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昌市 编辑
南昌市,古称“豫章” ,江西省辖地级市,是江西省省会、Ⅰ型大城市 ,地处中华人民共和国华东地区,江西省中部偏北,赣江、抚河下游,滨临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全境以平原为主,东南平坦,西北丘陵起伏,气候湿润温和,属亚热带季风区,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春秋短,夏季长 ,总面积7195平方千米。截至2024年3月,南昌市下辖6个区、3个县。 截至2023年末,南昌市常住人口为656.82万人。
南昌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长江中游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心城市。 前202年,西汉大将灌婴在此筑城,始称灌婴城,已有2200余年历史,别名豫章、洪州、隆兴等,明代定名为南昌,寓“南方昌盛”“昌大南疆”之意。南昌市是历代县治、郡府、州治所在地,也是江西的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中心,是人文荟萃之地,以“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美誉流传古今。南昌市还是“英雄城”,八一起义在这里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被誉为“军旗升起的地方”,八一起义纪念馆、新四军军部旧址、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等红色遗址众多。境内的滕王阁是豫章古文明的象征,为“江南三大名楼”之一。 国之重器055型导弹驱逐舰首舰被命名为“南昌舰”。
2022年,南昌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203.50亿元,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11031元。
中文名:南昌市
外文名:Nanchang
别名:钟陵、灌城、豫章、宜善、洪都、洪州、隆兴、龙兴、英雄城
行政区划代码:360100
行政区类别:地级市
所属地区:中国江西省
地理位置:华东地区鄱阳湖西南岸赣江、抚河下游
面积:7195 km²
下辖地区:6个区、3个县
政府驻地:红谷滩区新府路118号
电话区号:0791
邮政编码:330000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656.82 万(2023年末常住人口)
著名景点:滕王阁、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绳金塔、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公园、南昌之星、八大山人梅湖景区、梅岭、佑民寺、江西省博物馆、南矶山保护区、安义古村、南昌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
机场:南昌昌北国际机场、南昌瑶湖机场
火车站:南昌站、南昌西站、南昌东站、南昌南站
车牌代码:赣A、赣M
地区生产总值:7203.50 亿元(2022年)
高校:南昌大学(211),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步兵学院
军校: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步兵学院
今日南昌
南昌地处长江以南,水陆交通发达,形势险要,自古有“襟三江而带五湖”之称。南昌先后有豫章(汉)、洪州(隋唐)等称谓,是历代县治、郡府、州治所在地,向来繁荣昌盛。
南昌是一座悠久的历史文化名城,境内的安义曾出土过五十万年前的旧石器。
早在五千多年前,就已有人在此生产生活。至三千年前的南昌当时的土著居民有“三苗”之称,三苗为炎帝神农氏后裔。三苗时期南昌北至艾溪湖,南至青云谱,这一弧形地带形成了古代南昌居民的聚集区。
《禹贡》属扬州地。春秋属吴。战国属楚。南昌地处吴、楚交界,吴楚相争多在于此。《左传》记载:昭公七年(前553年),楚令尹子荡伐吴师于豫章。战国时期,南昌先民已掌握熔铁、铸铁技术和使用耐火材料等先进工艺。
秦属九江郡,浔阳,郡治设在寿春(今安徽寿县)。据《汉书》记载,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刘邦在垓下打败项羽之后,派大将灌婴率兵平定江南“吴、豫章、会稽郡”。灌婴平定豫章后,立即设官置县,首立南昌县为豫章郡之附郭,取吉祥之意“昌大南疆”、“南方昌盛”为县名,颖阴侯灌婴奉命驻军当地,修筑“灌城”,次年修筑城池,城址在今南昌火车站东南约4千米的黄城寺,城周长十里八十四步,称为“灌婴城”,开创南昌建城史。
三国时为东吴豫章郡。晋元康初年(291年),置江州(今江西九江),后移治浔阳(今江西九江)。两晋及南朝时为豫章郡、豫章国。这一时期,伴随着中原文化南渡,南昌城得到了很大发展,逐渐成为中国古代版图上的重要城市随着东晋经济的发展,在城的西北隅另筑新城(即今旧城区)。
隋开皇九年(589年)罢郡置洪州,607年(大业三年)复为豫章郡。
唐武德五年(622年),平定地方割据势力林士弘,复为洪州,设总管府。武德八年(625年),改为都督府。贞观初属江南道,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属江南西道,天宝元年(742年)改洪州为豫章郡,至德元年(756年)避唐代宗名讳,豫章郡更名为章郡,乾元元年(758年)再称洪州。建中年间(780-783年),置江南西道观察使。咸通六年(865年),升为镇南军节度使。唐朝中后期又先后改为都督府、江南西道。唐代洪州已成为江南一大都会,尤以造船、造纸、印刷、纺织、兵器、金、银、铜器制造较突出。洪州窑是中国青瓷的发源地,所烧制的青瓷远销海内外,质地优良,也是皇家贡品之一,是中国历史上六大名窑之一。
五代十国时期,南昌的经济与战略地位愈加凸显,南唐中主李璟于交泰元年(959年)升洪州为南昌府,并于961年(宋建隆二年)将都城从江宁迁往南昌,号“南都”。
宋开宝八年(975年)复名洪州,天禧四年(1020年)属江南西路。天圣八年(1030年),江南西路的治所设在南昌。隆兴元年(1163年),宋孝宗继位前曾封建王于此地,故升隆兴府。北宋年间,洪州已成为全国五大造船基地之一;城区面积达14~16平方公里,设16个城门,是历史上南昌古城最大时期。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置隆兴路,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更名龙兴路,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改为洪都府,次年更名南昌府。元称隆兴路,后又改为龙兴路。是含现江西、广东在内的江西行省治所,为全国最重要的十路之一。
