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兴初 编辑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成都军区原司令员

梁兴初梁兴初

梁兴初(1913年8月23日—1985年10月5日) ,男,原名梁兴祚,江西吉安人,中共党员 ,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 ,中将军衔 ,中共第九届中央委员 ,成都军区原司令员 。

1930年4月,梁兴初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6年,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 。1937年8月,分赴抗日前线。1938年8月,升任685团副团长 ;11月,115师挺进山东,任苏鲁豫支队副支队长兼四大队队长 。1940年底,任新四军独立旅旅长 。1943年1月,指挥部队给犯我巨峰的日寇以沉重打击,后成立滨海军区第一军分区,任司令员 。1946年8月,任东北民主联军一纵队副司令员兼一师师长 。1947年5月,调任东北民主联军6纵队副司令员兼16师师长;9月,任东北民主联军十纵队司令员 。1948年秋,参与指挥黑山阻击战,创下了以少胜多的战争奇迹 。1950年10月,参加抗美援朝,任38军军长 。1950年11月,参加第二次战役攻打德川战役,带领38军打出“万岁军”美誉 。1954年3月,任海南军区司令员 。1955年3月,任广州军区副司令员;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 。1967年至1973年,任成都军区司令员 。1985年10月5日,在北京辞世,终年73岁 。

梁兴初先后参加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和长征 ,历经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功勋卓著,百炼成钢 。在辽沈战役中参与指挥著名的黑山阻击战 ,创造“以少胜多”的奇迹 ,抗美援朝战争率部参加第一至第四次战役。他作战勇敢、治军有方,以善打硬仗恶仗著称,被赞誉为“虎将” 。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梁兴初

性别:男

国籍:中国

籍贯:江西吉安

出生日期:1913年8月23日

逝世日期:1985年10月5日

毕业院校: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等军事学院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军衔:中将

原名:梁兴祚

逝世地:北京

人物生平

编辑

早年经历

1913年8月23日,梁兴初生于江西省吉安县(现吉安市)渼陂村 。6岁时就帮家里砍柴,做些零杂活 。9岁入本村私塾念书。12岁因家贫辍学。13岁至17岁在本村铁匠铺当学徒 。学徒期间,梁兴初烧火、打铁、做饭、带孩子,起早贪黑,吃不饱,睡不好,老板稍不顺心,就拳打脚踢,尝尽了压迫之苦。三年满徒后,还要帮老板干二年。第二年端午节前夕,梁兴初要求店东支付工钱回家过节,老板翻脸,大骂一顿,把他赶出店门 。

梁兴初痛恨不合理的旧社会,向往自由生活的新天地。此时,井冈山地区的红军游击战争发展很快,“打土豪,分田地”的革命形势激动梁兴初的心,从红军身上看到了希望。1929年,梁兴初加入本村少先队,担任分队长,参加宣传群众、站岗放哨、盘查来往行人的活动 。

土地革命战争

1930年4月,梁兴初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每战必冲锋在前,作战勇敢顽强,5个月后被提拔为团部通讯班班长;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5月,在中央苏区第二次反“围剿”战斗中负伤 ,之后历任红4军11师33团排长、31团连长、32团政治指导员、红1军团第2师4团、5团营长,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 。

1932年秋,在黄陂战斗中,梁兴初身先士卒,两次负伤,仍带领战士奋勇冲杀,受到军部表彰 ,所在红4师31团3连被授予“战斗模范连” 。

1933年,在于都河伏击战中,一颗子弹从左腮穿透梁兴初的头部,当场血流满面,说话都困难,仍带伤指挥,先后打退敌人7次进攻。由于失血过多,梁兴初昏倒在阵地上,昏迷三天三夜,硬是奇迹般地活了过来,从此有了梁兴初是“铁打的”威名;6月,梁兴初在广昌战斗中再次负伤。年底在保卫兴国的战斗中,又一次负伤住院。1934年长征后,参与了攻占土城、四渡赤水、鲁班场、龙里等一系列战斗 。

