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 编辑

青海省辖地级市、省会

西宁市西宁市

西宁市,古称青唐城、西平郡、鄯州,别名夏都 ,青海省辖地级市、省会,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 。截至2022年10月,全市下辖5个区、2个县 ,总面积7660平方千米 ,截至2023年末,西宁市常住人口为248.1万人。

西宁市地处中国西北地区、青海省东部、湟水中游河谷盆地,是青藏高原的东方门户,古“丝绸之路”南路和“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自古就是西北交通要道和军事重地,素有“西海锁钥”、海藏咽喉之称,是世界高海拔城市之一,青海省的政治、经济、科教、文化、交通和通讯中心,也是国务院确定的内陆开放城市,中央军委西宁联勤保障中心驻地 。

西宁历史文化远流长,有着独特的自然资源,绚丽多彩的民俗风情,是青藏高原一颗璀璨的明珠,取“西陲安宁”之意。先后获得全国卫生城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等荣誉称号,是“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城市 。

2018年5月,国务院发布《兰州—西宁城市群发展规划》,着力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积极推动高质量、特色化发展,把兰州—西宁城市群培育发展成为支撑国土安全和生态安全格局、维护西北地区繁荣稳定的重要城市群 。2020年6月,经中央依法治国委入选为第一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和项目名单 。

2023年,西宁市地区生产总值为1801.1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8.6%,高于全省3.3个百分点。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西宁市

外文名:Xining

别名:青唐城、西平郡、鄯州、夏都

行政区划代码:630100

行政区类别:地级市

所属地区:中国西北地区

地理位置:青海省东部,青藏高原东北部

面积:7660 km²

下辖地区:5个区、2个县

政府驻地:西宁市城中区南关街43号

电话区号:0971

邮政编码:810000

气候条件:高原大陆性气候

人口数量:248.1 万(2023年末常住人口)

著名景点:青唐城遗址、塔尔寺、南禅寺

机场:西宁曹家堡国际机场

火车站:西宁站、西宁西站

车牌代码:青A

地区生产总值:1801.13 亿元(2023年)

高等院校:青海大学(211)

历史沿革

编辑

西宁北门西宁北门

西宁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高原古城,是中国黄河流域文化组成部分。据城北区朱家寨遗址、沈那遗址和西杏园遗址等考古发现,早在四、五千年以前就有人类在这块土地上生产、生活,繁衍生息。

古为先零羌游牧地。西汉设军事、邮传据点西平亭。神爵初,为临羌县地,隶金城郡。

东汉建安中,分金城郡置西平郡,分临羌县置西都县为郡治,隶雍州。

东晋隆安三年(399年),南一度迁都于此。北魏曾在此设鄯善镇,治西都县。孝昌二年(526年),改鄯善镇为鄯州,与西平郡同治西都县。旋因中原多故,吐谷浑强盛,鄯州移治乐都,改乐都县为西都县,为郡治。

唐仪凤三年(678年),由湟水县析置鄯城县,治所约在今西宁市曹家寨一带,属鄯州。上元二年(761年),地入吐蕃。

宋明道元年(1032年),吐蕃唃厮啰政权从邈川迁都于此,改称青唐城。元符二年(1099年),宋军入河湟,改青唐为鄯州,隶熙河兰湟路(后改熙河兰廓路)。崇宁三年(1104年),改鄯州为西宁州,西宁一名始于此时。

南宋绍兴元年、金天会九年(1131年),西宁州被金朝占据。南宋绍兴六年、西夏大德二年(1136年),西宁州被西夏占据。

蒙古成吉思汗二十二年(1227年),蒙古灭西夏,占领西宁州,为章吉驸马分地。

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徒西夏中兴行省于甘州(今甘肃张掖),改称甘肃行省,西宁州为甘肃行省所辖七路二州中之一州。

明洪武六年(1373年),改西宁州为西宁卫,先后隶于陕西都指挥使司、陕西行都指挥使司。宣德七年(1432年),升西宁卫为军民指挥使司。弘治元年(1488年),在西宁设兵备道。

