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市 编辑

江苏省镇江市代管县级市

丹阳市丹阳市

丹阳市,江苏省辖县级市,由镇江市代管,地处长江下游南岸,江苏省南部,北纬31°44′~32°09′,东经119°24′~119°54′,全市总面积1047平方千米。 丹阳市位于中纬度北亚热带,属海洋性气候。由于季风环流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季风气候特征。 截至2022年10月,丹阳市辖2个街道、10个镇, 市人民政府驻曲阿街道。 2022年末,丹阳市户籍人口78.96万人。

丹阳(杨)名的缘起有二:一是因当地多赤柳而命名;二是丹阳县由秦时所置的丹杨县迁变而来。 丹阳建置始于战国时期,初为云阳邑。1987年12月,丹阳撤县设市,为丹阳市,由镇江市代管。 丹阳市与常州市新北区交界处建有常州奔牛国际机场,沪宁高速公路(G42沪蓉高速)、312国道、122省道、338省道等是通过公路出入丹阳的主要干道,水运有京杭大运河纵贯丹阳,大港港口是对外开放的长江第三大港。境内主要景点有:南朝陵墓石刻、季子庙、天地石刻园等。

2022年,丹阳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07.88亿元,增长4.1%,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41867元。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重结构为3.9:53.5:42.6。

2023 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500.68 亿元,增长 6.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56.41 亿元,增长 3.7%;第二产业增加值 786.20 亿元,增长 6.5%; 第三产业增加值 658.07亿元,增长 6.8%。按户籍人口计算,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91448 元;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150989 元。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丹阳市

外文名:Danyang

别名:曲阿、凤美等

行政区划代码:321181

行政区类别:县级市

所属地区:江苏省镇江市

地理位置:江苏省南部、长江下游南岸、太湖流域西部

面积:1047 km²

下辖地区:2个街道、10个镇

政府驻地:丹阳市曲阿街道兰陵路8号

电话区号:0511

邮政编码:212300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78.96 万(2022年末户籍人口)

著名景点:南朝陵墓石刻、季子庙

机场:常州奔牛国际机场

火车站:丹阳站、丹阳北站

车牌代码:苏L

地区生产总值:1500.68 亿元(2023年)

历史沿革

编辑

丹阳市

石器时代,丹阳境内就有人类活动。

丹阳建置始于战国时期,初为云阳邑。

秦始皇元年(前221年),秦始皇一统天下,实行郡县制,改云阳邑置云阳县。不久又更名为曲阿县。

新莽始建国元年,改曲阿县为凤美县。

东汉初,复名曲阿县。嘉禾三年(234年),改曲阿县为云阳县。

晋太康二年(281年),复名曲阿县。

唐天宝元年(742年),改润州为丹阳郡,曲阿县为丹阳县,丹阳县属丹阳郡。乾元元年(758),改丹阳郡为润州,丹阳县属润州。后经历朝,丹阳均属镇江。

民国元年(1912年),丹阳县直属江苏省。

1949年4月,丹阳全境解放,属镇江专区。

1958年9月,改镇江专区为常州专区,丹阳县属常州专区。

1959年9月,又改常州专区为镇江专区。

1983年,实行市管县后,丹阳县属镇江市。

1987年12月,丹阳撤县设市,为丹阳市,属镇江市代管。

行政区划

编辑

截至2022年10月,丹阳市辖2个街道、10个镇:云阳街道、曲阿街道、司徒镇、延陵镇、珥陵镇、导墅镇、皇塘镇、吕城镇、陵口镇、访仙镇、界牌镇、丹北镇, 市人民政府驻曲阿街道。

地理环境

编辑

位置境域

丹阳市地处长江下游南岸,江苏省南部,北纬31°44′~32°09′,东经119°24′~119°54′,南北长44千米,东西宽32.5千米。东邻常州武进区,南与常州金坛区接壤,西北与镇江丹徒区交界,东北与扬中市隔江相望。全市总面积1047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850.2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81.2%;水域面积196.8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18.8%。

丹阳市

地质

丹阳市地区的地层单元属扬子区下扬子地层分区。境内地层自上元古界震旦系至新生界第四系发育良好,除寒武系和奥陶系未见露头外,其余各时代地层均有出露,主要分布于市境北部和西部的宁镇低山丘陵区,平原地区都为第四系沉积层所覆盖,其地层自老到新为上元古界、古生界、中生界、新生界。

地形地貌

丹阳市位于宁镇丘陵和太湖平原相交替的地段,境内有低山丘陵和平原,以平原为主。其中海拔10米以下的平原、圩田共132.67万亩,占土地总面积84.4%;其余为丘陵、岗地,约占15.6%。西部和北部较高,东部和南部较低,平均海拔7米左右。北部属宁镇丘陵东段及山前岗地,南部属太湖平原的湖西部分。

气候

丹阳市位于中纬度北亚热带,属海洋性气候。由于季风环流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季风气候特征。春季和秋季为冬、夏季风转换季节,冷暖气团相互争雄,旋进旋退,寒暑干湿变化显著;夏季受温暖潮湿的海洋气团控制,天气炎热多雨;冬季多受极地大陆气团控制,以寒冷、少雨天气为主。具有气候湿润、光照充足、雨量丰沛、无霜期长、四季分明的气候特征。

