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堂集林 编辑
《观堂集林》是海宁王国维先生(1877-1927)的一部自选文集,反映了他在学术上多方面的卓越成就,被公认为中国学术史中的不朽之作。 《观堂集林》涉及的学科领域十分宽广。其《艺林》系遵《汉书·艺文志》所设《六艺略》,指经学,包括《书》、《诗》、《礼》、《乐》、《春秋》、《论语》、《尔雅》,以及小学,小学又分文字、音韵。
作品名称:观堂集林
作者:王国维
创作年代:1923年
文学体裁:散文集
观堂集林
(1)殷墟卜辞;(2)两周金文;(3)战国文字;(4)西域汉简;(5)汉魏石经;(6)敦煌文书;(7)铜器定名;(8)三代地理;(9)殷周礼制;(10)古文源流;(11)字书韵书;(12)版本校勘;(13)西北史地。平均计算,等于每年都开辟一个领域(王有不断变换题目的习惯)。
这些研究,是一种介于宋、清金石学与外来考古学之间的东西。王国维的“二重史证”其实不是来自西方考古学(西方考古学与文献历史学是两门学问),而是来自宋代“考古学”(它是铭刻学与文献学相结合的史学研究),但他的研究还是直接影响到后来的考古学(台湾中研院一直是把考古置于史语所,大陆的考古原来也是设于历史系)。王治甲骨是从帮助罗振玉校写《殷墟书契考释》入门。
此书原稿于1951年由罗氏后人售于陈梦家。陈在《殷墟卜辞综述》58-61页对稿本原貌有说明,可以证明“剽窃说”是无稽之谈。王氏追随罗氏,贡献主要是用殷墟卜辞印证《史记·殷本纪》(《殷墟卜辞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从而鼓舞了前中研院史语所1928-1937年的殷墟发掘,证实了殷商在历史上的真实存在。王国维治金文,也是利用罗氏所藏,除铭文考释,所作《宋代金文著录表》、《国朝金文著录表》和《两周金文韵读》,都是重要工具书。
观堂集林
他的研究多属陈寅恪所说“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但晚年致力西北史地,则属陈氏所说“取异族之故书与吾国之旧籍互相补正”。还有他早年的文学研究,也是“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三者都是“足以转移一时之风光,而示来者以轨则”的东西(陈寅恪《王静安先生遗书》序)。
王国维是大家,“大家”的意思,不是字字句句颠扑不破,每篇文章都是“不刊之论”,而是把每个细小的问题都纳入大的范围来考虑,善于即小见大,它更关心的是问题的整体推进。除了从小到大,还要从大到小,特别是从大到小。
观堂集林
观堂集林序一
观堂集林序二
卷第一 艺林一
生霸死霸考
高宗肜日说
《洛诰》解
与林浩卿博士论《洛诰》书
再与林博士论《洛诰》书
《周书·顾命》考
《周书·顾命》后考
陈宝说
《书·顾命》同瑁说
肃霜涤场说
卷第二 艺林二
与友人论《诗》、《书》中成语书
与友人论《诗》、《书》中成语书二
释乐次
周《大武》乐章考
说《勺》舞《象》舞
说《周颂》
说《商颂》上
说《商颂》下
汉以后所传周乐章
卷第三 艺林三
明堂庙寝通考
说斝
说觥
说盉
说彝
说俎上
说俎下
说环玦
说珏朋
女字说
…………
卷第二十四 缀林二
观堂别集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观堂外集
王国维著述要目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