明洪武三年(1370年)南昌、新建2县同城而治,直到清末。
民国二年(1913年)设赣东道。 民国三年(1914年)为豫章道。民国十五年(1926年)北伐军攻克南昌后开始设市。撤道,析南昌、新建县治置南昌市,由省直辖。南昌成为了中华民国军事首都、民国第二首都。民国十九年(1930年)毛泽东、朱德率红军部队向南昌方向进攻驻扎在今新建区西山镇西山万寿宫附近,后佯攻南昌牛行车站一会儿向国民党军进行“八一示威”后,便撤退。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南昌会战失败后日本占领南昌,由日本“大东亚共荣圈”管辖。设立南昌、新建(西山)县属南昌市。(注:今天在当时南昌县属新建县管辖)。
1949年5月2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南昌,南昌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江西省直辖市、江西省人民政府驻地 。
今日南昌区划沿革
1949年6月15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南昌分区成立,辖南昌、丰城、新建、高安、清江、新淦、进贤(8月从贵溪分区划入)、奉新、安义、靖安(9月从九江分区划入)10县。
1955年,南昌市设东湖、西湖、胜利、抚河4区。1958年增设青云谱区,南昌专区南昌(驻莲塘镇)、新建(驻生米镇)2县交由南昌市领导。
1961年,增设郊区,南昌、新建2县划归宜春专区。
1971年南昌、新建(驻长堎镇)2县再次划入。
1980年,撤销胜利、抚河2区。
1981年,增设湾里区。
1983年,宜春地区安义县、抚州地区进贤县归南昌来属。
2002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郊区改名青山湖区,并正式挂牌。
2004年,南昌市区划调整,桃花镇、湖坊镇同盟水产场划入西湖区,塘山镇永和村、公园村、贤湖村、永溪村、长巷村、七里村六个村划入东湖区,湖坊镇楞上村、太和村、热心村划入青云谱区,东湖区青山路街办潘坊等七个居委会、西湖区上海路街办洪钢等28个居委会划入青山湖区。
2015年8月5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南昌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方案,同意撤销新建县,设立南昌市新建区,以原新建县的行政区域为新建区的行政区域,新建区人民政府驻长堎镇新建大道239号。调整后,南昌市辖3县6区,其中城区由东湖、西湖、青云谱、青山湖、新建、湾里6个区组成。
2019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南昌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方案,撤销南昌市湾里区,将其行政区域并入南昌市新建区。设立南昌市红谷滩区,将南昌市东湖区沙井街道、卫东街道和新建区生米镇划归红谷滩区管辖,以东湖区沙井街道、卫东街道和新建区生米镇的行政区域为红谷滩区的行政区域,红谷滩区人民政府驻沙井街道绿茵路669号。
2021年,将新建区厚田乡划归红谷滩区管辖。撤销南昌市青山湖区蛟桥镇,设立蛟桥街道,并划归新建区管辖。撤销红谷滩区生米镇,设立生米街道,以原生米镇行政区域为生米街道管辖范围。生米街道办事处驻为民社区 。
|
|
|
|
|
|
区划详情
截至2021年,南昌市下辖6个区和3个县,市政府驻南昌市红谷滩区新府路118号 。
区县 | 政府驻地 | 面积 (km²) | 下辖地区 |
---|---|---|---|
东湖区 | 公园街道 | 63 | 滕王阁街道、百花洲街道、墩子塘街道、大院街道、豫章街道、董家窑街道、彭家桥街道、扬子洲镇、贤士湖管理处、扬农管理处 |
西湖区 | 朝阳洲街道 | 43 | 南浦街道、朝阳洲街道、广润门街道、绳金塔街道、丁公路街道、南站街道、桃源街道、朝农街道、桃花街道、九洲街道 |
青云谱区 | 三家店街道 | 43 | 洪都街道、京山街道、三家店街道、岱山街道、徐家坊街道、青云谱镇 |
青山湖区 | 京东镇 | 214 | 青山路街道、上海路街道、南钢街道、站东街道、京东镇、罗家镇、湖坊镇、塘山镇 |
新建区 | 长堎街道 | 2444 | 站前街道、幸福街道、蛟桥街道、 长堎街道、欣悦湖街道、望城镇、西山镇、石岗镇、松湖镇、樵舍镇、乐化镇、溪霞镇、象山镇、石埠镇、联圩镇、太平镇、罗亭镇、招贤镇、梅岭镇、 金桥乡、铁河乡、大塘坪乡、昌邑乡、南矶乡 |
红谷滩区 | 沙井街道 | 175 | 沙井街道、卫东街道、生米街道、凤凰洲街道、红角洲街道、九龙湖街道、龙兴街道、 流湖镇、厚田乡 |
南昌县 | 莲塘镇 | 1839 | 八月湖街道、莲塘镇、向塘镇、三江镇、塘南镇、幽兰镇、蒋巷镇、武阳镇、冈上镇、广福镇、昌东镇、麻丘镇、泾口乡、南新乡、塔城乡、黄马乡、富山乡、东新乡、八一乡 |
安义县 | 龙津镇 | 656 | 龙津镇、万埠镇、石鼻镇、鼎湖镇、长埠镇、东阳镇、黄洲镇、乔乐乡、长均乡、新民乡 |
进贤县 | 民和镇 | 1952 | 民和镇、李渡镇、温圳镇、文港镇、梅庄镇、张公镇、罗溪镇、架桥镇、前坊镇、三里乡、二塘乡、钟陵乡、池溪乡、南台乡、三阳集乡、七里乡、下埠集乡、衙前乡、白圩乡、长山晏乡、泉岭乡 |
参考资料: |
位置境域
南昌市地处江西中部偏北,赣江、抚河下游,鄱阳湖西南岸,位于东经115°27'~116°35'、北纬28°10'~29°11'之间。东连余干、东乡、南接临川、丰城、西靠高安、奉新、靖安,北与永修、都昌、鄱阳三县共鄱阳湖,南北最大纵距约121千米,东西最大横距约108千米;总面积7195平方千米 。
南昌市
地貌
南昌市全境最高点梅岭主峰洗药湖中的洗药坞,海拔841.4米。全境以鄱阳湖平原为主,东南相对平坦,西北为丘陵;全境山、丘、岗、平原相间,其中岗地低丘占34.4%,水域面积达2204.37平方千米,占29.78%,在全国省会以上城市中排在前三位。全境以平原为主,占35.8%,东南相对平坦,西北丘陵起伏,水网密布,湖泊众多。王勃《滕王阁序》概括其地势为“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
气候