水文

丹阳市共有河道96条,计长464千米,其中以京杭运河、鹤溪河、九曲河、香草河、丹金溧漕河为主脉,沟通丹阳市水系,形成丹阳市水系系统。

自然资源

编辑

土地资源

丹阳市陆地面积中,平原6.12万公顷,占陆地的72%;低山丘陵岗地2.38万公顷,占28%。2002年底,丹阳市耕地面积5.69万公顷,其中农田保护区5.38万公顷。 在全市陆地面积中,平原612平方千米,占陆地的72%;低山丘陵岗地238平方千米,占28%。全市耕地面积5.13万公顷,其中基本农田4.25万公顷。

植物资源

丹阳市的乔木类主要有3种:由落叶栎类树种组成,以栓皮栎、麻栎和白栎占优势。

其他落叶树大有5种:枹树、黄连木、刺楸、香和山槐。

常绿阔叶树主要有5种:苦楮、冬青、青冈栎、石栎和紫楠。

灌木层以有刺种类为主,常见灌木有7种:白檀、山胡椒、野山楂、胡枝子、杜鹃、乌饭树和茶条。

混交林中常见藤本植物,主要有7种:木通、紫藤、南蛇藤、木防己、拔契、土茯苓、野葛等。

森林下草本植物主要是禾木科及黄背草、桔草、细柄草、桔梗等。

荒山的草本植物多种。

动物资源

脊椎动物

哺乳类:水牛、黄牛、奶牛、驴、山羊、绵羊、猪、兔、犬、猫、貂、水獭、刺猬、猪獾、蝙蝠、鼬(黄鼠狼)。

鸟类:鸡、鸭、鹅、鸽、鹌鹑、鸬鹚、麻雀、喜鹊、乌鸦、燕子、云雀(叫天鸡)、杜鹃(布谷鸟)、百灵、画眉、黄鹂、白头翁、蓝水雀、苦鸭、猫头鹰、啄木鸟、鹁鸪、野鸭、雉(野鸡)、翠鸟(鱼雀)、鹞鹰。

爬行类:蝮蛇、赤练蛇(火赤练)、七寸蛇、皂壳斑、青蛇、蜥蝎(四脚蛇)、守宫(壁虎)、龟、鳖。

两栖类:青蛙、蟾蜍。

鱼类:青鱼、草鱼、鳙鱼(花鲢)、鲢鱼(白鲢)、鲤鱼、鲫鱼、鳊鱼、黑鱼、条、鳜鱼、鳗鱼、黄鳝、泥鳅、鲇鱼、黄颡鱼、痴火郎、鲥鱼、刀鱼、河豚。

节肢动物

昆虫类:蚕、蜜蜂、地鳖虫、蝴蝶、蜻蜓、螳螂、蟋蟀、蚂蚁、天牛、蝼蛄、蝉。

甲壳类:虾、蟹。

多足类:蜈蚣、蚰蜒(蓑衣虫)。

蜘蛛类:圆蜘蛛、扁蜘蛛、长脚蜘蛛、蝇虎。

软体动物

蚌、蜗牛、螺、蜒蚰。

环节动物

蚯蚓、蛭(蚂蟥)。

矿产资源

丹阳市的矿产资源主要集中在北部低山丘陵区。金属矿种主要有铁、锰、方铅,但质低量少。非金属矿种主要有石英、陶土、泥炭、煤炭、砾石、斧劈、奇石、白云质灰岩和石灰岩,其中斧劈和奇石质量优良,蕴藏量达亿万吨。

水资源

丹阳市丹阳市

丹阳市共有河道96条,长464千米,以京杭运河、鹤溪河、九曲河、丹金溧漕河为主脉,形成全市水系网络。另有大小水库9座,库容688万立方米;塘泊近万个,蓄水1500万立方米。全市地下水储藏量约4亿立方米,可供开采量约1.2亿立方米/年。

地表水

全市有河道116条,长610千米,其中以京杭运河、九曲河、丹金溧漕河为主脉,沟通全市水系,形成全市水系网络,为水资源的蓄、引、提、调、排发挥巨大作用。另有在册小水库8座,大小塘、泊1万余个。

过境水

水资源丰富,北可引长江水,西和西南有句容、丹徒的客水。可利用过境水主要是长江水,沿江有主要引排涵闸5座,引排流量482立方米/秒,每年可引水5亿~7亿立方米左右。

地下水

根据《江苏省地下水超采区划分方案》,丹阳市地下水多为岩溶水,可开采量为624万立方米/年,地下水化学类型为HCO3·Ca·Mg型水,矿化度一般为0.5~1.0g/L,出水温度45℃~48℃,pH值7.2左右,为具有一定医疗价值的温泉水。

人口

编辑

丹阳市区新貌

根据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丹阳市常住人口为988900人,占镇江市的30.8%;常住人口中男性501570人,占50.72%,女性487330人,占49.28%,性别比为102.93(以女性为100);常住人口中0~14岁占12.29%,15~59岁占64.49%,60岁及以上占23.21% 。

2022年末,丹阳市户籍人口78.9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7.49万人。全年出生人口2917,人口出生率3.7‰;死亡人口7166人,死亡率9.1‰;人口自然增长率-5.4‰。

经济

编辑

综述

2022年,丹阳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07.88亿元,增长4.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5.15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753.04亿元,增长5.0%;第三产业增加值599.69亿元,增长3.1%。按户籍人口计算,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78308元;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41867元。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重结构由2021年的4.0:52.6:43.4调整为3.9:53.5:42.6。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1%。

