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涪城区 编辑
涪城区,隶属于四川省绵阳市,位于绵阳市中部偏西,地处涪江西岸。周边有本市的安州区、江油市、游仙区、三台县及德阳市中江县、罗江区。总面积554.47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10月,涪城区下辖7个街道、6个镇。(其中创业园街道由绵阳科技城新区直管区实际管理,普明街道、永兴镇由绵阳科技城直管区实际管理,塘汛街道由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际管理。实际共下辖4个街道、5个镇。)截至2023年末,涪城区常住人口133.55万人。涪城自汉高祖六年(前201年)设置涪县以来,历来为郡县、州府治所之驻地。辖区出土的中国最大的摇钱树、汉代铜马,最早的汉代铜佛像、人体经脉模型和最精彩的说唱俑五件国家级文物精品被誉为“绵阳五绝”。“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驰名中外的西蜀子云亭,坐落于境内西山公园。被誉为“千古文章四大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的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于1007年8月1日(北宋景德四年六月二十一日)出生在绵州(今涪城区)。涪城区环境优美、生态宜居,西山、南山群山环抱,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19天,是绵阳市“联合国改善人居环境示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诸多荣誉的承载主体。2023年,涪城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实现 GDP1443.65亿元、增长9.7%。
中文名:涪城区
别名:涪县
行政区划代码:510703
行政区类别:市辖区
所属地区:四川省绵阳市
地理位置:四川盆地西北部,绵阳市中部偏西,涪江西岸
面积:554.47 km²
下辖地区:4个街道、5个镇
政府驻地:文庙街8号
电话区号:0816
邮政编码:621000
气候条件: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133.55 万(2023年常住人口)
著名景点:绵阳市人民公园
机场:绵阳南郊机场
火车站:绵阳站
车牌代码:川B
地区生产总值:1443.65 亿元(2023年)
距今约4800年前,坐落于涪城区的边堆山遗址是绵阳已知最早的古代文明起源地遗址。
夏、商
区境属梁州之域。
周、秦
涪城区
区境属蜀侯国(郡)。西汉
汉高祖六年(前201年),设涪县,因治地临涪水(今涪江)得名,属广汉郡,境内县级政区建置自此开始。
东汉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刘备分广汉郡北部置梓潼郡,涪县属梓潼郡。
西晋
永嘉元年(307年),梓潼郡由梓潼迁至涪县,县城同为郡、县治地。
东晋
永和三年(347年),因战乱,治阆中的巴西郡寄治于涪县,涪县为实郡梓潼和侨郡巴西两郡治地。
南北朝
梁天监元年(502年)改巴西、梓潼两郡为巴西梓潼郡,属新建立的潼州,涪县为州、郡、县三级治地。
西魏废帝二年(553年),改涪县为巴中县,因地处巴西郡所领4县之中部而得名。
隋
开皇元年(581年),改巴中县为巴西县,因县治曾为巴西郡治地而得名。
开皇三年(583年),废巴西郡,巴西县属潼州。
开皇五年(585年),改潼州为绵州。
大业三年(607年),改绵州为金山郡,巴西县属金山郡。隋代潼州、绵州、金山郡皆以巴西县城为治地。
唐
武德元年(618年),仍置巴西县,复改金山郡为绵州,巴西县属绵州。
天宝元年(742年),又改绵州为巴西郡,巴西县亦改属巴西郡。
乾元元年(758年),复改巴西郡为绵州,巴西县复属绵州。
涪城区地图
五代后蜀灭亡,政区建置未变。
宋
州、郡互称,巴西县属绵州,故绵州又称巴西郡。元初,巴西县属绵州。
元
至元二十年(1283年),实行“省县入州”制,巴西县撤销,原县境域为绵州直辖(通称“绵州本州”)。
明
洪武十年(1377年)5月,降绵州为绵县。
洪武十三年(1380年)11月,复升绵县为绵州。
清
雍正五年(1727年)升绵州为直隶州,除直辖本州地域外,还领辖梓潼、安县、彰明、罗江、德阳和绵竹6县。
中华民国
民国三年(1914年)3月,绵州裁撤,以绵州本州地域建置绵阳县,隶川西道(治今成都市,1914年改为西川道)。
