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浦县 编辑
合浦县,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辖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端、北海市北部,北部湾东北岸,北枕丘陵,南滨大海,中部斜贯冲积平原,气候受季风环流控制,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雨热同季,冬干夏湿,夏无酷暑,冬无严寒,行政区域总面积2783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6月,全县共14个镇、1个乡。截至2022年底,全县常住人口87.68万人。合浦县曾依次隶属广东省钦廉专区、广西省钦州专区、广东省合浦专区、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地区,南流江经合浦县党江镇、沙岗镇出海汇入北部湾,钦州—北海铁路、兰海高速公路、 325国道、209国道过境。是“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之一。是中国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之一,拥有众多汉代历史文化遗存,盛产珍珠、对虾、青蟹、甘蔗、蚕桑等农特产品,是“中国南珠之乡”。2023年5月10日,入选“科技支撑产业发展主题”的国家创新型县(市)。2022年,合浦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50.8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2.0%。202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1.9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6.2%。
中文名:合浦县
外文名:Hepu County
行政区划代码:450521
行政区类别:县
所属地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
地理位置:广西壮族自治区南端、北海市北部
面积:2783 km²
下辖地区:14个镇、1个乡
政府驻地:廉州镇公园路81号
电话区号:0779
邮政编码:536100
气候条件: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110.82 万(2023年户籍总人口)
著名景点:文昌塔、山口红树林、大士阁等
火车站:合浦站
车牌代码:桂E
地区生产总值:371.93 亿元(2023年)
合浦风光
汉初,今合浦县境属南越国辖地。元鼎六年(前111年),汉武帝平南越,划出南海、象郡交界地方置合浦郡,同时设合浦县,郡治,县治均在合浦。合浦县辖地为今合浦、北海、浦北、灵山、钦州、博白、廉江、容县、北流以及邕宁、横州的一部分。建安十五年(210年),孙权派步骘任交州刺史,合浦属孙吴辖地。三国吴黄武五年(226年),分合浦以北归广州管辖。黄武七年(228年),合浦郡改称珠官郡,同年划出合浦县南境置珠官县,与合浦县同属珠官郡。太元二年到太平三年(252~258年)复称合浦郡。永安三年(260年),划出合浦县西北部设置昌平县(今横县),隶属合浦郡。
晋太康元年(280年),撤珠崖郡并入合浦郡,同年划出合浦县东北部设荡昌县(今容县)。建武元年(317年)以后,又析合浦县地置新安县。合浦郡隶属交州,郡址在合浦县城(今浦北县旧州)。
宋永初元年(420年),合浦郡属交州。元嘉九年至大明八年(432~464年),划出合浦县东北部置临漳郡,属广州。泰始七年(471年),划出广州临漳郡和交州的合浦、宋寿二郡,同时增设百梁、龙苏、安昌、南流、永宁、富昌6郡,统称越州。越州和临漳郡驻地在今浦北县泉水境内。合浦郡管辖合浦、徐闻、荡昌、朱官、朱卢、晋始、新安7县。郡治在合浦县城。齐建元元年(479年),合浦郡辖徐闻、合浦、朱卢、新安、晋始、荡昌、朱丰、宋丰、宋广等9县。永明六年(488年),划出合浦县东北部置北流郡,属越州。此时,越州管辖的郡增至20个。梁、陈,梁天监元年(502年)后,撤销临漳郡及其属县,并归合浦县。越州治所迁合浦县城。
隋开皇九年(589年),将合浦郡并入越州。大业元年(605年),越州改称禄州。大业三年(607年)禄州与合州(今雷州半岛)合并,称合州。同年合州改称合浦郡,隶属扬州,辖11县。其中,合浦、龙苏、封山3县在今合浦、浦北境内,郡址在合浦县。
合浦还珠广场
唐武德五年(622年),合浦郡改称越州。同年析合浦县部分辖地置安昌、高城、大廉、大都4县,与合浦县同属越州。贞观六年(632年),在今营盘镇内设珠池县。划出大都县隶属白州(今博白县)。贞观八年(634年),越州改称廉州。贞观十二年(638年),撤销安昌、珠池2县并归合浦县。天宝元年(742年),廉州改称合浦郡。乾元元年(758年)复称廉州,辖合浦、封山、蔡龙、大廉4县,驻地在合浦县城。南汉乾亨元年(917年),在今常乐圩附近置常乐州,并划出合浦县部分辖地,新设博电、零绿、盐场3县为其辖地。是时,廉州辖合浦、封山、蔡龙、大廉4县,廉州驻地在合浦县城。大宝五年(962年),后主刘振在海门镇(今廉州镇)设置媚川都。专管采珠。
