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徽县 编辑
徽县,隶属于甘肃省陇南市。因城北隅徽山下有徽山驿而得县名,位于甘肃省东南部、陇南市东北部,地处秦岭山脉南麓、嘉陵江上游秦巴山地中的徽成盆地,北纬33°32'~34°10'、东 经105°34'~106°26’之间,东与两当县相接南与陕西省略阳县襟连,西邻成县,北抵天水市秦州区、麦积区,西北接西和县,总面积2699km2 。2022年,徽县总人口22.44万人,常住人口18.92万人。 截至2023年6月,徽县辖13个镇,2个乡, 徽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徽县素有“陇上小江南”和“金徽县”之美誉,气候温暖湿润,丘陵、盆地相间,境内有铁山、花映三泉生态旅游景区、尹家老宅、徽县三滩风景区、嘉陵江漂流、青泥岭等风景名胜。名优特产有核桃、银杏、狼牙蜜、猕猴桃、烤烟等。2019年4月28日,甘肃省政府批准徽县正式退出贫困县。
2022年,徽县地区生产总值67.2亿元,增长8.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6.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8.5亿元,三次产业结构17.9:39.7:42.4。
中文名:徽县
外文名:Huixian County
别名:金徽县
行政区划代码:621227
行政区类别:县
所属地区:甘肃省陇南市
地理位置:甘肃省东南部、陇南市东北部
面积:2699 km²
下辖地区:13个镇,2个乡,213个行政村
政府驻地:城关镇东街33号
电话区号:0939
邮政编码:742300
气候条件:北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性气候
人口数量:22.44 万(2022年总人口)
著名景点:徽县三滩风景区、嘉陵江漂流、青泥岭
机场:陇南成州机场
火车站:徽县站、虞关站
车牌代码:甘K
地区生产总值:67.2 亿元(2022年)
名称由来
徽县,以元代的徽山驿为名。
建制沿革
秦,设全国为36郡,徽县属陇西郡。
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在陇西郡东南新平定之地置武都郡,并在徽县地置河池县,属武都郡。元封五年(前106),汉王朝将全国郡国分为十三部,河池属益州刺史部武都郡统辖。新朝:新始建国元年(9年),河池县名被改为乐平亭,隶沲平郡(武都郡改)。东汉,乐平亭又复名河池县,仍隶武都郡。
三国,张鲁割据汉中,河池县地归张鲁控制,入梁州版图。建安二十年(215年)三月,曹操出兵征张鲁。十一月,张鲁降曹,河池地归汉版图。建安二十四年(219年)蜀汉刘备据汉中,河池地又归入蜀。后蜀汉河池地置河池县,隶武都郡。蜀汉建兴十二年(234年),相国诸葛亮死后,蜀汉逐渐退出汉中,河池地又入魏版图。
红二方面军徽县指挥部旧址
南北朝宋元嘉十年(433年),仇池氐王亿难当乘北魏用兵北方之际,出兵南侵蜀地,河池地再次归入仇版图。元嘉十九年(442年)宋灭仇池,河池地归宋所有。元嘉二十年(443年)北魏出兵攻占宋武郡地,河池又归入北魏。后北魏于河池地置广化县,又于广化县置广化郡,并在今徽县东南置思安县。北周时、广化郡隶凤州,领广化、思安二县。
隋开皇三年(583年),废广化郡,广化、思安二县隶属凤州。仁寿元年(601年),大隋又改广化县名为河池县,与思安县同隶凤州。大业初,省思安县入河池县,河池县仍隶属凤州。
唐初,河池县隶属山南道凤州。开元二十一年(733年),河池县隶属山南西道凤州。
五代十国后梁,河池地为岐王李茂卓割据,仍置河池县,隶凤州。后唐时,河池行政区划为旧。后汉时,河池地归后蜀所有,亦置河池县,隶凤州。后周建立后,河池如旧制,并在其境固镇(今徽县城关镇先农村一带)置雄胜军。
北宋,河池地仍置县,隶凤州。开宝三年(970年)河池县移治固镇(今址)。至宣和四年(1122年)天下共设二十六路,河池县隶属秦凤路凤州。南宋,河池一度改隶利州西路凤州。绍兴初,由于战事需要,川陕宣抚司治所设于此,军政大权统揽。
元,于河池置凤州,隶巩昌路,领河池,永宁(原河池县永宁乡开为县)、两当三县,至元六年(1264年),南凤州改名徽州。至元七年(1270年),省河池、永宁二县八州,徽州当时,只领两当二县,仍隶属巩昌路。武宗至大四年(1311年)正月,朝廷罢行尚书省,以行省分治天下,徽州当时隶属陕西行省巩昌路。
徽县行政区划图
明承袭元制,今徽县地仍置州,领两当县,隶属陕西承宣布政使司巩昌府。
清仍承袭明制,今徽县地仍置州,领两当县,隶属陕西布政使司巩昌府。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陕西布政使司巩昌府。康熙六年(1667年),朝廷改陕西右布政使司为巩昌布政使司,康熙七年(公元1688年)双改名甘肃布政使司(徒治兰州),徽州隶元。雍正七年(1729年),徽州降州为县,与两当同隶甘肃布政使司巩昌府秦州。
民国元年(1912年),甘肃共设7道77县,徽县当时隶属渭川道。民国十六年(1927年)、废道建制后,徽县直接隶属省管。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甘肃全省又设八个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徽县当时隶属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治天水)管辖。直到解放。
1949年12月4日,徽县解放后,隶属天水地区,县址驻城关镇。
1958年4月,徽县与两当县合并,县名仍为徽县,县址仍在城关镇,隶属天水地区。7月,徽县又与成县合并,名为徽成县,县址仍设在城关镇。
1962年1月,恢复徽县、成县、两当县三县建制,徽县县址仍设在城关镇。
1985年6月,划归新建立的陇南地区管辖。
2004年,撤销陇南地区,改为陇南市,徽县隶属于陇南市。
2016年,撤销银杏树乡、水阳乡、栗川乡、麻沿河乡、大河店乡、高桥乡,设立银杏树镇、水阳镇、栗川镇、麻沿河镇、大河店镇、高桥镇。
截至2023年6月,徽县辖13个镇、2个乡,213个行政村、22个社区,941个村民小组;所辖乡镇:城关镇、伏家镇、江洛镇、泥阳镇、柳林镇、嘉陵镇、永宁镇、银杏树镇、水阳镇、栗川镇、麻沿河镇、高桥镇、大河店镇、榆树乡、虞关乡。
麻沿河镇潘家沟和泥阳镇中集、冉庄、寇庄3个村为飞地,分别深入天水市秦州区和陇南市成县境内。
位置境域
徽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甘陕交界的秦巴山地中的微成盆地,在北纬33°32'~34°10'、东 经105°34'~106°26’之间,东与两当相接南与陕西省略阳县襟连,西邻成县,北抵天水市秦州区、麦积区,西北接西和县。东起嘉陵镇大阳山,西至麻沿河镇河西村,长 81.4 km南起虞关乡三关店村,北至麻沿河镇熊北村小山峡村民小组,宽69.5km,总面积2699km2。占全省总面积的0.6%略多,占陇南市总面积的 9.72%。徽县人民政府设在城关镇。县城海拔 900m。
地形地貌
徽县银杏
2021年7月,徽县入选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2022年4月,徽县入选甘肃省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县。
2023年1月,徽县入选首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 。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