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鄂尔多斯高原 编辑
鄂尔多斯为蒙古语,意为很多的宫帐。因在明代成吉思汗陵寝移至此处,蒙古族游牧部落号鄂尔多斯,故高原也以此命名。
鄂尔多斯高原,地处就在河套平原黄河“几”字弯的怀抱里,东南、西与晋、陕、宁接壤,北与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和包头市隔河相望。3.5万年前,鄂尔多斯是著名的“河套人”繁衍生息的地方,也是“河套文化”的发祥地。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陵寝就坐落在鄂尔多斯中部的鄂尔多斯伊金霍洛草原上。鄂尔多斯高原海拔1100~1500米左右,最高点为西部黄河畔的桌子山,海拔2149米。地势从西北向东南微倾,起伏和缓。
中文名:鄂尔多斯高原
外文名:Ordos Plateau
所属地区: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
地理位置:在黄河湾的怀抱里,在鄂尔多斯市境内
面积:130000 km²
气候条件:温带大陆性气候
方言:晋语
主食:奶食、肉食和粮食
海拔:1,000-1,300米
所属地形区:内蒙古高原(广义)
位置—南方是黄土高原
鄂尔多斯高原的南方就是黄土高原。
鄂尔多斯高原风景2
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南部高原。西、北、东三面有黄河环绕,南以长城与黄土高原相隔,面积13万平方公里。地当内蒙古的鄂尔多斯市。海拔1,000~1,300米。西部地势较高,桌子山海拔2,149米,北部为库布齐沙漠,中部为草原并夹有盐碱湖沼,南部为毛乌素沙地。因沙丘不断南移,已在长城沿线营造防护林带。
值得了解:这个高原原来是对相关群山和盆地的统称,主体区域在地质学界已经称鄂尔多斯盆地(即陕甘宁盆地)。从绝对高度看,是高原,而从四周高地看,又是盆地。
鄂尔多斯高原风景
高原内虽无山脉,但海拔高度相差很大,东部河谷洼地海拔最低只有850米,西部桌子山一带高达1500-2000米。因深居内陆,极端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季气候干燥而寒冷,夏季形成东南季风。
光能资源丰富,积温高,昼夜温差大,是我国日照丰富的地区之一。西部盐、碱湖分布广泛,盛产碱、盐、芒硝、石膏等化工资源。
鄂尔多斯高原,地处黄河万里长城的怀抱之中(即三面为黄河环绕,一面为万里长城),东南、西与晋、陕、宁接壤,北与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和包头市隔河相望。3.5万年前,鄂尔多斯是著名的“河套人”繁衍生息的地方,也是“河套文化”的发祥地。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陵寝就坐落在鄂尔多斯中部的鄂尔多斯伊金霍洛草原上。
鄂尔多斯高原
鄂尔多斯高原地图
高原位于鄂尔多斯台向斜的北部,包括了东胜台凸全部和陕北台凹的北部,均为华北台块的稳定部分。全区除桌子山外,岩层基本水平,中生代沉降形成向斜盆地,沉积较厚的中生代砂岩、砂砾岩、页岩,西部有第三纪红色砂岩。第四纪以来各地有不同幅度的上升。鄂尔多斯流沙和“巴拉”(蒙古语的固定、半固定沙丘)分布广泛。高原东部属栗钙土干草原地带,西部属棕钙土半荒漠地带。
鄂尔多斯高原
①中西部干燥剥蚀砂质高地。
②东南部多湖和沙丘分布的凹地平原──毛乌素沙地。
③北部黄河阶地库布齐沙带。
④西部桌子山。
⑤东部沟谷底薄覆黄土丘陵区。
鄂尔多斯高原上的库布其沙漠
鄂尔多斯高原上的旅游地
天下第一松(油松王)挺拔于准格尔域西,独雄耸于瘠土僻壤之上,其枝曲嵌盘屈,突怒偃蹇,争为奇状;抉疏垂荫,四季皆然。若是风起,声壮如涛,声闻数里。据中国林科院测定,树龄910多年,高25米,为中国油松之最,遂称王。
大松形同伞盖,撑举于丘陵沟壑间,树干或直,或曲,或蜷,或伏,或弯,或侧,千姿百态,殆不可述,一树翠叶,铿锵之声铮铮若铁,从东西南北四面观看,移步换形,叹为观止。
鄂尔多斯高原上的风土人情
高原地下矿产资源丰富。尤以煤炭遍布各地月储量巨大,有煤海之称。高原面积80%的地下埋藏煤炭,储量达1050亿吨。东胜煤田和准格尔煤田正进行大规模建设。西部盐、碱湖分布广泛,盛产碱、盐、芒硝、石膏等化工资源。
在干旱缺水的高原北部已发现特大地下水源。光能资源丰富,积温高,昼夜温差大,是中国日照丰富的地区之一。
鄂尔多斯高原上的成吉思汗雕像
高原分布有大面积流沙和冲沟侵蚀地面及滩地。风沙为害、水土流失、灌溉滩地盐渍化,对本区农业生产很有影响。
鄂尔多斯高原
美国西部有个德克萨斯,中国西部有个鄂尔多斯。来自大洋彼岸的考古学者们发现,鄂尔多斯的历史要比德克萨斯古老得多、悠久的多。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恐龙脚印化石群与"河套人"发祥地,会把你带入旷古久远的境界里。一条历经几千年风雨的秦直道南北穿越鄂尔多斯,从这里,横扫六合的秦皇战车走过去,铁马金戈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也走过去,还有王昭君、郦道元、司马迁,都从这里走过去,走过去……
