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底比斯 编辑
在公元前14世纪中叶的古埃及新王国时期,尼罗河中游,曾经雄踞着一座当时世界上无与伦比的都城。这就是被古希腊大诗人荷马称为“百门之都”的底比斯。
中文名:底比斯
别名:百门之都
出现时间:公元前14世纪中叶
出现地点:尼罗河中游
卢克索神庙
古埃及中王国(约公元前2000-前1780年)和新王国(公元前1567-前1085年)时期的都城。城跨尼罗河中游两岸,规模宏大,称为“一百城门的底比斯”。建筑壮丽,壁画尤为精致。其遗址即今埃及卢克索和卡纳克一带。公元前88年被毁。现有大量古代文化遗迹。
从公元前2134年左右,埃及第十一王朝法老孟苏好代布兴建底比斯作为都城,直到公元前27年,底比斯被一场大地震彻底摧毁时止,在2000多年的漫长岁月里,底比斯在古埃及的发展史上始终起着重要作用。
古城底比斯
到公元19世纪,只留下一堆废墟的底比斯,成了古墓盗劫者的乐园。在现今埃及的卢克索和卡纳克一带,人们还能见到底比斯遗址的一些断垣残壁。
到了公元前2000年左右,虽然第十二王朝的开创者门内姆哈特一世曾把首都从底比斯迁到孟斐斯附近的李斯特,但在底比斯仍然为阿蒙神继续兴建纪念性建造物。
从公元前1790年到公元前1600年左右,中王国遭到了外族喜克索斯人的入侵。
喜克索斯人征服了大半个埃及,最后定都阿瓦利斯,建立了第十五王朝和第十六王朝。底比斯经历了第一次衰落。
埃及人阿赫摩斯一世的率领下,又在底比斯建立了第十七王朝,并在公元前1580年左右攻占了阿瓦利斯城,把喜克索斯人赶出了埃及,开创了古埃及新王国时代。
古城底比斯
底比斯在埃及古王国时期,是一个并不出名也不很大的商道中心。通往西奈半岛和彭特的水路,通往努比亚的陆路,都要经过底比斯。底比斯的兴盛是跟阿蒙神联系在一起的。法老孟苏好代布把首都定在底比斯后,又将阿蒙神奉为“诸神之王”,成了全埃及最高的神,从此开始在底比斯为阿蒙神大兴土木。底比斯在古埃及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就这样被奠定了下来。
埃及少雨,空气干燥,地底也不潮湿,陵墓都是凿土而成,类似中国
古城底比斯
由入口沿搭建的木扶梯下达墓穴深处,两边的壁画都异常美丽,绘制精细,色彩鲜艳。从这些墙上的彩色浮雕,可以揣测法老所持的对死后世界的观念,内容主要描述天上的神灵和法老的丰功伟绩,有神话、历史、法老的前世,现世和来世——譬如用双手双脚来支撑丧失身躯的NUT女神,其体内的红球象征着太阳,这是埃及最有名的创世纪神话人物。另外,还可以看到木乃伊的开口仪式,国王在手持竹竿的奥西里斯神面前接受审判,死者之神制作木乃伊等画面……墓内的文物大都已转移到开罗埃及博物馆,只剩下精美的壁画和外棺。我唯一感觉遗憾的是,进入墓穴后就严禁拍照和录像了,所以未能带回更多的影像资料。
卡纳克神庙(Karnak Temple)又称阿蒙—赖神庙。阿蒙(Amon)和赖(Ra)是古埃及的两个太阳神,后合为一体,是古埃及的主神。神庙始建于约公元前2000年的第13个王朝,其后十多个王朝屡次扩建,是埃及法老献给太阳神、自然神和月亮神的庙宇,神殿巍峨凝堂,是一座综合性的巨大建筑群。