2022年,丹阳市实现完成财政总收入211.65亿元,比上年下降1.0%,其中:中央财政收入40.37亿元,比上年下降12.7%;地方财政收入171.28亿元,比上年增长2.3%。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1.93亿元,比上年增长1.2%。在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55.55亿元,比上年下降8.9%,其中:增值税25.82亿元,企业所得税7.04亿元,个人所得税2.43亿元。全年财政支出228.50亿元,比上年增长19.8%,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12.06亿元,比上年增长4.2%。

2022年,丹阳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7.91亿元,比上年增长13.4%,其中:完成民间投资194.05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0.98亿元,比上年下降49.4%;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50.55亿元,比上年增长21.2%,其中制造业完成投资141.63亿元,比上年增长19.9%,制造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57.1%,较2021年提高了3.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完成投资96.38亿元,比上年增长4.2%。全年完成高技术产业投资38.68亿元,比上年增长13.3%,高技术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15.6%。

2023 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500.68 亿元,增长 6.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56.41 亿元,增长 3.7%;第二产业增加值 786.20 亿元,增长 6.5%; 第三产业增加值 658.07亿元,增长 6.8%。按户籍人口计算,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91448 元;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150989 元。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重结构由 2022 年的 3.9:53.5:42.6 调整为3.8:52.4:43.8。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3%。

第一产业

2022年,丹阳市实现农业总产值94.77亿元;实现农业增加值64.08亿元,比上年增长4.0%。全年粮食种植面积87.29万亩,比上年增长0.1%;油料种植面积3.89万亩,比上年增长3.9%。油料总产量0.69万吨,比上年增长4.1%;全年粮食总产量42.75万吨,比上年增长0.2%;蔬菜总产量30.71万吨,比上年增长5.0%。全年生猪出栏10.45万头,比上年增长0.6%;羊出栏1.46万只,比上年增加5.2%;家禽出栏1312.65万只,比上年增长8.2%;全年肉类总产量3.02万吨,比上年增长6.7%;禽蛋产量10413吨,比上年下降22.8%。全年水产品产量4.67万吨,比上年增长2.9%。

2023 年,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 96.97 亿元;实现农业增加值66.03 亿元,比上年增长 3.9%。全年粮食种植面积 87.72 万亩,比上年增长 0.5%;油料种植面积 4.34 万亩,比上年增长 11.3%。油料总产量 0.78 万吨,比上年增长12.8%;全年粮食总产量43.24万吨,比上年增长 1.2%;蔬菜总产量 31.94 万吨,比上年增长4.0%。全年生猪出栏 10.89 万头,比上年增长 4.2%;羊出栏 1.11万只,比上年下降 23.8%;家禽出栏 1396.77 万只,比上年增长6.4%;全年肉类总产量 3.14 万吨,比上年增长 4.1%;禽蛋产量10428 吨,比上年增长 0.1%。全年水产品产量 4.86 万吨,比上年增长 4.1 %。

第二产业

2022年,丹阳市全部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071.76亿元,比上年增加7.3%。年末全市拥有年销售2000万元以上规模工业企业855家;规模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比上年增长6.9%。全部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900.32亿元,比上年下降0.5%,实现利税总额135.29亿元,比上年下降9.8%。全年工业用电量76.48亿千瓦时,比上年下降5.2%。

2022年,丹阳市列统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98家,其中一级资质企业8家,二级资质企业30家。全年实现建筑业总产值76.38亿元,比上年增长14.2%;实现建筑业增加值38.34亿元,按可比价比上年增长9.2%。全年建筑施工面积407.93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1%;新开工面积218.3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17.4%。

2023年,全年全部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111.82亿元,比上年增加1.0%。年末全市拥有年销售2000万元以上规模工业企业834家;规模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比上年增长7.3%。全部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049.51亿元,比上年下降0.2%,实现利税总额146.45亿元,比上年增长3.3%。全年工业用电量76.41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0.8%。全市列统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128家,其中一级资质企业8—3—家,二级资质企业39家。全年实现建筑业总产值81.99亿元,比上年增长7.4%;实现建筑业增加值42.19亿元,按可比价比上年增长12.9%。全年建筑施工面积498.8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2.3%;新开工面积211.83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0%。

第三产业

2022年,丹阳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2.54亿元,比上年增长1.3%,其中: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333.90亿元,比上年增长1.2%;农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8.64亿元,比上年增长1.8%。按行业分,批发零售业实现零售额327.55亿元,住宿业餐饮业实现零售额34.99亿元。年未全市拥有亿元市场6个,实现成交额108.18亿元。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39.6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6%,其中:出口总额35.7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7%;进口总额3.9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0%。按贸易方式分,一般贸易出口34.5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0%;加工贸易出口1.13亿美元,比上年下降2.9%。

2022年,丹阳市新批外商投资项目18个;实际利用外资确认数1.37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7.5%,其中实际利用制造业外资1.02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4.5%。

2022年,丹阳市实现邮电业务总量18.11亿元,邮电行业业务收入16.51亿元。

2022年末,丹阳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本外币)1833.13亿元,比年初增长11.6%,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097.17亿元,比年初增长17.8%。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704.73亿元,比年初增长15.1%,其中:短期贷款638.67亿元,比年初增长15.1%;中长期贷款995.20亿元,比年初增长13.9%。个人住房、汽车、教育等消费贷款达273.09亿元,比年初增长3.1%。