宋开宝四年(971年),撤销媚川都。开宝五年(972年)将封山、蔡龙、大廉3县并入合浦县。同年撤销常乐州,将其所属博电、零绿、盐场3县合并置石康县,(县城在今石康镇境内),隶属廉州。同年廉州驻地迁长沙场(今石康镇顺塔村)。太平兴国八年(983年),撤销廉州,改设太平军,驻地海门镇。同年撤销合浦县,并入石康县。太平军仅辖石康县。咸平元年(998年),撤销太平军,复设廉州,称廉州合浦郡,同时复设合浦县。廉州合浦郡和合浦县驻地均在海门镇,廉州合浦郡辖合浦、石康2县。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廉州合浦郡改为廉州路安抚司。至元十七年(1280年),改为廉州总管府。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廉州路辖合浦、石康2县,驻地在合浦县城。
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廉州路为廉州府,辖合浦、石康2县,属广东布政司。洪武七年(1374年),廉州府降为州,撤销合浦县,廉州辖石康一县。洪武十四年(1381年),廉州升为府,复置合浦县,钦县复为州。合浦县城为廉州府驻地。廉州府辖钦州和合浦、灵山、石康3县。成化七年(1471年),将石康县并入合浦县,廉州府辖钦州和合浦、灵山2县。
清顺治元年(1644年),廉州府辖钦州和合浦、灵山2县,驻地合浦县城,隶属广东行省。光绪十四年(1888年),钦州升为直隶州。廉州府辖合浦、灵山2县。光绪二十年(1894年)以后,划出遂溪县的涠洲岛隶属合浦县。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廉州府隶属廉钦道。宣统三年(1911年)八月,将廉钦道改称钦廉军政府。廉州府属钦廉军政府,仍辖合浦、灵山2县,驻地合浦县城。
合浦县城区
民国元年(1912年),撤销廉州府。合浦县直属钦廉军政府辖。同年钦廉军政府改称钦廉绥靖处。合浦县隶属钦廉绥靖处。民国三年(1914年),撤销钦廉绥靖处,改设钦廉道,合浦县隶属钦廉道。民国九年(1920年年),撤销钦廉道,合浦县直属广东省。民国十九年(1930年),合浦县隶属广东省南区绥靖公署(驻地今茂名市)。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合浦县隶属广东省第八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地在合浦县城。1949年,合浦县隶属广东省南路专区。
1950年,合浦县改属广东省钦廉专区。
1951年,合浦县隶属广东省钦州专区,同年5月10日将合浦县辖的东镇、西镇、高德乡、涠洲乡设北海市。
1952年,合浦县隶属广西省钦州专区。同年5月31日将合浦县北部析置浦北县。
1953年,钦州专署迁合浦县廉州镇。
1955年,钦州专区划归广东省,改称合浦专区,合浦县属合浦专区。
1958年,撤销合浦专区,将所属县市并入广东省湛江专区。合浦县属湛江专区,同时将北海市和浦北县并归合浦县。
1959年6月,设北海镇(县级),1965年复设浦北县,同属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专区。
1970年,钦州专区改称钦州地区,合浦县属钦州地区。
1987年7月,合浦县划归北海市管辖。
1988年3月,被国务院批准为沿海开放县。
1994年12月,划出南康镇、营盘镇设立北海市铁山港区,划出福成镇归北海市银海区管辖。
位置境域
合浦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端,北部湾东北岸,东与广东省廉江市和广西博白县接壤,西与钦州相邻,南临北部湾,县政府驻地廉州镇距南宁市176千米,距北海市28千米;县境东西最大横距96千米,南北最大纵距54千米,总面积2783平方千米,介于东经108°51'~109°46',北纬21°27'~21°55'之间。
合浦意为江河汇集于海的地方。全县区域面积2762平方千米。东至山口镇马鞍岭东英罗港主航道,西至西场镇鲁根嘴西大风江口主航道,北至常乐镇双角岭,县境东西最大纵距96千米。东北与博白县、东南与广东省廉江市相邻,西与钦州市交界。北与浦北县、灵山县接壤,南界东西两段临海,中段毗邻北海市海城区、银海区、铁山港区交界。县境北枕丘陵,南滨大海,东、南、西遍布红壤台地,中部斜贯冲积平原,海岸线长308千米。 县城廉州镇距自治区首府南宁市176千米,距北海市区28千米。县城东至山口圩77千米,西至丹竹江33千米,北到常乐江口大桥40千米,南至中站8千米。
合浦县
地质
合浦县位于南华准地台的南端,第四系松散沉积层覆盖面占全县面积的67%。出露的老地层以古生界较发育,中生界仅见上白垩统陆相地层,岩浆岩主要有花岗岩和玄武岩。早古生代时期,县境处于坳陷沉积状态。志留纪末期由于广西运动影响,使县境东部形成北东向的线形褶皱构造。晚古生代初,东部升起成陆,之后海水时浸时退。古生代晚期由于东吴运动影响,县境全部升起成陆。中生代及新生代早期,由于印支运动、燕山运动、喜马拉雅运动影响,形成白沙、合浦、南康三个盆地,至新生代晚期各盆地相继隆起,在东部新圩发生基性火山喷溢。至全新世中后期(约距今3000年),形成海陆分布现状。
地形地貌
合浦县北枕丘陵,中部斜贯冲积平原,其中海拔50-554米的丘陵占陆地总面积的32.3%,海拔15-50米的台地占43.9%,海拔15米以下的平原占23.8%。92.5%的陆地坡度在25°以下。全县沿海滩涂面积426.6平方千米,0-10米浅海域795.5平方千米。
地质地貌
