销城关、灶市2镇,设置蔡子池、水东江、灶市3个街道,将三架乡的五里牌村、梅桥村划归蔡子池街道管辖,三架乡的锡里村民委员会21个村民小组、余庆乡的联平村民委员会11个村民小组划归灶市街道管辖。
2006年3月经上级部门批准,设置五里牌街道,4月21日正式挂牌成立。总面积29平方千米,人口5.3万人,
2010年8月12日成立三顺街道,辖1个居委会、6个建制村,总面积26.56平方千米,总人口1.5万人,机关驻三顺村。
2015年12月,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撤销泗门洲、竹市2个建制镇,将这2个建制镇的行政区域调整划入水东江、灶市街2个街道;将余庆、磨形2个乡以及三顺街道成建制合并设立余庆街道;将沙明乡与导子乡成建制合并设立导子镇;将洲陂乡与马水乡成建制合并设立马水镇;将上架乡与三都镇成建制合并设立三都镇;东湖圩乡、大义乡分别撤乡设镇,行政区域不变。
2016年,耒阳市建制村由622个合并调整为321个。
区划详情
截至2022年底,耒阳市辖6个街道、19个镇、5个乡,分别为蔡子池街道、灶市街街道、水东江街道、五里牌街道、三架街道、余庆街道6个街道,新市镇、遥田镇、夏塘镇、南阳镇、公平圩镇、黄市镇、小水镇、哲桥镇、三都镇、永济镇、龙塘镇、大市镇、淝田镇、南京镇、仁义镇、导子镇、马水镇、东湖圩镇、大义镇19个镇,大和圩乡、坛下乡、长坪乡、太平圩乡、亮源乡5个乡。
位置境域
耒阳市位于湖南省东南部,湘南盆地南端,五岭山脉北面,东北邻安仁县,东南及南面连永兴县,西南角与桂阳县接壤,西临舂陵水与常宁市隔河相望,北界衡南县,地处东经112°38′~113°13′,北纬26°8′~26°43′之间,总面积2656平方千米。
耒阳市
地形地貌
耒阳市
耒阳市地形较为复杂,山、丘、岗、平地俱全,但岗地、丘陵地貌为主。山地最高点坪田乡元明坳(海拔845米),地势比降19‰,东、南、西南由元明坳、五峰仙、侯憩仙、鼎丰坳、神岭、马仔山等45座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峰和165座海拔300~500米的山峰;山地前沿丘陵起伏,海拔200~300米,为市境地的油基地;中部和西北部地势低平,起伏和缓。岗地、平原相间,海拔65~130米左右。市内较大的垌田主要有遥田垌、仁义十里垌、夏塘垌、马水垌、三都垌、高炉垌等15个。全市陆地与水面之比是9.5:0.5。
气候
耒阳市境内为低山丘陵地带,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既具有阳光丰富的大陆性季风气候特点,又有雨量充沛、空气湿润的海洋性气候特征。 常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608小时。常年平均气温为17.9℃。常年最热为7~8月,平均最高气温34.7℃,极端高温一般年份为38~39℃,最热时市区曾达到40℃。常年最冷为1~2月,平均最低气温为-0.5℃。
土壤资源
耒阳市境内土壤属强淋溶土区江南网纹强淋溶土、饱和潜育土亚区。土壤种类繁多,1984年土壤普查共有8个土类,17个亚类,61个土属,165个土种和41个变种。其中以红壤为主,适应性广,较肥活。在257.39万亩农、林、牧用地中,有一等地97.3万亩,占37.8%;二等地113.29万亩,占44%;三等地46.8万亩,占18.2%。
植物资源
耒阳市境内主要种类有木本植物、草本植物、藤本植物等。
耒阳市有木本植物93科,470多种。按用途分类:用薪炭、防护及特用林种有杉木、马尾松、梓木、樟树、杨树、苦槠、柏木、朴树、刺槐、重阳木、梧桐、楠木、水竹、毛竹等;经济林有油茶、油桐、茶叶、板栗、乌桕、山苍子、核桃、杨梅、桃、李、梨等。其中稀有珍贵树种有水杉、银杏、胡桃、鹅掌楸、杜仲、金钱松、红豆杉、闽楠、华南五针松等12种。
耒阳市草本植物属于农作物的共有40种,品种276个。属于药用类草本植物计有5门,83科,507种。常见的有茅、荻、芦、艾、茜草、香附、续断、巴戟、荆介、牛膝、茵陈、地榆、半夏、常山、紫苏、牡丹、芍药、蔷薇、水仙、鸡冠、菊花、兰草、凤仙、马鞭、车前草、夏枯草、狗尾草、旱莲草、益母草、谷精草、翳子草、半边莲、天南星、何首乌、天门冬、淡竹叶、蒲公英、马蔸铃、合欢花、秋海棠、满天星、万年青、鹅不食草、七叶一枝花等。
耒阳市常见藤本植物主要有:金刚藤、五叶瓜藤、大血藤、鸡血藤、紫藤、南蛇藤、雷公藤、酸叶胶藤、杜仲藤、络石藤、六角藤、鸡屡藤等。
动物资源
耒阳市境内动物种群,特产动物少,多华南区系和西南区系的种类,并有少数北方种类杂其中。兽类方面的华南虎、灵猫、豪猪、穿山甲、竹鼠、麂子,鸟类方面的白鹭、白鹇、画眉、山椒鸟是属于西南及华南区的种类,而狼、獾、灰喜鹊则属于北方区的种类。每年秋冬过境候鸟,南来北往者,有雁、燕等。家畜家禽饲养,猪、牛、羊、马、犬及鸡、鸭、鹅等,既有本地特产,也有引进的良种。水产饲养,历史悠久,鱼鳖、龟、水虾、蚌壳、田螺、蛙类野生者不少。有野生动物哺乳类31种,飞禽类39种,爬行类19种,鱼类22种,两栖类9种,贝类5种,昆虫101种。1985年调查,有哺乳类18种,飞禽类17种,鱼类85种。
矿产资源