2022年,丹阳市保费业务收入37.25亿元,比上年增长7.7%,其中:财产保险保费收入10.44亿元,比上年增长12.7%;人身收入26.82亿元,比上年增长5.9%。保险业务赔款和给付10.88亿元,比上年增长5.1%,其中:财产保险赔付6.78亿元,比上年增长6.7%;人身保险赔付4.10亿元,比上年增长2.6%。

政治

编辑

市委书记

王成

市委副书记,提名丹阳市市长候选人

宋飞

副市长

杨文军、于斌、任翠霞、王强(挂职)、赵犇(挂职) 、李培博、倪荣锦

领导信息统计截至2022年07月,参考资料来源。

社会事业

编辑

科学技术

2022年,丹阳市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1家。全年授权专利5223个,比上年下降14.4%;其中发明专利356件。

教育事业

2022年,丹阳市拥有普通中学29所,高中在校学生14053人,初中在校学生25499人;拥有小学27所,在校学生56472人;中等学校3所,在校学生5735人。全市各类学校教职员工11286人,其中:专任教师9525人。2022年,全市小学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升学率均为100%;初中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升学率分别达100%、99.47%、99.47%、99.34%。

文化事业

2022年末,丹阳市共有文化馆(站)共13个,公共图书馆2个、藏书91万册。全市拥有文艺队702个,演出场数160场次,观众38万人次。全市拥有文物保护单位121个,其中国家级11个,省级10个,镇江市级10个。

医疗卫生

2022年末,丹阳全市共有卫生机构286个,其中医院12个,卫生院17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妇幼保健机构1个。全市共有卫生技术人员5834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2340人,注册护士2413人。全市拥有医疗标准床位4016张。

体育事业

2022年末,丹阳市共有体育场16个,体育馆16个,标准足球场24个,400米跑道24个,全市拥有游泳池26个、乒乓球房175个,篮球场1192个,排球场35个,网球场24个,门球场32个。

人民生活

2022年,丹阳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1519元,比上年增长4.2%;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3076元,比上年增长3.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4374元,比上年增长5.6%;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0506元,比上年增长7.0%。

社会保障

2022年,丹阳市城乡从业人员62.83万人,其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6.28万人,第二产业从业人员28.56万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27.99万人。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3.95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6.91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8.79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4.22万人;失业—8—保险人员参保人数17.24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19.87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17.37万人。2022年共确定低保对象1704人,其中城市220人,农村1484人。

基础设施

2022年末,丹阳市建成区面积41.12平方公里。人均城市道路面积达26.48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58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1.82%;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能力13万立方米/日,年污水处理总量达3794万立方米;污水处理率95.23%,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市区道路总长度677.29公里,道路面积900.42万平方米,拥有路灯4.46万盏。年末供水管道长度564公里,全年供水总量达4420万立方米;全市天然气供气管道1211公里,供气总量24125.61万立方米,天然气用气人口30.49万人。全市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1.58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8.6%,其中城市居民生活用电4.20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9.0%。

交通运输

编辑

丹阳市东距上海200千米,西距南京68千米,处于长三角黄金腹地,交通便利。

2022年,公路客运量453万人次,比上年下降10.7%;公路货运量1303万吨,比上年下降8.6%;港口吞吐量550万吨,比上年下降4.1%。年末全市公路总里程2263.6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6.84公里,一级公路353.33公里,二级公路350.37公里。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24.78万辆,比上年增长5.0%,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23.52万辆,比上年增长3.1%。

铁路:京沪铁路横贯市区,设丹阳站(南广场),沪宁城际铁路设丹阳站(北广场),南北广场有隧道连接,实现互通 。京沪高速铁路在丹阳境内设丹阳北站;连淮扬镇铁路由丹阳站接入沪宁城际铁路通往上海方向;未来丹阳将成铁路枢纽,铁路成网状密布。

公路:沪宁高速公路(G42沪蓉高速)、312国道、122省道、338省道等是通过公路出入丹阳的主要干道,泰州长江大桥的贯通使得位于丹阳东北的工业重镇成为公路交通枢纽。

水运:京杭大运河纵贯丹阳,九曲河是向北通往长江的又一出口,丹金溧漕河曾是主要的漕运河道之一;对外开放的长江第三大港——大港港口离市区18千米。1985年,货物吞吐量达90.98万吨。水陆交通方便,客货运畅通全国各地。

航空:西距南京禄口国际机场80千米,东距上海虹桥国际机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2小时车程,班机直航世界各地。

民俗文化

编辑

地名来源

考丹阳名,可追溯到秦汉时期。秦初,行郡县制,在今安徽当涂东北一带置丹杨县,设治所于今小丹阳镇。《晋志》载:“丹杨以山多赤柳,故名。”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始皇帝东巡,废金陵邑,设秣陵县,又立江乘县、丹杨县,均属会稽郡。时丹杨县治所设于今江宁县小丹阳。汉高帝六年(前201年),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领9州,其中鄣郡分会稽郡而置。元封二年(前109年)改鄣郡为丹杨郡。郡治所移至今安徽宣城之宛陵县,隶属扬州。晋太康二年(281年),分丹杨郡为宣城郡,丹杨郡移治建邺。南朝梁时,分丹杨郡另置南丹杨郡,隶属南徐州。丹杨郡治所设于建康(今南京),辖建康、秣陵、同夏诸县;南丹杨郡治所设于江宁,辖江宁、丹杨诸县。陈天嘉五年(564年),废南丹杨郡。隋开皇九年(589年),又废丹杨郡和丹杨县建制,于石头城(今南京)置蒋州,治所设于今南京清山,辖江宁、句容等5县。唐天宝元年(742年),丹杨郡移置润州(今镇江),同时改曲阿县为丹杨(阳)县。此时,旧安徽丹杨县并人当涂县。时丹杨郡辖江宁、句容、丹杨(阳)等6县。乾元元年(758年),丹杨郡复改名为润州,丹杨(阳)县名在今丹阳地沿用至今。