南昌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润温和,日照充足,一年中夏冬季长,春秋季短。南昌市是“夏炎冬寒”的典型城市,夏天炎热,有火炉之称;冬天较寒冷。年平均气温17℃~17.7℃,极端历史最高气温40.9℃,极端历史最低气温-15.2℃。南昌市地处北半球亚热带内,受东亚季风影响,形成了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多偏北风,夏季多偏南风。市内热量丰富、雨水充沛,光照充足,且作物生长旺季雨热匹配较好,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气象条件,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但是,由于每年季风强弱和进退迟早不同,气温变化较大,降水分布不均,高温干旱,低温降雪冷害和暴雨洪涝台风等气象灾害发生较频繁,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不利影响。年降雨量1600~1700毫米,降水日为147~157天,年平均暴雨日5.6天,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8.5% 。
年日照时间1723-1820小时,日照率为40%,7、8月最多,2、3月最少。光照分布与农作物生长旺季基本同步,对农业生产有利。太阳辐射南昌为太阳辐射观测二级站,进行总辐射和净辐射观测。1986~2003年平均总辐射量为4279.02兆焦耳/平方米,1992~2003年平均净辐射量为2078.67兆焦耳/平方米。由于风力受地形和地理位置影响较大,南昌、新建、进贤均有部分地区临鄱阳湖,风力较大,属风能可利用区;安义不临鄱阳湖,除特殊地形外,风力较小,无利用价值,年平均风速2.3米/秒。年无霜期251-272天。适合植物花卉生长,是营造“花园城市”的理想地区 。
水文
南昌与水
南昌市自古就是一座水城,具有“西山东水”的自然地势,是一座名副其实的东方水城,城市因水而发,缘水而兴,南昌市古民谚就有“七门九州十八坡,三湖九津通赣鄱”之称。水网密布,赣江、抚河、玉带河、锦江、潦河纵横境内,湖泊众多,有青岚湖、军山湖、金溪湖、瑶湖、白沙湖、南塘湖等数百个大小湖泊,南昌市市区湖泊主要有城外四湖:青山湖、艾溪湖、象湖、黄家湖(含礼步湖、碟子湖、孔目湖),城内四湖:东湖、西湖、南湖、北湖 。
水资源
南昌年均产水量为66.25亿立方米,地表水资源为61.53亿立方米,地表径流量为51.42亿立方米,还原水量为4.07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为14.97亿立方米。水资源蕴藏量为7.27万千瓦,可供开发的资源为2.45万千瓦,占蕴藏量的33.7%。
生物资源
南昌主要树木有413种,常见树种为松、杉、樟等。被称为活化石的银杏、水杉和被誉为水果之王的猕猴桃也有零星分布。用材林、薪炭林居多,分别占有林地面积的39%和31.8%;防护林、特用林比重偏小,分别占有林地面积的20.9%和4.5%。野生动物有480多种,其中国家级保护鸟类20多种,珍稀鸟类12种。
矿产资源
南昌以非金属建材矿为主,兼有燃料、矿泉水等各类矿产28种。其中有工业开采价值的8处,已发现矿点、矿化点100处,尤以建筑用砂、砖瓦粘土、饰面石材、石灰石和矿泉水等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花岗岩、砂卵石储量巨大,开采历史悠久。
截至2021年10月末,南昌市户籍总人口540.3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03.34万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56.13%。2021年末常住人口643.75万人,比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增加18.2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06.23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78.64%;全年出生人口4.58万人,出生率7.21‰。死亡人口3.19万人,死亡率5.02‰。人口自然增长率2.19% 。
截至2022年末,南昌市常住人口653.81万人,比上年增加10.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16.01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45.92%。去年出生人口4.01万人。出生率6.19‰;死亡人口3.51万人,死亡率5.45‰;人口自然增长率0.73‰。
截至2023年末,南昌市常住人口656.82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79.58%。
南昌市常住人口(2017年~2022年)变化
参考资料来源:
南昌共有38个民族,汉族人口占99%以上。少数民族均为散居性质,人口回族最多。全市除定居港澳台人员外,海外侨胞、外籍华人分布在五大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人数较多的有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菲律宾等 。
中国共产党南昌市委员会 | 书记 | 李红军 |
副书记 | 万广明 | |
市委常委 | 胡晓海、王万征、李松殿、杨勇、 吴建平 、饶绍清、 刘建军 、熊明 、梅峰、 赵捷、安宝军 | |
南昌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主任 | 李镇发 |
副主任 | ||
秘书长 | 汪军伟 | |
南昌市人民政府 | 市长 | 万广明 |
副市长 | 胡晓海、赵捷、陈鹏辉、江新洪、彭开先、余红艳、安宝军(提名人选) | |
秘书长 | 黄小华 |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南昌市委员会 | 主席 | 肖玉文 |
副主席 | 樊三宝、黄清玉、熊志刚、万敏、宋亮生、谢为民、薛有旺、黄小华、魏宏平 | |
秘书长 | 徐峰 |
综述
2022年,南昌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203.50亿元,比上年增长4.1%。
南昌市地区生产总值(2017年~2022年)变化
参考资料来源:
第一产业
2022年,南昌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31.79亿元,比上年增长4.1%;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58.34亿元,增长4.1%。全年粮食产量 210.57 万吨,比上年下降1.8%。其中谷物总产量208.20万吨。油料总产量11.93万吨,增长2.8%。蔬菜及食用菌总产量137.81万吨,增长2.53%。水果总产量13.90万吨,增长2.3%。茶叶总产量0.20万吨,增长9.8%。全年水产品总产量4.72万吨,比上年增长4.0%。其中特种水产品产量15.59万吨,增长4.8%。全年造林2027公顷,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2.0%。
第二产业
南昌国家LED光谷产业基地
第三产业
