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美尔 编辑
苏美尔(公元前4100年-公元前2000年)位于美索不达米亚南部,是苏美尔人创造的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是已知世界最早文明诞生地,也是最早出现可考证的文明之一。
中文名:苏美尔
外文名:Sumer
所属洲:亚洲
主要城市:埃利都、乌鲁克、乌尔、尼普尔、基什
官方语言:苏美尔语
国家领袖:恩美巴拉格西
主要民族:苏美尔人
主要宗教:苏美多神教
苏美尔人
百科x混知:图解苏美尔文明
苏美尔
早期王朝
苏美尔 地图
苏美尔
苏美尔
苏美尔雕塑
温马的祭司国王卢加尔扎克西(Lugal-Zage-Si,公元前2359~公元前2335年)消灭拉格什的王朝,占领乌鲁 克,并将它作为他的首都,他自称他的帝国从波斯湾一直蔓延到地中海。
阿卡德时代
苏美尔
苏美尔的庙和宫殿使用更加复杂的结构和技术如支柱、密室和黏土钉子等。
这一时期的建筑有独特的成就。两河流域南部原是一片河沙冲积地,没有可供建筑使用的石料。苏美尔人用粘土制成砖坯,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为了使建筑具有防水性能,他们在墙面镶嵌陶片装饰,类似现在的马赛克。
苏美尔人最重要的建筑为塔庙。是建在几个由土垒起来的大台基上,这种类似于梯形金字塔的建筑被称为“吉库拉塔”。乌鲁克神庙是塔庙的最典型的代表。
苏美尔
苏美尔人
苏美尔雕像
神话传说
苏美尔人的神话传说中有关的最早大洪水故事,就是诺亚方舟的故事
苏美尔人相信人是为了服恃神而降生的,国王是神明在世界上的代理人,人必须服从神,否则必受惩罚,因 此建造高耸的塔庙,展现人神之间的关系。
苏美尔的每个城市都有它自己的神和神学,而且随着时间的变迁这些神也发生变化,因此无法说苏美尔宗教。苏美尔人的宗教拥有多神,同时拥有一个主神教。苏美尔人的信仰是最早有记录的信仰,它是后来美索不达米亚神话、宗教和占星学的源泉。
天神安努
苏美尔的神庙由一个中心大厅组成,两侧有通道,通道外侧是祭司们住的地方。在大厅的一侧有一个高台,台上有一个供奉动物和蔬菜牺牲品的泥砖桌。粮仓和仓库一般位于神庙附近。后来苏美尔人开始将神庙建筑在四方形的高台上。这些高台不断提高,形成了塔庙。苏美尔传统中的“冥界”正式名称为“阿普斯”(Apzu/Apsu),Ap/Ab在苏美尔语中是深渊,“阿普苏”在苏美尔神话中的意思就是“流着清洌泉水的地下湖”。“淡水深渊之神”阿普斯原为初六代的苏美尔神祇之一,与雌龙蒂雅玛特是一对,却在灭世战争的时候被水神恩基监禁于地下至死,从此化身成了冥界。统治阿普斯的神有很多种说法,有人说是水之神恩基,也有人说是月神伊南娜的情人杜姆兹(全名为杜姆兹阿普苏)或是姊姊伊瑞绮嘉拉。
苏美尔神话雕刻
阿普斯和基督教观念中的地狱不同,虽然肮脏阴暗又充满了恶魔鬼怪,但并不是一个专供罪人受罚的洗罪所。无论是神或是人,死了以后都会依据生前的作为,在“阿普斯”中得到不同的待遇。
苏美尔艺术
绘画:现存的苏美尔绘画代表作为乌尔城出土的军旗,即在刷有沥青的木版上用贝壳、闪绿石、粉红色石灰石镶嵌成的战争和庆祝胜利的场面。画面共分三层,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逐步展开,人物、动物、器物的安排有条不紊。人物形象以侧面、正身、侧足为主,倾向于平面的描绘。色彩对比鲜明,四周和各层之间用几何形装饰,很象一幅挂毯,具有浓厚的装饰性。