1935年,长征经过贵州,在猪场阻击战中与敌展开白刃战,梁兴初又一次负伤,并带伤继续长征,后任总部直属侦察连连长 。长征到达到陕北后,梁兴初任红1军团2师2团团长,率部参加了直罗镇、东征、西征和山城堡战役 ,东征作战中梁兴初右手负伤,食指、中指落下残疾 。1936年,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 。

梁兴初 梁兴初

抗日战争

1937年8月26日,接到八路军总部电令,抗大学员提前毕业,分赴抗日前线。梁兴初任115师343旅685团1营营长。9月下旬参加平型关战斗,完成了师、团首长交给他的打掉“蛇头”的任务。1938年8月,升任685团副团长 ;11月,115师挺进山东。梁兴初任苏鲁豫支队副支队长兼四大队队长,在指挥崔庄战斗中,歼伪军四个团,为开辟湖西抗日根据地创造了有利条件 ;12月,梁兴初作为苏鲁豫支队的副司令(时任八路军第115师685团副团长),与支队长彭明治等一起,率领该支队挺进微山湖湖西,开辟湖西根据地 。1939年12月,四大队进入鲁南,在兑头沟设伏,全歼日寇90余人。而后梁兴初任东进支队支队长,率部进入郯(城)马(头)地区,首战白围子,继克郯城,大战重坊、马头,开辟了郯马根据地,并建立了抗日政权 。

1940年底,八路军一一五师教导五旅,奉命从山东郯城翻越陇海铁路至江苏省泗沭县爱园镇条河村周边驻扎。皖南事变后,改编为新四军独立旅,梁兴初任旅长,罗华生任政委,刘兴元任政治部主任。之后,独立旅领导和地方政府领导一起积极宣传“二五减租”“抗日反匪”“帮助农民春种秋收”“挖交通沟”“收藏粮食”等 。两年间,独立旅参加大小战斗160多次 。

1942年7月7日,梁兴初、罗华生带领两个团返回山东 ,后参加了第三次甲子山反顽战役和多次反“扫荡”反“蚕食”战斗,对巩固滨海区和开辟滨北根据地起了重要作用。1943年1月,梁兴初指挥部队给犯我巨峰的日寇以沉重打击;7月,在三关口指挥十三团全歼伪“皇协军”第五旅旅长以下700余人,占领五莲山区,巩固和扩大了滨北抗日根据地,成立滨海军区第一军分区,梁兴初任司令员 。

1942年,梁兴初(右三)与罗荣桓(右二)在山东 1942年,梁兴初(右三)与罗荣桓(右二)在山东

解放战争

日本投降后,梁兴初担任山东解放军一师师长,指挥部队攻克胶县,收复诸城,驰骋济平原,歼敌5000余人。在八年抗战中,梁兴初浴血奋战于山西、河北、江苏、山东等省广大地区,为捍卫神圣领土,建立了功勋 。

1946年2月,林彪决定在秀水河子一带打歼灭战,点名让梁兴初1师等部担当此任。梁兴初根据东北民主联军总部的命令和意图,在秀水河一带进行了详细部署。2月14日22时,总攻按计划正式打响,在梁兴初指挥和部队官兵的冲击下,仅经过一夜激战,便消灭了全部美制装的国民党军加强团 ;6月,在梁兴初的指挥下,全歼进犯新站、拉法之敌88师263团又一个营,阻止了敌人向北满的进攻;8月,任东北民主联军一纵队副司令员兼一师师长 。

1947年,梁兴初参加三下江南作战。指挥一师在张麻子沟设伏,全歼新一军一个主力团大部;5月,调任东北民主联军6纵队副司令员兼16师师长,参加夏季攻势作战,全歼敌新6军暂2师31团;9月,任东北民主联军十纵队司令员 。

1948年秋,辽沈战役拉开序幕。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挥师南下,围攻锦州及其外围据点,对东北国民党军形成“关门打狗”之势。国民党第九兵团司令官廖耀湘率11个师3个骑兵旅,组成“西进兵团”增援锦州。梁兴初带领东北野战军第十纵队在黑山、大虎山一线建立防线,全力阻击数倍于己的国民党军 。