2022年,南昌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3470.29亿元,比上年增长3.7%。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586.21亿元,增长5.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247.58亿元,与上年持平;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67.64亿元,增长0.9%;金融业增加值729.39亿元,增长3.0%;房地产业增加值492.32亿元,下降11.5%;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173.31亿元,增长18.9%。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1371.56亿元,比上年增长9.7%;利润总额59.94亿元,下降32.8%。
2022年,南昌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12.00亿元,比上年增长4.6%。按经营地统计,城镇零售额2858.97亿元,增长3.9%;农村零售额153.02亿元,增长19.3%。按行业统计,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2835.62亿元,增长5.7%;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76.37亿元,下降7.7%。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商品类别零售额中,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比上年增长18.9%;金银珠宝及化妆品类增长20.2%;日用品类增长6.1%;家用电器及音像器材类增长14.8%;中西药品类增长31.6%;家具类增长60.7%;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6.8%;石油及制品类增长23.6%;汽车类增长8.7%。汽车类商品消费实现零售额494.33亿元,是南昌市规模最大的商品类别,占限额以上批零住餐零售额比重为29.4%。
2022年,南昌市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16110.30亿元,比上年末增长9.2%。其中,住户存款5790.39亿元,增长21.2%;非金融企业存款6344.85亿元,增长4.4%。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为18949.13亿元,增长7.5%。其中,短期贷款4625.78亿元,增长5.2%;中长期贷款12878.89亿元,增长 7.8%。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15962.26亿元,增长9.5%;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为18834.50亿元,增长8.1%。全市拥有证券分支机构132家,全年证券机构股民资金账户数377.20万户,比上年增长8.7%。全年客户交易结算资金128.65亿元,下降3.5%;A股交易额28275.21亿元,下降12.5%;B股交易额4.85亿元,下降0.2%。
2022年,南昌市旅游总人次1623.02万人次,比上年下降8.5。旅游综合收入1399.33亿元,比上年下降19.8%。截至2022年末,全市拥有旅游饭店69家:拥有旅行社340家,其中出境组团社48家。
公路
十三五期间南昌市交通发展
公路 | 详细 |
---|---|
高速公路 | 南昌环城高速、昌九高速公路、梨温高速公路、昌金高速公路、昌赣高速公路、赣粤高速公路、沪昆高速公路等 |
国道 | 105国道、316国道、320国道等 |
铁路
南昌铁路局为中国重要的铁路局之一,南昌是京九铁路所经过的唯一省会城市,京九铁路、沪昆铁路、昌九城际铁路、昌福铁路(向莆铁路)、京港高铁 、沪昆高铁、昌赣客运专线 、昌景黄高铁 、昌九客运专线(待建)、昌长城际铁路(规划)等都在南昌交汇。南昌南郊向塘站有98股道,为全国第二大铁路货运编组站。
南昌境内拥有3个主要客车站:南昌西站(高铁客运站)和南昌站、南昌东站 ;三个县级高铁站:进贤南站(进贤站)、南昌南站 、进贤北站 ;一个大型枢纽站:向塘站;一个机场站:乐化站(建设中);多个货运站:南昌北站、南昌南站、莲塘站、三江镇站等。
南昌西站
南昌站
南昌站
航运
南昌水路可通赣江、抚河、锦江和鄱阳湖沿岸城镇及长江各重要口岸(武汉,重庆,上海,南京)。设立18座观光轮渡码头。建设和运行6座大型换乘码头:滕王阁南昌港、秋水广场码头、中山桥码头、生米国体中心码头、昌南新城码头、阳明公园(八一桥)码头。水路运输最大内河装载能力为1000吨,可由九江沿长江水域经上海港出海。
航空
南昌昌北国际机场是中国重要的枢纽干线机场、国际客货运枢纽,距南昌市区约28公里,为4E级民用运输机场。南昌昌北机场于1996年10月20日开工建设,1999年9月10日建成投入使用,2004年2月,南昌昌北机场通过对外籍飞机开放口岸验收,晋升为国际机场。2006年,南昌昌北国际机场的二期改扩建工程破土动工并于2009年投入使用。2011年5月23日,南昌昌北国际机场T2航站楼正式启用 。
公共交通
轨道交通
南昌地铁线网规划为网格+放射状结构,由5条线路构成,全长198公里,共设站146座。第一轮建设规划于2009年7月获得国务院批准,其中1号线一期工程全长28.8公里,设站24座,总投资210亿元,已于2015年12月26日建成通车;2号线一期工程全长23.8公里,设站21座,总投资160亿元,首通段已于2017年8月18日建成通车;3号线全长28.5公里,设站22座,已于2020年12月26日建成通车;4号线全长39.6公里,设站29座,已于2021年12月26日建成通车。包括3、4号线和1、2号线二期工程的第二轮建设规划,全长82.3公里,总投资610.9亿元,已于2015年5月获得国务院批准 。
线路名称 | 起止站 | 车站数(座) | 标志色 | 开通时间 | 里程(千米) |
---|---|---|---|---|---|
南昌地铁1号线 | 双港站-瑶湖西站 | 24 | 大红色 | 2015年12月26日 | 28.84 |
南昌地铁2号线 | 南路站-辛家庵站 | 28 | 黄色 | 2017年8月18日(首通段) | 31.51 |
南昌地铁3号线 | 银三角北站-京东大道站 | 22 | 蓝色 | 2020年12月26日 | 28.5 |
南昌地铁4号线 | 白马山站-鱼尾洲站 | 29 | 绿色 | 2021年12月26日 | 39.6 |
市内公交