工艺美术:苏美尔人是古代最杰出的工艺美术师,他们留下了大量精美的工艺品,如黄金器物、武器、金头盔、匕首、乐器等。
苏美尔雕像
语言文字
苏美尔
苏美尔人发明了一种象形文字,后来这种文字发展为楔形文字。这是最古老的已知的人类文字。今天已经发掘出来的有上十万苏美尔文章,大多数刻在粘土板上。其中包括个人和企业信件、汇款、菜谱、百科全书式的列表、法律、赞美歌、祈祷、魔术咒语、包括数学、天文学和医学内容的科学文章。许多大建筑如大型雕塑上也刻有文字。许多文章的多个版本被保留下来了,因为它们经常被拷贝(比如作为写字练习)。抄写是当时的人唯一的传播文章的方法。闪族语言的人成为美索不达米亚的统治者后苏美尔语依然是宗教和法律的语言。即使专家也很难懂苏美尔文字。尤其早期的苏美尔文字非常困难,因为它们经常不包含所有的语法结构。
苏美尔战车
手工
苏美尔手工业有:车轮、马鞍、锯子、锤子、铲子、钉子、大头针、镯子、指环、耳环、项链、釜、 刀、叉、矛、 弓、桶、剑、胶水、匕首、袋子、头盔、铠甲、靴子、皮革、拖鞋、酿酒。
伊吉吉(Igigi):天神总称。
至高主神
纳穆穆(Nammu):混沌女神,原始之海,由她生出“天地之山”和水神安启(Anki)。
安启(Anki):水神,创造之神,天地之神、后来分为安(An)和 启(Ki)。
安(An):苍穹之神,天界之主、诸神之父。不过,他没有“天命”的认可,对众神没有实际上的约束力,只是形式上的众神之主。当然,诸神在一般情况下还是会给与这位“苍穹之神”足够的尊重,而安也乐于在“天界”安然度日,对自己的信徒没有过多要求,除了在少数时候给人类降福以外,只有到了极其危险的时刻才会出现。因此,很多苏美尔人都把他当成一个可有可无的神。
启(Ki):大地女神,安的姐妹和配偶,又称宁涂(Nintu)、宁嫲赫(Ninmah)宁胡尔萨格(Ninhursaga)。就像古希腊的盖亚(Gaea)一样,她与很多男神都有联系,早期是安(An)的姐妹和妻子;后来被自己的儿子恩利尔(Enlil)占有,生下“军神”尼努尔塔(Ninurta);后来又做了另一个儿子恩基(Enki)的妻子。同时,她也被视为“医术之神”和“山之女王”,即宁胡尔萨格(Ninhursaga)。
恩利尔(Enlil):精神之主、大气之神、感天地所生,与自己的母亲启(Ki)结合之后,成为“大地和暴风之神”。由于他拥有“天命牌”塔布雷特,三界诸神与人类都非常怕他。在苏美尔神话体系中,恩利尔的暴风是无敌的力量;而他只要佩带着塔布雷特,对他进行的任何攻击都是无效的,完全无敌,就在他的名字之前加上了“彼勒”二字(意为“主”),当作实际上的“众神之主”和“大地之主”,就连他的祭司也具有非常显赫的地位。由于他对人类非常严厉,和另一位主神恩基(Enki)总是矛盾重重,常常为了一些微不足道的原因制造人间灾难,显得喜怒无常。
恩基(Enki):他的神殿在埃利都,是深渊之主,水、智慧和技艺之神,和安、恩利尔并列为三大主神。与恩利尔相对,恩奇对人类比较宽厚,只要人类不打破“神永生不朽,人注定一死”的界限,都会尽量给人类帮助。每当恩利尔决定惩罚人类的时候,他总会和恩利尔周旋,并努力争取众神的支持和同情,以此取得对恩利尔的胜利。有一次,因为恩奇的反对,恩利尔还被迫停止了“大洪水”,并赐予“反对者”阿特拉-哈西斯永生和神格。不过恩利尔要是发狠劲的话,明智的恩基也会考虑先退避一下。
