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花鱼 编辑
黄花鱼,是鲈形目石首鱼科黄鱼属的鱼类统称。黄花鱼分为大黄花鱼和小黄花鱼,其形态相近,习性相似。这类鱼体侧扁延长,呈金黄色。大黄花鱼尾柄细长,鳞片较小,小黄花鱼尾柄较短,鳞片较大;小黄花鱼体长短于大黄花鱼;大黄花鱼的下唇长于上唇,口闭时较圆,小黄花鱼上、下唇等长,口闭时较尖。黄花鱼因其鱼头中有两颗坚硬的石头,又名石首鱼。黄花鱼分布在中国的黄海、东海、南海、渤海海域,朝鲜西海岸也有分布。大黄花鱼是暖水性近海鱼类,生活在浅海区域的中下水层,并有结群洄游的特征。厌强光,喜浊流水域,黎明、黄昏或大潮时多上浮,白昼和小潮时下沉。小黄花鱼适温幅度广,黄昏时上升,黎明时下降。白天在水的底层或近底层,产卵时浮至中层,有结群越冬、产卵洄游的习性。大黄花鱼主食各种小型鱼类、虾类、虾蛄和蟹。小黄花鱼主食毛虾、小鱼和桡足类。大黄花鱼4-6月产卵,小黄花鱼3-6月间产卵。黄花鱼的肉可入药,味甘、性平,具有益气健脾,补肾,明目,止痢的功效。黄花鱼食用做法很多,鱼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对人体有很好的补益作用,对体质虚弱和中老年人有很好的食疗效果。黄花鱼是中国主要经济鱼类之一,为四大海洋渔业品种。过度捕捞致使该品种已濒临灭绝,野生黄花鱼更是凤毛麟角、十分稀少。市场上出售的黄花鱼多为人工养殖,其品质、口味远不如野生黄花鱼。
中文名:黄花鱼
外文名:yellow croaker
别名:黄鱼、花黄鱼
拉丁学名:Larimichthys (D. S. Jordan et Starks, 1905)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纲:硬骨鱼纲
亚纲:辐鳍亚纲
目:鲈形目
亚目:鲈亚目
科:石首鱼科
属:黄鱼属
颜色:黄色
①大黄鱼
黄花鱼
②小黄鱼
形状和大黄鱼相近而小。体长约20厘米。小黄花鱼上、下唇等长,口闭时较尖。侧线鳞60~63。背鳍Ⅸ34~36,起点与胸鳍的起点相对。臀鳍Ⅱ9,起点稍后于背鳍鳍条的中部。胸鳍19,长而尖,末端超过腹鳍的末端。腹鳍稍短于胸鳍。尾鳍楔形,尾柄较短,鳞片较大。体背侧灰褐色,两侧及腹侧为黄色,背鳍边缘灰褐色。有洄游习性。
黄花鱼
黄花鱼厌强光,喜浊流水域,黎明、黄昏或大潮时多上浮,白昼和小潮时下沉。小黄花鱼适温幅度广,黄昏时上升,黎明时下降。白天在水的底层或近底层,产卵时浮至中层。大黄花鱼主食各种小型鱼类、虾类、虾蛄和蟹。小黄花鱼主食毛虾、小鱼和桡足类 。
大黄鱼分布于中国黄海南部、东海和南海;小黄鱼分布于中国黄海、渤海、东海及朝鲜西海岸。
洄游和渔汛
黄花鱼
养殖技术
1.良好的水质环境
(1)重新调整养殖网箱的布局
根据产量计划确定养殖网箱的规模。通过当地政府组织,科技人员阐明养殖网箱合理布局的科学道理,广泛动员养殖户按比例拆减70%的现有网箱,并根据(NY/T5061-2002)《无公害食品 大黄鱼养殖技术规范》标准,进行重新布局。
(2)加强网箱区环境的日常保护
①每个养殖区网箱连续养殖两年后,应统一收上挡流装置及网箱,休养3~6个月。
黄花鱼
③网箱区的环境卫生:a.“渔排”上的人粪尿等生活污水、废弃物、残饵、垃圾、病死鱼、油污等应收集上岸进行无害化处理。b.换洗网箱应在彩条布箱内消毒后冲洗,并把冲洗网箱的污水进行收集和处理。c.“渔排”外围要有防油污设施。
(3)推广鱼、贝、藻间养的生态养殖模式
在留足网箱之间的通道和周边空间的前提下,采用海水鱼网箱、贝类、藻类养殖区间隔布局。贝类可滤食水体中悬浮的残饵颗粒和浮游植物而生长良好,并使海水变得清洁;藻类可吸收鱼类和贝类排放的氮、磷而生长良好,且藻类光合作用产生的氧,可增加水体中的溶氧量,保证鱼、贝生命活动需要,促进鱼、贝类产生的污染物的氧化,还可生产出优质贝、藻产品。如此在网箱区一带形成一个互利互补的良性生态群落,既提高海区养殖效率,又可以改善海区生态环境。
