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 编辑

华夏民族人文先始、三皇之一

伏羲伏羲

伏羲,华夏民族人文先始,三皇之一,即太昊,或称黄熊氏。神话中人类的始祖。相传为风姓,又名宓羲、庖牺、包牺、伏戏,亦称牺皇、皇羲、《史记》中称伏牺,亦有青帝太昊伏羲(即东方上帝)一说。燧人氏之子,相传其母华胥在雷泽(今山东省菏泽市)踩了巨大的脚印而有孕,生伏羲于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市),定都在陈(今河南淮阳)。《易·系辞下》:“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又教民结绳,以作网罟,捕鱼猎兽,嫁娶以俪皮为礼,又创制琴瑟(《世本作篇》)。《帝王世纪》称:“伏义尝百药而制九针”,我国医界千余年来尊奉为医药学、针灸学之始祖。

基本信息

编辑

别名:太昊、宓羲、庖牺、包牺、伏戏、牺皇、皇羲、伏牺、黄熊氏

民族族群:华夏族

出生地: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市)

主要成就:创造太极八卦,文字,渔猎,婚姻

本名:风伏羲

地 位:太古正神、人文始祖、三皇之一

陵 墓:河南淮阳太昊陵

祖籍地:雷泽(今山东省菏泽市)

生平经历

编辑

简介

伏羲伏羲

伏羲是三皇五帝之首,为百王之先。是中华先民由母系氏族社会进入父系氏族社会的第一位载入文献的男性始祖。他在劳动技能低下的渔猎时代,发明了捕渔、捕兽、捕鸟的网罟,解决了先民的饥饿劫难,开创了畜牧养殖业。在先民蒙昧之时,始做八卦,使愚昧为智慧;在人以群分之时,始定姓氏,使先民有了家族符号。由于伏羲是使中华先民从蒙昧步入早期文明的伟大祖先,故被称为全世界华裔的人文始祖,中华民族自谓为“龙的传人”,“龙的子孙”,也皆由伏羲起。

神秘出生

据传伏羲生日为农历三月十八日。中原地区有在农历三月十八日祭祀伏羲的风俗。

相传上古时代,华胥国有个叫“华胥氏”的姑娘,到一个叫雷泽(今山东省菏泽市)的地方去游玩,偶尔看到了一个巨大的脚印,便好奇地踩了一下,于是就有了身孕,怀孕十二年后生下一个儿子,这个儿子有蛇的身体人的脑袋,取名为伏羲。

1876年版山东地图明确标注雷夏泽及历山位置-在菏泽境内1876年版山东地图明确标注雷夏泽及历山位置-在菏泽境内

《尚书·贡》里说:“雷夏既泽,澭沮会同。”《史记·五帝本纪》正义引《山海经》载:“雷泽有雷神,龙首人颊,鼓其腹则雷。”《太平御览》卷七八引《诗含神雾》曰:“大迹出雷泽,华胥履之,生伏羲。”“雷泽其陂东西二十余里,南北十五里,即舜所渔也。”传说雷泽湖中有龙,华胥踩了雷泽湖岸边龙的大脚印,生了伏羲、女娲。

(注:传说华胥氏生活在8000年前,据《山海经·海内东经》说:“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今菏泽市) 而生伏羲。” )

人文始祖

伏羲伏羲

伏羲有神圣之德,团结统一了华夏,定都陈地,封禅泰山。 伏羲取蟒蛇的身,鳄鱼的头,雄鹿的角,猛虎的眼,红鲤的鳞,巨蜥的腿,苍鹰的爪,白鲨的尾,长须鲸的须,创立了中华民族的图腾龙,龙的传人由此而来。

伏羲仰观天上的云彩、下雨下雪、打雷打闪,看地上会刮大风、起大雾又观察飞鸟走兽,根据天地间阴阳变化之理,创造了八卦,即以八种简单却寓义深刻的符号来概括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他模仿自然界中的蜘蛛结网而制成网,用于捕鱼打猎。他还创造了文字替代在绳子上打结的记事方法。