南纳苏恩(Nanna Suen):南纳意为“天主”,月亮和月份之神,恩利尔的长子,“太阳神”乌图、“大女神”伊南娜和“冥王”涅加尔的父亲,拥有十分神秘的力量。不过他很低调,不喜欢显山露水,生平就像被层层云雾遮盖的月亮一样。由于他的信徒众多,恩利尔觉得受到威胁,就残暴地毁灭他的城邦乌尔,“南纳信徒”也因此遭受了一场严重的信仰危机。之后,“南纳信仰”虽然有所恢复,但是这种力量再也不能令恩利尔感到丝毫威胁,虽然有一部分“南纳信徒”仍然相信月神的神秘力量凌驾于一切,但恩利尔的强大力量让他们不得不低调行事。
乌图(Utu):太阳神,伊南娜之兄,南纳之子,正义之神和英雄的保护神。虽然他十分英勇,可远远没有古希腊的阿波罗那样神采飞扬(与埃及和希腊神话不同,苏美尔人对月神的崇拜先于对太阳神的崇拜,他们没把太阳神看作是最高之神,也不把太阳神视为农业保护神,因而很少有太阳神的神话传说),处理妹妹伊南娜的婚姻也很失败。据说,伊南娜本来喜欢“农神”恩奇木杜,可他却强迫她嫁给了“牧神”杜牧茨,伊南娜因此变得十分淫荡,喜欢向情人施暴,后来还把丈夫卖给了冥府。
伊南娜(Inanna):又作宁安娜(Ninanna),天之女王,通常被看作月神南纳-苏恩之女,但有人也认为她是安、恩利尔、恩奇等神祗的女儿,被苏美尔人称为“大女神”,是宇宙法典(me)的掌管者,司掌战争、丰饶和爱情,也是金星和乌鲁克城的守护神。由于她不喜欢自己的丈夫,找了很多情人,被众神称为“娼妇”,就连她的祭司也把神殿当作旅馆和妓院,公然在街头和男性调情乃至发生关系(路人一般都不以为意)。据说,每家每户还未出阁的少女都必须到伊南娜的神殿去,并把第一次卖掉,否则就有嫁不出去的危险;男性祭司,还必须自宫才能到她的神殿任职。
另外一个重要的传说,就是伊南娜和她的姐姐伊尔卡路拉的权力斗争。伊南娜一直想成为“神上之神”,可又不敢直接挑战恩利尔、恩奇这些大神,便将目标锁定在姐姐掌管的“冥界”(位于深渊之下),企图色诱姐夫古加尔安纳,以换取权力,因此和伊尔卡路拉一直闹得很僵。当古加尔安纳死后,伊南娜不惜铤而走险,开始了“冥界之旅”(见《伊什塔尔降入地下世界》),试图夺权,可伊尔卡路拉充分运用“主场”优势,几乎毫不费力地把伊南娜处死在死亡之国。后来,伊南娜虽然被“深渊之主”恩奇救活了,可她再也不敢对姐姐的王座有什么非份之想了。
说到恩奇,他们之间也还有过不少是非。因为伊南娜曾用色诱和武力兼施的办法,从恩奇手中抢走了100件宝物,并将之赐予自己治下的乌鲁克城邦,使该城成为了苏美尔世界的一座重镇。其间,她还将恩奇派来追杀的部队杀得片甲不留,让“深渊之主”颜面尽失,但是恩奇并没有记恨她,在伊南娜下冥界夺权失败被杀后,恩利尔和南纳都袖手旁观,只有恩奇设计救活了她。当恩利尔毁灭了南纳-苏恩的城邦乌尔之后,伊南娜与恩利尔的关系急剧恶化,在讨伐祖(Zu)的内战中,她甚至拒绝为恩利尔的王权而战。
在在受到接连不断的打击之后,伊南娜也深刻地反思了自己。她认识到自己想直接成为神上神似乎是件不太可能的事情,目前她所能做的只有踏踏实实地为人类做些实事了。虽然伊南娜对情人们喜怒无常,对于人类却没有恶感,还给予了他们母亲般的关爱。在恩利尔发动“大洪水”的时候,她还为人类流下了悲悯的泪水。复活之后,她更是专注于照料自己的子民,希望能以另一种形式成为人类心目中的“神上之神”。
杜牧茨(Dumuzi):伊南娜丈夫,畜牧之神,又被称为“恩基的肖像”。据说:
