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贞 编辑

中国古代谥号

是古代官方封的一种谥号(评定),谥号对象不仅包括文臣,也包括宗室贵族成员。在宋仁宗以前,“文贞”为最高等级的谥号,宋仁宗以后到明代,“文贞”成为仅次于“文正”的谥号。

目录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文贞

性质:谥号

谥法

编辑

文:经纬天地曰文;道德博闻曰文;慈惠爱民曰文;愍民惠礼曰文;赐民爵位曰文;勤学好问曰文;博闻多见曰文;忠信接礼曰文;能定典礼曰文;经邦定誉曰文;敏而好学曰文;施而中礼曰文;修德来远曰文;刚柔相济曰文;修治班制曰文;德美才秀曰文;万邦为宪、帝德运广曰文;坚强不暴曰文;徽柔懿恭曰文;圣谟丕显曰文;化成天下曰文;纯穆不已曰文;克嗣徽音曰文;敬直慈惠曰文;与贤同升曰文;绍修圣绪曰文;声教四讫曰文。

贞:清白守节曰贞;大虑克就曰贞;大宪克就曰贞;不隐无屈曰贞;内外用情曰贞;忧国忘死曰贞;内外无怀曰贞;忠道不扰曰贞;保节扬名曰贞;履正中馈曰贞;守教难犯曰贞;幽间专一曰贞;恒德从一曰贞;直道不挠曰贞;名实不爽曰贞;事君无猜曰贞;德性正固曰贞;率义好修曰贞;德信正周曰贞。

发展

编辑

早在唐朝时期,最高等级的谥号便是“文贞”,这是历代读书人梦寐以求的谥号,比如魏征、宋璟张说这些贤臣,死后都谥“文贞”。北宋初年,“文贞”仍然沿袭唐制,是最高等级谥号。比如太宗年间的贤臣李昉王旦等都在死后获谥“文贞”。到了宋仁宗开始,因为宋仁宗御名“赵祯”,为了避讳,将“文贞”改为“文正”,此后历代沿袭。明代,“文贞”成为仅次于“文正”的谥号。

名人

编辑

北魏:崔宏、游肇、贾思伯

北齐:卢叔武

南梁:阮孝绪(文贞处士)

唐代:魏征、苗晋卿、宋璟、张说、苏瑰、韦安石、牛僧孺等

宋代:李昉、王旦等

金代:张万公

元代:曹伯启、不忽木、马祖常、王利用等

明代:杨士奇、徐阶、钱象坤、倪元璐(明朝谥文正、清朝谥文贞)等

清代:陈廷敬李光地张玉书、张锡庚等

下一篇 谥法解

上一篇 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