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远 编辑
许远(709年-757年),字令威,杭州新城人。唐朝名臣,右仆射许敬宗玄孙。
开元末年,考中进士,授益州从事。得罪剑南节度使章仇兼琼,贬为高要县尉。安史之乱时,累迁睢阳太守。至德二载(757年)正月,遭到安庆绪部将尹子琦合兵围攻。联合真源县令张巡以数千兵卒协力固守睢阳,誓死抵抗安史叛军。
至德二载,终因外援不至,城破被执,送入洛阳。终为安庆绪丞相严庄所害。朝廷念其忠勇,追赠荆州大都督,图像于凌烟阁,敕建双忠庙于睢阳,按时致祭。
字:令威
所处时代:唐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杭州新城,一说杭州盐官
出生日期:709年
逝世日期:757年
主要成就:坚守睢阳
本名:许远
官职:睢阳太守
追赠:荆州大都督
许远(709—757)唐杭州盐官人,字令威 。许敬宗玄孙。明吏治。初从军河西,为碛西支度判官。安禄山反,玄宗召为睢阳太守、本州防御使。至德二载(757),安禄山部将尹子奇进攻睢阳,他召真源令张巡入城,合力坚守。自知才不及巡,居巡之下,专治军粮战具。城被围经年,外援不至,兵粮俱尽,城陷被俘,执送洛阳,为安庆绪所杀。
许远为高宗时宰相许敬宗的玄孙,为杭州新城 人,一说杭州盐官人。
许远像
天宝十四载(755年),安禄山叛乱,唐玄宗召其为睢阳太守。
至德二载(757年)正月,遭安庆绪部尹子琦合兵十余万围攻,他与真源令张巡以数千兵卒协力固守睢阳。坚持至十月,粮尽,罗雀掘鼠充饥。终因外援不至,城破被执,送至洛阳,在安庆绪兵败渡河北走时,遭杀害。诏赠荆州大都督,图像于凌烟阁,并救建双忠庙于睢阳,岁时致祭。家乡盐官县城中亦建双忠庙以奉祀。宋代王安石、文天祥均有题诗,庙中并有“国士无双双国士,忠臣不贰二忠臣”名联传诵于世。在闽南,泉州安溪人奉其为乡土保护神之一。其墓在伊桥杨园埭,俗称许公墩。其读书处在泗水亭。
唐代宗李豫:顷者,国步艰难,妖星未落,中原板荡,四海横波。公等内总羸师,外临劲敌,析骸易子,曾未病诸,兵尽矢穷,乃其忧也。于戏!天未悔祸,人何以堪?宁甘杀身 ,不附凶党,信光扬于史册,可龟鉴于人伦。 (《太平寰宇记》引)
柳宗元:惟公与南阳张公巡、高阳许公远,义气悬合,訏谋大同。誓鸠武旅,以遏横溃。裂裳而千里来应,左袒而一呼皆至。柱厉不知而死难,狼瞫见黜而奔师。忠谋朗然,万夫齐力。 (《唐故特进赠开府仪同三司扬州大都督南府君睢阳庙碑》)
许远像
司马光:唐人皆以全江、淮为巡、远功。 (《资治通鉴考异》)
袁韶:气吞轧荦,屈事髯张。鲠贼喉牙,为国金汤。壮哉义士,魂兮故乡。名存忠烈,庙食相望。 (《钱塘先贤传赞》)
韩愈: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阻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
赵秉文:陛下勿谓书生不知兵,颜真卿、张巡、许远辈以身许国,亦书生也。 (《金史》引)
余阙:男儿生不为韦孝宽,死则为张巡、许远。 (《新元史》引)
敖英:张巡、许远,孤忠大节无可间然者。奈何当时于巡也,犹议其杀妾之忍;于远也,犹议其分守之<门亚>先陷,不有李翰之表,昌黎之文,则后世惑焉。作史者论唐褒忠之典,有遗恨焉者以此。呜呼!此其所以终唐之世,不能鼓河北忠臣义士之气也。宜哉! (《东谷赘言》)
蔡世远:抗节不屈,则张、许、段、颜、文信国、余阙最烈。 (《历代名臣传序》)
蔡东藩:张巡许远,为唐室一代忠臣,不得不详叙事实,为后世之为人臣者劝。 (《唐史演义》)