耒阳市矿产资源较丰富,已发现矿种45种,其中能源矿产2种,金属矿产18种,非金属矿产23种,水汽矿产1种,煤、高岭土、大理岩为优势矿产。全市共发现矿床(点)178处,探明储量并列入《湖南省矿产资源储量平衡表》的矿产地47处(包括煤炭34个井田)。其中大型1处,其他均为小型。探有资源储量、但未上平衡表的矿种17种,矿产地28处,其中大型矿床6处、中型矿床9处、小型矿床13处。矿点102处。
截至2022年底,耒阳市户籍总人口137.8万人,其中男性73.2万人,女性64.6万人;常住总人口112.4万人,其中农村人口58.5万人,城镇人口53.9万人,城镇化率47.98%。
2023年,全市年末户籍总人口136.9万人,其中男性72.8万人,女性64.1万人;常住总人口110.58万人,其中农村人口56.3万人,城镇人口54.28万人,城镇化率49.09%。
耒阳市境内有汉族、苗族、侗族、蒙古族、壮族、土家族、朝鲜族、回族、满族、瑶族、彝族、藏族、布依族、维吾尔族、纳西族、白族、佤族、仡佬族、高山族、畲族、哈瓦族、塔吉克族、塔塔尔族、独龙族,以汉族居多。
职务 | 姓名 |
---|---|
市委书记 | 赖馨正 |
市委副书记、市长 | 尹立鑫 |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 龚志桂 |
市政协主席 | 李云 |
统计截至2023年5月 |
综述
蔡伦竹海
2022年,耒阳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6%。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3%,工业投资增长67.6%,产业投资增长76.3%,制造业投资增长67.7%,高新技术投资增长50.3%。房地产投资(在库资质企业)下降43.7%。商品房销售面积65.2万平方米,下降35.1%。
2022年,耒阳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09亿元,下降12.7%;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7.28亿元,增长2.1%。税收收入15.76亿元,下降14.4%,地方税收收入11.94亿元,增长6.9%,税占比为74.7%,地方税占比为69.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7.29亿元,增长29.5%。年末,耒阳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572.1亿元,增长13.7%。其中,住户存款余额为489.1亿元,增长14.8%;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344.5亿元,增长8.8%。年末我市存贷比为60.2%。全市保险保费收入8.32亿元,增长17.36%;全年各项赔付支出2.79亿元,增长12.41%。
2023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465.5亿元,增长6.2%。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完成66.6亿元、129.1亿元、269.8亿元,分别增长3.4%、9.7%、5.3%。按平均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1753元,增长5.7%。三次产业结构比调整为14.3:27.7:58。
全市新增城镇就业1080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7244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396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88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第一产业
2022年,耒阳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3.7%;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7%。全市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131.43亿元,增长4%,其中,农业产值48.1亿元,林业产值6.7亿元,牧业产值56.3亿元,渔业产值11.2亿元。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74.07千公顷,增长0.1%;粮食总产量47.27万吨,下降1.1%。出栏肉猪109.79万头;出栏肉用牛2.95万头;出栏羊12.66万头;出栏家禽1870.74万羽。
2022年,耒阳市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90个,全市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1247个,其中国家级专业合作示范组织5个,省级专业合作示范组织24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6.91万人。全市共有家庭农场825家,其中2022年新增30家。截止到2022年底,耒阳市土地流转面积为97.49万亩,其中耕地流转面积为32.34万亩。
