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市 编辑

山西省辖地级市

阳泉市阳泉市

阳泉市,山西省辖地级市,古称“漾泉”,别称山城、中共第一城,位于山西省中东部,北与忻州市毗邻,东隔太行山与河北省相望,西接太原市,南邻晋中市,地处黄土高原东缘,属于山西东部山地,境内地貌以山地为主,其余为丘陵和平原;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截至2022年底,全市辖3个市辖区、2个县,总面积4559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末,阳泉市常住人口129.91万人。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5月4日,以原平定县的一部分设阳泉市。阳泉市是一座新兴工业城市,是三晋门户,晋冀要衡,又处于东部发达地区与中西部的结合地带,还位于环渤海与长江三角洲的两大经济区的合理运输扇区内,经天津、青岛、黄骅港可东出渤海。境内有万里长城第九关——娘子关,有藏山旅游景区,有冠山书院,有石评梅故居,有梁家寨温泉,还有以百团大战纪念建筑群体为主的狮脑山森林公园。20世纪80年代开始,阳泉利用煤炭资优势,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一路领跑山西各市,被誉为“小上海”。2020年,阳泉市入选国家卫生城市名单。2022年1月,获2017—2020年度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2023年,阳泉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002.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增长3.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6亿元,增长8.0%;第二产业增加值534.8亿元,增长2.0%;第三产业增加值450.3亿元,增长4.1%。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1.6:55.7:42.7调整为1.8:53.3:44.9。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阳泉市

外文名:Yangquan

别名:漾泉、山城、中共第一城

行政区划代码:140300

行政区类别:地级市

所属地区:中国山西省

地理位置:山西省东部,太行山西麓

面积:4559 km²

下辖地区:3个市辖区、2个县

政府驻地:城区南大街32号

电话区号:0353

邮政编码:045000

气候条件: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129.91 万(2023年常住人口)

著名景点:狮脑山、藏山、娘子关

火车站:阳泉站、阳泉北站、阳泉东站

车牌代码:晋C

地区生产总值:1002.7 亿元(2023年)

历史沿革

编辑
阳泉市历史悠久,据20世纪50年代从平定西北枣烟、大梁丁等地出土文物考证,旧石器时代中期,便有人类在此生息繁衍。

唐虞夏商时,今阳泉市境相传为古冀州之地。

春秋时,今盂县地有仇犹国。

今日阳泉

周贞定王十二年(前457年),晋卿智伯灭仇犹。贞定王十六年(前45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市境属赵。

秦,属太原郡。

西汉初,于市境置上艾县,县治在今平定县新城村,属并州太原郡。

东汉,上艾县属冀州常山国。

三国时,南北分属魏并州乐平郡、新兴郡。

西晋,沿用曹魏旧制。

东晋十六国时,历属前赵、后赵、冉魏、前燕、前秦、后燕、北魏等国。北魏时南北分属并州乐平郡石艾县和肆州新兴郡定襄县。后全境属东魏和北齐。隋时于今娘子关置苇泽县,属井州,后废;于今盂县境置原仇县(后改称盂县),与石艾县同属辽州。

唐初,市境属受州,后受州废,石艾、盂县先后属并州、太原府;天宝元年(742年),石艾更名广阳,徙县治于广阳村。

五代,历属后唐、后晋、后汉、北汉。

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改广阳县为平定县,县治迁回平定上城,隶平定军;盂县属并州;之后,平定县、盂县同属河东路。

金,升平定州、盂州,属河东路、河东北路。

元,属冀宁路。

明,盂州降为县,与平定州同属山西太原府。

清雍正二年(1724年),平定为直隶州,增领盂县、寿阳县,属山西省。

民国初,为平定县和盂县,属山西冀宁道,后直辖山西省。抗日战争时期,平定分置平定(路北)县、平(定)东县和平(定)西县,盂县分置盂(县)平(山)县、盂(县)阳(曲)县、盂(县)寿(阳)县;正太铁路以南的平(定)东、平(定)西二县属晋冀鲁豫边区,以北各县属晋察冀边区。解放战争时期,平定、盂县逐渐恢复原建置。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5月4日,以原平定县的一部分设阳泉市,以后一度改称阳泉工矿区。阳泉市(工矿区)先后归华北联合行政委员会、华北人民政府、山西省管辖。