《旧唐书》卷四十载:“丹杨汉曲阿县,属会稽郡,又改名云阳,后复为曲阿。武德五年,于县置简州。八年,州废,县属润州。天宝元年,改丹杨县,取汉郡名。”

综上所述,今丹阳市的丹阳名缘起于秦初所置安徽当涂东北一带的丹杨县、秦始皇三十七年在今江宁小丹阳所置的丹杨县和汉元封二年由鄣郡所改的丹杨郡。晋太康二年,丹杨郡治移至建邺;唐天宝元年又改润州为丹杨郡,郡治移至京口,同时丹杨(阳)县名亦徙至今丹阳地。

民国《丹阳县续志》载:“考《太平寰宇记》,丹阳以邑界杨柳生丹为名,故从木为称。”又:“唐天宝元年,改名丹阳县时,有杨树生丹,故名。字从木非从阜。……唐代从木之丹杨,即今从阜之丹阳也。”按上所述,丹阳(杨)名的缘起有二:一是因当地多赤柳而命名;二是丹阳县由秦时所置的丹杨县迁变而来。

方言

从总体上说,丹阳的方言属吴语区太湖片常州小片。

丹阳方言历来有“吴头楚尾”之称。其复杂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县内各地方言分歧较大,人称“四门八音”;二是方言归属难定,就以代表话一城关话来说,它在语音、词汇、语法诸方面既有吴语特征,又有许多官话痕迹。

丹阳方言复杂性的形成,有其地理与历史的原因。丹阳县位于北方方言和吴方言两大方言区的交汇处,其疆域与武进、金坛、扬中、丹徒4县相邻,而武进、金坛属吴方言区,扬中、丹徒则属于典型的北方方言区的江淮次方言区。因此,两大方言对丹阳方言都有影响。

在历史上,丹阳县现在所管辖的乡镇,有的曾属常州府,有的曾属镇江府,这也造成县内各地方言的差异。

文物

丹阳市境内的文物众多。南朝齐梁陵墓石刻有11处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朝延陵季子墓碑及碑亭、江南第一梵钟——唐中和铜钟、吴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总前委旧址等4处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宋朝玉乳泉井、等60处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他还有古文化遗址多处,并从中发掘大量历史文物,其中有良渚文化遗物——黑陶弧腹罐、新石器时代晚期遗物——黑陶宽把盖杯、湖熟文化遗物——鬲、马家浜文化遗物——腰沿釜、西周青铜凤纹尊等。丹阳故有“江南文物之邦”之美称。

饮食

家庭饮食

丹阳人以大米为主粮,通常是两粥一饭,即早晚粥,中午饭。大米主要有粳米、籼米和糯米。早上粥一般是大麦粥加米粉米团子,或米粥,也有人家吃泡饭的;晚上粥多为咸粥、汤面;中午饭均为大米饭。米饭有两种,一种是煮(焖)饭,即将米加上适量水置于锅内煮焖;另一种是捞饭,是将米加上较多的水煮沸后,用笊篱捞上置于饭篮内再蒸烧,水内留下少量米烧粥。

丹阳丹阳

丹阳人以大米为主食,大米食品主要有三类,一类是米饭类,品种有粳米饭、籼米饭、糯米饭。米饭又分咸菜饭和淡白饭。咸菜饭又分青菜咸饭、白菜咸饭等;淡白饭又分纯淡白饭、豆淡白饭、番瓜淡白饭等等。二类是米粥类,品种有淡米粥(即白粥)、咸米粥、豆米粥、瓜米粥等。三类是米粉食品类,即将大米加工成米粉后而制作的食品,如粉米团粉糕、粉丝、粉粥等。丹阳人很讲究“吃饭”,以粳米和菜,加上猪油做的饭味美价廉;以籼米饭炒蛋又是一种吃法,入味可口、有营养;而以糯米饭撒上桂花、玫瑰、红绿丝和豆沙,民称是八宝饭,多用于招待宾客。

面粉亦是丹阳人主食之一,仅次于大米。面粉通常是指小麦面,而在丹阳还有元麦面、大麦面、荞麦面。丹阳小麦面食品种类繁多,主要有面条、馒首、包子、馄饨、面酱,以及油氽的油条、馓子,还有各种糕点等;元麦、大麦面的吃法则多与大米煮大麦粥。

丹阳人吃大麦粥很普遍,可说家家都吃,农村人更是一年吃到头。“丹阳人大麦粥命”的说法就源于此。

吃茶

丹阳茶客极为考究。老茶客不太爱喝“头货子”(第一次浸泡的茶水),而喜欢“二货子”或“三货子”,俗称“君子酒,仆仆烟,第二开茶可吃到天边”。为了使头货茶就能泡出味来,沏茶时一般先用少数开水把茶叶浸泡一会,然后再冲开水。