(4)使用优质、适口人工配合颗粒饲料并适量投喂
优质、适口的人工配合颗粒饲料能够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饵料系数,减少残饵量。应以优质的浮性人工配合饲料代替鲜杂鱼肉靡投喂,既可保护水产资源,又可减少残饵对网箱养殖区的污染。
2.种质优良与体质健壮的苗种
(1)苗种的种质要求
使用原种或经选育的生长快、个体大的良种亲鱼;改变由于滥用小个体亲鱼进行近亲繁殖,造成海水鱼养殖种类个体小型化、抗病力下降和性成熟提前等种质退化现象。
(2)苗种的体质要求
黄花鱼
网箱养殖的海水鱼鱼种放养密度应适当,不是密度越大越好。在网箱区水较深、布局合理、水流畅通和水质良好条件下,养殖的大黄鱼可按单产105千克/米2或15千克/米3、成活率90%的计划,以及鱼种和养成鱼的规格来投放鱼种。
3.病害的防控
网箱养殖海水鱼的主要疾病有病毒性、细菌性、寄生性、敌害生物、饵料引起的及其他。防治鱼病,应以防为主。
(1)苗种检疫
①苗种的调运或投放前要进行检验、检疫,防止病原体带入。
②有病的苗种应在原地进行治疗、处理,完全痊愈并杀灭了传染性病原后才能调运与投放,从源头上切断病原传播。
(2)病害防治综合措施
①推广使用鱼类疫苗,以减少养殖用药。
②选购抗病力强的苗种。
③切断病原体的传播途径:病、死鱼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不得丢弃入海,以防疫病传播。
④鱼种先消毒,后投放。
4.养殖现场质量安全监控
(1)建立健全监控体系
①建立养殖现场质量安全监控机构与队伍。
②进行日常的质量安全检测。
③技术员巡回或驻点对养殖投入品以及关键环节进行指导和监控。
④渔排操作工人经相关培训后上岗。
⑤按照《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建立健全水产养殖生产记录等制度。
(2)养殖现场监控
①网箱区环境监控:a.定期定点监测:每月大、小潮水各1次,监测项目根据需要而定,发现水质超标及时查找原因并予以排除。b.突发事件(暴雨、倾废,漏溢油、化学品等污染及缺氧死鱼发生时)监测:可有针对性地选择主要项目检测。
黄花鱼
③饲料监控:a.对冰鲜饵料来源、鲜度,是否带入寄生虫等病原体和违规使用福马林防腐剂等进行检查与记录。b.对配合饲料生产厂家、日期、批号、保质期,是否符合NY5072-2002《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标准要求,以及存放地点安全性、饲料质量等进行检查与记录。c.计算合适投喂量。
④商品鱼起捕前的质量安全监控:a.确认施用的药物已过休药期。b.因施用过某种药物与饲料,而对商品鱼质量安全可能造成影响时,对有关指标进行检测。c.捕鱼前停饵1天;活鱼运输的要停饵3天。d.活鱼运输时,要检查是否存在“应激反应”。e.选用质量安全有保障的厂家生产的保鲜用冰。
⑤起捕网箱及保鲜箱要做好标志与记录,以便溯源。
药用价值
黄花鱼的肉可入药,味甘、性平,具有益气健脾,补肾,明目,止痢的功效 。
食用价值
黄花鱼食用做法很多,鱼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对人体有很好的补益作用,对体质虚弱和中老年人有很好的食疗效果 。
经济价值
黄花鱼是中国主要经济鱼类之一,为四大海洋渔业品种。过度捕捞致使该品种已濒临灭绝,野生黄花鱼更是凤毛麟角、十分稀少。市场上出售的黄花鱼多为人工养殖,其品质、口味远不如野生黄花鱼 。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