合浦县位于南华准地台的南端,第四系松散沉积层覆盖面占全县面积的67%。出露的老地层以古生界较发育,中生界仅见上白垩统陆相地层,岩浆岩主要有花岗岩和玄武岩。合浦县北枕丘陵,南滨大海,东、南、西遍布红壤台地,中部斜贯冲积平原。陆地总面积3062.8平方公里,其中海拔554-50米的丘陵占32.3%,海拔50—15米的台地占43.9%,海拔15米以下的平原占23.8%。92.5%的陆地坡度在25度以下。沿海滩涂426.6平方公里,0—10米浅海域795.5平方公里。
气候
合浦县属亚热带季风型海洋性气候区,日照较强,热量充足,雨量充沛,夏热冬暖,无霜期长。气候受季风环流控制,雨热同季。冬干夏湿,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盛行风向有明显的季节性转换,在沿海乡镇还有昼夜交替的海陆风出现。由于各季节雨热不均以及濒临北部湾,主要气象灾害有台风、暴雨、干旱、低温阴雨及霜冻、冰雹、雷电和龙卷风等。主要气候特征是年平均气温偏高,年总降雨量偏多,年总日照时数偏多。
一、合浦县属亚热带季风型海洋性气候区,日照较强,热量充足,雨量充沛,夏热冬暖,无霜期长。气候受季风环流控制,雨热同季。冬干夏湿,夏无酷暑,冬无严 寒,盛行风向有明显的季节性转换,在沿海乡镇还有昼夜交替的海陆风出现。由于各季节雨热不均以及濒临北部湾,主要气象灾害有台风、暴雨、干旱、低温阴雨及 霜冻、冰雹、雷电和龙卷风等。
二、各气象要素情况
1、日照
根据1955—2014年统计,年平均日照总时数1929.1小时,5、7、9月日照时数均达200小时以上,2、3月在100小时以下。日照率以9、10月最大达57%,3月最小仅21%。2、3月平均每天日照仅2.6小时,对早稻育秧不利。
2、气温
根据1955—2014年资料统计,县城多年平均气温23.7℃,极端最高气温均在37.2—37.7℃之间,极端最低气温在-0.8—2.5℃之间,1 —7月,气温逐月上升,其中2—4月上升速度最快,每月上升3—5℃,8月至次年1月,气温逐月下降,其中10、11月下降最快,每月下降3.5—4.5℃。春、秋季气温差异较小,3—5月和9—11月平均气温均在19—28℃范围内。6—8月,日最高气温≥30℃的天数占总天数的83%。但日最高气 温≥35℃的天数平均每年仅1.7日,冬季,日最低气温≤0℃的天数平均每年不足0.1日,日平均气温几乎没有低于3℃。
2017年,合浦县年平均气温为23.6℃,比气候标准值(23.0℃)偏高0.6℃,极端最高气温为36.7℃,极端最低气温为7.7℃;年总降雨量为1990.7毫米,比气候标准值(1843.5毫米)偏多147.2毫米;年日照总时数2072.1小时,比气候标准值(1940.5小时)偏多131.6小时。主要气候特征是年平均气温偏高,年总降雨量偏多,年总日照时数偏多。
3、降水
合浦县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688毫米,多年平均地表径流量为21.42亿立方米,地下淡水年天然资源总量9.37亿立方米。全县河川年平均径流总量为90.87亿立方米,通常年份可用水量24.6亿立方米。乌家西部、西场镇、常乐镇东部、曲樟乡中部为多雨区,年均雨量1700—1800毫米。白沙南部、山口镇、石湾、石康、常乐镇的西部,环城东部为少雨区,年均雨量只有1500—1600毫米。月季分布:各月雨量差异大,8月雨量最多,各地均在330—400毫米之间。12月雨量最少,约20—40毫米。雨日平均每年148天,全年分为干季和湿季。4—9月为湿季,总雨量占全年的83—87%;10月至次年3月为干季,总雨量占全年的13—17%。湿季首场透雨(日雨量大于30毫米)降临日期, 多数年份在5月28日左右,末场透雨日期一般在9月10日左右。
4、湿度
大气中水气压力1月最低,7月最高。年均值为23.4毫米。各月相对湿度平均值均在75%以上。其中8月高达87%,3月、6月、7月为85—86%,10月至次年1月均在78%以下,秋季最小的相对湿度往往降到40%以下,晚稻结实常受影响。
5、风向、风速。
县境全年的风向北风最多,出现频率达20.7%,以下依次为北东北、东东南、东、东南、西南等,西及西北风频率最低仅1%,静风频率8%。晚春至初秋,沿海地区白天风向自海向陆、夜间风向自陆向海。年平均风速3.1米/秒,2月月均风速最大,达36米每秒。9月、10月月均风速最小,为2.7米/秒。年最大风速30米/秒,极大风速40米/秒。最大风速高值区出现期为6月,风向西南。各风向平均风速以北风最大,年均3.9米/秒,东到东南风次之,3.8米/秒;西到西北风最小,2.1米/秒。8级及8级以上大风日数,平均每年17.4天,11月至次年3月多为冷空气南下的偏北大风,4—10月主要是台风、 热带低压影响的西南大风及雷雨大风。
6、风能
县境属风能较丰富的地区,内陆有效风能密度为146瓦每平方米,1—7月较大,8—10月较小。东南沿海有效风能密度155瓦每平方米。2月、7月、10月较大,8—9月较小。
水文
合浦县共有大小河流93条,总长558.1千米。其中集雨面积大于25平方千米的河流23条。县内河流流域面积2323.6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景287.75立方米/秒,水能蕴藏量75854千瓦。
水资源
河流
生物资源
合浦县境沿海海洋生物共1500多种。其中有儒艮、文昌鱼、鳖、海龟、海豚等珍稀动物,也有多种鱼类、甲壳类、贝类。陆地及淡水植物815种,其中有经济价值的450种,乔灌木有300种81科225属。陆地及淡水的动物种类更多,其中淡水鱼一类就有50多种、虾35种、191种。益虫类也有8目44科307种。
矿产资源