吃酒

丹阳丹阳

丹阳旧时,城乡内外酒肆林立,民间饮酒成习。吃酒名目繁多,如团圆酒、中秋酒、重阳酒、端午酒、结婚酒、上梁酒、祝寿酒、接风酒、利市酒、开业酒、满月酒、交周酒等等。丹阳酒俗以陈(白)酒为佳,因酒越陈越香醇。丹阳人喝酒又爱喝,忌喝冷酒。酒宴斟酒时按座次依次进行,酒壶嘴不能对着别人,否则称为失礼。

地方特产

编辑

丹阳黄酒

丹阳地处长江三角洲,为江南水乡,物产丰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盛产糯稻,清光绪《丹阳县志》载:“糯稻,崇明、绍兴酿酒用之,名酒米,有‘酒米出三阳,丹阳为最良’之谚”,其粒大均匀,味香性粘,洁白如玉,是米中之王,历代进贡皇宫,又有“宫米”之称,业内有“米为酒中肉”之说,因而历史上丹阳酿酒业发达,以产美酒著名。

封缸酒

封缸酒在历史上已著名。据记载,北魏孝文帝南征前与刘藻将军辞别,相约胜利会师时以“曲阿之酒”款待百姓。曲阿即今丹阳,故丹阳封缸酒古有“曲阿酒”之称。以当地所产优质糯米为原料,粒大、均匀、洁白、性粘、味香,需取水质清甜、含多种无机盐类矿物质的玉乳泉水,配以特制酒药,经低温糖化发酵,在酿造中,当糖分达到高峰时,兑加50度以上的小曲米酒后,立即严密封闭缸口,养醅一定时间后,抽出60%的精液,再进行压榨,二者按比例勾配定量灌坛,再严密封口贮存2-3年即成。酒色棕红、明亮,香气浓郁,口味香鲜。酒度40度含糖分28%以上,总酸0.3%。

大麦粥

大麦粥大麦粥

大麦粥是丹阳的一大特色,在丹阳家家户户都有喝大麦粥的习惯,原料为大米若干、大麦粉(大麦粉是用大麦或元麦磨成)、食用碱。大麦粥的熬制颇为讲究,熬粥时,取一碗清水,加入两小勺大麦粉调匀,当白粥煮开时,一边用勺搅拌,一边缓缓注入。再用刀切少许食用碱撒在粥中,用来提炼香味,当粥色微微泛黄时,便可食用了。

延陵鸭饺

延陵鸭饺是丹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鸭饺,亦堪称丹阳一绝。鸭饺并非是通常意义用鸭肉包的饺子,而是用一种特殊方法制作的鸭肴。延陵鸭饺创制于清代康熙年间,它的制作过程讲究,要保证色、香、味俱全,几道工序非得一丝不苟。首先精心选择原料,采用以专门配制的素食饲料供养一年以上的雄鸭,宰杀过程中既要保证鸭子出血干净,又要掌握好烫鸭的水温和时间,不能碰破鸭皮;退毛开膛要确保做到鸭身雪白光滑;取出内脏后,要反复清洗干净,不能留一丁点污秽。口感清淡细腻,不肥不腻;肉质松软,香气诱人;滋补养胃,口口留香。

点心

丹阳糕点

点心是糕饼之类的小食品,民间俗称“茶食”。丹阳糕点东取苏式糕点、北取扬式糕点之长,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丹阳糕点选用上等细粮、优质油脂、精制食糖和蛋晶作主料,以果仁、蜜饯、肉类、乳制品、芝麻等作配料,辅以桂花、玫瑰等天然香料,制成形态各异和口味不同的饼、糕、酥、片、卷、包、点等品种,具有甜、软、糯、松、酥、香、脆的风味特色。

丹阳糕点可分五大类:一是烘烤糕点类,俗称炉货制品,有各种酥饼、月饼、面包、蛋糕和京江齐等;二是油炸糕点类,有大京果、小京果、开口笑、一口酥等;三是熟粉糕点类,又称冷作制品,有薄荷丁、山楂糕、松子糕;四是水蒸糕点类,有云片糕、雪片糕、寿桃糕等;五是工艺糕点类,如浇花蛋糕、喜庆糕桃等。糕点的制作城内以同泰福南货店最有声誉;乡村以里庄著称,其大糕选料考究,配方独特,做工精细,味美质佳,具软似酥、甜似蜜、香赛兰、白如玉的特色。

丹阳糕点除常年品种外,不同节气亦有不同品种上市,有春饼、夏糕、秋果、冬糖之说。即春有酒酿饼、杏仁酥、桃酥;夏有绿豆糕、水发糕;秋有中秋月饼、麻果、巧果仁子;冬有花生糖、寸金糖等。

风味小吃

风味小吃

丹阳其主要品种有豆腐脑(花)、豆浆、回卤干、豆腐干、香干、油炸臭豆腐干、面条、馄饨、水饺、汤圆、酒酿元宵、包子、烧卖、烧饼、糍饭、油条、麻米团、馓子、麻花、锅贴、油炸糍粑、油饼子、春卷、粽子、粘糕、荸荠串、山楂串、山楂糕、凉粉、茶叶蛋、炕山芋、煮藕、糖(沙)炒板栗、糖粥藕、绿豆粥、赤豆粥、八宝粥、炒屑、牛肉汤、鸭饺汤、莲子汤、羊肉汤、皮儿汤以及各种糕、饼、馒,各种风味的花生、蚕豆、瓜子等。其中以东乡(埤城、后巷)的羊肉,城内的豆腐花、小馄饶和牛肉锅贴最具特色。东乡羊肉以油而不腻、肥嫩可口而闻名遐迩,延陵鸭饺以清淡、鲜美、嫩酥、补阴舒肺为特色。