民国十九年(1930年)1月,西川道裁撤,绵阳县改隶四川省。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川政统一。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6月,以绵阳县为治地,建四川省第十三行政督察区,直至1949年12月21日绵阳县解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0年1月20日,以绵阳县城为治地建立绵阳行政督察区。
西山公园
1950年2月,将绵阳县城厢、城北两镇及城郊几个村划出成立绵阳市,以县管市。1951年12月撤县辖绵阳市,建立绵阳县城关镇。
1976年2月4日,经国务院批准,将绵阳城关镇及其所辖城郊、开元、园艺、五一4个公社划出建立绵阳市(县级),由绵阳地区管辖,但其政府一直未成立。
1977年4月,建立绵阳市(县级)筹备小组。因县与市在同一政区内设置,工作不易协调。
1978年4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绵阳县,其政区并入绵阳市(县级)。其政权机构随即建立,至此,县建制结束。
1985年2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绵阳地区,建立绵阳市(地级)。
1985年5月,原绵阳市(县级)改为绵阳市市中区,治地和辖区不变。
1992年10月30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绵阳市市中区,其辖区以涪江主航道中心线为界分设绵阳市涪城区、游仙区。涪城区位于涪江以西,以古为涪县治地而得名。
涪城区
区划沿革
1985年,涪城区辖9个区公所,6个街道、10镇、34乡,119个社区、443个行政村,684个居民小组、3675个村民小组。其中城郊区公所辖城郊、石塘、园艺3乡,丰谷区公所辖丰谷、塘汛两镇,松垭、小枧沟、关帝3乡,青义区公所辖青义镇和龙门、石马、东林3乡,忠兴区公所辖忠兴镇和柏林、太平、云凤、凤凰、朝真5乡,魏城区公所辖魏城镇和红卫、石板、东宣、徐家4乡,吴家区公所辖吴家、杨家两镇和金峰、石洞、玉皇3乡,永兴区公所辖永兴镇和新皂、河边、普明、磨家4乡,新桥区公所辖新桥镇和街子、瓦子、沉抗、建华、游仙5乡,刘家区公所辖刘家镇和玉河、梓棉、观太、白蝉4乡。
1985年5月,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魏城、永兴两乡并入魏城、永兴两镇,撤销忠兴乡恢复忠兴镇,撤销青义、塘汛、吴家、杨家、新桥和刘家6乡建立青义、塘汛、吴家、杨家、新桥和刘家6镇。
1992年9月,经省政府批准,撤销普明、园艺两乡并入城郊乡,撤销石洞乡并入金峰乡,撤销玉皇乡并入杨家镇,撤销龙门乡并入青义镇,撤销关帝乡并入丰谷镇,撤销红卫乡并入魏城镇,撤销凤凰乡并入忠兴镇,撤销河边、磨家和新皂3乡并入永兴镇,撤销街子、瓦子、云凤3乡并入新桥镇,撤销梓棉、白蝉两乡并入刘家镇,撤销东林乡并入石马乡建立石马镇,撤销朝真乡并入柏林乡建立柏林镇,撤销东宣乡并入徐家乡建立徐家镇,撤销建华乡并入沉抗乡建立沉抗镇,撤销观太乡并入石板乡建立石板镇,撤销玉河、石塘、游仙和小枧沟4乡建立玉河、石塘、游仙和小枧沟4镇。
1995年8月,经省政府批准,新建河边、石洞和玉皇3乡。
1996年5月,经绵阳市人民政府批准,新建绵阳高新区街道。
1997年8月,经省政府批准,新建新皂、磨家和关帝3镇。
1997年9月,经省政府批准,撤销玉皇、金峰和关帝3乡建立玉皇、金峰和关帝3镇。
1998年1月,经省政府批准,新建龙门镇。
2001年2月,经绵阳市政府批准,新建绵阳经开区城南街道。
2001年10月,经市政府批准,新建绵阳科教创业园区园艺街道。
2005年6月8日,经市政府批准,设立绵阳市涪城区塘汛街道。
2007年12月6日,市政府常务会议决定撤销塘汛镇街道、园艺街道、三江湖街道。
2010年,根据《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绵阳市涪城区高新区街道更名的批复》(绵府函〔2010〕202号),“绵阳市涪城区高新区街道”更名为“绵阳市涪城区普明街道”。
2011年,全区辖8个街道、14镇、2乡,108个社区、140个行政村,775个居民小组、1062个村民小组。
2016年,经四川省政府批准,城郊乡改设城郊街道,石塘镇改设石塘街道。
2019年12月,经绵阳市人民政府批准,撤销金家林街道、龙门镇、金峰镇、石洞乡、玉皇镇、关帝镇、磨家镇和河边镇;撤销城南街道和塘汛镇,设立塘汛街道。
