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文站 编辑
水文站(hydrological station)是观测及搜集河流、湖泊、水库等水体的水文、气象资料的基层水文机构。水文站观测的水文要素包括水位、流速、流向、波浪、含沙量、水温、冰情、地下水、水质等;气象要素包括降水量、蒸发量、气温、湿度、气压和风等。
目录
中文名:水文站
外文名:hydrological station
测试项目:观测水位、流量或兼测其他项目
等级分类:一类站 二类站 三类站
流量观测内容有:流速、水深、风向风力;流速测量方法有:浮标法、流速仪法及超声波法。流速测量设备有:吊箱、船、重铅鱼过河。
含沙量观测内容有:主要观测分析河流水中泥沙含量和泥沙粗细颗粒分级,取样分为悬移质、推移质、河床质,目前主要取样有悬移质和河床质。
降水观测内容:降雪和降雨,主要观测仪器为雨量计和雨量筒,雨量计主要观测降水,仪器型式有远传和非远传。
蒸发:与降水观测相反,降水观测是观测降到地面的水量,蒸发则是观测从地面到空中的水量,主要观测仪器为蒸发器和蒸发皿。
按照部水文局提出的对水文站网信息资源的开发管理、存储、处理、共享和利用的要求,本信息系统建立了水文站网普查数据库和1:25万水系及站网电子地图,完成了基于W ebGIS的全国水文站网信息管理系统软件的编制任务。其社会和经济意义体现在:
(1)通过系统建设实现了水文站网历史及实时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检索与查询功能、统计功能、数据远程更新维护功能和站网评价功能,满足了水文站网的数字化、信息可视化、查询直观化、更新迅速化、信息可扩充化、信息保密化等要求,为决策者提供了全面的水文站网信息服务;
(2)该系统的建设不仅满足了制定水文发展战略和日常管理工作的内在需求,还促进了现有水文站网的优化和整体功能的有效发挥,为进一步加强水文站网管理、促使水文工作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奠定物质基础;
(3)水利信息化是水利现代化的基础和重要标志,在今后的两到三年时间内水利部将全方位构建水利信息化的综合体系,有效解决信息资源不足和资源共享困难的问题,提供满足基本业务需要的信息服务和提高水行政管理效率,在水利部、七大流域机构和经济发达地区基本实现水利信息化。因此,本系统的建设正好适应了水利信息化建设的需要,为推进水利信息化工作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