敌我力量悬殊,注定是一场恶战。梁兴初接到东北野战军总部电令:坚守三天,西逃之敌必遭全歼。梁兴初提出“死守黑山,抗击敌人,与阵地共存亡”的口号,最后以伤亡4300余人的重大牺牲,圆满完成阻击廖耀湘兵团西进和而后参加围歼的任务,共歼国民党军2万余人,缴获大量武器装备,打出了辽沈战役中最为惨烈的一场恶战,创下了以少胜多的战争奇迹 。

梁兴初(右)和战士们 梁兴初(右)和战士们

1948年11月,梁兴初任东北野战军第47军军长 。之后率部参加平津战役。后指挥师南下,途经河南新乡时,促使新乡国民党第40军军长李辰照接受和平改编 。1949年5月,调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8军军长,挥师南下,协同兄弟部队进行了宜昌战役、渡江作战和衡宝战役,接着进军广西,解放百色。在解放战争中,梁兴初率领部队由山东打到东北,从东北打到广西,打了许多硬仗、恶仗、胜仗 。

抗美援朝战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梁兴初于1950年10月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军长 ,带领志愿军首批入朝。在入朝第一次战役中,由于过于谨慎,贻误了战机,受到彭德怀严厉批评。梁兴初主动承担全部责任,和全军官兵都憋着一股劲 。

左起:梁兴初、江拥辉、刘西元入朝初期合影 左起:梁兴初、江拥辉、刘西元入朝初期合影

1950年11月,志愿军发起第二次战役,副司令员韩先楚把攻打德川的任务交给了梁兴初。在发动进攻前的晚上,梁兴初命令一支侦察小分队插到德川以南武陵里,炸毁大同江上的武陵公路大桥,堵住了敌人的退路。次日,命令第三十八军主力兵分三路出击,占领德川城北、城东高地,将南朝鲜第七师包围在德川河谷的狭小地带。经过7个小时的激战,全歼南朝鲜第七师师部及所属第五、第八联队,生俘美军顾问团。随后,彭德怀向第三十八军下达抢占三所里的命令。梁兴初果断指挥第114师占领嘎日岭主峰。同时,命令第113师迂回前进,一举攻占西线美第八集团军腹地三所里。敌人不甘心失败,企图夺回三所里。梁兴初带领部队进行阻击,尤其以松骨峰战斗最为惨烈,美军出动了十几架飞机轮番轰炸,数十辆坦克掩护步兵6个多小时轮番进攻,都未能前进一步。此次战役第三十八军作用突出,战果辉煌,打出了“万岁军”的美誉 。

梁兴初(右二)与彭德怀(左一)在朝鲜前线 梁兴初(右二)与彭德怀(左一)在朝鲜前线

1952年3月,梁兴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0兵团代理司令员;8月,任志愿军西海岸指挥部副司令员 。

和平时期

梁兴初从朝鲜回国后于1954年3月任海南军区司令员 。1955年3月,任广州军区副司令员;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 。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等军事学院。1967年至1973年,任成都军区司令员 。

毛主席接见梁兴初(左) 毛主席接见梁兴初(左)

1973年,梁兴初被免去成都军区司令员职务,下放至山西义井化工厂劳动。61岁的梁兴初,因战争年代负伤留下的后遗症,导致身体状况很不理想 。1974年12月,梁兴初被免去中共四川省委第二书记、省革委副主任职务 。

梁兴初在某守岛部队讲解战术要领梁兴初在某守岛部队讲解战术要领

“文革”中,梁兴初受“九一三事件”的牵连,被隔离审查长达8年。粉碎“四人帮”后,梁兴初写申诉信给中纪委常务书记黄克诚 。1980年,中央对梁兴初的问题有了结论,考虑到梁兴初在战争中的贡献,以及事发的历史条件,决定免于党内外一切处分,按大军区正职待遇 。