伏羲制定了人类的嫁娶制度,实行男女对偶制,用鹿皮为聘礼。并以所养动物为姓,或以植物、居所、官职为姓,以防止乱婚和近亲结婚,使中华姓氏自此起,绵延至今。

主要成就

编辑
从历代典籍的记载看,伏羲的贡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立八卦,开启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源。伏羲八卦中所蕴含的“天人谐和”的整体性、直观性的思维方式和辩证法思想,是中华文化的原点。

伏羲教民渔猎图伏羲教民渔猎图

二、教民作网用于渔猎,提高了人类的生产能力。同时教民驯养野兽,这就是家畜的由来。

三、变革婚姻习俗,倡导男聘女嫁的婚俗礼节,使血缘婚改为族外婚,结束了长期以来,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原始群婚状态。

四、始造文字,用于记事,取代了以往结绳记事的形式。

五、发明陶埙、琴瑟等乐器,创作乐曲歌谣,将音乐带入人们的生活。

六、将其统治地域分而治之,而且任命官员进行社会管理,为后代治理社会提供借鉴。

七、根据《长沙子弹库楚帛书》的记载可知伏羲时期已有天地,但仍是一片荒芜,于是伏羲娶妻,生子嗣,命名万物。

历史评价

编辑

后世评价

“三皇五帝”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其世系位序的排列在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即已确立。在“三皇五帝”的世系之中,伏羲位居“三皇之首”、“百王之先”。《左传》、《管子》、《周易》、《庄子》、《楚辞》 等先秦典籍都有关于伏羲的记述,在正史中,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说:“余闻之先人曰:‘伏羲至纯厚,作《易》八卦。’”肯定了伏羲的历史地位。

近一个世纪以来,随着考古和对远古各部族研究的进展,学界对中华文明的起源有了新的认识。炎帝和黄帝是华夏族的代表,伏羲是共同尊奉的先祖。伏羲作为“有大智”的思考者和发明创造者,寻求生存与发展的历史象征,对中华民族的文明进步和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百科x混知:图解五氏百科x混知:图解五氏

著名文人陆游对伏羲开天的评价“无端凿破乾坤秘,始自羲皇一画时”。

历史地位

伏羲伏羲

自古以来三皇五帝就受到历代帝王的尊敬与祭祀,作为三皇之首、百王之先的伏羲是有大智的思考者和发明创造者,对中华民族的文明进步和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家族成员

编辑
据《三家注史记·三皇本纪》记载:伏羲和女娲的母亲是同一个人:华胥氏。伏羲和女娲兄妹俩居住在昆仑山上,为了繁衍后代,兄妹两人结为夫妻,缔造了人类。在春秋时期,有任、宿、须、句、颛臾,都是伏羲的后裔。

李善注《文选》记载:宓妃是伏羲氏的女儿,淹死在洛水中,成了洛神。此说始见唐代。

神话传说

编辑

开天神话

公祭伏羲大典(开天立极)

根据古籍记载,伏羲以一拟太极,然后一画开天,世间万物的创造,世界生命的诞生全靠这一画。

有谓之天根者,以其混沌世界,黑暗无光,忽焉一画开天,而阴阳动静迭为升降,天地定位,日月运行,万物之生生不息。伏羲一画开天,岂非以一拟太极哉?则凡卦爻,莫非自此一来,固莫非太极之象。

《易经》云:保世滋大,概群藉而罗万有者,悉在此一画开天,人文肇始之。

创世神话

伏羲是中国有记载的最早的创世神,记录于楚帛书中。

长沙楚帛书出土于1942年,出土地点是长沙东郊子弹库的王家祖山一座楚墓,是目前中国出土的最早最完整的先秦创世神话记载,在现有的中国先秦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中,还没有比它更完整、更明确的创世神话,其珍贵是不言而喻的。

楚帛书甲篇释文说:在天地尚未形成,世界处于混沌状态之时,先有伏羲、女娲二神,结为夫妇,生了四子。这四子后来成为代表四时的四神。四神开辟大地,这是他们懂得阴阳参化法则的缘故。由禹与契来管理大地,制定历法,使星辰升落有序,山陵畅通,并使山陵与江海之间阴阳通气。当时未有日月,由四神轮流代表四时。四神的老大叫青干,老二叫朱四单,老三叫白大柟,老四叫墨干。