新中国建立后,阳泉市(初为工矿区,1952年恢复市建置)数度由晋中(榆次)地区(专署)代管,平定县、盂县则属晋中(榆次)地区(专署)。先后置城区、郊区和矿区。

1983年9月,实行市管县体制,平定县、盂县划归阳泉市,阳泉市成为由山西省直辖的下辖两县(平定、盂县)三区(城、矿、郊)的城市。

行政区划

编辑
截至2022年底,阳泉市辖平定县、盂县两县及城区、矿区、郊区三区。 阳泉市人民政府驻城区南大街23号。

阳泉市地图阳泉市地图

地名

政府驻地

下属区划

城区

上站街道

上站街道、下站街道、北大街街道、南山路街道、义井街道、坡底街道、义井镇

矿区

平潭街街道

平潭街街道、桥头街道、蔡洼街道、赛鱼街道、沙坪街道、贵石沟街道

郊区

荫营镇

荫营镇、河底镇、平坦镇、西南舁乡、杨家庄乡、李家庄乡、旧街乡

平定县

冠山镇

冠山镇、冶西镇、锁簧镇、张庄镇、东回镇、柏井镇、娘子关镇、巨城镇、石门口乡、岔口乡

盂县

秀水镇

秀水镇、孙家庄镇、路家村镇、南娄镇、牛村镇、苌池镇、上社镇、西烟镇、仙人乡、北下庄乡、梁家寨乡、西潘乡、东梁乡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官方网站

地理环境

编辑

位置境域

阳泉市地处山西省中部东翼,地理坐标为东经112°5′—114°4′,北纬37°40′—38°31′,位于太行山中部西侧,北接忻州定襄县、五台县,东临河北省石家庄平山县、井陉县,南连晋中昔阳县,西俟晋中寿阳县、太原阳曲县;南北长约106千米,东西宽约42千米。 全市面积土地总面积4559平方千米 。

阳泉市

地形地貌

阳泉市地处黄土高原东缘,属于山西东部山地。境内地貌以山地为主,其余为丘陵和平原。山地包括九条山脉。北部市界上有牛道岭山脉,它处于系舟山和太行山的接合部。西北市界上有两岭山脉,它是系舟山的支脉。其余山脉排列成东西两列。东列包括四条山脉,自北向南依次为白马山脉、秋林山脉、绵山山脉和艾山山脉,它们属于太行山的中段,山顶海拔700一1700米不等。太行山是冀晋两省的界山,其东坡陡峻,山麓与海拔不足100米的华北平原相接;西坡缓斜,山地和丘陵绵延起伏。西列包括三条山脉,即北方山山脉、南方山山脉和七岭山脉。它们已深入山西高原内部,海拔虽较高,地面起伏却较东列和缓。在山脉之间,分布着一些山间盆地,主要有西部的西烟盆地、中部的盂城盆地和南部的平定盆地。

气候

阳泉城市风光

阳泉市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 。受季风及复杂地形影响,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较大。总的特点是:冬夏长,春秋短,四季分明;日照比较充足,昼夜温差较大;春季干旱严重,夏季炎热多雨,秋季降温迅速,冬季寒冷干燥。太阳辐射总量多年平均值为134千卡/平方厘米;实际日照时数为2700—2900小时。年均气温一般8—12℃。大于或等于10℃积温为2400—3000℃,无霜期平均为130—180天。年降水量450—550毫米。境内区域气候垂直变化显著。

水文

阳泉市境内除西部有22平方千米属于黄河流域外,其余均属于海河流域。境内的河流共有60余条,其中流域面积大于10平方千米的有34条,流域面积大于300平方千米、河流长度在30千米以上的有7条,均属海河水系。滹沱河与绵河是境内的主要河流。滹沱河流经市境北部,是海河水系五大河之‘子牙河的北源,在境内的主要支流有乌河、龙华河、石塘河等。绵河由温河与桃河汇流而成,分布于市境中部和南部;出境后与甘陶河(松溪河)汇流注入滹沱河。此外还有若干直接出境的河流。

