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金县 编辑

贵州省毕节市下辖县

织金县织金县

织金县,隶属贵州省毕节市,位于贵州省中部,地处乌江上游支流六冲河与三岔河交汇处的三角地带,地势西高东低,最低海拔860米,最高海拔2262米,县城海拔1310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总面积2868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织金县常住人口80.58万人;截至2023年6月,织金县辖7个街道,16个镇,3个乡,7个民族乡,县人民政府驻文腾街道新华北路5号。织金历史悠久,秦属巴郡,汉属牂牁郡,晋以后彝族入主,至唐为晖州;宋、元、明为毗那;清为平远州;民国三年(1914年),改称织金。2011年,织金县属毕节市。民族文化浓郁,如苗族跳花坡、多声部情歌对唱、美妙“三眼箫”、芦笙舞,彝族火把节、布依族情歌、穿青人“傩戏”等;2020年3月3日,退出贫困县序列,实现脱贫“摘帽”。是“黔中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毕水兴能资源富集区”的规划区域,是毕节试验区连接黔中经济区、滇中经济区和黔北经济协作区的重要节点,素有“宝桢故里、洞天织金”之称。境内景名众多,如织金洞、织金大峡谷等。2022年,织金县地区生产总值238.91亿元。其中,第一产业51.72亿元,同比增长3.5%;第二产业71.40亿元,同比增长-2.3%;第三产业115.79亿元,同比增长1.0%。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7645元,同比增长4.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222元,同比增长6.2%。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织金县

外文名:ZhijinCounty

别名:山水之城

行政区划代码:520524

行政区类别:县

所属地区:贵州省毕节市

地理位置:贵州省中部

面积:2868 km²

下辖地区:7个街道、16个镇、3个乡、7个民族乡

政府驻地:文腾街道新华北路5号

电话区号:0857

邮政编码:552100

气候条件: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80.58 万(截至2022年织金县常住人口)

著名景点:织金洞世界地质公园

火车站:织金站、织金北站、八步站

车牌代码:贵F

地区生产总值:238.91 亿元(2022年)

历史沿革

编辑

织金织金

商、周,属鬼方。春秋,属牂牁国,战国,属大夜郎国。

秦,属巴郡汉阳县。

汉,属益州牂牁郡。蜀汉,属南中牂牁郡平夷县,蜀汉后期属罗甸国。

晋,属宁州牂牁郡地,成汉,属宁州平夷郡,后秦,属宁州夜郎郡,宋齐,属宁州平蛮郡。梁、陈时属宁州羁縻州。

唐,属罗甸国。

宋,属绍庆府腪州。

元,属八番顺元宣慰司亦溪不薛地的雷坡、磨坡、高桥、市北洞长官司。

明洪武五年(1372年),升贵州宣抚司为贵州宣慰府,宣慰府时属四川布政使司。永乐十一年(1413年),置贵州布政使司,贵州宣慰府属之,期间县境为其辖地。崇祯三年(1630年),改贵州宣慰司为水西宣慰司。

清康熙五年(1666年),以水西宣慰司下辖的陇胯、的都、朵里、阿架四则溪之地始建平远府,将则溪划编里甲。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将水西宣慰司下辖四府大定、黔西、平远、威宁四府调整为大定、威宁二府,平远府和黔西府均降府为州属大定府。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降大定府为州,大定、平远、黔西同属威宁府。雍正七年(1729年),威宁府降为州,大定州升府,威宁、平远、黔西三州及毕节县同属大定府,雍正十年(1732年),因水城开采铅矿置水城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将平远州下辖岁稔、时丰、崇信划归水城厅,自此平远州下辖慕恩、太平、向化、怀忠、兴文、敦仁6里直到民国时期。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划拨插花地,大定府属之得羊、狗场、周家坝、李家坝、沙冲、格打冲、下河虎等处划归平远;镇宁插入大小补陇,斗蓬寨等处划归平远 。