风景名胜

编辑

丹阳市九里风景区

镇江丹阳市九里风景区位于丹阳市延陵镇,是一个以吴文化为背景,以季子庙为核心的祠庙建筑群。景区整体以田园水乡为基调,以古吴文化为主线,是一个集旅游观光、休闲、古吴文化体验为一体的风景旅游区。

万寿塔(万善塔)

万寿塔万寿塔

万善塔是镇江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丹阳市万善公园内,初称“万寿塔”。1987年修塔顶时发现明崇祯十年(1637年)铸文,刻有“直隶镇江府丹阳县万善宝塔”字祥,后改名万善塔。

万善塔是一座木柱楼阁式砖塔。7级,塔总高46.65米。塔身外八角形,内室为方形,上下交错。塔内方室四面各开一门,外八面间隔一面开一门。塔檐由数层砖块叠涩,下出木椽,斗拱承托,铎铃悬挂,充分体现了明代古塔的建筑风格。顶上为铁制塔刹,下为覆钵,上置承露盘及相轮,上为宝盖,再上为铜质宝瓶。

开泰桥

丹阳丹阳

开泰桥,位于丹阳市南门外,为花岗石单孔石拱桥。高10米、长45米、宽9.5米。台阶式的桥面,北有25级台阶,南有27级台阶。9.5米宽的台阶中间仅有一块条石供以前的独轮车推行。桥上的每一块条石上都有着深深的车辙的痕迹。开泰桥横跨于东西向的西门运河上。据说古代每逢干旱缺水,就用草包装土填塞桥洞,阻止河水东泻常锡,使之倒流进香草、简渎两河,便利沿河百姓灌溉,故又称“草堰桥”。

葛城遗址

葛城遗址葛城遗址

葛城遗址位于丹阳市珥陵镇东南6千米,遗址地处长江下游冲积平原西部,周边地势平坦,河流纵横,古老的丁义河在遗址的东侧穿过,新鹤溪河自西向东流经遗址北侧。

遗址位于一土岗上,土岗高于周边地面4~5米,呈北高南低斜坡状。遗址呈不规则长方形,东西宽约180米,南北长约200米,总面积约36000平方米。2007年5月,镇江博物馆对葛城遗址及周边进行了考古调查,新发现了珥城、神墩两处遗址。2007年11月,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与丹阳市文化局组成联合考古队对葛城、珥城、神墩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勘探并对葛城遗址和神墩遗址进行了发掘。经勘探试掘,发现了葛城的三期城墙墙址、城门以及相应的濠沟。确认其为一座吴国城址。城址内分布有窖穴、房基、水井、水沟,城址外分布有土墩墓。遗址中出土有较丰富的陶器、石器、青铜器等吴文化遗物。通过对出土陶器分析,可将该文化遗存分为三期:早期为西周中晚期,中期为春秋前期,晚期为春秋后期,三者之间连续无缺环。经与江、浙、皖地区同类吴文化遗存对比,可推知丹阳葛城古城是目前所发现的最早、延续使用时间最长、保存状况较为完好的吴国城址。

遗址的发现对于研究吴文化非常重要,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地石刻园

石刻石刻

天地石刻园位于江苏省丹阳市凤凰湖北侧半岛之上,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景观面积15万平方米,护岸、植绿、种草、种竹80多万株,绿化面积40多万平方米。天地石刻园由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设计,中国美术学院和江苏先达陈列展览工程有限公司进行项目装潢设计。整个建筑形态以凤凰为造型。设计最大的特点是打破了传统的室内博物馆的概念,以大地景观为本,石刻艺术为魂,以历史遗存文化为主题,构建成独特的石刻艺术旅游目的地。

万善公园

万善公园万善公园

万善公园是万善古塔为主题配以万善城楼、浮屠胜境、御舫涟漪、凤谷鸣琴四大仿古景区而建成的公园。万善古塔始建于1627年,塔高47.76米,为砖木混砌结构,外内7层,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古迹。万善城楼长280米,高9米,门楼12米高,古朴神韵,登高怀古。

总前委旧址纪念馆

总前委旧址总前委旧址

丹阳市总前委旧址纪念馆坐落在江苏省丹阳市人民广场北侧,旧址建于1934年。现有二层楼房三间,建筑面积254平方米,门楼一座,园内天井占地1344平方米,是邓小平、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指挥解放、接管上海的前线总指挥部。

纪念馆位于旧址西侧,三层,建筑面积490平方米,于1998年1月落成,2月正式对外开放。整个展出分为《总前委在淮海战役期间》、《光辉的总前委》等四个部分,充分运用图、文、声、像等现代化手段,将总前委的光辉历程完整地呈献给观众。一楼展厅内陈列了一百多件珍贵的图文资料和实物,二楼展厅悬挂着百余幅将帅的题词,是江苏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阵地。

龙庆禅寺

丹阳丹阳

龙庆禅寺位于江苏省丹阳市后巷镇嘉山旅游风景区内,与南朝齐梁帝王后裔萧氏宗祠相近。龙庆禅寺原名“嘉山寺”,俗称龙庆寺。位于丹阳市东北部的后巷镇,北枕嘉山,南濒九曲河,始建于北宋绍圣年间,从古至今在丹阳百姓特别是广大佛教徒中有着深刻的影响,曾与镇江金山江天禅寺齐名,是江南佛教的重要名刹。