截至2021年,南昌公交有公交车辆3800余标台,开通公交线路210余条,运营里程达近4000千米,通过公交车专用智能语音播报显示车站牌,实时准确到站信息。随着南昌轨道交通线路的逐渐开通,南昌市交通管理局的交通发展思路演变为“轨交、公交、大巴与微公交相辅相成”。
过江(湖)通道
南昌市内江河湖泊众多,在江西省母亲河上为打通两岸交通,南昌市修建了数多座桥梁及水下立交、隧道(含地铁过江隧道)。在湖泊、河流上为方便交通也修建了多座桥梁、隧道。为分流交通道路,南昌市还修建了分隔隧道。
桥梁类 | ||
---|---|---|
八一大桥(跨赣江) | 南昌大桥(跨赣江) | 朝阳大桥(跨赣江) |
生米大桥(跨赣江) | 英雄大桥(跨赣江北) | 赣江大桥(铁路大桥) |
豫章大桥(跨赣江北支流) | 滁北大桥(跨赣江北支流) | 北旺大桥(跨赣江北支流) |
向莆铁路赣江大桥(高铁铁路桥) | 沪昆高速赣江大桥(高速高架桥) | 福银高速赣江大桥(跨赣江北支流) |
丰乐大桥(跨赣江北支流) | 七里港大桥(规划,跨赣江北支) | 张洲港大桥(跨赣江北支流) |
艾溪湖大桥(跨艾溪湖南) | 瑶湖大桥(跨瑶湖) | 青山湖大桥(规划,跨青山湖北) |
南矶大桥(跨鄱阳湖) | 九龙湖大桥(跨九龙湖) | 药湖大桥(高速高架桥,跨药湖) |
金溪湖大桥(高速高架桥,跨金溪湖) | 军山湖大桥 | 碟子湖大桥(瀛上桥,即将扩建) |
孺子路桥(跨抚河) | 中山桥(跨抚河) | 抚河大桥(跨抚河) |
隧道类 | ||
---|---|---|
地铁1号线、2号线、3号线,4号线隧道 | 红谷隧道(跨赣江,2017年06月水下立交通车) | 扬子洲隧道(规划,跨赣江北) |
二七(凤凰)隧道(规划,跨赣江) | 象湖隧道(跨象湖) | 青山湖隧道(跨青山湖) |
九龙湖隧道(在建,跨九龙湖) | 梅岭隧道(规划) | 滕王阁隧道 |
洛阳路隧道 | 阳明路隧道 | 昌东(解放东路)隧道(规划) |
教育事业
南昌高校(部分)
截至2021年,南昌市有各级各类学校1989所(不含技工学校),教职工13.49万人,其中专任教师10.50万人。全年招收研究生1.74万人,在校研究生4.70万人,毕业研究生1.15万人。全市共有普通高等学校49所,招生21.85万人,在校生70.80万人,毕业生16.35万人。普通中等学校27所,招生3.13万人,在校生8.31万人,毕业生2.16万人。职业高中16所,招生0.98万人,在校生2.14万人,毕业生0.38万人。普通高中83所,招生3.99万人,在校生11.77万人,毕业生3.48万人。普通初中229所,招生7.03万人,在校生21.15万人,毕业生6.94万人,初中阶段适龄少年入学率100%。小学419所,招生7.41万人,在校生44.03万人,毕业生7.05万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特殊学校8所,特殊教育招生246人,在校生1267人,毕业生219人。幼儿园1150所,在园幼儿20.23万人 。
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 南昌市第一中学 | 南昌市第二中学 | 南昌市第三中学 |
南昌市第十中学 | 南昌市十九中学 | 南昌市第十五中学 | 南昌市第十七中学 |
南昌市外国语学校 | 南昌市铁路第一中学 | 南昌市豫章中学 | 南昌市实验中学 |
南昌大学附属中学 | 南昌市洪都中学 | 南昌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 南昌市第五中学 |
南昌现代外国语学校 | 莲塘一中 | 莲塘二中 | 进贤县第一中学 |
进贤县第二中学 | 新建二中 |
学校名称 | 主管部门 | 办学层次 | 备注 |
---|---|---|---|
南昌大学 | 江西省 | 本-硕-博 | 211,双一流 |
江西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 | |||
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2012) | |||
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2012) | |||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0) | |||
江西省有特色高水平大学(2017) |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步兵学院 | 中国人民解放军 | 本-硕 | 全军重点院校 |
副军级高校 | |||
江西师范大学 | 江西省 | 本-硕-博 | 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2012) |
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14) | |||
江西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7) | |||
江西财经大学 | 本-硕-博 | 江西省人民政府与财政部、教育部共建高校 | |
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2012) | |||
江西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7) | |||
江西农业大学 | 本-硕-博 | 江西省人民政府与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共建高校 | |
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2012) | |||
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14) | |||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4) | |||
江西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7) | |||
江西中医药大学 | 本-硕-博 | 江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 | |
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2015) | |||
江西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7) | |||
华东交通大学 | 本-硕-博 | 江西省人民政府与中国铁路总公司共建高校 | |
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2016) | |||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1) | |||