人物离世

1985年10月5日,梁兴初因心脏病突发在北京猝然辞世,终年73岁 。

个人生活

编辑

家世背景

梁兴初出生在一个贫苦家庭 ,他的父亲梁家宏是个篾匠,母亲刘寿菊从事家务劳动,平时帮梁家宏糊纸马贴补家庭生活。梁兴初兄弟二人,他为长子,还有一个弟弟叫梁兴祜 。

婚姻生活

第一段婚姻

梁兴初第一次婚姻是在1940年,当时27岁,任115师教导5旅旅长,在工作中认识了在临郯妇救会工作的李桂芬,两人一见倾心,很快就结婚了。婚后育有两个女儿淮海、滨海。1947年3月,李桂芬因患肺结核医治无效,在东北磐石县病逝 。

第二段婚姻

梁兴初第二任妻子是任桂兰,老家山东平原县,小时随家人逃荒来到哈尔滨,父亲做小买卖养家,在哈尔滨道外中三道街开了间门面。1943年,任桂兰父亲病故,她辍学回家。后来东北民主联军到哈尔滨来扩军,任桂兰就报了名,被安排到桃南县卫生学校学习。后随学校组织的医疗队来到梁兴初任司令员的10纵。之后和梁兴初相识,通过接触,两人很快结婚,成为终生相爱的伴侣 。

梁兴初与妻子任桂兰 梁兴初与妻子任桂兰

家族成员

姓名

人物关系

备注

梁家宏

父亲

篾匠

刘寿菊

母亲

从事家务劳动,平时帮梁家宏糊纸马贴补家庭生活

李桂芬

妻子

第一任妻子,曾在临郯妇救会工作,1947年3月病逝

梁淮海

女儿

梁兴初、李桂芬之女

梁滨海

女儿

梁兴初、李桂芬之女

任桂兰

妻子

第二任妻子

梁晓东

儿子

梁兴初长子

梁晓

儿子

梁兴初次子

梁兴祜

弟弟

-

获奖记录

编辑
荣誉称号
获奖时间奖项名称获奖结果
1955二级八一勋章 获奖
1955一级独立自由勋章 获奖
1955一级解放勋章 获奖
1951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 获奖
1951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 获奖
1951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独立自由勋章 获奖
1932模范连长 获奖
1932三等红星奖章 获奖

人物影响

编辑

影视形象

1950年11月25日,第二次战役打响前一天,梁兴初安排第38军侦察科长张魁印、第113师侦察科长周文礼,带领从军中挑选的321名侦察兵,带上数名英语、朝鲜语翻译,以及一名朝鲜向导,携带着爆破器材和炸药,乘着夜色,向德川南部进发。他们的目的,是要深人到敌人大后方,炸毁德川之敌后退的必经之地——武陵里大桥,掐断敌人的退路。38军这次传奇行动 ,于1958年被八一厂拍摄成军事教育片《奇袭武陵桥》。1960年,再次拍摄成故事片《奇袭》 。

社会任职

编辑

时间

担任职务

1975年1月至1978年3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69年4月

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人物轶事

编辑

救命银圆

在第一次反“围剿”龙冈战斗中,梁兴初为救战友,用身体挡住了敌人射来的子弹,负了重伤,被送往后方医院治疗。梁兴初在恢复过程中坚持锻炼身体。一天,梁兴初在跑步后,看到一个中年妇女在街上大哭,原来是她丈夫患病,想用家中几只大鹅换钱给丈夫治病,最后被人用假银圆骗走了鹅。梁兴初听后把自己珍藏的一块银圆送给了她,妇女把假银圆交给梁兴初做纪念。之后,梁兴初伤愈归队,率部参加第三次反“围剿”战役,在黄陂战斗中,梁兴初被击中胸口,但没有事,原来是口袋里假银圆帮他挡下了子弹。有了此次经历,梁兴初便将假银圆一直放在身上。解放战争时期,梁兴初率部参加辽沈战役,在黑山战斗中,被流弹击中左胸,口袋里的那块假银圆再次帮他挡下了子弹 。