著名人物

编辑

帝王

南朝齐

南朝梁

南朝西梁(后梁)

萧道成

萧衍

萧詧

萧赜

萧正德

萧岿

萧昭业

萧纲

萧琮

萧昭文

萧欢

萧铣

萧鸾

萧栋

萧宝卷

萧纪

萧宝融

萧绎

萧方智

名臣将相

诸葛恪

萧思话

萧嶷

萧子良

萧锵

萧坦之

萧伟

萧宝夤

萧会理

萧瑀

褚遂良

桓彦范

萧至忠

萧嵩

萧华

萧复

权德舆

萧俛

萧邺

萧仿

萧遘

萧顷

王存

苏颂

曾布

葛邲

刘武

殷礼

萧晔

萧懿

萧秀

萧介

萧憺

萧子云

萧定

沈彬

邵亢

吴遵路

顾方

张纲

洪拟

洪拟

葛胜仲

汤用

张文卿

吉棠

姜宝

贺邦泰

姜士昌

姜志礼

潘之彪

贺世寿

聂政新

孙坚

孙策

诸葛瑾

萧惠开

萧摩诃

萧济

萧铣

贡祖文

汪立信

沈固

贺鼎

葛麟

政界

刘捷

名儒

季札

包咸

韦昭

萧子显

萧统

萧颖士

吴淑

翟汝文

陈东

洪兴祖

张存

贺王盛

吉梦熊

丁仙芝

储光羲

包融、包佶、包何

皇甫冉

皇甫曾

张祜

许浑

储嗣宗

苏庠

蔡嘉

丁梦兰

贺双卿

丁皋

荣誉称号

编辑

丹阳市丹阳市

2017年,丹阳市入选为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2018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第15位 。

2017年12月,丹阳市获评2017年工业百强县(市)。

2018年10月,入选2018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第15)。

2018年10月,入选2018年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

2018年11月,入选中国工业百强县(市)。

2018年12月,入选全国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100强,2018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100强、中国最佳县级城市30强。 2019年10月8日,被评为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 2019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县。 2019年国家卫生城市。 2020年12月,社科院发布《全国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100强》,丹阳排名第40 。2021年10月,入选“2021中国智慧城市百佳县市”榜单。

2019年7月19日,入选中国百强县。

2019年10月,入选2019年度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

2019年10月,入选2019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区)名单。

2019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县。

2019年11月13日,入选2019年工业百强县(市)。2019年中国创新百强县(市)。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2019年11月21日,入选“2019中国县级市全面小康指数前100名”。

2019年12月6日,入选“2019年综合竞争力全国百强县(市)”。

2019年12月28日,入选“2019年全国制造业百强县(市)”。

2019年12月,入选“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第五批)”。

2020年1月,入选2020中国县域消费百强榜排名63;入选2020中国县域文化消费百强榜排名88。

2020年3月,入选2020中国双创活力百佳县市。

2020年4月,入选2020中国健康产业百佳县市。

2020年5月,入选“2020年全国百强县”。2020中国最具绿意百佳县市。

2020年5月,入选2019年全国县域网络零售TOP100,排名第87。

2020年6月,入选2020中国县域智慧城市百强榜排名14。

2020年6月30日,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0年7月10日,入选2020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

2020年7月28日,入选2020年赛迪中国百强县。

2020年7月29日,入选2019年重新确认国家卫生城市(区)名单。

2020年8月,入选“2020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 入选“2020中国职业教育百佳县市”。

2020年11月13日,入选2020年“中国工业百强县”名单。

2020年11月,入选“2020年中国创新百强县(市)”。

2020年11月28日,被评为2020中国宜居宜业城市。

2020年12月1日,入选“全国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100强”。

2021年3月26日,入选“江苏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市、区)”。

2021年7月,上榜“2021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

2021年8月,入选“2021年赛迪百强县”。

2021年9月8日,入选国家能源局综合司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

2021年9月,入选“2021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2021年度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2021年度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

2021年11月,入选中国科协公布的2021-2025年度第二批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创建单位名单。

2021年12月,丹阳市被确定为第二批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样板市。

2021年首批江苏省创新型示范县(市、区)。

2022年5月,入选《2021年中国投资潜力百强县》榜单,位列全国第58名。

2022年11月,《经济日报》发布《2022年中国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成果》,丹阳市入选“2022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排名第20位。

2022年11月,入选赛迪投资竞争力百强县(2022),排名第17。

2022年12月,入选2022年省级地名文化遗产名单。

2022年12月,入选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2022中国工业百强县(市)”,排名第20。

2023年5月,入选壹城智库“2023县域高质量发展百强”,排名第24。

2023年7月,入选2023赛迪百强县,排名第29。

2023年9月,入选“新华指数·高质量发展百强县(2023)”,排名第32。

2023年11月,入选赛迪顾问“2023中国县域投资竞争力百强”,排名第15。

2023年11月,入选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指数“2023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排名第20。

2023年12月,入选2023年稷夏全国县域综合竞争力100强,排名第36。

2023年12月,入选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2023年中国工业百强县(市)”,排名第20。

2023年12月,入选竞争力智库“2023中国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排名第27。

2024年7月,入选2024赛迪百强县,排名第27。

下一篇 句容市

上一篇 溧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