西宁夜色西宁夜色

清雍正三年(1725年),改西宁卫为西宁府,新置西宁县为府治,隶甘肃省。同年,设钦差办理青海蒙古番子事务大臣衙门(简称“青海办事大臣”)。

民国二年(1913年)废府存道,置蒙番宣慰使。民国十六年(1927年)改置西宁行政区,隶甘肃省。民国十八年(1929年)青海建省,治西宁县。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西宁县移治鲁沙尔。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成立西宁市,为首府 。

1949年9月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西宁,同年9月8日成立市人民政府,为青海省辖市 。1950年,西宁市为青海省人民政府驻地。

行政区划

编辑

区划沿革

今日西宁今日西宁

1960年,原由省直辖的湟中县、大通县和互助土族自治县划归西宁市领导。

1962年,湟中县、大通县和互助土族自治县改由省直辖。

1966年,大通县(驻桥头)交由西宁市领导。

1985年11月,国务院批准撤销大通县,设立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以原大通县的行政区域为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的行政区域。

1986年03月,国务院批准:将西宁市城西区分设为城西、城北两个区。撤销西宁市郊区,将原郊区所辖的7个乡分别划归城东、城中、城西、城北4个区管辖。

1999年12月,国务院批准将海东地区的湟中县、湟源县划归西宁市管辖。

2003年12月,辖23个街道、26个镇、24个乡、6个民族乡,934个村(牧)委会、165个社区居委会。

2004年07月,西宁市城北区区划调整,街道办事处由4个调整为3个:撤销三其街道办事处,并入马坊街道办事处。

2006年08月,西宁市:新增1个镇,全市乡镇总数由56个(26镇30乡)调整为50个(27镇23乡)。

2019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同意撤销湟中县,设立西宁市湟中区。

区划详情

截至2021年,西宁市辖城东区、城中区、城西区、城北区、湟中区共五个区,湟源县、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共两个县。另外设有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南新区(属城中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生物科技产业园区)、海湖新区共4个功能区。市政府驻西宁市城中区南关街43号 。

行政区划

面积

(km²)

人民政府驻地

下辖地区

城中区

151

总寨镇新城大道166号

人民街街道、南滩街道、仓门街街道、礼让街街道、饮马街街道、南川东路街道、南川西路街道、总寨镇

城东区

115

东关大街街道德令哈路195号

东关大街街道、清真巷街道、大众街街道、周家泉街道、火车站街道、八一路街道、林家崖街道、乐家湾镇、韵家口镇

城西区

82.9

西关大街街道五四大街21号

西关大街街道、古城台街道、虎台街道、胜利路街道、兴海路街道、文汇路街道、通海路街道、彭家寨镇

城北区

138

朝阳街道朝阳西路27号

朝阳街道、小桥大街街道、马坊街道、火车西站街道、大堡子镇、廿里铺镇

湟中区

2430

鲁沙尔镇和平路133号

康川街道、鲁沙尔镇、西堡镇、上新庄镇、田家寨镇、甘河滩镇、共和镇、多巴镇、拦隆口镇、上五庄镇、李家山镇、群加乡、土门关乡、汉东乡、大才乡、海子沟乡

湟源县

1509

城关镇建设西路76号

城关镇、大华镇、东峡乡、和平乡、波航乡、申中乡、巴燕乡、寺寨乡、日月藏族乡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

3090

桥头镇人民路94号

桥头镇、城关镇、塔尔镇、东峡镇、黄家寨镇、长宁镇、景阳镇、多林镇、新庄镇、青林乡、青山乡、逊让乡、极乐乡、宝库乡、斜沟乡、良教乡、桦林乡、石山乡、向化藏族乡、朔北藏族乡

地理环境

编辑

位置境域

西宁市地处青海省东部,青藏高原东北部,总面积7660平方千米。总面积7660平方千米,市区面积476.5平方千米,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0°52'~101°54',北纬36°13'~37°28'之间 。

西宁市人民政府

地形地貌

西宁市呈东西向条带状,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四周群山怀抱,南有南山、北有北山 。