2023年,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3.8%;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4%。全市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129.33亿元,增长3.7%,其中,农业产值47.2亿元,林业产值7.2亿元,牧业产值53.8亿元,渔业产值11.3亿元。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73.4千公顷,下降0.9%;粮食总产量47.32万吨,增长0.1%;出栏肉猪115.44万头;出栏肉用牛2.77万头;出栏羊11.43万头;出栏家禽1929.34万羽。
全市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66个,全市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1308个,其中国家级专业合作示范组织5个,省级专业合作示范组织28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6.92万人。全市共有家庭农场1044家,其中2023年新增80家。截止到2023年底,耒阳市土地流转面积为9.8万亩,其中耕地流转面积为32.34万亩。
第二产业
耒阳
2022年,耒阳市资质建筑企业28个,建筑业总产值12.73亿元,增长13.2%;建筑业增加值增长12.8%;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69.96万平方米,下降10%。
2023年,全市工业增加值增长9.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8%,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5.2%;规模工业总产值206.77亿元,增长11.7%,其中采矿业增长11.9%,制造业增长1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0.6%;实现营业收入210.51亿元,增长9.16%;实现利润总额6.83亿元,下降26.72%。吸纳从业人员2.6万人。
2023年,全市资质建筑企业34个,建筑业总产值14.65亿元,增长15.1%;建筑业增加值增长9.8%。
第三产业
2022年,耒阳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2.49亿元,增长2.8%。其中,限额以上法人消费品零售总额18.1亿元,增长22.4%,分经营地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7.4亿元,增长22.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0.7亿元,增长22.6%;分消费形态看,餐饮收入0.6亿元,增长5.7%,商品零售额17.5亿元,增长23.1%。
2023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1.67亿元,增长10%。其中,限额以上法人消费品零售总额13.63亿元,增长31.2%,分经营地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2.65亿元,增长32.6%,乡村消费品零售额0.97亿元,增长16.3%;分消费形态看,餐饮收入1.18亿元,增长62.5%,商品零售额12.45亿元,增长28.9%。
2022年,耒阳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9%。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上涨3.5%,分类别看,全年食品价格上涨1.5%;中西药品及医疗保健用品价格上涨6.5%;建筑材料及五金电料价格上涨4.6%;金银饰品上涨4.9%;日用品上涨1.8%;饮料烟酒类上涨0.7%;文化办公用品上涨2.6%;体育娱乐用品上涨0.4%;交通、通信用品价格上涨0.1%。
2023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99.9%,下降0.1%。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下降0.6%;衣着上涨1.3%;居住上涨0.1%;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0.2%;交通通信下降2.6%;教育文化娱乐上涨0.9%;医疗保健上涨1.5%;其他用品及服务上涨2.5%。
科学技术