自然资源

编辑

水资源

阳泉市水资源总量为15.84亿立方米/年。其中河川径流量13.82亿立方米/年(包括本河川径流量4.90亿立方米/年和外区入境河川径流量8.92亿立方米/年),地下水资源量5.43亿立方米/年(包括本地地下水资源量4.35亿立方米/年及外区入境地下水资源量1.08亿立方米/年),河川径流与地下水重复量3.41亿立方米/年。阳泉市人均本地水资源占有量仅为562立方米/年,略高于山西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546立方米/年,不足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400立方米/年的1/4,仅为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8。

植物资源

阳泉市生境复杂,植物种类繁多。按恩格勒—吉尔格分类系统,境内常见植物达93科、437种;其中菌类植物5科、5种,蕨类植物4科、6种;裸子植物4科、11种,被子植物80科、415种(包括双子叶植物72科、360种和单子叶植物8科、55种)。各科植物中,种数最多的是菊科、豆科、蔷薇科及禾本科,这4个科共有154种;其次是百合科、伞本科、唇形科、藜科、毛莨科、茄科等。在植物品种资源中,有可供药用的植物160种以上,更有多种粮食作物、油料作物和蔬菜作物。阳泉市境内有森林94.1万亩,占阳泉市总面积的13.74%,另有四旁树2205万株;木材蓄积量共为55万立方米。在有林地中,经济林为4.8万亩。境内有牧坡草地182.1万亩,其中可利用的牧坡草地占90%以上,青草总产量在1亿公斤以上。

动物资源

阳泉市野生动物资源由于森林少,环境污染严重,导致种类很少。如《平定州志》记载清朝时有虎、獐、鹿,虎已绝迹,獐很少见到,鹿仅堞药岭寺林场等处有少量人工饲养。据调查,本分主要动物资源除昆虫外有4纲17目28科49种。其中哺乳纲5目8科14种,鸟纲8目14科27种,爬行纲3了4科5种,两栖纲1目2科3种。但阳泉市昆虫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其中已知森林害虫831种;也有一些益虫,在控制害虫和平衡生态方面起作用。除野生动物外,阳泉市还饲养了大量猪、牛、羊、马、驴、骡,还有鸡、兔等。

矿产资源

阳泉市是全国重要的矿产集中区,境内矿藏资源丰富,开发历史悠久,素有“煤铁之乡”之誉。已探明的矿藏多达52种,尤以无烟煤、硫铁矿、铝矾土储量大、品位高、易开采而著称于世,是我国最大的无烟煤生产基地之一、全国三大铝矾土生产基地之一和五大硫铁矿生产基地之一。境内含煤面积1051平方千米,煤炭地质储量104亿吨,硫铁矿2.5亿吨,铝矾土2.27亿吨。原煤年生产量在3500万吨,硫铁矿年生产量在200万吨,铝矾土熟料年产量180万吨。还有陶瓷原料,高岭土、塑性粘土、硬质粘土的储量为17740.9万吨;长石储量为4317万吨;石英储量为4320万吨;透辉石储量为5亿吨。

人口

编辑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阳泉市常住人口为1318505人。

截至2022年底,阳泉市常住人口为131.1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84人。全年出生人口8789人,人口出生率为6.7‰,比上年下降0.84个千分点;死亡人口11351人,死亡率为8.66‰,比上年提高0.11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为-1.95‰,比上年下降0.94个千分点。从城乡结构看,全市城镇常住人口94.7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48万人,乡村常住人口36.34万人,比上年减少0.47万人;城镇化率为72.29%,比上年提高0.36个百分点。

阳泉市常住人口(2018年~2022年)变化阳泉市常住人口(2018年~2022年)变化

参考资料来源

2023年末,阳泉市常住总人口达到129.91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19万人。其中:男性人口66.45万人,女性人口63.46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04.72(以女性为100)。

全年全市出生人口7830人,出生率为6.0‰,比上年下降0.7个千分点;死亡人口11836人,死亡率为9.07‰,比上年上升0.41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07‰,比上年下降1.12个千分点。

