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阳县 编辑
中阳县,隶属于山西省吕梁市,位于山西省中西部,吕梁山脉中段西麓,地理坐标为北纬37°03'~37°29',东经110°50'~111°29'之间,面积1441.4平方千米 。2021年末,中阳县常住人口为136925人。 中阳县气候属暖温带亚干旱区大陆性季风气候。截至2021年10月,中阳县辖5个镇、1个乡。 县政府驻宁乡镇。
战国,始称中阳邑,属赵。1959年,恢复中阳县置。 中阳是已列入吕梁市“一市四区”城建规划,孝柳铁路、国道209、省道340纵贯南北。 2020年6月30日,中阳县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0年7月,中阳县入选山西省2018、2019年度省级平安县(市、区)名单。 主要景点有仙明洞、龙泉湖、车鸣峪等。
2022年,中阳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08.2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7.21亿元。
中文名:中阳县
外文名:ZHONGYANG
行政区划代码:141129
行政区类别:县
所属地区:山西省吕梁市
地理位置:山西省中西部
面积:1441.4 km²
下辖地区:5个镇、1个乡
政府驻地:宁乡镇
电话区号:0358
邮政编码:033400
气候条件:温带大陆性气候
人口数量:13.69 万(2021年末)
车牌代码:晋J
地区生产总值:208.2 亿元(2022年)
中阳县城
西汉,置中阳县,取“中午的太阳,如日中天”之意。
东汉末,并入离石县。
北周大象元年(579年),析置宁乡、平夷两县,属离石郡。
隋,合并为平夷县,属离石郡。
唐,属石州。
宋,属太原郡。
金,泰和年间改宁乡县。
民国三年(1914年),改称中阳县。
1958年,并入离山县。
1959年,恢复中阳县置。
中阳县地图
截至2021年10月,中阳县辖5个镇、1个乡:宁乡镇、金罗镇、枝柯镇、武家庄镇、暖泉镇、下枣林乡。 县政府驻宁乡镇。
位置境域
中阳县,位于山西省中西部,吕梁山脉中段西麓,黄河支流三川河上游的南川河流域。地理坐标为北纬37°03'~37°29',东经110°50'~111°29'之间。东与汾阳市、孝义市交界,西与柳林县、石楼县接壤,南与交口县相连,北与离石区毗邻。东西45千米,南北47千米,总面积1441.4平方千米 。
中阳县
地形地貌
中阳县境呈不规则菱形,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最高海拔2100.7米,最低846米,平均海拔1473.5米。地貌东南部为土石森林区,西部为黄土丘陵区,沿川为河谷区。
气候
中阳县气候属暖温带亚干旱区大陆性季风气候,平均气温8℃,多年平均降水量518.6毫米,全年日照时数2708.4小时,无霜期平均为143天。
矿产资源
中阳有煤、铁、铝矾土、石英等20多种矿产资源,其中煤炭储量大、品质优、煤层浅,是国宝级稀缺煤种,探明储量49亿吨,产能2460万吨。
生物资源
中阳有甘草、茯苓、党参等300多种中草药材和包括国家一类、二类保护动物褐马鸡、金钱豹在内的上百种野生动物。
中阳县
2021年人口抽样调查,年末全县常住人口为136925人,比上年末减少1540人。全年全县出生人口1104人,人口出生率为7.97‰;死亡人口683人,死亡率为4.93‰;自然增长率为3.04‰。
县委书记:王峰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刘海生
综述
中阳县城
2021年,中阳县地区生产总值174.9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09亿元,增长5.2%,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2.3%;第二产业增加值145.17亿元,增长12.8%,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83.0%;第三产业增加值25.73亿元,增长7.6%,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14.7%。
人民生活
截至2021年末,中阳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254元,同比增长9.4%;其中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27601元,同比增长7.4%;农民人均纯收入为9698元,同比增长11.3%。
第一产业
2021年,中阳县农作物种植面积145206.3亩,比上年增加2120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29753.4亩,比上年增加994.6亩;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5452.9亩,增加1125.4亩。在粮食种植面积中,玉米播种面积47940.1亩,增加4287.1亩。在经济作物面积中,油料种植面积640.5亩,减少591亩。
2021年,中阳县粮食产量22265.9吨,增加1201吨。其中,秋粮22265.9吨,增加1201吨。
2021年,中阳县猪肉产量7901.8吨,增长22.9%;牛肉产量313.8吨,增长17.2%;羊肉产量177.7吨,增长80.8%;禽肉产量2083.5吨,增长90.5%;禽蛋产量4396.2吨,增长18.6%;牛奶产量278.0吨,增长85.7%。
第二产业
2021年,中阳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原煤生产1420.13万吨,同比增长4.01%;洗精煤生产655.31万吨,同比增长21.98%;其他洗煤生产158.68万吨,同比增长23.31%;生铁生产367.9万吨,同比下降0.69%;钢材生产349.0万吨,同比增长0.50%;钢丝生产1.8万吨,同比下降12.78%;水泥生产100.8万吨,同比增长135.04%;水泥熟料103.5万吨,同比下降13.25%;饮料生产207.0吨,同比增长19.99%;高岭土生产9.1万吨,同比下降65.54%;商品混凝土生产320573.5立方米,同比增长51.72%;发电量179044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9.06%。
2021年,中阳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3792290.6万元,增长74.38%。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1994560.8万元,增长100.85%;制造业1748306.9万元,增长51.8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49422.9万元,增长57.34%。