合浦县矿产资源主要有高岭土、耐火粘土、水泥用石灰岩、石膏、钛铁矿、石英砂等。其中高岭土矿区总面积80多平方千米,矿产总储量约4亿吨,矿床储量达到大型规模,为全国第一,矿区主要分布在廉州镇、石康镇、常乐镇、曲樟乡境内。全县已查明的金属矿有30多种,非金属矿有数十种,大部分矿产集中连片,储量丰富,品位高,易于开采。主要有:石英砂、黄金、石油、钛铁砂、三氧化二钪、黄玉、锆石、金红石、粘土、高岭土、石膏、石灰石、火山灰、花岗岩、玄武岩、钾长石、水晶、无烟煤、褐煤、泥炭土、油页岩、褐铁矿、菱铁矿、镜铁矿、黄铁矿、铅锌矿、重晶石、独居石、云母、磷钇矿、磷灰岩、辰砂、硬锰矿、锡石、辉锑矿、金、铜、泥等等。公馆盆地的矿产有铅锌矿、黄铁矿、重晶石等;铁山港沿岸有石灰石及无烟煤、褐铁矿、花岗岩;县北部丘陵有褐煤、陶土、泥炭等;滨海及南流江沿岸有钛铁矿、石英砂等矿产。
截至2022年底,合浦县户籍总人口110.92万人,其中,男性人口59.42万人,女性人口51.50万人,分别占总人口的53.6%和46.4%。常住总人口87.68万人,其中,常住城镇人口33.40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38.09%,比上年底提高0.8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0.90万人,出生率8.13‰;死亡人口0.59万人,死亡率5.35‰;自然增长率2.78‰。
2023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110.82万人。常住总人口87.84万人,其中,常住城镇人口34.76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39.57%,比上年末提高1.48个百分点。年内人口出生率8.78‰,死亡率5.86‰,自然增长率2.92‰。
合浦县民族以汉族为主,另有彝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回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锡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水族、满族、独龙族等少数民族分布。
职务 | 姓名 |
---|---|
县委书记 | 王川 |
县委副书记、县长 | 白银冰 |
人大常委会主任 | 梁雪梅 |
政协主席 | 林德光 |
仅列党政主要领导,不列副职,统计截至2024年3月 |
综述
合浦县城
2022年,合浦县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2.5%,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0.8%;第二产业投资增长59.8%;第三产业投资下降12.2%。民间投资增长28.7%;基础设施投资下降15.7%。
2022年,合浦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53亿元,比上年下降3.0%,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比上年增长2.1%;其中税收收入6.12亿元,下降14.1%,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下降3.7%。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7.90亿元,比上年增长5.0%。其中,民生支出48.17亿元,增长4.0%,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83.2%。
初步核算,202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1.9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6.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6.84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88.91亿元,增长10.5%;第三产业增加值156.18亿元,增长5.1%。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34.1%、23.9%和42.0%。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2381元,比上年增长5.8%。
第一产业
农业生产
2022年,合浦县粮食种植面积84.34万亩,比上年增长1.0%,粮食总产量26.78万吨,增长1.8%;蔬菜播种面积52.51万亩,增长3.6%,蔬菜总产量92.73万吨,增长8.0%;果园面积17.18万亩,增长5.1%,园林水果产量14.41万吨,增长16.2%。2022年,合浦县肉类总产量10.15万吨,比上年增长1.1%。其中,猪肉产量5.56万吨,增长8.5%;牛肉产量0.15万吨,增长20.5%;羊肉产量0.02万吨,增长31.3%;禽肉产量4.30万吨,下降7.9%。年底生猪存栏55.41万头,增长3.6%,生猪出栏68.69万头,增长7.5%;年底牛存栏9.74万头,增长6.1%,牛出栏1.43万头,增长7.7%;年底羊存栏1.26万头,增长10.8%,羊出栏1.06万头,增长27.9%;家禽存栏879.39万只,下降7.4%,家禽出栏2634.74万只,下降10.7%。水产品产量49.2万吨,增长3.0%。
2022年,合浦县木材采运量96.20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20.1%。