政治

编辑

现任领导

职务

姓名

市委书记

雷健坤

市委副书记、市长

刘文华

市委常委、军分区政委

陈明

副市长

耿鹏鹏

市政协副主席

梁庆

统计截至2024年6月,参考资料来源

友好城市

国内友好城市

天津市塘沽区

山东省潍坊市

山东省淄博市

山东省临沂市

江苏省镇江市

江苏省盐城市

江苏省昆山市

江苏省徐州市

河北省石家庄市

河北省沧州市

河北省秦皇岛市

四川省乐山市

浙江省湖州市

湖南省岳阳市

海南省海口市

四川省广安市

四川省德阳市

辽宁省盘锦市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

-

英国切斯特菲尔德市

美国华伦市

经济

编辑

综述

阳泉

2022年,阳泉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12.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增长3.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0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562.9亿元,增长5.9%;第三产业增加值434.0亿元,增长1.3%。一、二、三产比重为1.6%、55.6%、42.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7263元,按2022年平均汇率计算为11487美元。

阳泉市地区生产总值(2018年~2022年)变化阳泉市地区生产总值(2018年~2022年)变化

参考资料来源

2022年,阳泉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90.4亿元,增长4.5%,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完成198.0亿元,增长9.9%,占投资比重68.2%;民间投资完成89.3亿元,下降5.0%,占投资比重30.7%。

2022年,阳泉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82.0亿元,增长45.9%。税收收入完成68.6亿元,增长59.2%,其中,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契税共计完成税收61.7亿元,分别较上年增长60.5%、115.3%、54.1%、71.2%、62.2%和-22.8%。

2023年,阳泉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002.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增长3.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6亿元,增长8.0%;第二产业增加值534.8亿元,增长2.0%;第三产业增加值450.3亿元,增长4.1%。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1.6:55.7:42.7调整为1.8:53.3:44.9。

第一产业

2022年,阳泉市农作物种植面积5.7万公顷,比上年增长0.6%。其中粮食种植面积5.5万公顷,增长0.4%;油料种植面积200.4公顷,增长95.8%;中草药收获面积481.0公顷,下降11.9%;蔬菜及食用菌种植面积0.16万公顷,增长10.1%。粮食种植中,玉米种植面积4.7万公顷,增长0.2%。

2022年,阳泉市粮食总产量23.7万吨,增长1.9%。肉类总产量2.2万吨,增长7.2%。其中,猪肉产量1.75万吨,增长6.8%;牛肉产量0.05万吨,增长6.1%;羊肉产量0.08万吨,增长7.0%;禽肉产量0.4万吨,增长9.6%。牛奶产量0.5万吨,增长15.8%。禽蛋产量3.5万吨,增长3.2%。水产品产量895吨,增长2.7%。

2022年,阳泉市完成造林面积8.0千公顷,增长51.8%;其中,人工造林面积7.7千公顷,增长49.3%。

截至2022年底,阳泉市农业机械总动力38.7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7%。机械耕地面积4.7万公顷,增长1.4%;机械播种面积4.7万公顷,增长1.6%;机械收获面积2.3万公顷,增长5.6%。

2023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0.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7.8%。其中,农业产值13.0亿元,增长5.0%;林业产值4.5亿元,增长16.7%;牧业产值11.0亿元,增长6.2%;渔业产值0.2亿元,增长9.5%;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1.3亿元,增长3.1%。农产品产量稳中有升。全年粮食产量23.83万吨,比上年增加1390.4吨,增长0.6%;禽蛋产量3.8万吨,增长7.6%;牛奶产量0.5万吨,增长6.4%;蔬菜及食用菌产量7.5万吨,增长4.0%。

第二产业

2022年,阳泉市全部工业增加值520.3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7%。规模以上工业中,煤炭工业增加值增长6.4%,非煤工业增加值增长17.0%;分门类看,采矿业增长6.4%,制造业增长20.6%,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8.1%。

2022年,阳泉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82.8亿元,增长7.6%;实现利税171.1亿元,增长63.9%;其中,实现利润总额86.0亿元,增长208.2%。亏损企业95家,亏损面为31.1%;亏损额38.0亿元,下降22.9%。

2022年,阳泉市建筑业实现增加值42.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下降1.1%。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共176家,同比增加5家,其中,一级企业9家,与2021年持平;二级企业35家,同比增加1家;三级和其他企业132家,同比增加4家。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实现总产值82.8亿元,下降7.9%;签订合同额180.6亿元,增长17.8%。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77.6万平方米,下降19.8%;竣工面积39.9万平方米,下降16.5%。