2021年,中阳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税总额1174274.6万元,比上年增长335.31%;利润总额1037043.2万元,增长414.64%。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2.63%,比上年末下降12.45个百分点。
2021年,中阳县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共3家,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1.8亿元,下降23.81%,共签订合同额3.7亿元,下降24.10%。房屋竣工面积5.9万平方米,下降59.54%。
第三产业
2021年,中阳县服务业增加值25.73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6%。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2.95亿元,增长8.9%;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2.39亿元,增长9.0%;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0.57亿元,增长17.6%;金融业增加值3.77亿元,增长3.9%;房地产业增加值2.78亿元,增长8.9%;其他服务业增加值13.11亿元,增长7.5%。
2021年,中阳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5亿元,同比增长18.2%。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2.2亿元,同比增长18.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3亿元,同比增长18.0%。按消费形态统计,商品零售额15.4亿元,同比增长16.9%;餐饮收入额1.1亿元,同比增长37.9%。
中阳是区位优县。交通区位独特,已列入吕梁市“一市四区”城建规划,孝柳铁路、国道209、省道340纵贯南北,县乡干线公路连通东西,县城距青银高速公路入口18千米,距吕梁火车站29千米,距吕梁机场38千米。G59呼北高速公路(原西纵高速)中阳段留有2个进出口,2022年基本通车,太原—吕梁—绥德高铁吕梁站预规划站点在中阳县金罗镇附近,并预留中阳南站。
教育事业
截至2021年末,中阳县各级各类学校共有58所,其中,特殊教育1所,普通高中1所,职业高中1所,初中5 所,小学2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5所,单办幼儿园22所,附设幼儿班13个。在校(园)生25086人,其中,特殊教育30人,普通高中3016人,职业高中1068人,初中5064人,小学10624人,幼儿5284人。教职工2754人,其中特殊教育8人,高中358人,职业高中99人,小学786人,初级中学341人,九年一贯制587人,幼儿575人;专任教师2538人,其中特殊教育8人,高中314人,职业高中99人,初中652人,小学996人,幼儿469人。
医疗卫生
截至2021年末,中阳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医院、卫生院)186所,其中妇幼保健院(所、站)1个。全县卫生机构(含诊所)共有床位594张。全县医疗卫生机构执业(助理)医师467人。
剪纸(中阳剪纸)
剪纸
剪纸(中阳剪纸),山西省中阳县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中阳剪纸主要分布于中阳县境内南川河流域、刘家坪地区和西山边远山区。南川河流域的民俗剪纸风格细腻、古朴典雅,在中阳剪纸中占据主流地位。中阳剪纸与当地传统民俗文化血肉相连,它以中阳当地民俗信仰、岁时节令、人生礼仪、神话传说为主要表现内容,其中既有以鱼、蛙、蛇、兔为主题的装饰纹样,也有配合岁时节令、人生礼仪的民俗剪纸,还有以民间神话为题材的剪纸作品。
2006年,中阳剪纸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 柏洼山风景区 柏洼山风景区位于中阳县城东5千米处,距340省道仅500米,海拔高度1250米,景区面积68平方千米。集柏海松林、道教信仰、湖泊溶洞于一体。 |
| 仙明洞 仙明洞位于中阳县宁乡镇段家庄村东山腰,海拔1300米,为溶岩横向洞穴。相传古时有人在洞中修炼成仙,遂成洞主,故名为仙明洞。洞中有洞,洞洞相连,主洞深350米,分大、中、小三个洞厅,小者可容数十人,大者可纳上千人。 |
| 龙泉湖 龙泉湖景区位于中阳县宁乡镇陈家湾村,总面积6.9平方千米。四面环山,碧波荡漾,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较高,被誉为“天然氧”。 |
| 车鸣峪 车鸣峪沟深、谷幽、林密、壁绝。茂密错杂的林木枝蔓钩连、保留着原始的质朴。在四面环山的绿荫中,多种野生动物栖息繁衍,百鸟争鸣、群芳吐艳、清流潺潺,夏时气候尤为凉爽,避暑、休闲、疗养、娱乐甚佳。 |
| 黄土源 黄土源中阳西部地区属于吕梁山脉的一段典型黄土地貌,由于有第四纪厚层黄土堆积,形成中国特有的一种地貌类型——黄土地貌。在这片以黄土地貌为主体的山地,形成黄土梁、黄土塬、黄土峁、黄土坪、黄土涧、黄土柱等奇特的黄土地貌景观,形象神奇、粗犷嵯峨、古朴典雅。 |
| 柏籽羊肉 柏籽羊肉是山西省的名特产品之一,它的产区局限在中阳侧柏山区范围内。柏籽羊肉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富含游离氨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的优质山羊肉,它食之清香,不腥不腻,极易消化吸收。 |
| 柏子山羊肉 柏子山羊肉是中阳县的传统特产,鲜嫩清香、无腥膻味。被当地人誉为“土人参”“补心丸”。 |
| 柏籽羊 柏籽羊产于中阳县城关、枝河、暖泉、刘家坪、吴家峁等乡镇。这一带山石裸露,翠柏遍野,羊群常年放牧在翠柏林中,吃柏籽,饮山泉。其肉味道鲜美,有浓郁的柏籽香味,食而不腻,营养丰富。 |
中阳是千年古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春秋属晋,战国设邑,西汉置县,至今已历2200余年;县城内明、清两代13座石牌坊,记录了人才辈出盛况,历史名人有元代散曲家刘致。
1986年,中阳县荣获 “剪纸艺术之乡”称号;
1992年,中阳县被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2020年6月,中阳县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
2020年7月,中阳县入选山西省2018、2019年度省级平安县(市、区)。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