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第一产业增加值126.84亿元,增长4.7%。
第二产业
2022年,合浦县工业增加值56.09亿元,比上年增长0.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5%,分轻重工业看,规模以上轻工业增加值下降27.0%,重工业增加值增长72.5%;分经济类型看,股份制企业增长4.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9.2%,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增长17.6%;分门类看,采矿业下降69.7%,制造业增长6.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3.1%。规模以上工业中,食品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6%,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长7.6%,纺织业增长48.2%,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增长6.9%,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增长7.6%,医药制造业增长33.4%,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8.1%,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3.0%,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3.2%,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1.4%,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8.6%,非金属矿采选业下降69.7%,农副食品加工业下降2.6%,造纸和纸制品业下降7.0%,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下降25.9%,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下降9.7%,橡胶和塑料制品业下降46.0%,金属制品业下降15.5%,专用设备制造业下降45.7%,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下降24.3%,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下降2.1%。
2022年,合浦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8亿元,比上年下降54.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62.7亿元,比上年下降3.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9.37元,比上年增加1.57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2.3%,比上年下降2.6个百分点。年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71.0%,比上年底上升5.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统计重点监测的38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13种实现增长,增长面达到34.2%。其中,亚麻布(含亚麻≥50%)增长60.1%,合成复合肥料(实物量)增长49.2%,饲料生产专用设备增长46.2%,饮料酒增长35.6%,中成药增长26.9%,成品糖增长24.9%。
2022年,合浦县建筑业增加值23.14亿元,比上年增长11.6%;总专包建筑业企业总产值40.99亿元,比上年增长15.4%。
合浦工业园
2023年地区生产第二产业增加值88.91亿元,增长10.5%。
第三产业
2022年,合浦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43亿元,比上年增长1.3%;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14.04亿元,增长6.2%。在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建筑及装潢材料类比上年增长69.5%,中西药品类增长1.4%,日用品类增长16.0%,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73.2%,粮油、食品类增长92.0%,通讯器材类增长18.0%,化妆品类增长29.8%,烟酒类增长30.5%,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6.5%,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9.4%,饮料类增长347.5%,五金、电料类增长5094.2%,体育、娱乐用品类零售额下降6.1%,家具类下降15.1%,书报杂志类下降22.0%,汽车类下降48.2%,机电产品及设备类下降22.3%,石油及制品类下降1.8%。