巧获情报建奇功

1935年9月,中央红军取得了腊子口战役的关键胜利,但是由于信息闭塞,中央红军未能定下部队开往何处的决心。此时梁兴初担任红一军团侦察连连长,左权命令他带人去哈达铺侦察敌情、筹集粮食和物资。此时在一旁的毛泽东补充说,让梁兴初想法搞点精神食粮——国民党近期的的报纸、杂志等 。

经上级批准同意后,梁兴初戴国民党中校军衔,伪装成国民党中央军,带领侦察连大摇大摆往镇里开。镇口值勤的敌军真以为中央军来了,镇长等头面人物都赶来迎接,国民党驻岷县鲁大昌师一个少校副官听说后也来拜访。梁兴初早已做好兵力部署,不费一枪一弹,缴了敌人一个团的械 。

梁兴初从国民党少校副官随身物品中翻出一批报纸,其中有一张刊登了阎锡山部队进攻刘志丹部的信息,还有一张刊登了徐海东率红军与陕北刘志丹红军会师的消息。毛泽东看到报纸后大喜,根据这一情报,中央很快作出决定,红一方面军改称陕甘支队,向陕北根据地挺进 。

借钱逛商场

1947年夏末,梁兴初出任10纵司令员时和警卫员在哈尔滨逛松花江商场,商场内商品琳琅满目,牛皮包、派克笔、带打火机的烟盒等等,各式各样的商品吸引着从前线而来的梁兴初,他恨不得把所有东西都买下,一摸衣袋,没钱。梁兴初只好回到招待所,打电话向东北民主联军总参谋长刘亚楼借1万元(东北流通券,币制改革时,一万元兑换人民币1元)。刘亚楼私人给了他2万元,梁兴初揣着2万元流通券回到商场继续逛。至于他买了些什么,后来有没有还刘亚楼2万元,就无人知晓了 。

打响“万岁军”

1950年11月25日,第二次战役发动进攻前的晚上,梁兴初安排侦察科一支精干小分队插到德川以南武陵里,于26日早晨成功炸毁大同江武陵公路大桥,堵住敌人的退路。次日,梁兴初命令38军主力兵分三路出击。上午9时,德川城北、城东高地均被38军占领,经过七个小时激战,在德川河谷全歼伪7师师部及所属第5、第8联队5000余人,缴获各种枪、炮、汽车,并俘获美国顾问。随后,彭德怀又令38军于当夜出发,进到嘎日岭、兴德里一带,消灭东援、南逃之敌;尔后以一个师进逼价川,除牵制该处敌人外,军主力应于28日向价川以南之三所里及平原里迂回,攻击军隅里、价川之敌。之后梁兴初果断决定,采用偷袭方式占领嘎日岭高地,粉碎美第8集团军东援德川、阻我西进的计划。同时,113师迅速向三所里迂回前进,先敌5分钟到达三所里,关死了三所里这扇大门。并于敌人展开激烈战斗,打退敌人多次进攻,炸掉公路大桥,致使敌经三所里南逃、北援的企图化为泡影。并堵住敌人向龙源里进发的道路。美军急忙全线撤退,同时急调部队北上增援,企图对113师南北夹击。梁兴初面对敌人的南北夹击,发布命令,决不让敌人佬逃跑。38军在龙源里、葛蚬、双龙里、松骨峰等阵地,与敌人殊死搏斗,一次次把敌人消灭在阵地前,战斗打得十分惨烈。第二次战役,38军立了大功,圆满完成了志愿军司令部交给的从左翼突破、打开战役缺口的任务,又大胆穿插,坚决堵住敌人的退路,保证了整个西线作战的胜利。当战报传到志愿军司令部时,彭德怀亲笔写嘉奖令,并在后面加上“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第38军万岁!”当梁兴初看见“第38军万岁”时,激动得流下热泪 。

