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强度 编辑

降雨的集中程度

暴雨强度暴雨强度

暴雨强度指的是降雨的集中程度。一般以一次暴雨的降雨量、最大瞬间降雨强度、小时降雨量等表示,暴雨强度越大就代表着降雨量越多。其计量单位通常以mm/min或L/(s.万m2)表示。我国气象局规定,按降水强度大小又分为三个等级,即24小时降水量为50~99.9毫米称“暴雨”,100~249.9毫米以下为“大暴雨”,250毫米以上称“特大暴雨”。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暴雨强度

外文名:intensity of rainstorm

解释:降雨的集中程度

降雨量:200毫米以上

术语:是指某一连续降雨时段内的平均降雨量

最大暴雨

编辑
世界上最大的暴雨出现在南印度洋上的留尼汪岛,24小时降水量为1870毫米。我国最大暴雨出现在台湾省新寮,24小时降水量为1672毫米,均是热带气旋活动引起的。我国是多暴雨国家之一,几乎各省(市、区)均有出现。主要集中在下半年。暴雨日数的地域分布呈明显的南方多,北方少;沿海多,内陆少;迎风坡侧多,背风坡侧少的特征。台湾山地的年暴雨日达16天以上,华南沿海的东兴、阳江、汕尾及江淮流域一些地区在10天以上,而西北地区平均每年不到1天。

暴雨预警信号

编辑

暴雨强度暴雨强度

暴雨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蓝色预警信号

标准:12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

  • 1.

    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准备工作;

  • 2.

    学校、幼儿园采取适当措施,保证学生和幼儿安全;

  • 3.

    驾驶人员应当注意道路积水和交通阻塞,确保安全;

  • 4.

    检查城市、农田、鱼塘排水系统,做好排涝准备。

    黄色预警信号

    标准: 6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

  • 1.

    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工作;

  • 2.

    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路况在强降雨路段采取交通管制措施,在积水路段实行交通引导;

  • 3.

    切断低洼地带有危险的室外电,暂停在空旷地方的户外作业,转移危险地带人员和危房居民到安全场所避雨;

  • 4.

    检查城市、农田、鱼塘排水系统,采取必要的排涝措施。

    橙色预警信号

    标准: 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

  • 1.

    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应急工作;

  • 2.

    切断有危险的室外电源,暂停户外作业;

  • 3.

    处于危险地带的单位应当停课、停业,采取专门措施保护已到校学生、幼儿和其他上班人员的安全;

  • 4.

    做好城市、农田的排涝,注意防范可能引发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红色预警信号

    标准: 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10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

  • 1.

    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应急和抢险工作;

  • 2.

    停止集会、停课、停业(除特殊行业外);

  • 3.

    做好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防御和抢险工作。

  • 下一篇 汇流

    上一篇 二叠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