区划现状
截至2022年10月,涪城区下辖7个街道、6个镇 。(其中创业园街道由绵阳科技城新区直管区实际管理 ,普明街道、永兴镇由绵阳科技城直管区实际管理 ,塘汛街道由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际管理 。实际共下辖4个街道、5个镇 。)涪城区人民政府驻文庙街8号。
统计用区划代码 | 名称 |
510703001000 | 城厢街道 |
510703003000 | 工区街道 |
510703006000 | 普明街道(绵阳科技城直管区实际管理) |
510703009000 | 创业园街道(绵阳科技城新区直管区实际管理) |
510703011000 | 石塘街道 |
510703012000 | 城郊街道 |
510703013000 | 塘汛街道(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际管理) |
510703100000 | 丰谷镇 |
510703103000 | 青义镇 |
510703106000 | 吴家镇 |
510703107000 | 杨家镇 |
510703110000 | 新皂镇 |
510703113000 | 永兴镇(绵阳科技城直管区实际管理) |
位置境域
涪城区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绵阳市中部偏西,地处涪江西岸。周边有本市的安州区、江油市、游仙区、三台县及德阳市的中江县、罗江区,总面积554.47平方千米,占全省的2.7%。距省会成都98千米。
涪城区人民政府
地形地貌
涪城区境内丘陵起伏,沟谷纵横,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最高海拔693米,最低海拔410米。丘陵地带较为平缓,呈条状分布,一般相对高差不超过50米,且以浅丘面积较大。以涪江、安昌河及其支流冲积河谷平坝为主要地貌类型,占幅员面积的62.71%;地貌由河漫滩和一级阶地组成。丘状台地由涪江、安昌河沿岸的二、三、四级阶地组成,占幅员面积的16.49%。地势由西北丘陵区向东南河谷平坝区倾斜,最高点在磨家镇破庙子639米,最低点在丰谷镇团结村1组、游仙区松坝镇普照寺村2组与三台县永明镇烂田坝村1组的交界处海拔426.2米。区境大地构造单元属扬子准地台四川台拗的川西台陷和川北台陷结合部。地质构造简单,褶皱开阔平缓,没有大规模的断裂构造,但与构造有关的裂隙比较发育。出露地层单一,只有中生界白垩系下统的七曲寺组及新生界第四系地层。由于构造变形不强烈,区境内出现平行开阔排列的平缓背、向斜褶皱构造。阶地形成较早,大部被切割成丘包,在木龙河以东与宝成铁路梅家沟至皂角铺段以南为浑圆低丘地貌。丘体低矮,起伏不大,沟谷发育。
|
|
|
气候特征
涪城区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6.3℃,年日照1298.1小时,年无霜期272天,年平均降雨量963.2毫米,年平均空气相对湿度79%,年平均雾日51天。由于地处秦岭南侧的四川盆地西北部,北有剑门山脉、西北有龙门山脉作屏障,阻挡来自西北方的寒冷气流,使得气候带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夏热冬冷,四季分明,雨热同季,终年风小,无霜期长。
水系水文
涪城区境内有8条河流,分别为涪江、安昌河、草溪河、方水河、麻柳河、木龙河、平政河、阴山河。其中,涪江和安昌河为主要河流。
涪江
是长江支流嘉陵江右岸最大支流,发源于松潘县黄龙乡岷山雪宝顶峰西北之雪山梁子。从江油市龙凤镇进入涪城区青义镇,在涪城区境内河长36.82千米,流经青义镇、城郊街道、工区街道、城厢街道、塘汛镇、丰谷镇。天然落差76.5米,枯水流量为67立方米/秒,多年平均流量为93.4亿立方米/年,境内流域集水面积约574.79平方千米,出境流域集水面积约13627平方千米。境内主要支流上游至下游依次为方水河、平政河、安昌河、木龙河、麻柳河。
安昌河
为涪江右岸的一级支流,其上源分为两支,右支茶坪河为主流,发源于北川县境内天麻山南麓, 由西北向东南流,在北川安昌镇与左支苏宝河汇合后,始称安昌河。多年平均流量21.47立方米/秒,最大洪峰流量1510立方米/秒,最枯流量3.5立方米/秒,经安州区黄土镇、穿过花荄镇、界牌镇、从绵阳市永兴镇、高新区进入涪城区,于南塔嘴汇入涪江。
土壤类型