2023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5%。其中,煤炭工业增加值下降0.4%,非煤工业增加值增长3.9%。从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下降0.3%,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下降12.4%。从主要行业看,有色金属、装备制造、化学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9.9%、25.0%和58.9%,金属废料回收加工业增加值增长51.1%,电力、建材、热力与燃气工业增加值分别下降4.1%、16.6%和31.8%。从主要产品产量看,全年原煤产量6761.7万吨,下降2.1%;洗煤产量2673.7万吨,增长8.7%;发电量272.8亿千瓦时,增长5.3%;煤层气产量13.6亿立方米,下降1.3%。稀土磁性材料、石墨及碳素产量延续快速增长势头,分别增长715.9%和20.1%。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壮大。全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7.1%,在规上工业中的比重较上年提高5.8个百分点。其中,节能环保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1.7%、67.3%、12.7%和20.6%。

第三产业

2022年,阳泉市服务业增加值434.0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62.2亿元,下降9.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42.1亿元,下降3.0%;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4.4亿元,下降2.4%;金融业增加值57.3亿元,增长4.2%;房地产业增加值57.5亿元,下降3.2%;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54.7亿元,下降0.5%;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145.0亿元,增长9.5%。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4.9%,利润总额增长12.6%。

2022年,阳泉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24.5亿元,比上年下降1.1%。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71.6亿元,下降0.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3.0亿元,下降1.7%;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额300.8亿元,增长2.8%;餐饮收入23.7亿元,下降33.0%。

截至2022年底,阳泉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108.7亿元,比年初增加216.7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438.6亿元,比年初增加105.9亿元。

2022年,阳泉市保费收入35.8亿元,同比增长3.0%。其中,寿险业务保费收入21.1亿元,增长2.0%;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业务保费收入6.6亿元,下降4.6%;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8.1亿元,增长13.2%。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12.9亿元,同比增长9.8%。其中,寿险业务给付5.0亿元,增长23.4%;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业务赔款及给付3.5亿元,增长29.3%;财产险业务赔款4.3亿元,下降12.3%。

2023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长4.1%,较上年加快2.9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5.5%。居民生活相关行业增长较快。全年零售业增加值增长10.2%,餐饮业增加值增长11.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增长5.9%,房地产业增加值增长5.0%,均快于全市服务业增速。1-11月份,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3.5%,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增长173.6%。企业效益有所改善。1-11月份,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74.7亿元,增长7.5%。实现营业利润4.2亿元,增长46.0%。

社会事业

编辑

科学技术

2022年,阳泉市专利授权量为923件,同比下降20.8%,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为73件,同比增长92.1%。万人有效发明专利量2.4件/万人。

2022年,阳泉市共签订各类技术合同165项,技术合同成交总额47.5亿元,比上年增长1.12倍。获得省级科学技术奖1项。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8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51家。高新技术企业数达到156家。

教育事业

截至2022年底,阳泉市有普通高等学校3所。

全市各类教育发展情况

指标

招生(人)

比上年

增长(%)

在校生(人)

比上年

增长(%)

毕业生(人)

比上年

增长(%)

普通高等教育

12465

5.4

34490

21.6

6203

22.1

中等职业教育

2521

-10.6

7503

-5.9

2372

9.3

普通高中

8088

-5.3

24994

-0.9

8290

13.9

初中

12586

-3.5

38577

-2.4

13372

-6.5

小学

11301

5.6

72274

-2.2

12705

-3.6

特殊教育

65

41.3

384

9.1

57

-9.5

学前教育

9462

-0.6

33629

3.5

11129

13.1

阳泉市主要教育机构

高等院校

本科院校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

-

-

-

-

-

-

-

专科院校

阳泉职业技术学院

阳泉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

-

-

-

-

中专院校

阳泉职业技术学院中专部

阳泉市文化艺术学校

阳泉市体育运动学校

太原科技大学阳泉分校

阳泉煤矿高级技工学校

山西省特殊教育学校

阳泉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专部

-

-

职业高中

郊区职业高级中学

平定县高级职业中学校

盂县职业中学

-

-

-

-

-

-

普通高中

阳泉一中

阳泉十一中

阳泉十五中学

盂县一中

平定一中

荫营中学

玉泉中学

阳泉二中

阳泉三中

盂县三中

平定二中

阳泉十四中

阳泉十七中

阳泉市外国语学校

阳泉宏昌中学(民办)