截至2022年底,耒阳市共有高新技术企业98家,其中通过认证的高新技术企业51家,实现高新技术产值111.13亿元,增长16.3%,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40.92亿元,增长21.4%,占全市GDP比重为9.2%。2022年全市共获得专利授权547件,其中发明专利47件,实用新型专利190件,外观专利310件。
2023年,全市共有科技型中小企业164家,其中通过认证的高新技术企业64家。高新技术产值120.74亿元,增长5.18%,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45.9亿元,增长4.26%,占全市GDP比重为9.86%。2023年全市共获得专利授权366件,其中发明专利38件,实用新型专利121件,外观专利207件。
教育事业
耒阳
2023年,全市共完成标准化教学点建设项目校5所,省重点民生实事项目校2所。全市有各类基础教育学校(园)482所,其中幼儿园227所,义务教育学校240所,高中学校(含12年一贯制学校)14所,特殊学校1所。总共有在校学生人数227120人,其中高中在校学生36604人,初中在校学生64394人,普通小学在校学生95441人,在园幼儿30579人,特殊学校在校学生102人。高考本科上线4710人;高二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一次性合格率96.91%。
文化事业
截至2022年底,耒阳市共有文化馆1个,30个乡镇文化站分馆,非遗传习所2个,公共图书馆1个,24小时图书室5个,博物纪念馆3个,文化站30个,村活动中心321个,农家书屋321个。人均拥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面积1.8平方米。全市拥有广播电台1座,广播人口覆盖率99%。电视台1座,有线电视用户3.4万户。
2023年,全市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资源56个,文化馆1个,30个乡镇文化站分馆,非遗传习所2个,公共图书馆1个,24小时图书室5个,博物纪念馆3个,文化站30个,村活动中心321个,农家书屋321个。人均拥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面积2.27平方米。全市共有27个单项体育协会,全年举办参加各类各级全民健身赛事活动45次,参加人数达30.8万人次。全年发展社会体育指导员100人,年末拥有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2409人左右,今全市拥有公共体育场地2个,其中22500余座位的大型室外体育场1个、5000余座位的室内篮球馆1个;游泳池11个,各种训练房4个。全市拥有广播电台1座,广播人口覆盖率99%。电视台1座,有线电视用户3.2万户。
医疗卫生
截至2022年底,耒阳市拥有各类卫生机构533个,其中医院39个(综合医院26个、中医医院1个、专科医院12个),基层医疗机构49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个、卫生院41个、村卫生室380个、诊所62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2个(疾控中心1个、妇幼保健机构1个),其他卫生机构1个。有卫生工作人员7743人,其中执业医师1681人,执业助理医师609人,注册护士2931人,其他专业技术人员2522人。医院、卫生院实有床位7556张。
2023年,全市拥有各类卫生机构567个,其中医院36个(综合医院24个、中医医院1个、专科医院11个),基层医疗机构52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个、卫生院38个、村卫生室370个、诊所112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2个(疾控中心1个、妇幼保健机构1个),其他卫生机构1个。有卫生工作人员7682人,其中执业医师1836人,执业助理医师599人,注册护士3976人,其他专业技术人员1271人。医院、卫生院实有床位7519张。
体育事业
截至2022年底,耒阳市开展全民健身项目18项次,全民健身运动参加人数达57.12万人次。全年发展社会体育指导员1000人,年末拥有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400人左右,全市拥有公共体育场地 2个,其中体育馆22000左右座,运动场1个,游泳池9个,各种训练房3个。
社会保障
2022年,耒阳市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人数为2.4万人,企业单位参加养老保险人数6.7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59.5万人(含退休),发放人数19万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8.43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97.6万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月均保障3935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月均保障31035人。