气候

西宁市属大陆性高原半干旱气候,年平均日照为1939.7小时,年平均气温7.6℃,最高气温34.6℃,最低气温零下18.9℃,属高原高山寒温性气候。夏季平均气温17~19℃,气候宜人,是消夏避暑胜地,有“中国夏都”之称 。

水文

西宁市区海拔2261米,年平均降水量380毫米,蒸发量1363.6毫米,湟水及其支流南川河、北川河由西、南、北汇合于市区,向东流经全市 。

自然资源

编辑

水资源

西宁风光

西宁市水资源相对贫乏,湟水河横穿西宁市区,全年水资源量1314亿立方米,自产地表水资源量12.93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894亿立方米,重复量s3亿立方米 。

生物资源

西宁市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主要有升麻、防风、羌活、大黄、赤芍、党参等。野生动物中有20多种属珍稀动物,其中包括棕熊、岩羊、白唇鹿、马鹿、鹿、原羚、蓝马鸡等 。

矿产资源

美丽的海湖新区新西宁

西宁市矿产资源种类较多。全市发现各类矿产46种,其中能源类矿产有煤炭1种;金属矿产有铁、钛、铜、铅、锌、镍、钨、岩金、砂金等10余种;非金属矿产主要有水泥用石灰岩、电石用石灰岩、冶金用石英岩、玻璃用石英岩、金用白云岩、炼镁用白云岩石膏 。

人口

编辑

2023年末,西宁市常住人口达到248.1万人,比2022年末增加0.1万人,增长0.04%。

截至2021年,西宁市常住人口为247.56万人,增长0.24%。全市出生人口2.26万人,死亡人口1.66万人,出生率9.14‰,死亡率6.71‰,自然增长率为2.43‰。全市城镇人口为196.39万人,占常住人口的79.33%;乡村人口为51.17万人,占常住人口的20.67% 。

截至2022年末,西宁市常住人口常住人口为248.0万人,增长0.18%。全市城镇人口为198.08万人,占常住人口的79.87%;乡村人口为49.92万人,占常住人口的20.13%。

西宁市常住人口(2017年~2022年)变化西宁市常住人口(2017年~2022年)变化

参考资料来源:

政治

编辑
西宁市主要领导

机构

职务

姓名

市委

书记

王卫

副书记

石建平、汪山泉、李家成

常委

钟志军、姜晓东、南海晏、张爱红、张志杰、王刚

市政府

市长

石建平

副市长

王刚、姜晓东、张志杰、南海晏、田旭、肖向东、韩兴斌、刘强峰、褚平峻、张俊

市人大常委会

主任

宋晨曦

副主任

吉辉

市政协

主席

段发达

副主席

满开清、杜萍、李晓、全武、尉宝山、刘海云

秘书长

卢东江

参考资料(截至2024年7月)

经济

编辑

综述

2022年,西宁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44.3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2.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62.96亿元,同比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618.45亿元,同比增长11.4%;第三产业增加值962.94亿元,同比下降2.7%。

西宁市地区生产总值(2017年~2022年)变化西宁市地区生产总值(2017年~2022年)变化

2022年,西宁市实现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31.72亿元,下降14.4%,其中,完成税收收入116.27亿元,下降10.9%。全年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39.04亿元,下降1.4%,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增长3.4%、公共安全支出增长9.5%、教育支出下降2.2%、科学技术支出下降42.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8.2%、卫生健康支出增长31.8%、节能环保支出下降22.1%、城乡社区支出增长6.5%。

2022年,西宁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8.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55%,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53.7%,其中,工业投资增长53.7%;第三产业投资同比下降37.3%。民间投资同比下降8.5%。

2023年,西宁市地区生产总值为1801.1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8.6%,高于全省3.3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为65.06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为692.59亿元,增长14.0%;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043.48亿元,增长5.8%。

2023年,西宁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6.6%。其中项目投资同比增长6.2%。从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下降30.8%;第二产业同比增长10.2%,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7.9%;第三产业同比下降16.4%。从房地产看,商品房销售面积105.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0%。

2023年12月份,西宁市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上涨0.1%,同比下降0.5%,2023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0.3%。

2023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199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1%。其中,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41917元和17076元,分别增长4.3%和8.1%。