江西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7) | |||
东华理工大学 | 本-硕-博 | 江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国土资源部、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共建高校 | |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 | |||
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2016) | |||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1) | |||
江西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7) | |||
南昌航空大学 | 本-硕 | 江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 | |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1) | |||
江西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7) | |||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 本-硕 | 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14) | |
江西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7) | |||
南昌工程学院 | 本-硕 |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1) | |
南昌师范学院 | 本科 | —— | |
江西警察学院 | |||
南昌医学院 | |||
豫章师范学院 | |||
江西理工大学南昌校区 | |||
江西飞行学院 | |||
南昌交通学院 | 江西省教育厅 | 民办 | |
南昌应用技术师范学院 | |||
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 | 独立学院(2016年9月,主校区已搬迁至江西省共青城市) | ||
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 | 独立学院(2016年9月,主校区已搬迁至江西省共青城市) | ||
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 独立学院(2017年9月,主校区已搬迁至江西省共青城市) | ||
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 | 独立学院(2017年9月,主校区已搬迁至江西省共青城市) | ||
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 独立学院(2017年9月,主校区已搬迁至江西省共青城市) | ||
江西科技学院 | 民办 | ||
江西服装学院 | |||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 | |||
南昌工学院 | |||
南昌理工学院 | |||
南昌职业大学 | |||
江西软件职业技术大学 |
学校名称 | 主管单位 | 办学层次 | 备注 |
---|---|---|---|
江西制造职业技术学院 | 江西省 | 专科 | - |
江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
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 |||
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 | |||
江西信息应用职业技术学院 | |||
江西工程职业学院 | |||
江西管理职业学院 | |||
江西艺术职业学院 | |||
江西青年职业学院 | |||
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
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 |||
江西卫生职业学院 | |||
南昌健康职业技术学院 | |||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 |||
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 | |||
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 | |||
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
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 | |||
江西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院 | |||
江西传媒职业学院 | |||
江西财经职业学院南昌校区 | |||
江西水利职业学院 | |||
江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 江西省教育厅 | 民办 | |
江西科技职业学院 | |||
江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 |||
江西泰豪动漫职业学院 | |||
南昌影视传播职业学院 |
科学技术
南昌高新区地图
2021年,南昌市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468家,累计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950家。累计拥有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家、重点实验室5家;累计拥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7家、重点实验室174家;登记省级技术成果93项。全年专利授权量23800件,全年登记技术合同3278项,实现技术合同成交金额106.70亿元,增长46.4%。全市新增省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3家,累计拥有省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35家 。
文化事业
南昌境内图书馆
