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河 编辑
白河,(又称嘎曲),黄河上游的支流,位于四川北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内,发源于红原县壤口乡与刷经寺镇之间,北流入若尔盖县,在唐克镇北约7km处入黄河,长约150km,形成九曲黄河第一湾。与附近的黑河同属黄河上游大支流,位于黄河流域最南部,流经川北若尔盖高原,两河分水岭低矮,无明显流域界,存在同谷异水的景观,加之流域特性基本相同,堪称“姊妹河”。
中文名:白河
别名:嘎曲
所属水系:黄河上游支流
发源地:四川红原县查勒肯
流经地区:四川红原县、若尔盖县
河口:若尔盖县唐克镇黄口
河道长:270公里
流域面积:5488 km²
所在区域:四川省境内
白河的位置及水系分布
白河,黄河上游的支流,发源于红原县查勒肯(査针梁子北坡 ),自南而北,经红原县龙日坝、安曲、邛溪镇、龙壤、阿木柯河、瓦切出境到若尔盖。红原县县境内长200公里。流域面积4643平方公里。天然落差542米,河流平均比降2.17‰。 至若尔盖县的唐克镇附近汇入黄河,河道长270公里,流域面积5488平方公里,干流均为土质河床。
从河源至龙日坝,河道长38公里,流经丘陵山区,落差大,平均比降为24‰,谷底宽0.5~1.5公里;龙日坝至瓦切,河道长155公里,流经浅山丘陵区,河道弯曲,比降已降至0.6‰,谷底宽达2~3公里,两岸多滩地,部分地段已沼泽化,区间有五条较大支流汇入;瓦切至入黄口,河道长77公里,流经平原区,河道蜿蜒曲折,比降平缓,平均为0.3‰,谷底宽增至3~5公里。
源于,流唐克汇入黄河,是黄河上游川境段最重要的支流之一。沿途接纳支流众多。是红原县境内最大的一条河流。
阿木柯河,白河的主要支流。发源于阿木乡境内的阿拉基沟。上游称色亚柯、色亚曲。于阿木乡政府附近汇入白河。全长119公里,流域1300平方公里。占全县水域面积的3.36%。天然落差580米,河床平均比降4.87‰,其重要支流有阿木隆让、徐哈若热、涅尔阿、拉木卡尔、擦且等。河口距县城18公里。
郎米曲,发源于四寨乡,上游由更青曲、更穷曲、纳木则曲、知米曲等几大支流组成,于四寨乡茸日玛附近汇合成郎米曲,到龙日坝三道桥注入白河。县境内长48公里,流域面积84平方公里。河床平均比降4.17‰,天然落差200米。
自然资源
黑河、白河流域境内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首先是森林资源,共有原始森林面积153万亩。其中云杉、冷杉、落叶松、桦木、白杨等都是优势树种,紫果云杉被誉为杉类之王,材质特别优良,已有30万亩列为国家保护的稀有珍贵树木。其次是矿产资源,现已查明的矿产有煤、铁、铜、铀、钙、黄金、泥炭等20多种,其中泥炭储量居全国之首。再次是药材资源,所产野生中药材、常见的有100多种、大宗药材有贝母、甘松、大黄、羌活、柴胡、独活、秦艽、黄芪、麝香、虫草等,其中尤以松贝为最著名,远销东南亚和日本等地。再次是动物资源,珍禽异兽有黑颈鹤、盘羊、藏马鸡、白马鸡、大天鹅、小天鹅、林鹿、马鹿、扭角羚、水獭、金猫、猞猫、猕猴、蓝马鸡等,国家重点保护的动物就有14种。近年引进的梅花鹿,已人工饲养成功。
历史文化
黑河、白河流域内的红原、若尔盖两座县城,都有光荣的革命史迹。红原,过去是历代政府政令难以到达之地,建国以后的1960年8月、开始建立县制,就因为红军长征经过草原,才取了这个县名。中国工农红军在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途经红原县,爬雪山、过草地,夜间露宿草潭,白天采食野草、树根,在广大藏挨同胞中播下了革命的火种,胜利越过茫茫草原,到达巴西。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四方面军过亚克夏山时英勇牺牲的红军战士,雄伟的烈士墓碑巍然屹立在亚克夏山上,永远为各族人民所敬仰。若尔盖,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过草地的重要地区,党中央曾在此召开了历史上著名的巴西会议。
旅游资源
黑河、白河的原始自然景观,独占草原风光。藏族风情、山水湖泉、珍禽异兽、民族食品,吸引着无数游客。雄伟壮观的黄河九曲,第一曲便在这里,在四川、甘肃、青海享有盛名的阵扎温泉也位于境内。此外,还有建筑奇异、历史悠久的藏族寺庙,是良好的旅游资源。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