第一产业

2022年,西宁市农作物播种面积184.28万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90.91万亩,增长0.2%;油料播种面积50.95万亩,增长1.1%;蔬菜播种面积23.70万亩,下降0.1%;中草药材播种面积0.72万亩,下降73.8%;其他农作物播种面积17.73万亩,增长10.9%;油料、蚕豆、马铃薯、蔬菜特色农作物播种面积达到101.39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55.0%。

2022年,西宁市生猪出栏22.91万头,增长4.7%;牛出栏29.36万头,下降7.8%;羊出栏65.75万只,增长0.4%;肉用家禽出栏60.04万只,下降4.4%。肉产量6.91万吨,下降1.3%;禽蛋产量0.47万吨,下降1.2%;奶类产量15.19万吨,增长20.4%。

第二产业

2022年,西宁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6.9%。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增长26.5%;重工业增加值增长27.0%。分经济类型看,股份制企业增加值增长28.4%;国有企业增长17.0%;外商及港澳台增长26.1%;股份合作企业下降43.9%;其他经济类型下降66.0%。高技术产业工业增加值增长176.4%,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50.2%,比重较2021年提高25.8个百分点;新能源产业增加值增长67.3%,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13.9%,比重提高2.7个百分点。

2022年,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3.4%,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的76.3%。截至2022年底,全市250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137.80亿元,增长40.6%。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盈利172.7亿元,亏损企业115户,亏损面46.0%。

2023年,西宁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9%,增速高于全省17.3个百分点。从门类看,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5.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4.7%。从行业看,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82.2%,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3.9%,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同比下降42.1%,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同比下降2.2%。从地区看,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9.4%;区外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1%。从产品产量看,多晶硅增长1.9倍,单晶硅增长1.3倍,电解铜增长14.9%,锌增长44.5%,烧碱下降2.7%,化学药品原药增长0.8倍,中成药增长24.6%,光纤下降12.9%,碳纤维增长1.2倍,铝合金增长86.5%。

第三产业

2022年,西宁市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1.68亿元,下降14.4%。按经营地分,城镇实现零售额475.20亿元,下降14.5%;乡村实现零售额56.48亿元,下降13.2%。按行业分,批发业实现零售额133.64亿元,下降10.1%;零售业实现零售额379.76亿元,下降14.3%;住宿业实现零售额4.08亿元,下降40.4%;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4.20亿元,下降36.8%。

2022年,西宁市实现进出口总值32.41亿元,增长41.5%,其中,出口总值16.48亿元,增长77.5%;进口总值15.93亿元,增长17.0%。

2022年,西宁市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21.42亿元,比上年下降13.9%;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6.05亿元,下降30.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72.18亿元,增长8.8%;房地产业增加值100.46亿元,下降6.9%;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54.97亿元,增长13.3%;金融业增加值213.96亿元,增长3.3%。

截至2022年末,西宁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5254.21亿元,比年初增加551.17亿元,同比增长11.7%,其中,住户存款余额2204.27亿元,同比增长16.3%;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1227.14亿元,同比增长11.7%;机关团体存款余额858.35亿元,同比增长8.4%。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5612.70亿元,同比增长3.0%,其中,住户贷款余额880.32亿元,同比下降1.4%;企事业单位贷款余额4732.37亿元,同比增长3.8%。

2023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24.8亿元,同比增长17.5%。从经营单位所在地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559.0亿元,同比增长17.6%;乡村消费品零售额65.8亿元,增长16.6%。从行业看,批发业销售额下降10.1%;零售业销售额增长13.9%;住宿、餐饮业营业额分别增长41.9%和32.0%。从商品类别看,限额以上20类主要商品中书报杂志类、石油及制品类、机电产品及设备类、汽车类分别增长24.1%、29.9%、149.3%、39.7%。