庙门前面对尼罗河,高达38米,称为塔门。大门和神殿之间的大院两边排列着40个狮身半面或者狮身举面的巨大石像,造型质朴,气势宏伟。在埃及常见狮身的人或者动物像,从著名的狮身人面像到狮身牛面像,狮身羊面像。这是因为在古埃及,狮子是力量的象征,为其塑像是显示权力和威力。
进入主殿,感觉犹入石林,在这个面积近500平方米的主殿里,有排成16行共134根,5人不能合抱的巨石圆柱,其中的12根莲花柱高达21米,全是整块石料雕成,柱上均残留有描述太阳神故事的彩绘和象形文字。仰望这一根根石柱,不由肃然思远,几千年前埃及人竟然就能建造出这样伟大的建筑。
庙里巨大的法老雕像随处可见,实觉目不暇接——埃及历史上著
埃及底比斯遗址
从塔门进入神殿,在神殿前有两座高大的拉美西斯二世坐像,门前原有两块方尖碑,现仅存一块。另一块高25米的方尖碑在1831年被移到法国巴黎大名鼎鼎的协和广场上。最初在两座拉美西斯二世坐像旁还有4个粉红色花岗岩的主像,其中有皇后内弗尔塔里,但塔门右侧留存的拉美西斯二世的女儿麦丽特阿梦已经残破不堪,她的面貌轮廓倒还清秀。
曼侬神像
从塔门漫步入神殿,走过一个宽敞的庭院,一个大厅和侧厅。庭院四周三面建有双排雅致的似纸莎草捆扎状的石柱,柱顶呈伞形花序状,并以莲花为装饰,优美大气。北部入口处是造型独特且雄伟壮观的柱廊,共16根柱子,每根14米高,柱顶状似绽开的单瓣纸莎草花。在柱间还有埃及神话中奥里斯安的塑像。古埃及第19王朝法老拉美西斯二世在围墙外又增建了一个庭院,并在柱廊的柱子之间放置自己的雕像(高达10米),在壁上也刻有许多浮雕及象形文字,另在塔门上有描绘拉美西斯二世在叙利亚奥隆德斯河畔与西台族敌人英勇奋战的情景。内厅左侧的降生宫实际上是一个小型的礼拜堂,四周的浮雕描绘着女王和阿蒙太阳神的结婚仪式,以及在女神帮助下降生王子的情景。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卢克索神庙的柱厅,土黄色的大柱由内而外,柱式不断变化:内侧则变为开放的纸草花柱头,密柱耸立,神秘而威严。
夕阳西下时分,卢克索神庙巨大的淡褐色石柱傲然挺立,它似乎正向千里来此朝圣的人们诉说着千年文明和人间沧桑。
晚餐过后,卡纳克神殿处在黑暗笼罩中,万籁俱寂,在卡纳克圣湖畔,在神妙光束的引导下,云游于法老的世界。有幻觉之感的旁白抑扬顿挫,铿锵有力,那仿佛是法老在独白,众神在议论,争辩或祈祷,不得而知。突然阿拉伯古乐齐鸣,百万雄师严阵以待,法老御驾亲征,歼敌奏捷,凯旋归来,举国欢庆——青灰的、紫红的光束以神殿里的巨大雕像和断壁残垣为背景,由近及远,由远及近地映现出一幅幅埃及古王朝千古兴亡的历史匡画。
古城底比斯位于埃及南部的尼罗河畔,是古埃及帝国中世纪和新王朝时代(约公元前2040至1085年)的首都,迄今为止已有四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最古老的都城之一。
凯尔奈克神庙和卢克索神庙是古埃及建筑艺术上两块璀璨的瑰宝。
底比斯女祭祀