2021年,南昌市文艺创作获省级以上奖项10个,其中国家级奖项13个。年末全市拥有各类专业艺术表演团体3个,公共图书馆10个,文化馆10个,博物馆、纪念馆28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年末全市有线电视用户75.13万户 。
江西省图书馆 | 南昌市图书馆 | 南昌市东湖区图书馆 | 南昌市青山湖区图书馆 |
进贤县图书馆 | 南昌市新建区图书馆 | 湾里区太平镇心街图书馆 | 安义县图书馆 |
南昌市洪城书城 | 湾里图书馆 | 青云谱区图书馆 | 南昌市鸟巢图书馆 |
粗体字部分为国家一级图书馆 |
体育事业
南昌国体
医疗卫生
截至2021年,南昌市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716个,其中医院139个;拥有床位4.61 万张,其中医院床位4.02万张。拥有各类专业卫生技术人员5.41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91万人。全市婴儿死亡率为2.41%。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 3.77%。,每十万孕产妇死亡人数为10.94人 。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江西省中医院 | 江西省儿童医院 |
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 南昌市第四医院 | 江西省人民医院 | 江西省妇幼保健院 |
江西广济医院 | 南昌县人民医院 | 新建区人民医院 | 安义县人民医院 |
进贤县人民医院 | 博爱男科医院 | 南昌市第五医院 | 南昌市第六医院 |
南昌市第七医院 | 南昌市第八医院 | 南昌市第九医院 | 南昌市爱尔眼科医院 |
南昌市耳鼻咽喉医院 | 南昌市华山不孕不育专科医院 | 南昌市博大肛肠医院 | 江西省南昌市皮肤病专科医院 |
仁爱妇产科医院 | 艾玛妇产科医院 | 江西省精神病医院 | 南昌县人民医院 |
通信传媒
南昌电视台的标志
社会保障
绿色南昌
2021年,南昌市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42.34万人,比上年增加4.22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69.19万人,增加 4.00万人。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233.77万人,其中参保职工168.20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65.57万人;企业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达100%。2021年发放公租房租赁补贴28741户,全市棚户区改造开工10602套,基本建成7000套 。
饮食
南昌市赣菜口味以鲜辣为主,《后汉书》中的《豫章记》称江西“嘉蔬精稻,擅味八方”。唐初,王勃赴滕王阁举办的盛宴,兴奋之余赞江西“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清代袁枚的《随园食单》中曾记载江西名菜“粉蒸肉”。当今的赣菜,是在继承历代“文人菜”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乡土味极浓的“家乡菜”。
赣菜主食为米饭,肉食品有猪、牛、鱼、鸡、鸭、鹅等。蔬菜种类繁多,食油有菜油、茶油等植物油,亦食猪板油。调味以食盐、酱油为主,兼用辣椒、醋、糖、桂皮等。农村有冬至日酿米酒、晒冬粉、杀猪腌肉,冬至后晒干鱼、腌鸡、制板鸭等习惯。
南昌特色小吃流行于南昌及周边地区的小吃主要有:油炸小品、白糖糕、糖画、豫章酥鸭、李渡酒、鄱阳湖银鱼、石头街麻花、瓦罐汤和拌粉、牛舌头、金线吊葫芦、芥菜团子、酿冬瓜圈、家乡锅巴、大回饼、木瓜凉粉、伊府面、吊楼烧饼、状元糕、如意糕、麻辣烫、南昌米粉、军山湖大闸蟹、葛粉、麻辣藕片、万寿宫马打滚、万寿宫糊羹、风味烤卤、鄱阳湖狮子头、三杯脚鱼、竹筒粉蒸肠、藜蒿炒腊肉、煌上煌。
藜蒿炒腊肉
瓦罐汤
南昌炒粉
宗教
南昌佑民寺
佛教 | 相传,南昌佛教最早于东汉时期传入,有1700多年的历史。 |
道教 | 南昌是我国道教重要发源地之一。相传最早有黄帝时代掌管音乐的伶伦又称洪崖先生在西山(今洪崖丹井)修道炼丹,南昌隋代也因此称“洪州”。 |
伊斯兰教 | 伊斯兰教明末传入南昌,有400余年历史。南昌有清真寺1座(醋巷),始建于清道光四年(1824),在红谷滩新区建设一座新的清真寺,2011年底前可投入使用。 |
天主教 | 天主教传入南昌约600年历史,1595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昌传教,南昌成为当时全国4大教区之一。松柏巷圣母无原罪堂为天主教江西教区主教府。 |
基督教 | 基督教传入南昌只100多年历史,1884年美国传教士建第一座基督教教堂,取名福音堂,后改为清钟堂。现基督教重点场所有志道堂、清钟堂等。 |
节庆
南昌市的传统节会有凤凰沟樱花节、中国红歌会、绳金塔庙会、天香园旅游文化节、鄱阳湖螃蟹节、南昌(望城镇)之光超级艺术灯会、万达乐园年会、西山万寿宫庙会等。
民俗活动
东晋时期,施尧一带屡遭抚河水患。据民间记载,为纪念三位抗击水害牺牲的石料押运官,后人在施尧村修建了三座舨王庙,每年农历五月初一,在象湖水域开展龙舟赛便是大型祭祀活动之一,纪念英雄,祈求来年河道平安,百事顺达。民谚“东湖的鱼,西湖的虾,施尧的龙舟赛万家”流传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
地名由来
南昌寓“南方昌盛”、“昌大南疆”之意。南昌城名数易,别名诸多,汉称豫章,唐称洪州,宋称隆兴,明代定名为南昌。1926年北伐军攻克南昌后设市 。
南昌日出
万达国际主题乐园 | 南昌之星 | 中山路民国风貌主题路 |
南昌国际军事主题乐园 | 樟树林主题文化园 | 胜利路民国风貌主题步行街 |
青山湖风景区 | 梅岭国家森林公园4A级风景区 | 狮子峰 |
凤凰沟景区 | 怪石岭 | 瑶湖湿地公园 |
南矶乡鄱阳湖国家湿地候鸟公园 | 天香园 | 象湖国家湿地公园 |
梅湖风景区 | 南昌市动物园 | 南昌市植物园(在建) |
梦山 | 神龙潭风景区 | 七色花海风景区 |
扬子洲湿地生态园 | 圣水堂 | 象山国家森林公园 |
洗药湖风景区 | 军山湖大闸蟹风景区(含青岚湖) | 紫清山景区 |
天净湖风景区 | 孔目湖湿地公园 | 艾溪湖湿地公园 |
八一广场 | 人民公园 | 万达广场 |
湖滨公园 | 南昌海洋公园 | 孺子亭公园 |
秋水广场 | 财富广场 | 赣江市民公园 |
阳明公园 | 朝阳洲公园 | 抚河市民公园 |
八一公园 | 朝阳公园 | 红谷滩崛起广场 |
下沙窝广场(方志敏纪念广场) | 八一桥下正市民休闲公园 | 体育公园 |
江西省博物馆 | 南昌市博物馆 | 江西省革命烈士纪念堂 | 南昌市民俗博物馆 |