织金织金

民国二年(1913年),废府、州建制,平远州改为平远县,同时废里甲设区,下辖6里改为9个区。民国三年(1914年),改平远县为织金县,属黔西道。全县划为九个区,即:东一区、东二区、东三区、东四区、南区、西区(后分为西一、西二两区)、北一区、北二区、中区、区设团总,区下为保,保设保董 。民国四年(1915年),将原划归水城崇信里的鲊瓦鸡场、白泥塘、狸聋、吹聋、格戛、住乌、扈家河划归织金县。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底,全省划为11个行政督察区,织金县属第二行政督察区(安顺),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全省再次调整行政区划,织金县属第四行政督察区(毕节)。民国三十年(1941年),第四行政督察区设置纳雍县,将织金西部部分地区划归纳雍县。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7月,全县划为26个乡镇307保3019甲 。同年,织金和纳雍两县定县界,自此织金所辖区域基本定形至今。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全县行政区划调整为6镇18乡,256保2640甲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1月8日,织金解放, 隶属毕节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70年,毕节专区改为毕节地区,织金隶属之。

2011年,撤销毕节地区和县级毕节市设立地级毕节市,织金县属毕节市。

行政区划

编辑

区划沿革

1996年,织金县辖11个镇、13个乡、8个民族乡,2007年末,辖11个镇、13个乡,8个民族乡,555个行政村、27个居委会。

2013年7月29日,织金县金凤、双堰、文腾、八步、绮陌、三甲6个街道办事处正式挂牌成立,撤销城关镇,设置金凤、双堰、文腾3个街道办事处;撤销八步镇,设置八步街道办事处;撤销绮陌乡,设置绮陌街道办事处;撤销普翁乡、三甲乡,合并设置三甲街道办事处;撤销猫场镇、营合乡,设置新的猫场镇。

2016年1月22日,撤销马场乡、少普乡、熊家场乡、白泥乡、黑土乡、板桥乡、中寨乡建制,分别设置马场镇、少普镇、熊家场镇、白泥镇、黑土镇、板桥镇、中寨镇,撤乡设镇后行政区域和政府驻地不变。

2019年8月2日,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织金县从三甲街道析出设立惠民街道。

区划详情

截至2023年6月,织金县辖7个街道,16个镇,3个乡,7个民族乡: 双堰街道、金凤街道、文腾街道、三甲街道、绮陌街道、八步街道、惠民街道7个街道;猫场镇、龙场镇、牛场镇、马场镇、珠藏镇、熊家场镇、桂果镇、化起镇、以那镇、阿弓镇、中寨镇、板桥镇、白泥镇、少普镇、黑土镇、三塘镇16个镇;实兴乡、纳雍乡3个乡、上坪寨乡;自强苗族乡、大平苗族彝族乡、官寨苗族乡、茶店布依族苗族彝族乡、鸡场苗族彝族布依族乡、金龙苗族彝族布依族乡、后寨苗族乡7个民族乡。共有578个村,2539个村民组, 县人民政府驻文腾街道新华北路5号。

地理环境

编辑

位置境域

织金县地处东经105°21′~106°10′,北纬26°21′~26°51′,位于贵州中部偏西,乌江上游支流六冲河、三岔河交汇处的三角地带。东临清镇市、安顺市平坝区,东南连安顺市西秀区、南毗普定县,西接都六盘水市,北抵大方县、黔西市。县城距省城贵阳最新里程86千米,距安顺市95千米,距毕节市144千米。织金县东西长82.5千米,南北宽66千米,总面积2868平方千米。占毕节全市面积的10.68%。

