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冰蚀地貌 编辑
由冰川侵蚀作用所形成的各种地貌形态。(冰川和它所携带的岩石碎块对地面进行掘蚀和磨削作用叫冰蚀)地貌特征显著,有像岩石盆,有的像一只只羊的背部,学名叫羊背石,也是一种冰蚀地貌。
中文名:冰蚀地貌
释义:冰川侵蚀作用所形成的地貌形态
地貌特征:有像岩石盆,或像一只只羊的背部
比如:冰斗、冰川谷
冰蚀地貌景观图" alt="
冰蚀地貌景观图" src="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0ff41bd5ad6eddc4bd9f6a5539dbb6fd52663320?x-bce-process=image/format,f_auto/resize,m_lfit,limit_1,h_336"/> 冰蚀地貌景观图
冰斗
冰斗主要是在过去山坡凹处河源集水盆地等洼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于洼地内积雪成冰,周围基岩受到冻融风化作用而冻裂破碎,冰川运动时把这些崩解物质从洼地中搬走,从而在冰川与洼地的崖壁之间,形成源头裂隙。以后冰雪又充填裂隙,经冻融风化产生的碎屑物又被运动的冰川带走。这种过程反复进行,岩壁不断被侵蚀后退,洼地逐渐扩大。同时洼地底部由于冰雪的压力和侵蚀,也被蚀低加深,原来是小型的积雪洼地,便发展成为圈椅状的冰斗。
山地冰川源头的漏斗状聚冰盆地。是寒冻风化、冰缘作用和冰川挖掘共同营造的结果。其底部较深,四周岩壁陡立,一侧冰川出口处有高起的冰槛。与浅盆状的雪蚀凹地明显不同。冰斗的形成与雪蚀作用有关,其前身往往是雪蚀凹地。 因雪线附近常年积雪,雪的补给丰富、冰斗均分布于雪线附近,故冰斗的分布高度,在同一地区都是大致相同的,并且均匀地向某一方向变化(升高或降低)。不同时期形成的冰斗高度,随雪线高度不同而异。在同一山地,通常有冰斗成层排列的现象。这是鉴别古雪线的位置及其变化的主要证据之一。雪蚀凹地同积雪有关,而雪线的存在与山地地形条件和坡向有关,故它们的分布是不规则的。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