伊南娜回到地面的时候,见他在宝座上悠然自得,想到若干年前的恩怨,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冥府护卫对丈夫的拘捕要求,把将送给了冥府(我们可以想象,女神的丈夫在那个时候的地位如何了,^_^)从此以后,杜牧茨和他的姐姐格什廷安娜(Geshtinanna),每年要轮流到冥府受难(一说她在冥府期间充当“冥界女王”埃列什吉伽尔的书记员)。
埃列什吉伽尔(Ereshkigal):大地夫人,伊南娜的姐姐,又称伊尔卡路拉,意为冥界女王,是一位非常强势的女神(因为在苏美尔神话体系中,无论你生前是国王还是乞丐、善人还是罪犯,位于深渊之下的冥界都是人类的唯一归宿,冥界女王实质上拥有和三大主神并列的地位),众神对她都有着一种莫名的畏惧。“大女神”伊南娜去冥府夺权的时候,她设置了七道重门,伊南娜每经一道门,便被剥去身上的重要饰物,走完七道门时,身上已经赤裸,很快没了神力,就被地狱法官判为死刑。不过,她与丈夫古加尔安纳(Gugalana)的遗腹子,也因伊南娜而流产了!
古加尔安纳(Gugalana):冥界之主,伊尔卡路拉的丈夫,可在相关神话中没有任何地位——可以想象:伊尔卡路拉在家庭中的强势地位,几乎可以消弭掉他的存在!没多久,古加尔安纳真的从世界上消失了(或许他从一开始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我们难以推测他的死因,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随着他的死,伊尔卡路拉和她的妹妹伊南娜的矛盾爆发了。伊南娜没有能在冥府取得胜利,伊尔卡路拉也没有坚持多久,因为涅加尔很快从天界入侵冥府,并成为冥府实际上的主宰。
涅伽尔(Nergal):战神、远射之神和霍乱之神,又称埃拉(Era),是宁吉尔苏和尼沙巴的兄弟,与火星 和射手座有着密切的关联。在相关的神话传说中,他强娶了伊尔卡路拉为妻,成为冥王。
普通神祗
祖(Zu):又称安祖(Anzu)、帕祖祖(Pazuzu),鸟精,神殿侍卫,号称是小辈神中的最强者,曾参与 了恩利尔 发动的大洪水。后来偷盗了天命牌塔布雷特,妄图自立,被宁吉尔苏击败。
尼努尔塔(Ninurta):又名宁吉尔苏(Ningirsu),拉格什主神,军神,涅伽尔的兄弟(一说为恩利尔之 子,又说为恩基之子),曾镇压了安祖发动的叛乱。
阿扎格(Azag):安、启所生的巨石怪兽,被尼努尔塔所击败。
七神:安的七个儿子,象征着埃拉的七种破坏力,也是涅伽尔的助手。
尼沙巴(Nisaba):农业、学术和书记女神。巴比伦时期的”学术之神”纳布,
为尼沙巴一词的阳性格。相传是恩利尔之女。
纳姆塔(Namtar):死亡之神,相传是恩利尔与埃列什吉伽尔所生。
尼纳祖(Ninazu):冥府之神,人称“识水性者”,同时也是医术之神。一说为恩利尔与宁利尔所生,另一说 为埃列什吉伽尔与古加尔安纳所生。
涅蒂(Neti):冥府看门人,伊尔卡路拉的忠实仆人,负责监视着亡灵的一举一动。
加拉(Galla):死亡半神,伊尔卡路拉的手下。
宁吉兹济达(Ningishzida):尼纳祖之子,亦与生命相关。
宁吉尔斯:恩利尔的儿子之一。
奈加尔:恩利尔的儿子之一。
吉比尔(Gibil):火神,是主神恩利尔的重要助手,又名努斯库。
阿达德(Adad):恩利尔的忠实部下。
伊斯穆德(Isimud):恩基的助手。