盂县荣昌中学(民办)

阳泉育英学校(民办)

-

文化事业

截至2022年底,阳泉市共有群众艺术馆、文化馆6个、艺术表演团体5个、公共图书馆6个。年末有线电视用户10.0万户。全年共发行《阳泉日报》578万份。

医疗卫生

截至2022年底,阳泉市共有卫生机构(含诊所、村卫生室)1372个,编制床位7610张。妇幼保健院(所、站)7个。全市卫生机构共有卫生技术人员12118人。

体育事业

2022年,阳泉市运动员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获金、银、铜牌分别为8枚、5枚和8枚(包括非奥运项目比赛)。全年销售体育彩票1.75亿元,比上年增加0.45亿元。

社会保障

截至2022年底,阳泉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42.02万人(含离退休人员),比上年增加1.44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45.85万人,比上年增加0.26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38.44万人,与上年增加0.14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79.70万人,与上年减少2万人;参加工伤保险28.62万人,比上年增加0.4万人;参加失业保险28.25万人,与上年增加0.8万人;参加生育保险23.03万人,比上年减少1.71万人。

截至2022年底,阳泉市共有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对象1.86万人,比上年减少4231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3.26万人,比上年减少1719人;城市特困供养人员197人,农村特困供养人员5492人;全年共发放最低保障资金2.55亿元,比上年减少0.07亿元。

截至2022年底,阳泉市共有救助站3个。共有各类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32个,机构床位数3041张,收养1143人。城镇各种社区服务设施1186个,其中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44个。全年销售福利彩票0.8亿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1.4亿元,接收社会捐赠款416.4万元。

交通运输

编辑

数据

截至2022年底,阳泉市公路线路年末里程5735.3千米。全年铁路货运量4144.3万吨,下降9.7%。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30.5万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增长6.2%,其中私人汽车26.8万辆,增长5.5%。轿车保有量18.3万辆,增长5.1%,其中私人轿车17.2万辆,增长4.2%。

航空

阳泉市地处太原与石家庄之间,市区距东面的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约140千米,距西面的太原武宿国际机场约100千米,市内设有多个航空售票点,查询、预定航班,快捷方便。2016年,太原武宿国际机场阳泉城市航站楼正式开业,提供购票以及机场接送服务。2017年,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阳泉候机楼正式开业,提供购票以及机场接送服务。

铁路

平定砂锅

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复线——石太铁路横穿市区,东接京广线,西连同蒲线,南连阳涉线,境内设有10个车站,分射出32条支线或专用线。阳泉火车站已开通了到达太原、晋中、石家庄等城市的列车。

2009年,石太客专建成通车,新修建的阳泉北站正式投入使用。原经停阳泉站的大部分车次均改走北站。阳泉也成为山西第二个拥有高铁动车的城市。阳泉北站已开通直达北京、上海、青岛、天津、郑州、石家庄、南京、济南、杭州、成都、沈阳、长春、武汉、苏州、西安等方向的高铁或快车。

由于阳泉北站远离市区,许多市民深感出行不便。阳泉市委、市政府于2015年正式通过阳大铁路方案。阳大铁路次年正式开工。阳泉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市区内新修建一座火车站(即阳泉东站),可直达阳泉北站线路方向,由石太客专引出。于2020年9月24日建成通车。 阳大铁路是全国首条高速动车组下线铁路,是山西省南北铁路网的重要连接线,东纵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路

公路交通形成了横贯东西,纵穿南北,干支交错,布局合理,以城市为中心向两县三区辐射的公路网。东去河北,西到太原,南到长治,北上五台,四通八达。山西省第一条高等级出省公路——太旧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与京港澳高速公路等相互贯通,大大改善了阳泉的投资环境,东出西进十分便利。2013年的阳泉市,县县通柏油路,乡乡通公路,村村通机动车辆。公路交通正向着宽路基、大吨位、高速度的方向发展。