七个外号

梁兴初长得人高马大,1.8米多的大个子,大嘴巴,浓眉毛,眼睛本来不算大,眼球却动不动就瞪得老大,还有一副长马脸。但这些都不是他最突出的特征,他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嘴中一颗大门牙向外突出,十分明显。除此外,他脸盘黑黑的,还有一个刀伤疤痕,背略有点驼,外加马脸和暴牙,有人说他不像张飞焦赞,也得归于李逵或鲁智深一类。因为这,在战斗中他也常被敌兵看作“凶神恶煞”。他一生有7个外号:“梁大牙”“铁打的”“带刀的”“虎将”“猛将”“梁猴子”“万岁军军长”,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梁大牙”。在山东或是东北时,提起“梁兴初”好多人不知道,但如果说起“梁大牙”,却没有人不晓得他。后来在大连疗养时,梁兴初专门做了门齿矫正手术,但是一说话,还是不能完全“遮住”它。“梁大牙”这个诨号长征时就被叫开,直到梁兴初担任海南军区司令员后直呼此号者才见少 。

人物事件

编辑

罗荣桓枪下救人

1938年5月,梁兴初685团改编为苏鲁豫游击支队,在组建时,梁兴初个人设想扩大部队,进行抗日救国活动,就收编了一部分土匪队伍。之后有些土匪分子受不了严格训练,当了汉奸,给部队带来损失。这件事引起中共湖西地委组织部长王须仁警惕,便大搞“肃反运动”,把苏鲁豫支队营连二级干部抓起来,戴上“托洛茨基”匪帮分子的帽子,送进监狱。梁兴初得知情况后找支队政委王凤鸣要人,王须仁以湖西地委名义将梁兴初关进监狱,咬定梁兴初是“托派头子”“日本特务”,对其施行残酷的肉刑,严刑逼供,并准备枪决梁兴初。之后罗荣桓得知此事,立即赶到微山找王凤鸣要人。王须仁、王凤鸣一伙还想狡辨,被罗荣桓严厉质问。当罗荣桓在监狱看到骨瘦如柴的梁兴初时,他早已泣不成声 。

受牵连文革落难

1971年9月13日凌晨,林彪乘“三叉戟”飞机出逃,在蒙古温都尔汗毙命。10天后,梁兴初从中央文件上得知此事件。戎马几十年的梁兴初,很长时间是在林彪直接统领下,也是林彪欣赏的战将之一。在“左”倾思想泛滥的年代,再加上“四人帮”干扰和地方派性的诬陷,梁兴初自然在劫难逃 ;10月27日,中央召集梁兴初、张国华等人到北京开会,名为汇报工作,实为接受调查。梁兴初如实向中央说明了历史上与林彪的联系接触以及交往相处情况,但仍然备受怀疑。回到成都后,梁兴初被隔离审查。1972年3月19日,四川省委、成都军区党委对“梁兴初问题”作出结论,先是认定梁兴初犯了“严重的方向路线错误和宗派主义错误”,随后又说“梁兴初是四川上了林彪贼船的头子”。这个结论是梁兴初不能理解和接受的。1973年,梁兴初被下放至山西太原“ 劳动锻炼”,在太原度过了长达8年的下放审查岁月 。之后黄克诚出任军委纪委书记后,力排众议,还其清白 。中央鉴于梁兴初未与林彪集团的阴谋活动有牵连,但有政治错误,本人认识错误态度较好,决定免除处分,按大军区正职待遇。之后梁兴初申请离休 。

人物评价

编辑

梁兴初忠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忠于党的事业。关心部队党的建设,重视政治思想工作;团结同志,关怀部属;实事求是,作风正派,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有坚强的党性,服从组织,能上能下,顾全大局,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他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思想上政治上同党中央自觉地保持一致。认真学习党的十二届四中全会、五中全会和党的全国代表会议文件,表现了一个老共产党员对党的事业赤胆忠心。(吉安市人民政府 评)