江西省科技馆 | 南昌市科技馆(在建) | 南昌县博物馆 | 进贤县博物馆 |
江西省文港毛笔博物馆 | 新建区博物馆 | 安义县博物馆 | 湾里区工业博物馆 |
南昌大学博物馆 | 江西省财经大学钱票博物馆 | 江西省生物博物馆 | 南昌市陶瓷博物馆 |
江西省艺术中心 | 南昌市美术馆 | 南昌西汉海昏侯墓遗址博物馆 | 江西省展览中心 |
南昌市花博园 | 南昌市绿地国际博览城 | 南昌市城市规划展览馆 | 江西省赣剧博物馆 |
滕王阁 | 西山万寿宫 | 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 | 佑民寺 |
陈云故居 |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 | 小平小道 | 汪山土库 |
南昌行营 | 李渡烧酒作坊遗址 | 安义古村 | 八大山人纪念馆 |
青云谱 | 象湖万寿宫 | 绳金塔 | 洪崖丹井 |
西湖李家 | 文港笔镇 | 朱德故居 | 毛泽东828故居 |
叶挺指挥部旧址 | 百花洲(杏花楼) | 蜚英塔 | 三眼井历史文化保护街区(修复中) |
黄秋园纪念馆 | 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 | 朱德军官教育团 | 艾溪陈家村古镇明清建筑群 |
级别 | 列表 | ||
---|---|---|---|
全国重点 文物保护单位 | 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 | 洪崖丹井 | 八一起义指挥部旧址朱德旧居 |
陈氏牌坊 | 八一起义指挥部旧址 | 八一起义指挥部旧址朱德军官教育团 | |
李渡烧酒作坊遗址 | 南昌西汉海昏侯墓 | 八一起义指挥部旧址贺龙指挥部 | |
青云谱 | 滕王阁 | 八一起义指挥部旧址叶挺指挥部 | |
江西省重点 文物保护单位 | 玉隆万寿宫 | 佑民寺铜钟 | 令公庙日军大屠杀遗址 |
松柏巷天主堂 | 蜚英塔 | 江西省立图书馆旧址 | |
邓小平旧居劳动车间 | 洪崖石刻 | 新庵里摩崖石刻 | |
绳金塔 | 杏花楼 | 毛泽东思想胜利万岁馆旧址 | |
玉隆万寿宫 | 京台“曦庐”民宅 | 水南余庆堂 | |
京台“刘氏宗祠” | 豫章世家坊 | 艾溪陈家村明清建筑群 | |
万家焦氏节孝坊 | 钟陵节凛冰霜坊 | 珠子塔 | |
朱权墓乐安王墓 | 铁河古墓群 | 紫金城遗址 | |
孙虑城 | 六眼井 | 三里雷家民居 | |
圣水塘 | 汪山土库 | 三国东吴墓 | |
黄秋园居室 | 罗田世大夫第 | 常里湖遗址 | |
梦山石室 | 三眼井 | ||
南昌市重点文化保护单位 | 南昌邮政大楼 | 熊式辉公馆 | 罗复客栈 |
文峰塔 | 紫阳宫 | 铜源峡遗址 | |
七连城遗址 | 唐永王墓 | 魏松山墓 | |
寨子峡遗址 | 皇姑墓 | 原本堂 | |
元公碑 | 贞寿牌楼屋 | 普陀佛塔 | |
下徐牌坊 | 吴氏家庙 | 世德传芳坊 | |
邓家牌坊 | 石门坊 | 道光古井 | |
乌龙桥 | 妙济桥 | 邓大桥 | |
定山桥 | 青石桥 | 秀峰桥 |
年代 | 列表 | |||||
---|---|---|---|---|---|---|
古代 | 澹台灭明 | 徐稺 | 许逊 | 宋齐丘 | 董源 | |
晏殊 | 晏几道 | 陈恕 | 陈执中 | 京镗 | ||
刘时中 | 胡俨 | 魏良辅 | 欧阳斌元 | |||
喻嘉言 | 曹秀先 | 王猷定 | ||||
近现代 | 童非 | 邓超 | 刘涛 | 邹开云 | 涂磊 | |
熊国宝 | 罗琦 | 彭勃 | 喻恩泰 | 闵春晓 | ||
许艳梅 | 欧阳鲲鹏 | 石兰 | 黄磊 | 高希希 | ||
杨钰莹 | 谈芳兵 | 游艺湉 | 许达哲 | |||
参考资料: |
截至2021年,南昌与72个国家的94个大城市有友好往来关系,其中已与10个国家的11个城市建立了友好关系,全球最大500家跨国公司(世界五百强)已有上百家企业来昌投资 。
序号 | 国家 | 城市 | 缔结时间 |
---|---|---|---|
1 | 马其顿 | 斯科普里 | 1984年3月 |
2 | 墨西哥 | 托卢卡 | 1988年8月 |
3 | 日本 | 高松 | 1990年9月 |
4 | 芬兰 | 瓦尔济考斯基 | 1997年11月 |
5 | 芬兰 | 托亚拉 | 1997年11月 |
6 | 法国 | 第戎 | 2006年10月 |
7 | 韩国 | 罗州 | 2007年8月 |
8 | 巴西 | 索罗卡巴 | 2007年9月 |
9 | 阿根廷 | 基尔梅斯 | 2008年9月 |
10 | 德国 | 派尼 | 2009年6月 |
11 | 南非 | 新堡 | 2010年1月 |
12 | 美国 | 奥林匹亚市 | 2010年8月 |
序号 | 省份 | 友好城市 | 缔结时间 |
---|---|---|---|
1 | 福建 | 福州市 | 1984 |
2 | 广东 | 广州市 | 2003 |
3 | 福建 | 三明市 | 2006 |
4 | 贵州 | 贵阳市 | 2006 |
5 | 江苏 | 南京市 | 2009 |
6 | 云南 | 昆明市 | 2009 |
7 | 浙江 | 杭州市 | 2009 |
8 | 浙江 | 宁波市 | 2009 |
荣誉称号 | 荣获时间 |
---|---|
2022年度中国最具竞争力会展城市(省会城市) | 2023年10月 |
国家“加工贸易承接转移示范地” | 2023年7月 |
第二批国际湿地城市 | 2022年11月 |
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重点城市 | 2022年8月 |
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 | 2022年7月 |
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 | 2022年6月 |
国际湿地城市 | 2022年6月 |
第二批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 | 2022年5月 |
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名单 | 2022年 |
2021年度职业教育改革成效明显的设区市 | 2022年5月 |
2021年度全省工业高质量发展先进市 | 2022年3月 |
2022中国活力城市百强榜(第35名) | 2022年3月 |
2021年度国家卫生城市 | 2022年2月8日 |
首批“千兆城市” | 2021年12月24日 |
2021数字化转型百强城市(第36名) | 2021年11月 |
“四好农村路”市域示范创建突出单位 | 2021年11月 |
第一批城市更新试点 | 2021年11月 |
2020中国外贸百强城市 | 2021年10月 |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