2023年,全市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人数为3.8万人,企业单位参加养老保险人数10.02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59.32万人(含退休),发放人数24.5万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8.3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94.3万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月均保障4332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月均保障32571人。
固定资产
2023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7%,工业投资增长9.1%,高新技术投资下降16%。房地产投资(在库资质企业)下降21%。商品房销售面积71.11万平方米,增长9.1%。
对外经济和旅游
2023年, 全市共引进产业项目60个,实际到位内资98.21亿元,实际到位外资50万美元。全市实现国内旅游总收入117.66亿元,增长6%;接待游客1401万人次,增长7%。
财政
2023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6.19亿元,增长24.2%,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1亿元,增长10.5%。税收收入21.22亿元,增长34.6%,地方税收收入14.12亿元,增长18.3%,税占比为81.01%,地方税占比为73.96%。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4.71亿元,增长11%。年末,耒阳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624.93亿元,增长9.2%。其中住户存款552.12亿元,增长12.9%;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395.14亿元,增长14.7%,年末我市存贷比为63.23%。全市保险保费收入8.13亿元,下降2.3%;全年各项赔付支出3.92亿元。
城市建设、环境和安全生产
2023年,全市自来水用水户数16.3万户,供水总量2450.8万吨;天然气用气总量1100万立方米;城镇污水处理量3099.33万吨。优良以上空气质量达标率94.8%;Ⅲ类或优于Ⅲ类地表水质达标率100%。
2023年,全市共发生13起生产安全事故,死亡16人,受伤6人,直接经济损失1767.1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7起)增加6期,上升85.7%;死亡人数(7人)增加9人,上升128.6%;受伤人数(6人)与去年同期持平;经济损失(769万)增加998.1万,上升129.8%。非煤矿山、烟花爆竹、危险化学品和水上交通、农业机械等行业未发生生产安全事故。
人民生活
2023年,全市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38222元,增长5.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465元,增长4.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856元,增长6.2%。全体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5610元,增长5.3%,其中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8365元,增长4.5%,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2813元,增长5.9%。
耒阳市境内有铁路120余千米,水路180余千米。水运、陆运、空运形成网络。京广铁路、京广高铁、107国道、耒水和京港澳高速公路纵贯南北,320省道横穿东西,并在耒阳市内交汇,耒水、舂陵水四季通航,遥田机场可利空中之便。耒阳水路交通较便,从耒水乘船,南可到永兴、资兴,北可入湘江至衡阳、长沙,穿越洞庭湖到达长江。
2022年,耒阳市机动车保有量27万辆,其中汽车25.2万辆,摩托车1.1万辆,农用车2897辆,大型汽车3888辆,挂车450辆,共有驾驶员25万人。