拜谒成吉思汗陵寝,仰视一代天骄的形象,再赏独具蒙古族特色的鄂尔多斯婚礼仪式表演,品尝元代宫廷宴--诈玛宴的美味,会使你体验出马背民族的精神特质和鄂尔多斯独特的祭祀文化、歌舞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
鄂尔多斯牧区蒙古族的主食是奶食、肉食和粮食。
奶食,蒙语叫“查干伊德”,直译为“白色的食品”,含有纯洁、吉祥的意思。
奶食分食品和饮料两种。食品主要有白酥油、黄酥油、奶皮子、酪蛋子。白酥油:把鲜羊奶或鲜牛奶装进瓷罐里发酵为酸奶后、用杵杆上万次左右,即可从酸奶里分离出糊状的白酥油。好年景时,牛羊肥壮,鲜奶质量也高,百公斤鲜奶可提炼白酥油五、六公斤。提炼酥油是一项最繁重的体力劳动,很多牧民用分离器代替。
黄酥油:把白酥油熬去水分后即成黄酥油,一般只得五成。黄酥油是鄂尔多斯的特产,味道纯香,营养价值极高,是奶食中的精品。
奶皮子:鲜奶煮熬六、七小时后,表面即成一层皮,用筷子桃起;通风处阴干为奶皮子。
酪蛋子:将取出白酥油的酸奶经慢火煮熬后,放入布袋,挤出酸水,再制作成碎块状或面条状,晾干,即成酪蛋子。酪蛋于质硬,味酸,泡奶茶炒米吃,咀嚼时酸中带有香味。
奶食品中的饮料主要有鲜奶、奶茶、卧奶子和奶酒等。一日三餐,牧民早、午都喝茶。奶茶配以酥油、酪蛋子、炒米、红糖和“宝高热苏格”
在他离开鄂尔多斯时,挂在胡子上的奶滴了下来,此地才有独享“爱热格”的福分。、鄂尔多斯高原
鄂尔多斯蒙古族牧民的晚餐主要是肉食,羊肉、牛肉最为多数;牛肉一般炖着吃,而羊肉的烹制方法就较为多样了,最有名的是“手扒肉”和“羊背子”。手扒肉是牧民常吃的饭食。吃法是将全羊切成若干块
包围在山系以内的高原称为山间高原。在美国,这种类型的景观分布于内华达山脉和落矶山脉之间,常用盆地和山脉(basin and range)这个术语来表示。然而,盆地和山脉地形的分布是世界性的。它包括中亚细亚的大部分、西藏、四川的一部分和蒙古。安纳托利亚、亚美尼亚和伊朗都由山间高原构成,有些作者甚至扩大到把地中海、爱琴海和黑海都归入山间盆地一类里。山间高原在安地斯山系内也很常见;世界上可通航的最高水体的的喀喀湖,拔海3,810公尺(12,500呎),就位于这样一个高原上。山间高原、地垒和断层块通常与年轻的褶皱山脉有关。其他类型高原由坚固的岩石构成。喷出大面积玄武岩熔岩流的火山造成了许多高原。如︰爱尔兰北部的安特里姆(Antrim)玄武岩高原、美国西北部的哥伦比亚-蛇河流域、衣索比亚以及印度德干高原的西北部。高原海拔高,气压低,氧气含量少,利用这一低压缺氧环境,可提高人体的体力耐力素质,故其成为体育界耐力训练的“宝地”。1968年第1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高原城市墨西哥城举行,来自非洲高原的运动员,囊括了中长跑和马拉松的5项冠军及5项亚军、2项第三名的好成绩。此后,高原成了世界各国体育界中长跑、马拉松、竞走等耐力项目的训练“宝地”。另外高原地区接受太阳辐射多,日照时间长,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高原区水的沸点低于100℃,如用普通饭锅煮饭,则会夹生。高差小是高原与山脉的不同之处,尽管其产生方式可以相同。不过,高原地区易受河流和冰川的侵蚀和切割。古老的褶皱山系受到侵蚀之後,隆起成为高原,于是开始再一次经受侵蚀作用。例如︰比利时的亚耳丁、斯堪的那维亚的菲耶尔德(Fjeld)高原以及阿帕拉契山系内的阿利根尼-坎伯兰高原。在其他地方,切割作用更加彻底,所以原始的高原表面几乎没有什么残馀。这种原始表面是从一致的峰高推断出来的,所以,对于是否有这样的侵蚀面存在,已经在地貌学者当中引起了争论。苏格兰高地就是这样一个地区,那里已假定有原始侵蚀面,但个别几个平面是否存在常有争论。除了对选定侵蚀面提出问题以外,隆起的地区还可能经历过严重的翘曲作用,因而我们无法肯定是先前的一个海拔低的平原隆起的结果。
在干旱和干旱地区,切割作用常导至形成平板状地体,尤其是如有坚固的盖顶岩石存在的话。这就是美国西南部典型的边疆景色,那里的原始地面已被侵蚀成为台地和地垛(较小的平顶山)。由于地势高,高原常造成其独有的局部气候。在盆地和山脉地形中,高度连同周围大山造成的遮雨效应一起发生作用,产生出乾旱和半乾旱环境。
中国的主要高原有: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等。
世界主要高原有:南极高原、巴西高原、伊朗高原、青藏高原、南非高原、拉布拉多高原、东非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蒙古高原、阿拉伯高原、德干高原、中西伯利亚高原、圭亚那高原、巴塔哥尼亚高原等。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