织金县

地形地貌

织金县地处黔西高原向黔中丘原盆地过渡地带,地势西高东低,西部三塘镇岩洞口村高石庄最高海拔2262米,东北部龙场镇讨瓦三岔河、六冲两河汇合处的大煤洞最低海拔861.5米,相对高差1400.5米。全县地势地貌分为两部分:从原以那区的正平、大院,原城关区的中寨、阿烈、平寨、白岩到原珠藏区的高坪、高山、打括、黑土等地的东部或北部边沿为界,以东属黔中丘原地带,以西属黔西高原地带,耕地面积1158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2868平方千米的40.4%,其中海拔1600~2000米的地势面积736平方千米,占63.56%。区内深沟、峡谷槽谷交错,山高坡陡。顶部三坝、岩洞田等地残存的山原剥夷面,地势开阔,分布着面积较大的高丘草地,具有山原牧地的特色风光。由山原面分别向北、东、南三个方向发射延伸,海拔逐次降低到1400米。东部地区属丘原、河谷地带,土地面积1710平方千米、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59.6%。

气候条件

织金县属北亚热带高原季风温润气候。因受季风影响,常年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春季温和,夏无酷暑,秋季凉爽,冬无严寒,无霜期长。季风气候特点:冬半年(10~3月)日照少,湿度大,蒸发少,冷空气活动频繁,阴雨天气多。夏半年(4~9月)则相反。年平均气温11.6~15.4℃,最高温度30.1~35.2℃,最低温度9.2~12.7℃。城关地区多年平均温度为15℃,最冷(1月)多年平均温度为-2.8℃,最热(7月)多年平均温度为22.5℃,极端最高温度32.6℃。年较差温度为18.5℃。极端最低温度一般均在零下5~6℃。无霜期为365天,年日照1029.2小时。织金县雨量充沛,干湿分明,水热同步。系全省暴雨中心的县份之一,年降雨量1769.5毫米居全省第五位。从县内5个雨量点的资料记录来看,以南部的珠藏为最多,年平均雨量为1574.0毫米,北部的以那架为较少,多年平均雨量为1261.4毫米。

水文

织金县河流总长450.41千米。分属三岔河和六冲河流域。其分水岭自西向东南斜穿县境,县内河流均依此由北向南或由南向北或向东北流入三岔河或六冲河。流入三岔河的有石干河、康家河、喇叭河、磨中河(两河汇合后又称歹阳河)、蒙坝河、三塘干河等12条;流入六冲河的有底那河、织金河、箱子河、杨柳河等7条。

自然资源

编辑

土地资源

以2019年12月31日为标准时点汇总数据。织金县“三调”主要数据成果公布如下:

(一)耕地82957.33公顷(1244359.95亩)。其中,水田4793.97公顷(71909.55亩),占5.78%;水浇地213.67公顷(3205.05亩),占0.26%;旱地77949.69公顷(1169245.35亩),占93.96%。织金县33个乡镇街道中,金龙乡、猫场镇耕地面积较大,占织金县耕地的11.86%。

织金县耕地均位于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地区。

位于2度以下坡度(含2度)的耕地1563.15公顷(23447.25亩),占织金县耕地的1.88%;位于2-6度坡度(含6度)的耕地5024.14公顷(75362.10亩),占6.06%;位于6-15度坡度(含15度)的耕地33408.49公顷(501127.35亩),占40.27%;位于15-25度坡度(含25度)的耕地28070.17公顷(421052.55亩),占33.84%;位于25度以上坡度的耕地14891.38公顷(223370.70亩),占17.95%。

(二)林地157552.39公顷(2363285.85亩)。其中,乔木林地74715.69公顷(1120735.35亩),占47.42%;竹林地124.67公顷(1870.05亩),占0.08%;灌木林地81506.50公顷(1222597.50亩),占51.73%;其他林地1205.53公顷(18082.95亩),占0.77%。

(三)草地3781.89公顷(56728.35亩)。其中,天然牧草地3.70公顷(55.50亩),占0.10%;人工牧草地6.70公顷(100.00亩),占0.10%;其他草地3771.49公顷(56572.35亩),占99.73%。草地主要分布在桂果镇、实兴乡、猫场镇、双堰街道面积较大,占织金县草地的43.78%。