恩奇亩杜(Enkimdu):农业之神,伊南娜的初恋情人。
夏拉(Shara):温马主神,伊南娜的儿子之一。
卢拉尔(Lulal):巴德提比拉主神,伊南娜的儿子之一。
宁舒布尔(Ninshubur):伊南娜的侍女。
伊什木(Ishum):涅伽尔的助手。
拉哈尔(Lahar):家畜之神。
阿什南(Ashnan):五谷之神。
恩比卢卢(Enbilulu):冥河之神。
苏穆干(Sumugan):平原之神。
南舍(Nanshe):渔业女神。
神话影响
约公元前3000年左右,闪米特人(闪族人)进入两河流域,征服了苏美尔人的大片土地。公元前2750年,萨尔贡把闪米特人联合起来,打败苏美尔人,一部分被征服的苏美尔人留了下来,先与闪米特人建立了阿卡德帝国,接着又建立了著名的巴比伦王国;另外一部分苏美尔人,则悄悄的离开了两河流域,下落不明。(据考古发现,在此后不久,第三青铜期时代的文明开始在印度河所泛滥过的平原上兴起,古印度神话中也出现了一位像恩利尔一样的风暴之神,相关祭祀仪式至今在印度还有沿用,包括祭司——也就是大君所进行的每一个礼仪行为都与泥板上记载的别无二致。可惜那些文明很快被不识字的蛮族摧毁了,无法证实与苏美尔人的关系。)后来,两河流域的入侵连续不断:有赫梯人,亚述人,波斯人,马其顿人,罗马人,阿拉伯人,突厥人(都是白种人),直到近代才稳定下来。独特的苏美尔文明在两河流域永久消失了,可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苏美尔的神话传说对各地宗教、文化影响并没有消失,古巴比伦、亚述、古希伯来、古希腊、迦南文化中,都能见到它的一些影子。比如:大洪水、马尔图、伊什库尔、达甘、阿舒尔、扎巴巴(Zababa)等等。
1.洪水传说
这段故事的原诗记载在一块破损的泥板上,说安、恩利尔、恩奇创造了人类、动物、植物,并规定了人的寿命,建造了五个大城市。后来不知为什么,人类触犯了众神,众神决定降下“大洪水”,以灭绝人类。安处于对人类的同情,向敬奉天神的“舒路帕克城”的统治者纳普西丁姆作了通报,并教他修造了方舟,躲避灾难。当洪水降临之时,众生被淹没,唯有吉尤苏得拉(诺亚)和他的船只幸存。
2.马尔图(Martu)
游牧民族的神,后来专指阿摩尔人(即后来的巴比伦人),又称阿穆路(Amurru),巴比伦统一两河流域后,该神遂成为主神马尔都克(Marduk)。马尔都克之子纳布(Nabu,原名图图Tutu)为学术之神,后继承了父亲的王位。据说,马尔都克与涅伽尔(Nergal)有时都呈龙形,并且一同出现(类似于古希腊宗教中,宙斯与哈得斯的关系),都具有死而复生的能力。
3.伊什库尔(Ishkur)
又名阿卡德,本是苏美尔神话中一位不怎么显赫的神,可传入迦南后被尊为巴力-哈达德,成了雷雨之神。
4.达甘(Dagan)
大地之神,对迦南宗教和希腊宗教有着很深的影响。
5.阿舒尔(Ashur)
亚述人的主神(亚述因此神得名)。亚述统治两河流域后,该神遂取代了马尔杜克。据说此神与涅伽尔相关。
6.扎巴巴(Zababa)
阿卡德战神,祭祀中心本在基什,后来传至赫梯,成为当地主神。
创世神话
创世神话是所有神话体系中最核心、最基础的部分。它所讲述的天地开辟、
万物由来的故事往往构成特定社会的世界观与价值观的原型尺度,在原始意识形态中具有发凡起例、提供根 本性的证明等重要作用。
现存的苏美尔神话中尚未发现完整的创世神话。关于苏美尔人的宇宙创造观念的重要材料是一部诗作开头引 子部分,该诗被命名为《吉尔伽美什与恩奇都和另一世界》。