一千数百年以后,帝□生出日月。从此九州太平,山陵安靖。四神还造了天盖,使它旋转,并用五色木的精华加固天盖。炎帝派祝融以四神奠定三天四极。人们都敬事九天,求得太平,不敢蔑视天神。帝□于是制定日月的运转规则。

后来共工氏制定十干、闰月,制定更为准确的历法,一日夜分为霄、朝、昼、夕。

八卦祖师

绣像:伏羲与八卦图绣像:伏羲与八卦图

传说伏羲因为制造八卦,人奉之为天神,尊其为八卦祖师。远古时代,人对大自然一无所知。天气会变化,日月会运转,人会生老病死,所有这些现象,谁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人们遇到无法解答的问题,都问伏羲,伏羲解答不了时,感到很茫然,人们为此每天提心吊胆地过日子。伏羲经常环顾四方,揣摩着日月经天,斗转星移,猜想着大地寒暑、花开花落的变化规律。他看到中原一带蓍草茂密,开始用蓍草为人们卜筮。

有一天,伏羲在蔡河里捕鱼,捉到一只白龟,他赶快挖了一个大水池,把白龟养了起来。一天,伏羲正在往白龟池里放食物,有人跑来说蔡河里出了怪物。他来到蔡河边一看,只见那怪物说龙不像龙,说马不像马,在水面上走来走去,如履平地。伏羲走近水边,那怪物竟然来到伏羲面前,老老实实地站那儿一动不动。伏羲仔细审视,见那怪物背上长有花纹:一六居下,二七居上,三八居左,四九居右,五十居中。伏羲薅一节蓍草梗,在一片大树叶上照着龙马背上的花纹画下来。他刚画完,龙马大叫一声腾空而起,转眼不见了。大家围住伏羲问:“这是个啥怪物呀”伏羲说:“它像龙又像马,就叫它龙马吧。”

伏羲拿着那片树叶,琢磨上面的花纹,怎么也解不开其中的奥妙。这天他坐在白龟池边思考,忽听池水哗哗作响,定睛一看,白龟从水底游到他面前,两眼亮晶晶地看着他,接着向他点了三下头,脑袋往肚里一缩,卧在水边不动了。他面对白龟聚精会神地观察起来。渐渐地,他发现白龟盖上的花纹中间五块,周围八块,外圈儿十二块,最外圈儿二十四块,顿时心里亮堂了,悟出了天地万物的变化规律惟一阴一阳而已。伏羲画出了八种不同图案即八卦图。

史书记载

编辑

朝代

作者

作品

西汉

司马迁

《史记·太史公自序》

西汉

戴圣

《礼记》

汉代

无名氏

《春秋运斗枢》

唐朝

司马贞

《三家注史记·三皇本纪》

南宋

王应麟

《三字经》

明朝

解缙姚广孝

《永乐大典》

清朝

皮锡瑞

《尚书大传》

后世纪念

编辑

太昊伏羲文化园

菏泽-太昊伏羲文化园菏泽-太昊伏羲文化园

太昊伏羲文化园位于菏泽市牡丹区胡集镇,总占地面积350亩,总建筑面积19000平方米。建设伏羲庙和祖源文化展览馆,主要包含净心湖、伏羲殿、雷神殿、八卦景、放生池等景观。太昊伏羲文化园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主旨,结合祖源文化经典,倡导孝文化以及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打造成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习近平同菏泽市及县区主要负责同志座谈时的讲话(二〇一三年十一月二十六日):菏泽,传说是伏羲之桑梓,尧舜之故里。

伏羲陵庙

伏羲陵位于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两城镇刘庄村西。它北依峥嵘的凤凰山,南抱空明澄碧的独山湖。陵上伏羲庙飞檐凌空,柱础拙古。庙后有“六合泉”、“圣母池泉”,湖光山色相映,环境幽雅秀丽。

陵台上建有伏羲庙,是有文字记载全国最早的一座伏羲庙,并且是唯一一座陵上建庙、陵庙合一的庙宇建筑,该庙亘古有之,保持了典型的宋代建筑风格,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伏羲陵庙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伏羲陵庙