(四)湿地106.43公顷(1596.45亩)。湿地是“三调”新增的一级地类。湿地主要分布在茶店乡、八步街道面积较大,占织金县湿地的68.11%。

(五)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3533.83公顷(203007.45亩)。其中,建制镇用地1714.97公顷(25724.55亩),占12.67%;村庄用地9939.48公顷(149092.20亩),占73.44%;采矿用地1727.29公顷(25909.35亩),占12.76%;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152.09公顷(2281.35亩),占1.12%。

(六)交通运输用地4827.06公顷(72405.90亩)。其中,铁路用地241.55公顷(3623.25亩),占5.00%;公路用地1907.65公顷(28614.75亩),占39.52%;农村道路2674.91公顷(40123.65亩),占55.41%;港口码头用地1.46公顷(21.90亩),占0.03%;管道运输用地1.49公顷(22.35亩),占0.03%。

(七)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5053.35公顷(75800.25亩)。其中,河流水面1648.26公顷(24723.90亩),占32.62%;水库水面3041.14公顷(45617.10亩),占60.18%;坑塘水面178.89公顷(2683.35亩),占3.54%;沟渠90.82公顷(1362.30亩),占1.80%;水工建筑用地94.24公顷(1413.60亩),占1.86%。

水资源

织金县有大中型水库4座,蓄水量约65亿立方米。

生物资源

织金县生物资源丰富,其中特产苡仁米营养和药用价值较高;有杉、松、油桐、生漆、核桃、剌梨、猕猴桃、杜仲、天麻、黄柏、党参、半夏等90多个特色植物种类,有各种家畜家禽和野生动物50多个种类。

矿产资源

织金县共探明储量矿藏26种,其中优质无烟煤107亿吨,占贵州总量的20%以上,有“西南煤海”之称;磷矿14.9亿吨,占贵州总量的55.7%;大理石191亿立方米,重晶石2000万吨,铝矾土1565.44万吨,高岭土储量在1.5万吨以上,白度值达90%以上,其它各类矿产资源储量也极为丰富。

人口

编辑

人口数量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织金县常住人口为815661人。

截至2022年,织金县常住人口80.58万人;其中男性41.51万人,女性39.07万人,年平均常住人口为80.75万人。据卫生健康资料显示,全县常住人口出生率为9.96‰,全县常住人口死亡率为5.01‰,全县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95‰。据公安年报显示,2022年年末全县户籍人口为126.82万人;其中男性66.71万人,女性60.11万人。 2022年,织金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44.25%,城镇常住人口为35.66万人。

民族构成

织金县居住着汉、苗、彝、白、布依等26个民族。

经济

编辑

综述

2022年,织金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38.9亿元,比上年增长0.6%,两年平均增长4.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1.7亿元,比上年增长3.5%,两年平均增长5.7%;第二产业增加值71.4亿元,比上年下降2.3%,两年平均增长3.5%;第三产业增加值115.8亿元,比上年增长1%,两年平均增长3.9%。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1.6%,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9.9%,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8.5%;与2021年相比,第一产业上升0.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下降0.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0.4个百分点。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29586元,比上年增长1.2%,两年平均增长4.7%。

财税

2022年,织金县财政总收入34.93亿元,比上年下降1.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17亿元,比上年增长8.4%。财政总支出75.85亿元,比上年下降12.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3.4亿元,比上年下降12.9%。2022年税收收入17.75亿元,比上年增长9.3%。

人民生活

2022年,织金县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645元,比上年增长4.7%。其中,工资性收入16005元,占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2.5%,比上年增长8.9%;经营性净收入8388元,占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2.3%,比上年增长10.6%;财产性净收入1013元,占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7%,比上年增长1.6%;转移性净收入12239元,占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2.5%,比上年下降3.5%。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8年的28854元增加到2022年的37645元,年均增长7.7%。城镇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0380元,比上年增长1.9%。

2022年,织金县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222元,比上年增长6.2%。其中,工资性收入7458元,占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6.4%,比上年增长1.9%;经营性净收入2640元,占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比上年下降3.1%;财产性净收入123元,占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0.9%,比上年增长219.5%;转移性净收入3001元,占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2.7%,比上年增长26.9%。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8年的9371元增加到2022年的13222元,年均增长9.3%。农村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2691元,比上年增长4%。

