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比伦之囚 编辑
巴比伦之囚(Babylonian Captivity)是指公元前597~前538年期间,新巴比伦王国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两次征服犹太王国,大批民众、工匠、祭司和王室成员被掳往巴比伦,这个事件被称为巴比伦之囚。
中文名:巴比伦之囚
外文名:Babylonian Captivity
发生时间:公元前597~前538年
发生地点:巴比伦
公元前538年波斯国王居鲁士灭巴比伦后 ,被囚掳的犹太人才获准返回家园。这段历史对犹太教改革产生了巨大影响。
公元前538年,波斯帝国的创立者居鲁士不战而胜,轻而易举地攻占了千古名城巴比伦。他发布文告,释放犹太人回归故国,并让他们在耶路撒冷重建圣殿。这次共有42000多犹太人返回耶路撒冷。居鲁士还把新巴比伦王国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从耶路撒冷耶和华圣殿里掠夺来放在巴比伦神庙中的金银器皿5400件交给犹太人的首领带回。
犹太国先后被尼布甲尼撒二世掳掠了三次人口,第一次是在前606年,第二次是前597年,第三次是前586年。直到波斯王居鲁士(也称古列)杀了新巴比伦王朝的摄政王——伯沙撒,并占取了新巴比伦之后,居鲁士下令允许这些犹太人回耶路撒冷重新建造圣殿。之后犹太人分三批陆续回到耶路撒冷。第一批由所罗巴伯于前538年率领回国,人数为42,360。第二批由以斯拉于前458年率领回国,人数约为1500。第三批由尼希米于前432年率领回国。
巴比伦王国遗址
巴勒斯坦原先住着说塞姆语的迦南人和其他部族。后来有一支说塞姆语的游牧部族希伯莱人,即后来所称的犹太人,从东边逐渐迁入巴勒斯坦,在与迦南人长期冲突后,逐渐混合杂居。其中以色列部落居住在北方,犹太部落居住在南方。
公元前12世纪、11世纪这200年中,腓力斯丁人受到希腊人的攻击,渡海迁移到迦南来居住。希伯莱人同腓力斯丁人进行了长期的激烈的战争。公元前11世纪,犹太王大卫统一犹太各部落,建立以色列·犹太王国。后来,赶走腓力斯丁人,又从迦南人手中夺取耶路撒冷,定为以色列·犹太王国的首都。从此,耶路撒冷成了以色列犹太人的圣城。大卫死后,他的儿子所罗门即位。这时,以色列·犹太王国的实力进一步得到发展。从大卫时代开始在耶路撒冷锡安山上建造的豪华宫殿和耶和华神庙,这时已经完成。犹太教徒把锡安山视为圣山,号召流散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集中在锡安山周围”。这就是“锡安主义”(意为“犹太复国主义”)一词的来源。不过,这一时期王国内部的矛盾也在发展。
犹太王国
古巴比伦花园复原图
犹太人
犹太人被掳到巴比伦之后,耶路撒冷成为一片废墟,四周的城墙被摧毁,圣殿和王宫被放火焚烧,城中所有金银铜器皿全都带到了巴比伦。几十年之后,居鲁士灭亡了新巴比伦王国,才把他们放回耶路撒冷重建家园。
犹太人自从出现在历史舞台上,历经苦难。据说,他们曾定居埃及数百年,吃尽了苦头,在一位名叫摩西的领袖的率领下逃出埃及。又在西奈半岛的沙漠地区漂泊了许多年。后来又同迦南人、腓力斯丁人长期作战,并遭受了几十年国破家亡、任人宰割的囚徒之苦。受到艰苦生活磨练的犹太人,祈求上帝把他们从水火中拯救出来,帮助犹太人复国。他们信奉耶和华为真神,主宰宇宙间的一切事物。这就是犹太教。犹太人相信恶人一定会受到耶和华(上帝)的惩治,救世主一定会降临。他们把有关的神话、传说、诗歌、历史、摩西的《十诫》,以及那些“先知”(把神的话告诉民众和国王的一类人)的语录记载下来,编纂为《圣经》。《圣经》是犹太教徒崇拜的经典。后来,基督教兴起后,接受了这部《圣经》,称之为《旧约圣经》(即《旧约》)。同时将基督教的新说教称为《新约圣经》(即《新约》)。
犹太人在宗教方面有重要的影响,散在世界各地的以色列犹太人都把坚信犹太教作为民族认同的根据。耶路撒冷是犹太教的圣地,也是基督教的圣地,后来又成了伊斯兰教的圣地。这3种宗教的信徒各自按照自己所信仰的宗教传说,都把耶路撒冷看做是他们的圣城。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