2022年,合浦县货物进出口总额20.59亿元,比上年增长15.7%,其中,出口12.36亿元,下降3.8%;进口8.24亿元,增长66.6%。进出口顺差4.12亿元,比上年减少3.78亿元。直接利用外资额0.10亿美元,增长38.3%。
截至2022年底,合浦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422.38亿元,比年初增加43.96亿元。人民币存款余额422.17亿元,比年初增加43.97亿元,其中,住户存款345.46亿元,比年初增加32.79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45.51亿元,比年初增加5.70亿元。
合浦县城区夜景
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第三产业增加值156.18亿元,增长5.1%。
科学技术
2022年,合浦县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科学技术支出0.63亿元,比上年增长9.8倍。全县国有企事业单位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46万人。
教育事业
合浦县第一中学
合浦县部分中学 | |||
合浦县第一中学 | 合浦县第四中学 | 合浦县第二中学 | 合浦县山口中学 |
石康中学 | 西场中学 | 公馆中学 | 廉州中学 |
文化体育
截至2022年底,合浦县共有电影院1个,体校1个,体育场馆4个,公共图书馆1个。广播电视台1座,文化广播和体育电视站15个,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90.0%。
医疗卫生
截至2022年底,合浦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1个,其中医院28个。卫生技术人员0.54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0.17万人,注册护士0.25万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0.61万张,全部为医院床位。
社会保障
截至2022年底,合浦县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60.66万人,比上年下降6.7%;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0.36万人,增长3.8%;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0.30万人,下降8.6%。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94.23万人,下降0.9%;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7.82万人,增长4.6%;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86.41万人,下降1.4%,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97.0%。失业保险参保人数4.59万人,增长5.4%。工伤保险参保人数7.68万人,增长38.4%。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9.56万人次,增长0.5%;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33.97万人次,下降1.4%。全县养老性机构5个,养老床位0.05万张。
合浦火车站
铁路
合浦县辖区内有钦(州)北(海)铁路通过城郊,与湘黔线、湘桂线、南昆线、粤桂线相连;境内还有合浦火车站,是南宁至北海高速铁路沿线的一个中间站。
公路
合浦县境内有209国道、325国道、重庆至湛江高速公路、桂林至北海高速公路、玉林至铁山港高速公路和南宁至北海二级公路贯穿。
截至2022年底,合浦县公路总里程2754千米,其中高速公路里程164千米;铁路运营里程63.58千米,其中高铁通车里程32.38千米。公路客运量127万人,比上年增长51.2%;客运周转量0.52亿人千米,下降54.2%。公路货运量3428万吨,下降3.6%;货运周转量48.73亿吨千米,增长1.5%。
地方语言
合浦境内的主要方言有粤语钦廉片(廉州话)和广府片(廉州话、白话),除粤语外,还有客家涯话、军话、黎话、什兼话、海边话(属闽语)、佤话等。
民间艺术
戏剧
清朝初年,粤剧传入合浦,后废除,20世纪70年代后,粤剧得到了恢复,县专业剧团演出古装粤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合浦珠还》《逼上梁山》《秦香莲》《百花公主》《马福龙卖箭》等;县内一些公社重新组建业余粤剧团,排演古装戏和现代戏。
木偶戏
木偶戏在明代从福建传入合浦。最初是单人在田头或树下卖艺演唱,后演变为多人演唱。清初,民间演木偶戏,用正字唱,后改用白话演唱。木偶戏以白沙、公馆、山口等地最盛。演出用的木偶均为艺人自己雕刻制作,木偶眼睛能开闭、转动,嘴舌也能活动,旦、生、丑、武各种角色形象不一。全队音乐只一人“掌板”,另一人手、脚、口并用,左手打锣,右手打双皮鼓、沙的、扣锣,脚打锣,口吹唢呐。