第一产业

织金县主要农业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麦、马铃薯、大豆、烤烟、油茶、苡仁米、茶叶等农作物110多种。

2022年,织金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87.34亿元,比上年增长4.2%。其中,种植业产值61.55亿元,比上年增长3.69%;林业产值2.76亿元,比上年下降10.19%;畜牧业产值19.35亿元,比上年增长7.49%;渔业产值0.73亿元,比上年增长8.4%。

2022年,织金县粮食播种面积123.96万亩,比上年增长0.22%;粮食总产量30.49万吨,比上年增长2.7%。蔬菜播种面积50.33万亩,比上年增长1.54%;蔬菜产量54.3万吨,比上年增长7.76%;食用菌产量1.95万吨,比上年增长13.04%;中草药产量2209吨,比上年增长6.63%;茶叶产量929.63吨,比上年下降4.41%。年末园林水果面积12.76万亩,园林水果产量3.68万吨,比上年增长8.55%。

2022年,织金县年末猪存栏29.69万头,比上年下降4.34%;牛存栏11.44万头,比上年增长1.82%;羊存栏3.5万只,比上年下降8.09%;家禽存栏283.04万羽,比上年增长0.1%。全年猪出栏36.86万头,比上年增长15.37%;牛出栏4.52万头,比上年下降2.91%;羊出栏2.62万只,比上年下降5.52%;家禽出栏419.48万羽,比上年增长0.96%。全年猪牛羊禽四肉总产量4.69万吨,比上年增长8.81%;禽蛋产量0.76万吨,比上年增长8.67%。

第二产业

工业

2022年,织金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13%。从三大门类看,规模以上采矿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18.9%;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34.6%;规模以上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7.9%。工业主要产品产量中,原煤产量1088万吨,比上年增长21.7%;自来水生产量1112万立方米,比上年下降6.3%。发电量62.62亿千瓦时,比上年下降4.2%。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95.23亿元,比上年增长11.5%;每百元营业收入成本为88.5元,比上年提升0.2元;利润总额-2.85亿元,比上年增长29.32%;营业收入利润率为-3.15%,比上年提升1.43个百分点;税金总额6.5亿元,比上年增长15.27%;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为95.98%。

建筑业

2022年,织金县建筑业增加值11.2亿元,比上年下降13.7%,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利润总额3034.6万元,比上年下降23.2%。

第三产业

贸易市场

2022年,织金县新设立市场主体10556户,注册资本104.78亿元。其中,企业1892户,注册资本98.75亿元;个体工商户8648户,注册资本5.78亿元;农民专业合作社16户,注册资本2583万元。

2022年,织金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下降5.3%。按行业类型统计,批发业增长5.2%、零售业增长1.8%、住宿业下降13.9%、餐饮业下降9.6%。

招商引资

2022年,织金县围绕煤磷化工、竹荪、皂角、蔬菜、旅游康养等编制项目120个,精心策划精包织金红托竹荪加工、织金皂角等产业链项目,对外发布招商推介项目70个。全年共引进产业项目70个,项目总投资84.51亿元,招商引资项目新增到位资金81.44亿元;引进优强企业36家;新型工业化项目实现到位资金59.91亿元。

2022年,织金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244.59亿元,比上年增长13.81%;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286.76亿元,比上年增长8.4%;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增速10.89%。

邮电

2022年,织金县邮政业务总量4878.56万元,比上年增长7.52%。移动主营业务收入4亿元,比上年增长19.3%;电信主营业务收入0.98亿元,比上年增长15.16%;联通主营业务收入7151万元,比上年增长2.6%。

交通运输

编辑
2022年,织金县交通体系日趋完善,现有铁路4条136.27千米;高速公路3条113.09千米、国道1条79.2千米、省道6条334千米、县道19条520.21千米、乡道70条791.21千米、通村公路566条1554.47千米、农村通组公路1299条1379.8千米。