卢克索神庙是底比斯主神阿蒙的妻子穆特的庙宇,规模与建筑物仅次于凯尔奈克神庙,但建筑同样雄伟壮观。公元前14世纪神庙建成,献给阿蒙神。公元初期,神庙曾经被改建为教堂。神庙包括一个围有列柱廊的庭院和一个大厅与侧殿。大厅东面是是一个小型礼拜堂,墙壁上刻有穆特穆伊亚女王和阿蒙太阳神象征性结婚及降生王子的浮雕。神庙北部入口处是雄伟壮观的柱廊,共有14根近16米高的石柱。公元前13世纪,古埃及法老拉美西斯在神庙围墙外又增建了一个庭院,在其柱廊的柱子之间安放了法老的雕像。法老还修建了一个塔门,门上有描绘当时的节日盛况以及他在叙利亚作战情景的浮雕。
尼罗河西岸群山是古埃及帝王后妃和达官贵族墓葬集中之地。这些墓穴依山开凿,“国王谷”的法老墓室有的洞穴入地下100多米,墓道起伏曲折,左右各有厅事、墙壁和拱形的天花板绘着彩色壁画并配有文字。有各种动物形状的神明肖像,也有古代耕耘、狩猎情景、宫廷欢乐歌舞的场面。尤其以贵族塞瑙法尔墓的壁画,保存最为完整。这些壁画反映古代埃及人生活和信仰,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希腊大诗人荷马曾赞誉底比斯为“百门之城”。公元前约2040年—前1991年的十一王朝时期底比斯第一次成为全埃及的首都,大兴土木、广建神庙是底比斯辉煌时代的突出特征。卡纳克神庙是埃及最宏伟壮观的建筑之一,它是供奉太阳神的。后经数代王朝的修葺扩展,凝聚着埃
古城底比斯及其墓地
完成于拉美西斯二世的底比斯阿蒙神庙主殿,总面积达5000平方米,有134根圆柱,中间最高的12根大圆柱高达21米,每根柱顶上可以容纳100来人,规模真是大极了。为世界所罕见。
底比斯陵墓
另外,像路克索尔寺院,拉美西斯二世宫殿、阿蒙诺斐斯三世寺院等等,也都十分庄严宏伟。与此同时,他们又在西底比斯修建了一系列工程浩大的陵墓,其中尤以著名的拉美西斯二世墓和图坦卡蒙墓更为豪华。
但是,鉴于往昔兴建起来的金字塔陵墓太引人注目,虽然防范措施严密,还是未能逃脱盗墓者的侵袭。于是,法老们经过反复琢磨,决定不再建造巍然屹立的金字塔陵墓,而是把荒山作为天然金字塔,沿着山坡的侧面开凿地道,修建豪华的地下陵寝。
阿蒙神庙主殿
在很长一个时期里,“国王之谷”没有被人发现。但是,随着岁月的推移,这里的陵墓还是神不知鬼不觉地被盗墓者一个个的洗劫一空。不过,有一座法老的陵墓却奇迹般地逃脱了厄运,静悄悄的沉睡了3300多年,直到1922年才被英国考古学家卡特博士发现。2010年沐月著《亡者之翼》中,就对卡特博士的寻宝之旅进行了完美的展示。
这就是人们在前边提到过的法老图坦卡蒙墓。图坦卡蒙墓之所以能在几千年里没有被人发现,是因为在这座墓的上层,又有许多其他法老的墓,而在地面上贫民们又盖上了许多茅舍。图坦卡蒙的三间墓室里还发现了数不胜数的金银财宝。如果把这些财宝折合成如今的货币至少也有数百亿美元!新王国时期埃及法老们的豪华由此也就可见一斑了。
哈特什帕苏墓
一是历史悠久,现存的遗址一般均建于公元前21世纪至前11世纪之间。
二是规模宏大,这些古代建筑多用巨石建造,其中有高43米、厚15米、宽115米的门楼;高18米的雕像;高24米、周长15米的石柱;高30米,用整块石料凿成的方尖碑,所用石块动辄重逾数吨,仅卡尔纳克神庙使用的石料总计就达数百万吨。
底比斯建筑壁画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