梁兴初戎马一生,治军有方,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率领三十八军痛打伪七师,奇袭武陵桥,穿插三所里,血战松骨峰,突破“三八线”,立下赫赫战功,锻造了一支让敌人闻风丧胆的“万岁军”;他骁勇善战,在红军时期,从一名普通的战士成长为指挥有方的团长,身上九次负伤,千疮百孔,凭借他那钢铁意志和赤胆忠心闯过了重重难关;他以善打硬仗、恶仗著称,多次创下以少胜多的战争奇迹,以“誓与阵地共存亡”的决心与敌人浴血奋战,用血肉之躯筑起了钢铁长城。梁兴初将军的军事生涯,充满了英雄主义和牺牲精神,他不仅在战场上展现了非凡的勇气和智慧,更在军事指挥上体现了卓越的领导力和战略眼光。梁兴初将军的一生波澜壮阔、战功赫赫,他始终都在为国家而战、为人民而战。他用自己的一生,书写了真正的英雄的传奇篇章。(江西文旅协会 评)

梁兴初将军传奇而英勇的一生将更为世人所铭记,他坚定的信仰、铁铸的军魂、奋斗的精神将为我们树立起一座精神丰碑。(时任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委书记程以金 评)

后世纪念

编辑

竖立雕塑

吉安县将军公园梁兴初铜像

2007年8月1日,吉安县将军公园对外开放,公园占地面积80亩,主要内容为主题雕塑、将军塑像园、浮雕墙、碑林和革命英雄纪念碑等,将军塑像园树立有余秋里、梁兴初、梁必业、刘西元、肖望东等46位功勋卓著的将军半身铜像 。

吉安县将军公园梁兴初铜像吉安县将军公园梁兴初铜像

泗阳县梁兴初铜像

2023年5月底,独立旅纪念园开园暨梁兴初将军铜像揭幕仪式在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爱园镇条河村举行 。

梁兴初铜像梁兴初铜像

梁兴初、任桂兰夫妇纪念像

2024年10月31日,梁兴初、任桂兰夫妇纪念像在南昌洪福人文纪念公园揭幕。纪念像以梁兴初、任桂兰半身胸像为造型雕塑,碑石上的文字简要介绍并记录先辈光荣的一生 。

梁兴初、任桂兰夫妇雕塑 梁兴初、任桂兰夫妇雕塑

影视节目

播出时间

节目题目

频道名称

2011年6月17日

战将梁兴初和他的“万岁军”

北京卫视

参考资料

纪念展馆

2015年10月8日,梁兴初将军故居展馆举行开馆仪式。展馆位于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渼陂古街前段,房高7.65米,面积92.4平方米,陈展由“前言、初露锋芒、虎将本色、扬威战场、雄风永驻、结束语”六个部分组成,以照片、实物等形式,对梁兴初将军的生平进行展示 。

梁兴初将军故居展馆外景 梁兴初将军故居展馆外景

相关图书

出版时间

图书名称

作者

出版社

图书图鉴

2004年

《统领万岁军:梁兴初将军的戎马生涯》

任桂兰、李宗儒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4年

《38军传奇:梁兴初与万岁军征战纪实》

赵忆鸿

敦煌文艺出版社

主题文章

刊发时间

文章名称

作者

刊物名称

2020年

梁兴初:指挥第38军一战封神

夏明星

《党史博采(上)》

2020年

“铁打的”虎将梁兴初

-

《党的生活(青海)》

2018年

铁打的“万岁军”军长梁兴初

梅兴无

《党史博采(上)》

2015年

开国中将梁兴初

东峰

《领导之友》

2013年

梁兴初与两位湘籍元帅的故事

梁习

《档案时空》

2012年

“万岁军”军长梁兴初

吴东峰

《同舟共进》

2012年

梁兴初巧获情报建奇功

-

《红广角》

2011年

梁兴初与“万岁军”

东方

《天津政协公报》

2009年

铁匠出身的开国中将梁兴初

刘立

《党史博采(上)》

2007年

梁兴初与万岁军浴血朝鲜纪实

-

《海内与海外》

2005年

毛泽东与三十八军军长梁兴初

-

《军事史林》

2005年

梁兴初将军的特殊贡献

孟昭庚

《中国老区建设》

下一篇 吴柳芳

上一篇 聂华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