政治

编辑

织金县领导班子成员

职务

姓名

县委书记

游新建

县委副书记、县长

徐开焱

仅列党政主要领导,不列副职,截至2024年4月

社会事业

编辑

教育事业

2022年,织金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486所。其中,幼儿园232所、小学206所、初级中学37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高级中学4所、完全中学2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1所(民办)、中职学校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专门学校1所。共有学生205582人。其中,学前教育33054人、小学101036人、初中48058人、普通高中21212人、中职2026人、特殊教育162人、专门学校34人。

2022年,织金县共有教职工15174人;其中,幼儿园4529人、小学5613人、初级中学2696人、九年一贯制学校104人、完全中学677人、高级中学957人、十二年一贯制学校405人、中等职业教育134人、特殊教育28人、工读学校31人。投入8681.64万元资助贫困学生156326人次。

科学技术

截至2022年,织金县拥有科技型企业406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5家,现有高新技术企业2家;三上企业中有活动企业3家,投入金额6020.6万元,投入强度为5.17%;技术合同成交额3.25亿元,技术合同成交额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1.36%。

2022年,成功申报国家科技部、省科技厅和广州市科技局科技项目3个,共获得科技项目资金450万元。其中,获得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个,获得项目资金300万元;获得省科技厅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个,获得项目资金50万元;获得广州市科技局科技支撑项目1个,获得项目资金100万元。

医疗卫生

2022年,织金县共有卫生机构746家。共有执业(助理)医师2089人。其中,执业医师1390人(全科25人)、执业助理504人(乡村全科162人,执助全科8人)。注册护士3576人,现有开放床位5545张。按年平均常住人口80.75万人计算,每万人拥有执业(助理)医师达25.87人、护士达44.28人,每万人全科医师达0.3人,每万人拥有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68.67张。

社会保障

2022年,织金县新增城镇就业10707人,比上年增长3.83%,农村转移性就业18124人,比上年下降29.55%;失业人员再就业2418人,比上年下降28.6%,失业率4.31%。

2022年,织金县累计纳入城乡低保对象4.81万户10.04万人,其中新增低保对象2666户6900人,共计发放低保金3.5亿元,发放临时救助、重度一二级残疾人、困境未成年人、事实无人扶养未成年人、孤儿各类补贴2944.81万元,发放特困供养金2066.62万元。

乡村振兴

2022年,织金县精准选派1200名干部组建400个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扎实开展“一宣六帮”工作。累计纳入监测对象1167户4835人,已消除返贫致贫风险924户3852人,涉及因政策口径暂未消除风险的243户983人已全部列入重点监测管理对象。完成上级下拨衔接资金3.95亿元,实施项目387个,带动2.76万户11.06万人发展;全县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12313元,比上年增长15.9%。

2022年,织金县脱贫户学生资助达156983人次,涉及资金9074.52万元,全面实现脱贫家庭学生应助尽助;完成97.93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医保,脱贫人口、低保对象等特殊人群实现应保尽保。完成240户农村危房改造审批并实施,住房保障全面落实到位。投入衔接资金3211万元,用于实施9个乡镇13个饮水项目,覆盖群众7万余人,农村饮水安全全面保障。

基础设施

2022年,织金县建成城市公共停车位959个;启动沿河路智慧停车楼、金中路终点停车楼、惠民街道农贸市场建设;完成棚户区改造770户、老旧小区改造4个、背街小巷整治16条,地下管网改造31.24千米,建成商品房48.37万平方米。

历史文化

编辑

宗教

织金县境内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四种宗教。

文物

织金古建筑群

织金古建筑群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织金县城关镇和三甲街道办事处,始建于明末,大量修建于清代初。织金古建筑群包括位于织金县城关镇的东山寺、回龙庵、炎帝庙、小街龙王庙、斗姥阁、财神庙、白衣庵、隆兴寺、紫竹庵、寿佛寺、黑神庙、玉皇阁、文昌阁、杨泗将军庙、文庙遗址、回龙桥、月华桥、太平桥、日升桥、童生桥、兴隆桥、和惺和尚墓塔、南门塔和位于三甲街道办事处的保安寺、仲机桥,共25处文物点。织金古建筑群文物门类众多、造型各异、功能复杂、综合性强,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