苏美尔学家克雷默认为,可以通过这首诗的引子部分的解读来重构苏美尔人的宇宙发生论。
他译出的引子中可理解的部分如下:
在天空从大地移开之后,
在大地从天空分离之后,
在人类的名称被固定之后;
在安神带走了天空之后,
在恩利尔带走了大地之后,
在埃列什吉伽尔被作为库尔的奖品而带进库尔之后;
在他启航之后,在他启航之后,
在库尔的父亲启航之后,
在恩基启航驶向库尔之后;
克雷默指出,如果我们对这一节的内容加以解说和分析,则可表述为如下文字:
天地原初时是合在一起的,后来被分开并且彼此相离去。因此人的创造才得以进行。天神安带走了天,而空气神恩利尔获得了地。所有这些似乎都是按照既定的计划进行的,但是,随后发生了某种造成分裂的事情。埃列什吉伽尔女神,相当于希腊的佩尔塞福涅——阴间女王,她最初可能是一个天上女神,被库尔带进了阴间。无疑是为了报复,水神恩基启航去攻击库尔。后者显然被设想为一个巨怪或龙,它并没有袖手旁观,而是向恩基的船脊猛掷出大大小小的石头,并鼓动原始大水攻击恩基之船的前前后后。此诗没有交待战斗的结果,因为整个宇宙的或创造的引论与吉尔伽美什的作品基本内容毫不相干,把它置于全诗开端仅仅是出于苏美尔书记惯于用某些涉及创造的引诗来开始他们的故事。公元前二十四世纪末苏美尔小国被闪米特部落的阿卡德人所灭,而包括古埃及人在内的闪族后来信仰唯一神“拉”、(古埃及人自称KMT,其后常用的Hamite闪米特人一词即源于此词),抑制了自然神文化。
苏美尔
从新石器时代起,幼发拉底和底格里斯两条大河哺育了许多农业村落。约公元前3000年,从外部迁移到伊拉克南部干旱无雨地区的苏美尔人利用河水灌溉农田并在生产中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文字楔形文字,从而创造出一批最早的城市国家和灿烂的苏美尔文明。在苏美尔人的影响下,两河流域本地说塞姆语的阿卡德人加入了历史舞台,并先后和苏美尔人并肩建立了阿卡德和乌尔第三王朝两个帝国。虽然苏美尔文明不断向周围扩大发展成为巴比伦文明,并把北方亚述带入两河流域文明圈,但苏美尔人口却似乎在不断减少。在公元前2004年,乌尔第三王朝被伊辛和拉尔萨两王朝所取代。从这一时期开始,以拉旮什、温马为代表的一批苏美尔城市走向衰亡,荒无人烟,最后沦为废墟。新迁入两河流域的游牧部落在巴格达附近的巴比伦城建立起古巴比伦王朝,战败南方苏美尔地区的伊辛和拉尔萨王朝一统天下。随着南方的城市被逐渐放弃,苏美尔人完全消亡于巴比伦人之中了。在巴比伦人和亚述人把两河流域文明推到顶巅后,该地区被伊朗高原上的波斯人征服。公元前331年,代表希腊文化的征服者亚历山大征服了全部西亚。像一千年前的许多苏美尔城市一样,许多古老的巴比伦和亚述的城市也被陆续放弃,两河流域文明不久便彻底失传了。其遗物被埋在沙丘之下达二千年之久,直到19世纪下半叶的考古发掘才重见光明。两河流域古文明灭绝的原因是复杂的。一方面,外部的新兴文明如希腊和伊斯兰文明的征服和取代是重要的原因。另一方面,过度的农业开发恶化了先天不足的生态环境也是一个主要的内因。1982年,美国著名亚述学家雅各布森在《古代的盐化地和灌溉农业》一书中论述了两河流域南部苏美尔地区灌溉农业和土地盐化的关系,并指出这是苏美尔人过早退出历史舞台的重要原因。
苏美尔 相关书籍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