涪城区境土壤在自然地带上属黄壤。由于土壤母质是极易风化的紫色和紫红色砂、页岩,使土壤发育成与其母质相近的紫色土。土壤经过长期耕作,熟化程度高,已分别形成灰棕色冲积土、灰棕色冲积水稻土、老冲积黄泥土和紫色水稻土等土壤类型。涪城区境地带性土壤虽属黄壤,但因成土母质多系易风化的紫色和紫红色砂、页岩,在环境的作用下,土壤发育多成幼年型,土壤特征与土壤母质接近,属紫色土。经长期耕作,紫色土已成为农作物旱作或水旱轮作的主要土壤类型。
水资源
2021年,涪城区境内当年水资源总量35300万立方米,其中地表水总量35300万立方米,地下水总量7900万立方米(为重复计算量)。全区2021年平均降水量1086.1毫米,汛期总体降雨情况前期降雨少,进入主汛期后降雨量开始明显增多。全区汛期累积雨量平均为978.5毫米(占全年总降雨量的90%),全区汛期月平均雨量162.9毫米(其中主汛期8月全月平均降雨量达278.6毫米,9月全月平均降雨量达226.2毫米,8、9两月雨量占整个汛期总雨量的61.9%,较为罕见的是在今年汛期延长期10月5日还出现了一次强降雨,10月上半月的平均降雨量达到150.6毫米),稍多于多年平均水平,为丰水年份。
生物资源
2010年-2021年期间,多次在涪城区林中采集到绵阳炭角菌 。
矿产资源
涪城区境内矿产有砂金、石灰石、石英石、粘土、天然气、石油、盐、卤水等。
截至2023年末,涪城区常住人口133.55万人。
涪城区
综述
2022年,涪城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90.7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1.21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633.21亿元,增长7.5%;第三产业增加值626.35亿元,增长4.0%;三次产业结构为2.4:49.1:48.5。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9%、61.8%和36.4%。全年民营经济增加值760.45亿元,比上年增长3.5%。其中:民营工业增加值333.37亿元。
2023年,涪城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实现 GDP1443.65亿元、增长9.7%。
固定资产投资
2022年,涪城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比上年增长15.4%。其中:工业投资增长22.4%;企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3.0%;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5%。
财税收支
2022年,涪城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0.22亿元,比上年下降13.2%。
人民生活
2022年,涪城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075元,较上年增长4.6%;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748元,较上年增长6.5%。
第一产业
2022年,涪城区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2.60亿元,比上年增长3.9%。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7.65亿元,增长4.0%。其中:农业产值36.38亿元,增长4.1%;林业产值1.74亿元,增长9.4%;牧业产值14.12亿元,增长3.9%;渔业产值3.1亿元,增长3.6%;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31亿元,增长5.0%。
农业
2022年,涪城区粮食播种面积达13820公顷,粮食总产量8.63万吨。经济作物种植面积20100.9公顷,比上年增加245.1公顷,其中:蔬菜及食用菌播面17.72万亩,增长2.2%。
林业
2021年,涪城区造林面积达280公顷。
农业基础
截至2022年末,涪城区有效灌溉面积达11.03千公顷。农业机械总动力231371千瓦,机收面积18533公顷。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12457吨。
第二产业
工业
2022年,涪城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4.3%。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30户,营业收入1955.97亿元,产销率达96.2%,盈亏相抵后利润45.48亿元。