歌舞
合浦民间歌舞主要有“老杨公”和“耍花楼”等。演“老杨公”时,主要是由老杨公与仙姑且歌且舞。“耍花楼”,主要由一男一女对唱对舞,男的手持花伞、扇子,女的手持扇子和手帕,边唱边舞,曲调优美,舞步多姿。主要曲调有“游山打猎”“石榴花”“二环调”“插仙花”“叹五更”“采茶调”等。
歌谣
合浦县歌谣主要有:(一)大堂歌,是20世纪以前合浦民间盛行的一个歌种。它是四乐句的乐段结构。每唱一首,便敲一下锣落序,再唱一首音调单纯、唱腔缓慢的。(二)西海歌,也称山歌,流行在合浦沿海一带,用廉州话演唱。这种山歌有独唱、男女对唱或三人联唱,种类有催请歌、盘问歌、辨驳歌、庆贺歌、苦情歌、交情歌等。(三)黎歌,俗称“海边歌”,流行于北海沿海和涠洲岛一带。这种民歌是从雷州半岛和海南等地区移植过来的,唱腔、唱法与雷州半岛、海南等地黎歌差别不大。
生活习俗
主食
合浦县居民以大米为主粮。解放前,富裕之家一日三餐吃饭,夏天间或每日吃一餐粥。中等之家每日三餐粥饭相间。贫苦之家以食粥为主或佐以番薯、木薯等杂粮。杂粮贫苦之家,特别是山区贫苦农家,以杂粮为主。合浦杂粮有番薯、木薯、葛薯等。西场以葛薯、番薯为杂良,沙岗、石湾、石康、南康、福成、常乐等以番薯为杂粮;山口、沙田、营盘以木薯为杂粮,逢年过节才吃饭。解放后,合浦各地均以大米为主食,大部分群众夏、秋喜欢吃粥,冬春喜欢吃饭,杂粮大多作饲料用以及制作其他食品。
菜肴
合浦城镇居民多到市场买菜,富裕之家则以荤菜为主,农村之家则以自种瓜菜为主。县内传统菜多种多样,有豆腐、油炸豆腐、腐竹、黄豆芽、竹笋、花生等,咸菜有头菜、冬菜、萝卜干、酸笋、酸菜、黄瓜皮、芋芒等。一年四季的瓜菜随季节而异,冬春间有白菜、芥菜、生菜、黄牙白、火筒菜、南豆、香芹、生蒜、韭菜、西洋菜、椰菜、莲藕、萝卜等;春夏间有水芹、青骨菜、豆角、苋菜、蕹菜、蕃茄、冬瓜、南瓜、油菜、葛薯等。近年来发展不少反季节蔬菜,原属冬春季节的蔬菜交秋季节也有上市,反之亦然。
服饰
清末,合浦县男性均着大襟衫(右衽上衣)、阔脚长裤。富者穿马褂长衫,颜色多为蓝黑两种。衣料质量贫富有别,富者衣分四季:冬春穿呢绒、夏秋着丝绸。贫者衣无四季之分。布料多是自织自用的土布(夹纱布)。民国初年,富裕人家多穿长衫马褂。商人和城市居民多穿四袋企领唐装衫,妇女着旗袍(长衫)。一般妇女多着大襟衫;女学生则穿白色高领大襟衫、阴丹仕林裙。男学生穿企领三明袋学生装。城市居民盛行四明袋唐装,部分商人也时兴西装,公务人员则多穿中山装。
解放初,城市居民、农村农民以四明袋唐装为主,学生以中山装为主。是时城市男学生穿列宁装,女学生则穿反领两袋对胸衫,下着黑裙或兰裙。1957年女青年喜穿花布连衣裙,男青年学生也喜穿乌克兰装。“文革”期间,青年男女喜穿草绿色军服,俗称“红卫兵”服。1981年青年男女喜穿港式喇叭裤或牛仔裤。1984年盛行直桶裤和萝卜裤;女青年喜穿百褶裙、迷尔裙或穿蝙蝠衫。
20世纪90年代后,合浦县穿西服的人越来越普遍,流行服装有:男青年在春秋二季多喜穿V字领春秋衫,仿中山装春秋衫、猎装、夹克衫或落肩夹克衫。冬天青年男女多喜穿马裤呢秋大衣、带帽长大衣或西服式大衣。女青年多喜穿宽松式春秋衫、单双排钮春秋时装衫、连袖夹克衫、喇叭半身裙、背带裙、圆领裙套、扎结领直身裙、无袖直身裙等。
综述
截至2024年2月,合浦县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共109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合浦汉墓群、大士阁、草鞋村遗址、大浪古城遗址和惠爱桥5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东坡亭(东坡井)、海角亭、文昌塔、武圣宫、石康塔等14处。主要旅游景区(点)有:国家级AAAA级景区6家,为汉闾文化园(含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星岛湖景区、东园家酒产业园、月饼小镇、海上丝路文化遗址公园、海丝首港·合浦始发港景区;国家级AAA级景区7家;广西生态旅游示范区1家;自治区级夜间特色消费集聚区1个;广西旅游休闲街区1条;广西乡村旅游重点村3个:山口镇河面村、廉州镇烟楼村、星岛湖镇洪潮村;星级乡村旅游区和农家乐20多家,其中五星级乡村旅游区3家:四星级乡村旅游区4家。
自然景观
名称 | 简介 | 图片 |
---|---|---|
星岛湖 | 星岛湖位于合浦县西北部24千米处的洪潮江水库,距离北海市区50千米,1026个岛屿坐落在方圆600平方千米的湖水上,因成于丘陵地区,地形起伏交错,形状各异。 | |
山口红树林生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山口红树林生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亚热带,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沙田半岛东西两侧,是中国首批5个海洋类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一,总面积8003平方千米,有红树林919公顷。 |
人文景观
名称 | 简介 | 图片 |
汉文化博物馆 | 汉文化博物馆始建于1978年9月,2008年12月搬到合浦县廉州镇定海南路81号新馆址,地处合浦汉墓群四方岭重点保护区域内,主展区占地面积13300平方米,建筑面积4015平方米,馆区内所有建筑均为仿汉风格。博物馆馆藏文物类别有石器、玉器、陶器等等。 | |
