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辛纳屈主义 编辑
辛纳屈主义(英文: Sinatra Doctrine),又译为西纳特拉主义或仙纳杜拉主义,是苏联戈尔巴乔夫政府用来戏称其允许周边华沙条约组织成员国自己决定自己的内政的政策的名称。这个名称来自于法兰克·辛纳屈的歌《My Way》——苏联允许这些国家走他们自己的路。
中文名:辛纳屈主义
外文名:Sinatra Doctrine
别名:西纳特拉主义或仙纳杜拉主义
名称出处:法兰克·辛纳屈的歌《My Way》
释义:政策上的大转变
类似名词:勃列日涅夫主义
辛纳屈主义与此前的勃列日涅夫主义是一个政策上的大转变。在勃列日涅夫主义时期华沙条约组织国家的内政被紧紧地受到莫斯科的控制。勃列日涅夫主义被用来作为1968年入侵捷克斯洛伐克以及1979年入侵非华沙组织国家阿富汗的借口。1980年代末,苏联内部结构的缺陷、不断加剧的经济问题、反共产主义情感的加剧和阿富汗战争得后果使得苏联对其周边国家的控制越来越困难。
1989年10月25日苏联外交部发言人格拉西莫夫参加美国电视节目《早安美国》评论两天前苏联外长爱德华·谢瓦尔德纳泽发表的一次讲话。谢瓦尔德纳泽说苏联承认所有国家的自由选择的权利,尤其是其它华沙条约组织国家自由选择的权利。格拉西莫夫在采访时说:“我们现在(1989年)有辛纳屈主义。他有一首歌,叫做《我走我自己的路》。所以每个国家决定走它自己的路。”记者问他这是否包括莫斯科接受华约组织内反对共产党。格拉西莫夫回答说:“当然……政治结构必须由住在那里的人民自己决定。”
一般认为辛纳屈主义是莫斯科给予其盟国决定它们自己的未来的允诺。实际上它是一个后续政策,因为这个时候苏联的盟国已经获得了很大的行动自由了。在格拉西莫夫发言一个月前波兰就已经获得了它从1940年代以来第一个非共产党政府。1989年8月匈牙利政府开放了其奥地利边境,开放了铁幕。由于匈牙利是少数东德人可以去的国家,因此上千东德人跑到匈牙利,通过这个开放的边境逃往西德。对于东德政府来说非常恼怒的是匈牙利政府拒绝阻止这个逃亡。
对于华约组织国家来说辛纳屈主义有极大的影响。数周后东德、捷克斯洛伐克和保加利亚的共产党政府被推翻,冷战和欧洲的分裂结束。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
下一篇 独立国家联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