建筑业
2022年,涪城区建筑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11.1%。
第三产业
国内贸易
2022年,涪城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69.25亿元,比上年下降1.4%。批发业销售额下降0.5%,零售业销售额增长6.2%,住宿业营业额增长6.2%,餐饮业营业额增长1.3%。
对外经济
2022年,涪城区进出口总额364931.39万美元。其中:进口总额134183.06万美元,出口总额230748.33万美元。
邮电通信
2022年,涪城区电信业务总量180570万元,电信业务收入142713万元。年末本地固定电话用户(不包括分机,包括小灵通)45.85万户、移动电话用户228.95万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74.59万户、三网合一用户64.76万户。
涪城区
交通
涪城区境内京昆高速、成绵高速复线等高速公路纵横交错,宝成复线铁路、成绵乐城际铁路、成西客运专线纵贯全境,建有国家二类铁路口岸、集装箱货栈和出口加工区,南郊机场开通直达北京、上海等42个城市的59条航线,形成公路、铁路、航空有效衔接的一体化交通格局。占地0.93平方千米、远期货物吞吐量1000万吨的皂角铺铁路物流基地已开通试运营,有望成为中欧班列重要节点。
截至2022年末,涪城区境内公路总里程1361.56千米,其中:等级公路1353.75千米(高速公路54.81千米),等级外公路7.81千米。境内铁路营业里程104.51千米,境内火车站3个。
运输
2022年,涪城区铁路旅客运量(发送量)462.33万人,铁路货物运量(发送量)6.58万吨。
西山公园
位于绵阳市西山,是融文化古迹、自然风光于一体的城市公园、旅游景区、历史名园 。公园主景子云亭因唐代大诗人刘禹锡《陋室铭》中“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而久负盛名。现亭是仿清建筑,共4层,高23米,造型古雅别致。园内还有蜀汉名臣蒋琬墓、恭候祠;西汉先贤杨雄读书台、洗墨池;道教圣地西山观;玉女泉隋唐道教造像等文物保护景点。陈列“绵阳文物五绝”:中国最大的汉代铜马、最大的摇钱树、最早的铜佛像、最完整的人体经脉漆雕。园内绿化面积占总用地面积的90%,主要植物有桂花、紫薇、桃树、梅花等,湖、楼、阁与绿树红花交相辉映,春夏秋冬景色宜人。
子云亭
位于西山风景名胜区西山公园内。子云亭是为了纪念西汉文学家、语言学家、哲学家扬雄而建造。扬雄(前53—18年),字子云,蜀郡成都人。汉成帝时期曾出任黄门侍郎,是皇宫内侍从皇帝,传达皇帝诏令的官职。扬雄少年用心专注,博学多才,“博览无所不见”,曾经“专精大《易》、耽于《老》《庄》”。中年时期被诏入宫,有《甘泉赋》、《河东赋》、《校猎赋》和《长扬赋》等作品成为其代表作,“把司马相如开创的劝百讽一”的大赋传统,推向极至,此后再无人能继续下去了。
五世同堂坊
坐南向北,坊高9米,宽8米。为四柱三门三层牌楼式建筑。整座牌坊由坊刹、坊柱、坊基组成,采用青石建造。虽然经历了近两百年的风雨侵蚀,但张仲奇五世同堂坊的结构完好,上面的浮雕、镂空雕刻线条依然清晰,仅有局部因风雨侵蚀而风化、破损。其雕刻工艺精湛,在牌坊的额坊北面有“圣旨”匾额,南面则为“皇恩”匾额,南北两面第一层牌楼均有“五世同堂”扁额。
回龙寺
原名回龙观,始建于明代。据《四川绵州志》记载,回龙观治西三十里,云南临安府巡抚胡汝翼创建。当时盗贼多,当地官府无力破案,为了确保平安,明代皇帝亲自派胡巡抚来此破案,便发誓破案后,兴修回龙观,回报民众和朝廷。仅半个月破了大小要案,确保一方平安,兴修了回龙观。回龙,乃是天光地气生。就此地形,像九龙回首,而得此名回龙,故名回龙观。事过一年,观内又有僧人长住,多达二千余人。外来僧人30余人。弘扬佛法,又将回龙观改名回龙寺。回龙寺是革命的摇篮,也是撒播抗日种子的发源地。抗日战争期间,红军曾经在寺院住过七日,向川西北人民宣传革命道理,传播抗日救国的种子。
绵阳长虹科技馆
位于高新区长虹商贸中心,占地面积达2200多平方米,于1998年正式对外开放参观。科技馆以长虹品牌和技术实力为依托,是融科技、文化以及特色工业旅游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展馆。科技馆分成产品展示厅和历史荣辱厅两大功能展示区域。在产品展示厅,直观地将企业创新成果进行了明确展示。