2023年,全市机动车保有量19.2万辆,其中小型汽车8.1万辆,摩托车1.1万辆,农用车2951辆,大型汽车1743辆,挂车17 辆,共有驾驶员25万人。全年邮政业务总量2.24亿元,增长13.2%,电信业务总量6.42亿元,增长7.5%。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1.8万户,移动电话用户96.1万户,互联网宽带用户数38.7万户。
文物
截至2022年6月,耒阳市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71处,其中国家级文保单位2处,省级文保单位18处,衡阳市级文保单位12处,耒阳市级文保单位39处。
蔡侯祠 | 湘南起义旧址群 |
非遗
截至2022年底,耒阳市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资源56个,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2项、省级非遗项目2项、衡阳市级非遗项目10项、耒阳市级非遗项目42项;有代表性传承人21人,衡阳市级非遗传承基地(学校)3个,衡阳市级非遗工坊1个。
竹纸制作技艺(蔡伦古法造纸技艺) | 坛下乡铜锣传统制作技艺 |
耒阳蔡伦竹海
蔡伦竹海旅游风景区
位于耒阳市黄市镇和大义乡境内,景区面积广阔,连片竹林面积达16万亩,是中国连片面积最大的竹海,有着“亚洲大竹海”、“天然大氧吧”的美誉。
蔡伦纸博物馆
位于蔡伦纪念园西南端的耒阳市纸博物馆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总投资1000余万元,紧扣“缅怀蔡伦功德、弘扬纸史文明”的主题,突出蔡伦造纸和造纸术的发明对人类文化发展和传播的贡献,彰显纸文化内涵,展示蔡伦故乡耒阳的风采。
蔡伦纪念园
是中共耒阳市委、耒阳市人民政府修建的纪念伟大的造纸术发明家蔡伦的重要场所。
农耕文化博物馆
博物馆地处神农广场北面,市政府旁边,现代建筑风格,共三层,占地面积900平方米,建筑面积2188平方米,该建筑结构为全框架结构,外墙采用米黄色文化砖装饰,室内为花岗岩板才饰面。一层为农耕文化展览厅;二层为文化艺术展厅;三层为图书馆。
早在1800年前,耒阳人就开始栽培油茶树,其油素以品质纯正、营养丰富而香飘万里,闻名于世。联合国粮食计划署派来两名官员专程到中国耒阳考察油茶林。耒阳市有油茶林120万亩,常年产茶油400余万吨。
江头贡茶
茶叶是十大绿色产品之一,在中国很早就有栽培茶树的历史。江头贡茶因主产地在原耒阳市江头乡的江头、大石、东冲、蚕子、畔塘等村(现归属耒阳市龙塘镇管辖),所以统称江头茶,又因在古代属于贡品御茶,所以又叫江头贡茶。
耒阳红薯粉皮
耒阳市红薯粉皮用手工制作,将红薯洗净,经磨粉机研磨、过滤、去渣、沉淀粉用清水调臧糊状,匀薄盛入金属皿器,蒸熟后冷却、切条、晾干而成。
耒阳盐藠头
耒阳盐藠头是以质地优良的新鲜耒阳藠头为主要原料,经去污洗净,入罐腌制,发酵后可制成盐藠头。盐藠头呈白色,半透明,肉质细,口感脆嫩,是下饭佐粥的良品。
耒阳坛子菜
坛子菜是耒阳著名的土特产。其品类全,色泽鲜,香气纯,口感脆。耒阳的坛子菜不同于泡菜、酱菜等腌菜,它突出的是“坛子”。
耒阳湖酒
三国时蜀将张飞巡视耒阳,县令庞统恐张性烈,饮酒误码率事,下令县城禁卖烧酒10天,用糯米酿制的湖酒招待张飞。湖酒浓度低,香甜可口,得张飞赞赏。耒阳酒厂对传统酿酒技术加以改进,酿制的张飞酒香气浓,酒味醇厚甜。
高岭土
耒阳高岭土储量8000万吨,属结晶度良好的片状,粒度细,粘度低,物理性能优,是一级造纸涂布原料,可制造各种日用精细瓷器,较苏州土好。开发的高岭土精粉,已被列入国家科委火炬计划。
汉白玉
耒阳已探明储量4000多万立方米,品种分蛋青色、雪花、白色两种,以蛋青色为珍品。耒阳汉白玉有石质纯正、细腻光泽等特点。抗压、抗折强度每平方米分别为1308.59公斤;三度空间光泽并几乎相等,平均为102.6适合于各类建筑物的装饰美化,曾被首都人民大会堂、人民英雄纪念碑、武汉黄鹤楼、长沙橘子洲、南岳大庙等建筑采用。
2019年3月6日,被列入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 2
2020年2月,入选2020中国县域潮品消费百强榜排名24 。
2020年2月,入选2020中国美食百佳县市。
2020年6月,入选“2020中国县域人口流入百强榜”,排名第32位。
2020年11月,被评为第十届湖南省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模范县(市)。
2021年1月29日,入选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的2020年度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地区名单。
2021年3月,入选教育部公示的“2020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2021年11月15日,被农业农村部办公厅确定为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县。
2022年4月14日,入选“赛迪顾问乡村振兴百强县(2021)”名单,位列全国第52名。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