据《魏书·地形志》记载:“高平,二汉属山阳……有洸水、千秋城、陆城、齐城、高平山、承雀山、伏羲庙。”可见在魏时伏羲庙即作为名胜了。唐宋元各代,也皆重修碑刻。据载,伏羲庙原是一组完整的古建筑群,前有三圣阁,后有女娲殿,另有钟楼、鼓楼、庙门等,周围绕以青石墙围,缀有翠柏苍松。可以想见,伏羲庙鼎盛之时,暮鼓晨钟绕绕,青泉溪流潺潺,秋风啸松柏而折衰草,春阳耀石墙而明旧庙,实为名胜,堪称古迹。1995年维修大殿时,在石质内柱上发现4处北宋七年的刻字,这证明大殿框架为宋代建筑,也是目前济宁市最早的庙宇建筑。

伏羲庙

伏羲庙

伏羲庙,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天水市秦州区西关伏羲路,始建于明代成化年间,后经九次重修,形成古建筑群。自1988年开始,每逢龙诞日(农历五月十三日),都在天水伏羲庙举办“天水伏羲文化节”,举行祭祀、朝拜仪式,祭祖活动。1992年8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亲笔题写了“羲皇故里”四个大字。

天水自古以来就有祭祀伏羲的传统。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秦人就在渭水河畔用“三牢”之礼祭祀伏羲,此后历朝祭祀,相沿成习。明代,天水祭祀伏羲形成定制,每年分春秋两祭,程序严谨,祭文由礼部制定,并制礼作乐,天水成为全国祭祀伏羲的中心。清代以后,伏羲祭祀仪式逐渐演化积淀为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深厚民俗文化。

太昊陵

河南省淮阳县伏羲太昊陵

太昊陵位于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太昊陵占地875亩,规模宏大,始建于春秋时期,增制于唐代。 被称为“天下第一陵”。 历代帝王曾51次亲自来此祭奠。1997年6月26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朱镕基亲笔题写“羲皇故都”四个大字。

淮阳县太昊陵庙会,已有数千年历史,被国家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年农历二月二至三月三都要举办庙会,当地还有农历二月十五祭祀伏羲氏的风俗。

伏羲摩崖石刻雕像

伏羲摩崖石刻雕像伏羲摩崖石刻雕像

伏羲摩崖石刻雕像,位于湖北襄阳市,高约70.5米、长约230米的中国最大的山体头像雕像——伏羲摩崖石刻雕像在襄阳岘山正式开工。“眼睛长9米、高2米,鼻子长18米、宽9米,一个鼻孔可容纳十余人。雕像由国内著名雕刻大师聂承兴负责设计。

公祭伏羲大典

编辑

山东菏泽

菏泽-恭祭伏羲大典

2024年4月22日,甲辰(2024)年恭祭伏羲尧舜禹大典在菏泽市牡丹区胡集镇尧舜禹主题公园举行,恭祭大典活动包括鸣炮、击鼓、鸣锣、恭读祭文等环节。在恭祭主会场献花焚香后,参祭人员肃穆礼立,伴着唢呐鼓乐向伏羲尧舜禹列祖列宗行五鞠躬礼,礼敬祖先,慎终追远。恭祭伏羲尧舜禹大典已连续举办了15届,举办了“先秦成阳故城与帝尧陵研讨会”“中华孝文化研讨会”“中华伏羲祖源文化论坛”等文化盛事。

甘肃天水

2014年起,每年与台湾同时举办海峡两岸共祭伏羲典礼,已连续举办10届。

2024年6月21日,2024(甲辰)年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在天水伏羲广场举行,是第11次与台湾地区同日同时举行海峡两岸共祭伏羲典礼。

出版图书

编辑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周易

作者名称 伏羲

影视形象

编辑

年份

影视类型

影视作品

演员

2009年

电影

人皇伏羲

谭耀文

2000年

电视剧

伏羲女娲

黄志忠

2003年

奔月

郑则仕

2004年

我和僵尸有个约会3

郑浩南

2005年

天地传奇

焦恩俊

2010年

华夏演义

刘德凯

2014年

英雄时代

张纪中

下一篇 炎帝

上一篇 燧人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