涪城麦冬 “涪城麦冬”历史悠久,闻名于国内外,其药用和保健功效独特,销往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成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 | |
刺梨 刺梨有营养珍果之美名。据化验分析,刺梨中含有果糖、蛋白质、油脂、粗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等10多种营养成分,尤以维生素C和P含量最为惊人,又被称为水果中的维生素C、P大王。 | |
梓州板鸭 “梓州”牌腌腊肉制品选用本地特产的优质畜禽,辅以当地传统的名贵中药香料,运用古传配方,结合现代保鲜技术加工而成,成品腊香味浓,香嫩化渣,营养丰富。 |
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基本均衡县(区)
2016年,涪城区四川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全省首批“县域经济发展模范县”
2017年11月,涪城区获被国务院防范和处理邪教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授予全国第二批创建无邪教示范县(市、区)
2017年12月,涪城区获2017年工业百强县区 ,被确定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县(区)。
2018年10月,涪城区入选2018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 。
2018年11月,涪城区入选2018年工业百强区。
2019年3月,涪城区位列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19年10月,涪城区被评为2019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
2019年11月13日,涪城区入选2019年工业百强区。
2020年1月,涪城区入选2020中国县域文化消费百强榜排名96 。
2020年2月13日,涪城区获得2019年度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称号。
2020年3月,涪城区入选2019年度四川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先进县(市、区)。
2020年6月9日,涪城区获评四川省促进服务业发展工作先进县(市、区)党委、政府。
2020年9月10日,涪城区入选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中心编制的“2020年中国城区高质量发展水平百强榜”排名第74位 。
2021年2月,涪城区入选2020年度四川省农民增收工作先进县(市、区)名单。
2021年3月,涪城区入选四川省民政厅、四川省财政厅公布的四川省第二批城乡社区治理试点单位名单。
2021年3月18日,涪城区入选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的第四批“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名单。
2021年7月,涪城区被交通运输部命名为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
2021年8月17日,涪城区入选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2021年赛迪百强区”名单。
2021年9月,涪城区入选“2021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
2022年7月,涪城区入选2022赛迪百强区,排名第63。
2023年3月,入选2023年赛迪创新百强区,排名第33名。
2022年12月,中国信通院“2022年中国工业百强区”排名第73。
2023年8月,入选2023赛迪百强区,排名第59。
2023年11月,入选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指数“2023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排名第51。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