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库兹涅茨克煤田 编辑
简称库兹巴斯(Кузбасс),俄罗斯晚古生代和中生代煤田,其硬煤探明储量和产量在俄罗斯居首位。该煤田位于俄罗斯西西伯利亚的克麦罗沃州 (Кемерово),为一宽阔盆地,三面环山,西南面以萨莱尔岭(SalairskiyKryazh)为界,东南面邻接戈尔诺绍尔隆起(Горношорское поднятие),东北与库兹涅茨克山(Kuznetskiy Alatau)接壤。在北西方向,盆地过渡为西西伯利亚低地。煤田呈北西—南东向,长约335km,宽约110km,面积约为2.6万km,大致呈四边形。
外文名:New Kuznetsk coalfield
学科:煤田地质学
面积:2.6万km2
位置:俄罗斯
时期:晚古生代和中生代煤田
晚古生代含煤岩系包括石炭纪—早二叠世巴拉洪群 (Balakhonckya group) 和晚二叠世科利丘京群(Kol′chuginskaya group)。巴拉洪群发育在复向斜边缘部分,呈狭窄条带,长约15~25km。它在复向斜中央被较年轻的地层覆盖,仅在局部隆起区出露地表。科利丘京群在复向斜中央普遍发育。
在晚古生代地层的冲刷面上,发育有晚三叠世—侏罗纪塔尔巴甘群 (Тарбаганская серия)含煤岩系。
该煤田具有复杂的多层结构,三个含煤岩系的地质构造差别。①巴拉洪群在北部与托木逆掩断层和萨莱尔岭接触处,呈现狭窄、陡峭、局部倒转的线性褶皱;在东部与库兹涅茨克山和南部与戈尔诺绍尔山区相邻地区则为单斜产状,向煤田中央缓倾斜;在煤田边缘各种方向褶皱系的汇合处,发育有大型向斜构造。②科利丘京群在西北部地区呈宽阔的地堑状褶皱带;在西南部地区为各个方向的短轴状褶曲,翼部平缓。③塔尔巴甘群则多呈现巨大而平缓的短轴向斜。
巴拉洪群煤层主要呈简单结构(占37%)和中等复杂结构,煤岩成分复杂,以暗煤为主。科利丘京群煤层主要呈中等复杂结构 (60%~70%) 和复杂结构(26%~30%),以亮煤为主,多半为光亮型煤和半亮型煤。塔尔巴甘群煤层结构复杂而不稳定,厚度易变。
该煤田煤的探明储量为117Gt。其中,A+B+C1级为66.4Gt,C2级为42.3Gt。煤田含煤密度高达28t/km。
1990年,该煤田煤产量为150.4Mt,占全俄煤产量的39%。其中,露天矿煤产量为69Mt,占该煤田产量的40%。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