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编辑

苏联的创始国之一

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Ukrainian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是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也是苏联的创始国之一,1990年7月16日,乌克兰最高苏维埃通过《乌克兰国家主权宣言》。1991年8月24日,乌克兰宣布独立。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外文名:Ukrainian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

简称:乌克兰

所属洲:欧洲

首都:基辅

主要城市:哈尔科夫、利沃夫

国歌: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国歌

官方语言:乌克兰语

货币:苏联卢布

政治体制:苏维埃制

国家领袖:列昂尼德·马卡罗维奇·克拉夫丘克

人口数量:51706746 人(1989年估计)

人口密度:85.6 每平方公里

主要民族:乌克兰人

主要宗教:东正教、天主教

国土面积:603700 km²(1989年)

概况

编辑
乌克兰在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中,人口仅次于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 ,面积排名第三,居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 和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之后,是苏联经济较为发达的加盟共和国。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首都开始为哈尔科夫(1918-1934),后迁至基辅,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前身是乌克兰人民共和国。

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在苏联中的地理位置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在苏联中的地理位置

历史沿革

编辑
石器时代早期,乌克兰现疆域内就存在古代人类活动的痕迹。“乌克兰”一词最早见于《罗斯史记》(1187年),意为“边陲之地”。1237-1241年蒙古金帐汗国(拔都)西征占领基辅。之后立陶宛大公国和波兰立陶宛联邦先后统治乌克兰。1654年乌克兰哥萨克首领赫梅利尼茨基与俄罗斯沙皇签订《佩列亚斯拉夫合约》,乌俄正式合并。此后,乌克兰虽曾有过自己的政府乌克兰人民共和国,但未起过实质性作用。 1917年12月5日,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成立,1918年,西乌克兰(第涅伯河西部)被波兰占领。1922年苏联成立,东乌克兰成为苏联创始国之一。1939年11月,苏军进入波兰东部,将西乌克兰与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合并。1940年8月,将原属于罗马尼亚领土的北布科维纳和比萨拉比亚的一部分并入乌克兰。1941年,乌克兰被德国法西斯占领,1944年10月,乌克兰解放。1945年10月,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作为一个非独立国同苏联一起加入联合国,成为联合国创始成员国之一。1954年,赫鲁晓夫将克里米亚从俄罗斯移交乌克兰,使其成为乌克兰一个州。

1990年7月16日,乌克兰最高苏维埃宣称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与法律高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宪法与法律,并有权建立自己的武装部队。1991年8月24日,乌克兰正式宣布脱离苏联独立,和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一起组建独立国家联合体,并改国名为乌克兰。

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最高苏维埃主席团证章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最高苏维埃主席团证章

国家象征

编辑

国旗

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自1952年起采用和原苏联国旗相似的带五角星及镰刀、铁锤图案的红旗,只是旗面下部为蓝色宽边。蓝色是乌克兰民族的传统颜色,象征悠久的历史与文化。

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国旗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国旗

国徽

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国徽启用于1919年3月14日,与苏联国徽设计相似。 呈盾形,中为旭日初升之象,上方有红色五角星和锤子与镰刀,象征社会主义的胜利。外围由麦穗构成的花环装饰。饰带分别以俄语和乌克兰语书有苏联格言“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下方以乌克兰语书有“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1992年,以原来国徽图案为基础的乌克兰国徽启用。

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国徽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国徽

国歌

《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国歌》使用于1949年至1991年。曲作者是由安东·德米特洛维奇·莱贝迪内茨领导的一个作曲小组,而原歌词是由巴甫洛·狄青纳创作的。1978年,米科拉·巴詹对国歌歌词进行了修改,删去了部分内容。

中文译文:

万岁,乌克兰,你美丽而强大,

在苏维埃联盟你找到了幸福。

在大同中平等,在谐和中自主,

在自由阳光下你如花绽放。

副歌:

光荣归苏维埃联盟,光荣啊!

光荣千秋万代属于祖国!

万岁,乌克兰,苏维埃的力量

会长存于兄弟人民大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