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趾郡 编辑
交趾郡(越南语:Giao Chỉ quận),一作交阯郡,中国汉朝西汉至唐朝的郡的名称,位于今越南北部红河流域。之后交趾从中国独立,但中国、日本仍以“交趾”、“交阯”称该地的诸政权。北宋皇帝亦封统治越南北部的丁朝(Nhà Đinh)、李朝(Nhà Lý)皇帝为“交趾郡王”(Giao Chỉ Quận Vương )。
中文名:交趾郡
外文名:Giao Chỉ quận
别名:交州
所属地区:越南
地理位置:越南北部红河流域
下辖地区:越南北部
人口数量:74万6237人(公元2年)
性质:中国汉朝西汉至唐朝的郡的名称
公元前111年,西汉灭南越国,于南越国故地设置九郡,其中的交趾郡下辖羸娄县、安定县、苟屚县、麊泠县、曲昜县、北带县、稽徐县、西于县、龙编县、朱觏县等十县,治羸娄。属交趾刺史部。东汉治龙编。
东汉末期至东吴初期,交州太守士燮形成独立的割据政权,士燮任交趾郡太守40多年,所辖郡内秩序安定,人民安居乐业。东汉献帝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孙权遣步骘为交州刺史。步骘到时,士燮率领众兄弟奉承节度,归降孙氏,迁为卫将军,封龙编侯。
南朝时,行政区划改变,至隋朝灭南朝陈后,重新设置交趾郡,下辖九县,郡治设于交阯县。
唐代时,废交趾郡,其故地归属于交州总管府,交阯县则为交州州治。
宋俱废,故治在越南东京(今河内)。
姐妹两人所带的叛军得到交趾、九真、日南、合浦等郡夷人的支持,征侧自立为王,号称“征王”,都于麋泠县 。征侧自立为王后,东汉光武帝便下令长沙、合浦、交趾三郡制造舟、车,修筑道路,储备军粮,准备日后进兵平反叛乱 。
建武十八年(西元42年)四月,光武帝拜马援为“伏波将军”,当时马援已五十多岁。他统领汉军八千,合交趾兵共两万军队,以及两千艘车船,采水陆并进方式,南攻交趾 。
建武十九年(西元43年)正月,马援大军沿水路而进,深入交趾腹地,依山开道千余里,直捣二征巢穴,马援大军於浪泊击败征侧叛军,“斩首数千级,降者万馀人”,战后征侧与征贰落荒而逃,刘隆率军追击,于禁谿口击败征侧叛军,“斩首千馀级,降者二万馀人” ,并俘获征贰 ,后来马援军于金溪究擒获征侧 ,二征被斩首 ,叛乱弭平。四月,征侧、征贰传首洛阳 。
马援军战胜之后,并没有马上凯旋回来,而是率军往交趾南方前进,直至把二征的党羽悉数翦除为止 。马援凯旋回归之前,还在当地立铜柱表功,以为汉界之极,共有四处:一在钦州之西为东界;一在凭祥州南界;一在林邑北为海界;一在林邑南为山界。于铜柱上刻:“铜柱折,交趾灭”。
马援在建武二十年(西元44年)9月胜利而归,所到之处,协助百姓疏浚渠道、治理城廓,还把农耕技术教授给当地百姓,促进岭南农业经济的发展,成为一时佳话,马援在当地的声望达到顶峰,受到很多百姓的热爱与推崇。马援返回东汉之后,光武帝为表彰他的战绩,封他为新息侯。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