财神庙财神庙

非遗

截至2023年,织金县境内各少数民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有传统戏剧(穿青人傩戏),传统音乐(苗族三眼箫音乐艺术)、传统体育、游艺与竞技(苗族射弩)。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穿青人的故事、悼姑妈、加和龙女);传统音乐(苗族赶花前夜、喊歌、布依族情歌、苗族酒歌、苗族口弦);传统舞蹈(悬羊击鼓、苗族丧祀舞、彝族酒礼舞);传统技艺(苗族蜡染刺绣、芦笙制作、“白苗”织布、“箐苗”擀毡、苗族马尾绣);岁时节令(青山羊场跳花节、以支花节);民间信俗(苗族打嘎);传统体育、游艺与竞技(挡钯、穿青人打鸡儿棍)等。

风景名胜

编辑

织金织金

织金县地面地下自然山水资源丰富,文物古迹众多。其中,织金洞属于世界级旅游资源,恐龙谷、裸洁湖大峡谷、织金古城三处属于国家级旅游资源,此外,有省、市(地)、县级景区景点60余处。乡村旅游资源(包括借景资源),有“特品级资源”1处;“优良级资源”37处,其中,四级资源10处,三级资源27处;“普通级资源”14处,旅游资源质量属于上等水平。距县城22千米的织金洞,囊括了当今世界溶洞中的各种沉积形态,有“天下第一洞”之称,属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旅游四十佳之一,获“国家地质公园”称号,国家5A级旅游景区。

织金洞景区

织金洞景区位于织金县官寨苗族乡,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自然遗产地、国家地质公园,于2015年9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加入世界地质公园网络中心,成为贵州省首家世界地质公园。2022年7月15日,入选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公园由织金洞地下天宫园区、绮结河园区和东风湖园区三大园区组成,面积183.31平方千米,以岩溶遗迹为主,辅以古生物化石遗迹、地层岩石遗迹和构造遗迹等,共同构成了以洞穴、峡谷、天生桥、天坑为核心的高原喀斯特地貌景观。其中,织金洞总面积达70余万平方米,分为四层十二个大厅,有“三宝、九奇、十八胜景”,已勘察长度12.1千米,可开发游览行程6.6千米。

织金洞景区织金洞景区

织金大峡谷

织金大峡谷,总长3千米,又称“一线三槽”景区,“万燕归巢”是织金大峡谷蔚为壮观的一道风景,黄昏时分,数以万计的燕子飞回巢穴,在大峡谷的天窗上方形成密密麻麻的黑影。除了燕子洞外,峡谷还有天生桥、金谷寺、水景瀑布、九宫桥等人文景观。

织金大峡谷织金大峡谷

织金古城

织金原名比那(喇),为彝语地名,康熙四年以汉语命名为“平远”,意即平定西南边远之地,后更名织金。织金古建筑群于2006年被国务院核定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织金古城始建于康熙五年(1666年),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是贵州早期确定的全省四个历史化名城之一。有文物古迹74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达1处25点,其中财神庙,位于古镇中心大街,建于清代乾隆四十八年,具有显著的地方民族特色,是黔西北水西地区绝无仅有的一个古建奇观。此外,还有鱼山忠烈宫、东山寺、文昌阁、斗姥阁等古迹是织金古城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城有织金河与贯城河穿城而过,有100余处泉眼遍布城区,素有“百泉古镇”之美誉。 城内古寺、古墓、古桥、古塔等112处;古有72泉,享有“小泉城”美誉,“四庵”“四阁”“四寺”“四祠”“八大庙”相映成趣,形似木鱼的鱼山和素有“东寺晚钟”美名的东山和县城内外的“八大景”“八小景”。

