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永 编辑
庄恪太子李永(?-838年11月6日),字号不详,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文宗李昂之子,生母王德妃。
太和四年(830年),册封鲁王。六年(832年),成为皇太子。爱好出游,荒怠政务,不听师傅韦温教导。
开成二年(837年),受到杨贤妃谗害,幽闭于少阳院,险些遭到废黜。开成三年(838年),暴卒于少阳院,谥号庄恪,安葬于永陵。
出生地:长安
本名:李永
国籍:唐朝
民族:汉族
父亲:唐文宗
母亲:王德妃
谥号:庄恪
大和九年,甘露之变,使得唐文宗铲除宦官集团的计划失败。从此,唐文宗在国家大事上,形同傀儡,听从于宦官,但在内廷则可是他说了算,对于谁当太子,宦官们不感兴趣,乐的见他们争斗,反正最后谁当皇帝自己说了算。李永办宴会娱乐,老师多次劝谏他,都不听从。使得反对他的人找到了他的把柄。而此时王德妃不再得宠,得宠的是杨贤妃,她不满李永,多次在文宗面前诋毁李永,而且引出物证人证,使得文宗不得不信。说得多了,文宗对李永也不满起来,终于发怒了,他把群臣招来说道:“太子有太多过错,不能把天下交给他,今天的议题就是废了他。”群臣一听废太子,这还了得,赶紧上奏道:“太子还年轻,虽然有错,还可以改正。况且太子是天下的根本,不能够轻易废掉,请陛下宽恕他。”
御史中丞狄兼谟流泪为太子争辩。见大臣如此拥护太子,文宗心中有所动摇,没有马上下诏废太子。后来群臣接连上奏劝解,文宗也改变了废太子的心思,只是诛杀了他身边的一些人。
李永受了这场莫名其妙的打击,心中很憋屈,又没处诉苦,无法向父亲表明自己的冤枉,在这一年突然死亡。
儿子死了,文宗感到后悔了觉得自己冤枉死儿子了,只能追谥儿子为庄恪太子。
文宗二子:王德妃生永,后宫生宗俭(李宗俭)。
庄恪太子永,大和四年始王鲁。帝以王幼,宜得贤辅,因召见傅和元亮。元亮以卒史进,有所问,不能答。帝责谓宰相:“王可教,官属应任士大夫贤者,宁元亮比邪!”于是剧选户部侍郎庾敬休兼王傅,太常卿郑肃兼长史,户部郎中李践方兼司马。六年,遂立为皇太子。帝承宝历荒怠,身勤俭率天下,谓晋王生谨敏,欲引为嗣,会蚤夭,故久不议东宫事。及太子立,天下属心焉。
开成三年,诏宫臣诣崇明门谒朔望,侍读偶日入对。太子稍事燕豫,不能壹循法,保傅戒告,慭不纳。又母爱弛,杨贤妃方幸,数谮之。帝它日震怒,御延英,引见群臣,诏曰:“太子多过失,不可属天下,其议废之。”群臣顿首言:“太子春秋盛,虽有过,尚可改。且天下本,不可轻动,惟陛下幸赦。”御史中丞狄兼暮流涕固争,帝未决,罢。群臣又连章论救,意稍释,诏太子还少阳院,以中人护视,诛幸昵数十人,敕侍读窦宗直、周敬复诣院授经。然太子终不能自白其谗,而行己亦不加修也。是年暴薨,帝悔之。
明 年,下诏以陈王为太子,置酒殿中。有俳儿缘橦,父畏其颠,环走橦下。帝感动,谓左右曰:“朕有天下,返不能全一儿乎!”因泣下。即取坊工刘楚才等数人付京兆榜杀之,及禁中女倡十人毙永巷,皆短毁太子者。宰相杨嗣复等不及知,因言:“楚才等罪当诛,京兆杀之,不覆奏,敢以请。”翌日,诏京兆后有决死敕不覆者,亦许如故事以闻。
“原来的太子,即文宗唯一有资格继承的儿子,在838年被杀死。太子之死的情状疑莫能明,但文宗显然同意处死他,因为文宗越来越不宠幸太子之母,又被太子的年轻浮躁所触怒。”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