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原 编辑
高原(Plateau)是指海拔高度在1000米以上,相对高度500米以上的地区,地势相对平坦或者有一定起伏的广阔地区。如我国的青藏高原、云贵高原。高原素有“大地的舞台”之称,它是在长期连续的大面积的地壳抬升运动中形成的。有的高原表面宽广平坦,地势起伏不大;有的高原则是山峦起伏,地势变化很大。世界最高的高原是中国的青藏高原,面积最大的高原为巴西高原。高原最本质的特征是:地势相对高差低而海拔相当高。高原分布甚广,连同所包围的盆地一起,大约共占地球陆地面积的45%。高地的形成与地球的形成有很大联系。
中文名:高原
外文名:Plateau
名词类别:地理学
最大高原:南极冰雪高原
特点:面积广大、地形开阔等
高原地貌
按高原面的形态可将高原分几种类型:一种是顶面较平坦的高原,如中国的内蒙古高原;一种是地面起伏较大,顶面仍相当宽广的高原,如中国青藏高原;一种是分割高原,如中国的云贵高原,流水切割较深,起伏大,顶面仍较宽广。
黄土高原是中国四大高原之一,高原大部分为厚层黄土覆盖。陕西黄土高原地层出露完整,地貌形态多样,是中国黄土自然地理最典型地区。
不同高原的类型反映高原的起源及其随后受侵蚀的历史。最常见的是构造高原,非洲大部分为这样一种隆起的大陆块,阿拉伯半岛和印度次大陆的德干高原也是同样的地形。规模小得多的高原有断层块和地垒,它们是沿边缘断层系统隆起的高原,或是相邻断块沉降时仍居高处的部分。地垒通常比较大的断层块更易分辨。翘起断块是个变异,这样的高原具有一个比较陡的边和一个徐缓倾斜的地面。
内蒙古高原
其他类型高原由坚固的岩石构成。喷出大面积玄武岩熔岩流的火山造成了许多高原。如︰爱尔兰北部的安特里姆(Antrim)玄武岩高原、美国西北部的哥伦比亚-蛇河流域、衣索比亚以及印度德干高原的西北部。
川藏高原
另外高原地区接受太阳辐射多,日照时间长,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高原区水的沸点低于100℃,如用普通饭锅煮饭,则会夹生。
高差小是高原与山脉的不同之处,尽管其产生方式可以相同。不过,高原地区易受河流和冰川的侵蚀和切割。古老的褶皱山系受到侵蚀之后,隆起成为高原,于是开始再一次经受侵蚀作用。例如︰比利时的亚耳丁、斯堪的那维亚的菲耶尔德(Fjeld)高原以及阿帕拉契山系内的阿利根尼-坎伯兰高原。在其他地方,切割作用更加彻底,所以原始的高原表面几乎没有什么残馀。这种原始表面是从一致的峰高推断出来的,所以,对于是否有这样的侵蚀面存在,已经在地貌学者当中引起了争论。苏格兰高地就是这样一个地区,那里已假定有原始侵蚀面,但个别几个平面是否存在常有争论。除了对选定侵蚀面提出问题以外,隆起的地区还可能经历过严重的翘曲作用,因而我们无法肯定是先前的一个海拔低的平原隆起的结果。
在干旱和干旱地区,切割作用常导至形成平板状地体,尤其是如有坚固的盖顶岩石存在的话。这就是美国西南部典型的边疆景色,那里的原始地面已被侵蚀成为台地和地垛(较小的平顶山)。由于地势高,高原常造成其独有的局部气候。在盆地和山脉地形中,高度连同周围大山造成的遮雨效应一起发生作用,产生出乾旱和半乾旱环境。
世界上主要高原
名称 | 平均海拔(米) | 面积(万平方公里) |
青藏高原(亚洲,中国) | 4000~5000 | 250 |
帕米尔高原(亚洲,中国) | 4800 | 10 |
玻利维亚高原(南美洲) | 3800 | 35 |
巴西高原(最大高原)(南美洲,巴西) | 300~1500 | 500 |
埃塞俄比亚高原(非洲,埃塞俄比亚) | 2200 | 45 |
墨西哥高原(北美洲,墨西哥) | 2000 | 35 |
云贵高原(亚洲,中国) | 2000 | 30 |
亚美尼亚高原(亚洲,横跨多个国家) | 2000 | 30 |
格陵兰冰雪高原 | 1900 | 187 |
亚洲:黄土高原、云贵高原、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蒙古高原、中西伯利亚高原、盖马高原、德干高原、伊朗高原、阿拉伯高原、安纳托利亚高原
欧洲:巴伐利亚高原、法国中央高原、特兰西瓦尼亚高原
非洲:阿哈加尔高原、提贝斯提高原、喀麦隆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隆达高原、加丹加高原、南非高原、哈当厄高原
大洋洲:金伯利高原、澳大利亚西部高原
北美洲:拉布拉多高原、科罗拉多高原、墨西哥高原
南美洲:圭亚那高原、玻利维亚高原、巴西高原、巴塔哥尼亚高原
南极洲:南极高原
中国境内主要高原
中国有四大高原,集中分布在地势第一、第二阶梯上,分别是: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
青藏高原地势高,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多雪山冰川。
内蒙古高原是蒙古高原的一部分,海拔1000米~1400米。
黄土高原是世界著名的大面积黄土覆盖的高原,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800米~2500米,沟壑纵横,植被少,水土流失严重均为世界所罕见。
青藏高原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