织金古城夜景织金古城夜景

地方特产

编辑
织金县主要的特产有金砂锅、荞凉粉、卤味、春卷、水晶凉粉、怪噜洋芋、毛香粑、发粑、丝娃娃等。

织金水八碗

“水八碗”,用竹荪、猪蹄筋、薏仁米、猪肚、猪肠、糯米、鸡茸、鸡蛋、蘑菇、鹅以及多种佐料,制作出的八个汤菜。“水八碗”的菜单样式较多,有相对固定的八个菜式,以“八仙”的名字来命名:曹国舅烹蹄筋、吕洞宾薏仁米、汉钟离炖老鹅、蓝采和黑峰圆、铁拐李飞蛾蛋、韩湘子牵肠肚、张果老八宝饭、何仙姑酿鸡茸等八道菜。

  水八碗 水八碗

织金砂锅

水晶凉粉水晶凉粉

织金砂锅、砂器历史久远,宋朝时就已传入织金,早在清朝初年,织金砂锅、砂器就己盛行,盛极一时是在清朝未年至20世纪末,产品除远销云南、四川、广东远及日本。

荞凉粉

织金荞凉粉独具特色,荞麦打去壳,干磨成粉按1:4的比例加水和适量的明矾水调匀,下锅用微火慢慢边煮边搅,煮熟冷却而成。食用时放入酥黄豆、酸萝卜丁、黑大头菜丁、自制腐乳、酱油、醋、姜汁、蒜水、味精等调料兑成蘸水,用荞凉扮蘸着食用。

宫保鸡丁

宫保鸡丁,源于织金县,其主要是为纪念清朝重臣丁宝桢而命名,丁宝桢生于织金、长于织金,后历任岳阳知州、长沙知府、山东巡抚、四川总督,一生勤政廉洁、刚正不阿,为人景仰,时人称其“丁宫保”,因其喜食家乡辣子鸡,其家后厨以鸡胸脯肉切丁加花生、糍粑辣椒,创制出辣子鸡丁,遂被命名为“宫保鸡丁”

织金竹荪

竹荪是世界上最珍贵的食用菌之一。因其具有优美的体姿、鲜美的口味和丰富的营养成分而被人们誉为“真菌皇后”“真菌之花”。竹荪系古代南方官吏对皇帝的贡品,竹荪适宜于烧、炒、焖、扒、烩、涮等多种烹饪方法,宜劳宜素。

著名人物

编辑
丁宝桢

丁宝桢,谥号“文诚公”,同治五年(1866年)开始任山东巡抚共十年,光绪三年(1877年)以光禄大夫,太子少保,头品顶戴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使衔升任四川总督直至逝世于任上也是十年。任职期间,以智斩慈禧宠宦安得海、治理黄河水患、改革盐政等卓越的政绩和贡献而倍受清庭的赏识和百姓的爱戴。1876年10月调升四川总督,1886年在成都逝世。

安邦彦

安邦彦(?~1629.9),明朝末年西南的川贵等省历史上著名的“奢、安之乱”的主要头领,曾经在明代天启2年(1622年)2月7日,率10万叛军进围黔中首府贵阳。作乱多年后,于崇祯二年(1629年),才被兵部尚书朱燮元,督贵、川、湖、滇、粤五省兵马平复。

谌贻琴

谌贻琴谌贻琴

谌贻琴,女,白族,1959年12月出生,贵州织金人。现任中共第二十届中央委员、国务委员 、国务院党组成员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主席。

荣誉称号

编辑
2018年9月25日,织金县获得商务部“2018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荣誉称号。

2018年12月13日,织金县入选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名单。

2020年7月29日,织金县入选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命名名单。

2020年8月,织金县入选“2020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

2021年1月18日,织金县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2018-2020年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名单。

2021年7月,织金县上榜2021年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

2021年9月,织金县荣膺2021-2023年度“贵州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

下一篇 黔西市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