阳泉高速公路较为发达,京港澳高速皆与其主线青银高速(原太旧高速)相接,沿横越阳泉全境的青银高速公路至石家庄机场或太原机场仅1小时车程,而经青银高速和京港澳高速到达北京仅需3个多小时。G5京昆高速、天黎高速、G207国道、G307国道、G239国道亦穿过阳泉,使阳泉公路交通畅达四方。阳泉市汽车客运总站每天有到达郑州、太原、石家庄、北京、晋中等地的客车。

风景名胜

编辑
公园

阳泉人文地图阳泉人文地图

南山公园、桃河公园、北山公园、阳泉植物园、城市中心公园等。

古迹

阳泉存有春秋末期赵简子古城遗址,汉淮阴侯韩信驻军遗址,唐代平阳公主率军驻守娘子关的遗址等。在平定境内南部的东浮山,相传女娲在此筑灶炼石补天,使整个东浮山的石头呈褐红色,投入水中后浮而不沉,至今遗灶尚存,还有明代陆深《浮山遗灶记》的碑文。

风景

市北60千米的藏山,相传春秋时代晋国赵氏孤儿曾藏匿于此,有藏孤洞的传说,藏山之名即演绎于此。除此,阳泉还保存有北魏石窟,南北朝摩崖石刻,宋代重建的有唐代遗风的林里关帝庙正殿,金元以来的古建筑群体等不少古文化遗址。

纪念地

民国十九年(1931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平定武装起义的遗址,以及民国二十八年(1940年)的“百团大战”主战场——狮脑山遗址。(百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百团大战纪念馆

“百团大战”纪念碑(主碑)碑高40米,形如一把锋利的刺刀。正面镌刻着彭真题词:“战绩辉煌,永垂史册”;两侧分别为徐向前题词:“参加百团大战的烈士们永垂不朽”,薄一波题词:“百团大战,抗日战争中最光辉的一页,必将载诸史册,永放光芒”。

文物古迹

此外还有许多古刹庙宇、石刻碑碣、古塔古墓等文物足迹。具有医疗价值的梁家寨温泉、药林寺以及娘子关瀑布,北方罕见的大型钟乳岩溶洞奇观——莲花洞、五华洞等。

药林寺位于阳泉市平定县城南二十千米,是平定县境内的一处省级森林公园。

名优特产

编辑

核桃

花椒

黄瓜干

煤雕

阳泉工人画始

平定砂锅

核桃油

著名人物

编辑

人物

事迹

赤章曼伯

春秋战国时仇犹国(今盂县)大夫

许世绪

为大唐基业累立战功

张士贵

唐代名将

耿九畴

明代贤臣

吕思诚

集贤院侍讲学士兼国子祭酒

耿裕

著有《耿裕集》

李愈

官声甚好,学识精湛

张三谟

在御史任上弹劾魏忠贤余党

窦瑸

清代名将

石评梅

著名作家、才女

高长虹

文学团社“狂飙社”的主将

岳勇

抗日区长、革命烈士

程兆星

河南省画院特聘画家,解放军防空兵指挥学院教授

张继

解放军艺术学院院长

聂建华

国家一级演员,武警文工团专业歌唱家

刘慈欣

山西阳泉市作协副主席 ,著名科幻作家

李彦

百度公司创始人

石海彬

著名唢呐演奏家、教育家

张蕾

《欢乐中国行》的主持

王子伊

中国内地影视女演员

叶欣

当代中国著名的模特、演员

王智伟

2012年第12届亚洲射击锦标赛亚军

武杨

乒乓球运动员

王慧强

著名美猴王扮演者、演员歌手

张翠

著名财经专家、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金融研究中心执行院长

荣誉称号

编辑

全国绿化模范城市

国家智慧城市试点

国家园林城市

2020中国避暑名城

全国双拥模范城(县)

国家卫生城市

2018-2020周期国家卫生城市(区)

“2021—2023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首批“全国禁毒示范城市”

ETC智慧停车试点城市

国家医疗保障局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分值付费试点城市

--

下一篇 丹阳郡

上一篇 雩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