李震:其后不有李光弼守住太原,则肃宗亦无所作为;不有张巡、许远致死睢阳城,则江、淮之地将尽陷于贼手,唐已无其复国之望,历史上继唐者,将为大燕帝国。是李光弼与张巡,实唐代中流砥柱,挽狂澜于既倒之人。
徐培根等:①及其(安禄山)举兵之后,一举而取得东都洛阳,不意有颜真卿、颜杲卿、张兴、张巡、李萼、许远等不知兵文人及无名小卒,突然发难于造反大军之侧背,旬日之间,后方交通为之遮断,侧背感受最大威胁。 (《中国历代战争史》)②其后不有李光弼守住太原,则肃宗亦无所作为;不有张巡、许远致死睢阳城,则江、淮之地将尽陷于贼手,唐已无其复国之望,历史上继唐者,将为大燕帝国。 (《中国历代战争史》)
历朝不断加封许远与张巡两位忠义之士,并不断强化他们“忠义报国”的楷模地位,许多地方都建了双忠庙或双忠圣庙。特别是当时路距京城八千里的蛮荒之地潮州,也因为韩愈贬任潮州刺史,作出很多好事,他所撰写的《张中丞传后叙》,表彰的张许功烈事迹,深深地为潮州人所敬仰,因此,当地人便建立了双忠祠庙,将许远和张巡作为保一方平安的地方神祭祀,千年的香火绵延。
许远像
元顺帝隆兴元年,加封许远为“护国忠靖威显景祐真君”(按:此处有误,元顺帝在位时只有至顺、元统、至元、至正四个年号,而隆兴是宋孝宗赵昚的年号)。
明太祖洪武四年(1371年),封许远为“睢阳太守许公之神祇”,春秋进行公祭,并在德州赐建庙宇。
清代,许远受重视的程度更甚,他的塑像还被请到太庙中,成为41位陪臣之一,与历代帝王共享皇家祭祀。许远的忠义对后人影响之深远可见一斑。
许远与张巡在民间被称为“文安尊王”和“武安尊王”,两人被合称“文武尊王”。
在福建泉州安溪县,当地人民视许远和张巡为乡土的保护神之一,故安溪县茶农多供奉他们为茶业守护神。
在台湾的安溪茶农聚集之地,茶农们建造的“忠顺庙”、“集应庙”、“保仪庙”、“双忠庙”等,都是供奉祭祀许远和张巡的。海内外供奉许远和张巡的庙宇殿堂有上百所之多,可见两位忠臣国士的影响之深广。
《新唐书 卷一百九十二 列传第一百一十七》
许远者,右相敬宗玄孙。宽厚长者,明吏治。初客河西,章仇兼琼辟署剑南府,欲以子妻之,固辞。兼琼怒,以事劾贬高要尉。更赦还。会禄山反,或荐远于玄宗,召拜睢阳太守。远与巡同年生而长,故巡呼为兄。大历中,巡子去疾上书曰:“孽胡南侵,父巡与睢阳太守远各守一面。城陷,贼所入自远分。尹子琦分郡部曲各一方,巡及将校三十余皆割心剖肌,惨毒备尽,而远与麾下无伤。巡临命叹曰:”嗟乎,人有可恨者!‘贼曰:“公恨我乎?’答曰:”恨远心不可得,误国家事,若死有知,当不赦于地下。‘故远心向背,梁、宋人皆知之。使国威丧衄,巡功业堕败,则远于臣不共戴天,请追夺官爵,以刷冤耻。“诏下尚书省,使去疾与许岘及百官议。皆以去疾证状最明者,城陷而远独生也。且远本守睢阳,凡屠城以生致主将为功,则远后巡死不足惑。若曰后死者与贼,其先巡死者谓巡当叛,可乎?当此时去疾尚幼,事未详知。且艰难以来,忠烈未有先二人者,事载简书,若日星不可妄轻重。议乃罢。然议者纷纭不齐。元和时,韩愈读李翰所为巡传,以为阙远事非是。其言曰:“二人者,守死成名,先后异耳。二家子弟材下,不能通知其父志,使世疑远畏死而服贼。远诚畏死,何苦守尺寸地,食其所爱之肉,抗不降乎?且见援不至,人相食而犹守,虽其愚亦知必死矣,然远之不畏死甚明。”又言:“城陷自所守,此与儿童之见无异。且人之将死,其脏腑必有先受病者;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今从而尤之,亦不达于理矣。”愈于褒贬尤慎,故著之。
祠堂
双忠庙中的许远与张巡塑像
墓地
许远墓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