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层设色法 编辑
以一定的颜色变化次序或色调深浅来表示地貌的方法。首先将地貌按高度划分若干带;各带规定具体的色相和色调,称为“色层”。为划分的高度带选择相应的色系,称为“色层表”在地图上,按色层表给不同高度带以相应颜色。分层设色法是在等高线的基础上根据地图的用途、比例尺和区域特征,将等高线划分若干层级,并在每一层级的范围内普染不同的颜色,以色相、色调的差异表示地势高低起伏的方法。
中文名:分层设色法
外文名:hypsometric layer
含义:颜色变化次序或色调深浅表示地貌
适用范围:在地图上
优点:具有立体感
类别:测绘科技
此法是制图学家雷马虚克发明。设色的原则,是按地面由低到高,以绿、黄、棕等颜色分别表示平原、高原和高山,以浓淡不同的蓝色表示海洋的不同深度带。该法的优点是能概括地表示图内区域的地形大势,在分层设色法绘制的小比例尺地图中,平原、丘陵、山地等的分布状态一目了然、阅读很方便。我国常用的地形图,200米等高线以下填绘深绿色,200—500米等高线间填绘浅绿色。500—1000米之间填绘浅黄色,1000—2000米等高线间填深黄色,2000—3000米等高线间填浅赭色。这种地势愈高设色愈暗的方法,使低地着色明淡,而这些地区地面要素——交通线、居民点都比较密集,由于底图明淡,所标注的地面要素清晰可见。高地所设的颜色深暗,而该处需要显示的其他要素较少,故对制图影响不大。
以一定的颜色变化次序或色调深浅来表示地貌的方法。首先将地貌按高度划分若干带;各带规定具体的色相和色调,称为“色层”。为划分的高度带选择相应的色系,称为“色层表”在地图上,按色层表给不同高度带以相应颜色。分层设色法是在等高线的基础上根据地图的用途、比例尺和区域特征,将等高线划分若干层级,并在每一层级的范围内普染不同的颜色,以色相、色调的差异表示地势高低起伏的方法。
分层设色地形图是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绘制的,它能够直观的告诉我们地势起伏状况。
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地图上,按照不同的高度和深度,着上深浅不同的褐色、黄色、绿色、蓝色等颜色,以鲜明的表示地面和海底起伏的形态,这种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
分层设色地形图的立体感强,它既能表示海拔,又能表示相对高度,所以它既能表示地势,又能在一定程度上表示各种地形类型。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各种颜色表示的高度范围,可以查看图上所附的等高线分层设色表。
分层设色通用的颜色顺序是:海洋用蓝色,平原用绿色,低山丘陵用黄色,山地和高原用棕褐色浅紫色表示积雪、冰川。在不同的等深线之间,用分层设色法着上深浅不同的蓝色,可以用来表示海底的深度。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绿色越浓,表示地势越低;棕褐色越深,表示地势越高;雪线以上的地区通常用白色表示。
分层设色地形图是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绘制的,它能够直观的告诉我们地势起伏状况。
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地图上,按照不同的高度和深度,着上深浅不同的褐色、黄色、绿色、蓝色等颜色,以鲜明的表示地面和海底起伏的形态,这种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
分层设色地形图的立体感强,它既能表示海拔,又能表示相对高度,所以它既能表示地势,又能在一定程度上表示各种地形类型。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各种颜色表示的高度范围,可以查看图上所附的等高线分层设色表。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