合浦汉墓群 | 合浦汉墓群位于合浦县廉州镇的东北、东、南、西南面台地上,呈半环状环绕县城。南北长约12.5千米,东西宽约5.5千米,总面积约68平方千米。出土随葬文物种类有青铜器、陶器、金银器、玉石器、玻璃器、漆器等,1996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
草鞋村遗址 | 草鞋村遗址位于北海市合浦县廉州镇草鞋村,西临南流江分支—廉州西门江。发现陶窑、砖窑共22座,建筑遗址5处,水井5口及一批作坊遗迹,呈环状分布于遗址台地的坡坎四周,初步判定为汉代岭南地区重要的官营手工业作坊。 | |
大浪汉城遗址 | 大浪古城遗址位于北海市合浦县石湾镇大浪村委古城头村,城址呈正方形,边长220米,面积48400平方米。城址东、南、北三面有护城河,西面临江,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
大士阁 | 大士阁位于合浦县山口镇永安村内,本名“永安鼓楼”,为明代抗倭海防要塞永安千户守御所城池指挥中心,伫立在永安古城中央,坐北向南,为前后座重檐相连的楼阁式木构架二层建筑。大士阁由四排共36根铁木圆柱支撑,柱顶木梁贯穿,穿斗木抬梁升架,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
惠爱桥 | 惠爱桥又名旧桥、西门桥,位于合浦县廉州镇惠爱路西门江上,宣统三年(1911年)建成。桥身为坤甸木当地俗称“三铰拱”。桥长36米,宽2.75米,台距18.4米,桥面至桥顶高5.64米。 | |
文昌塔 | 文昌塔位于合浦县廉州镇西南郊,为平面呈八边形的仿楼阁式七层砖塔,高35米。塔基石砌,直径10米,塔身青砖里外三层砌筑,底径8.41米。占地面积79平方米。塔身逐层向内收,每层高度依次有规则递减;每层各有佛龛6个,风门2个。 | |
东坡亭 | 东坡亭,原址是北宋(960—1127)合浦文士邓拟的私家园林——“清乐轩”、“长春亭”。原宋代的清乐轩、长春亭已堙没,清代乾隆三十八年(1774)廉州知府康基田在其遗址上重建,内有清代碑刻十余方,亭内原有许多文人墨客的留题。 | |
陈铭枢故居 | 陈铭枢故居位于合浦县曲樟乡璋嘉村委岐山背村,故居主楼是二层西洋风格建筑,坐西北向东南,占地面积226.3平方米;平房原有14间,占地面积415平方米。 | |
槐园 | 槐园,俗名花楼,位于合浦县廉州镇二小内,由合浦富绅王崇周于1927年创建。该园占地面积6195平方米。主楼坐北朝南,为一座四层中西结合钢筋混凝土砖木建筑。 | |
阜民路骑楼建筑群 | 阜民路骑楼建筑群位于合浦县廉州镇阜民路,阜民路骑楼建筑群兴建于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2年)。阜民骑楼建筑群遂始兴建,沿街骑楼铺面多作商店。阜民路长约1000米,宽约5米,保存骑楼132幢,是合浦留存的最大的西洋风格建筑群。 | |
曲木客家围屋 | 曲木客家土围屋位于合浦县曲樟乡曲木村,由陈端甫创建,分老城和新城两部分构成,老城建于清光绪八年(公元1883年)八月,新城建于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6年)。围屋内以宗祠为中心分布横竖民居、粮库,内设水井、厕所、晒坪等。 |
名称 | 简介 | 图片 |
---|---|---|
合浦南珠 | 南珠,即珍珠,又称廉珠和白龙珍珠。合浦县出产的珍珠凝重结实,浑圆莹润,透有虹彩,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 |
香山鸡嘴荔枝 | 鸡嘴荔枝原产于公馆镇香山村,因果实成熟时果核退化成小鸡的鸡嘴状而得名,已有300多年的种植历史,为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 |
豇豆 | 合浦豇豆是2010年广西特供上海世博会5个农产品之一,豆荚一般呈淡青色,条匀称无鼠尾,荚面光滑无皱纹。 |
2020年4月14日,合浦县入选2020-2021年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县。
2020年6月30日,合浦县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0年8月,入选农业农村部“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县名单。
2020年9月22日,入选“2020中国西部百强县市”。
2020年12月28日,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表彰第八轮自治区文明城市和第二届自治区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的决定》表彰为“第八轮自治区文明城市”。
2021年6月29日,被确定为“广西壮族自治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2021年9月,入选“2021中国西部百强县市”。
2021年12月,入选第二批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样板县名单。
2022年8月,入选2022年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
2023年5月,入选第二批国家创新型县(市)建设名单。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