交通运输

编辑

公路

公路

京藏高速公路

兰西高速公路

平西高速公路

西湟一级公路

湟倒一级公路

西塔高速公路

宁大高速公路

西宁过境高速公路

张汶高速公路

西和高速公路

西丽高速公路

西互高速公路

国道

109国道

214国道

227国道

315国道

铁路

铁道线路:兰青铁路、青藏铁路、兰新高速铁路、西成高速铁路

火车站:西宁站、西宁西站

航空

西宁曹家堡国际机场西宁曹家堡国际机场

西宁曹家堡国际机场(XiningCaojiapuinternationalairport;IATA:XNN,ICAO:ZLXN),位于中国青海省西宁市东南方向的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距西宁市中心28千米,为4E级民用国际机场,是青藏高原重要交通枢纽和青海省主要对外口岸。2019年,西宁曹家堡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722.65万人次,同比增长14.0%;货邮吞吐量4.10万吨,同比增长21.1%;起降6.12万架次,同比增长11.2%;分别位居中国第44、第43、第54位 。

社会事业

编辑

教育事业

截至2022年末,西宁市共有普通高校12所,在校学生9.52万人;普通中学143所,在校学生12.71万人;中等职业学校15所,在校学生3.11万人;小学136所,在校学生16.69万人;特殊教育学校4所,在校学生981人;幼儿园521所,在园幼儿7.44万人;西宁市学前教育毛入园率105.19%,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8.42%,高中阶段毛入学率103.27%。

学校

类别

学校名称

青海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

青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青海师范大学附属第二实验中学

青海湟川中学

西宁市第二中学

西宁市第四高级中学

西宁市第五中学

西宁市第十四中学

-

-

普通高等学校

青海大学(双一流,211)

青海师范大学

青海民族大学

青海理工学院

青海大学昆仑学院

青海职业技术大学

青海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青海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青海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

西宁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青海警官职业学院

-

科学技术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截至2021年末,西宁地区有独立的科研院所33个,非独立院所2个,其中两所中国科学院院属科研院所: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有科学技术学会88个,会员43500人;科技人员21885人,其中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593人,中级6524人。改革开放以来,西宁市共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3项,省部级95项,市级433项。先后接待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89人次来宁进行科学考察、学术交流和合作攻关。组织214人次前往美、英、德、日等8个国家和地区学习考察及开展科技合作交流。先后争取到日本、联合国undp组织的科技援助项目4项,资助经费50多万美元。还组团参加了全国性星火、高新技术、“双新”等成果展览交流。

文化事业

截至2022年末,西宁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图书馆9个,博物馆14个。全市有广播电视台5座,广播和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为99.5%和99.7%。出版杂志53种,213.45万册;图书977种(包含教辅教材),1407.08万册。

医疗卫生

截至2021年,西宁市有各类医疗计生卫生机构1927所,其中,医院77所;卫生技术人员28250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9836人;注册护士12841人;卫生机构床位数  22094张。每千人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4.12人 。

西宁市三甲医院

青海省人民医院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

青海省红十字医院

青海省中医院

青海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青海省第三人民医院

青海省第四人民医院

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

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

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青海省藏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四医院

基础设施

西宁市拥有“兰一西一拉”(兰州——西宁——拉萨)通讯光缆工程。

社会保障

2022年,西宁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单位24830个,参保职工77.77万人(含离退休),基金累计支出98.27亿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71.13万人,基金累计支出4.41亿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单位1074个,参保职工6.99万人(含离退休),基金累计支出21.26亿元。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单位17767个,参保人数41.34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144.22万人,基本医疗保险费用支出16.59亿元;失业保险参保单位15576个,参保人数26.86万人,基金累计支出3.19亿元;工伤保险参保单位22262个,参保人数49.27万人,基金累计支出1.30亿元;生育保险参保单位17378个,参保人数26.03万人,生育保险费用支出1.36亿元。

截至2022年末,西宁市末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补贴人数为1.38万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补贴人数为2.62万人。全年累计兑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1.19亿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1.63亿元。

历史文化

编辑

宗教

佛教、伊斯兰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五大宗教并存,藏传佛教和伊斯兰教影响尤为深远,塔尔寺是中国六大藏传佛教寺院之一,东关清真大寺是西北四大清真寺之一。回族信仰伊斯兰教,在回族聚居地方,多建有清真寺。每年举行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圣纪三大节日。

曲艺

中心广场春节夜景中心广场春节夜景

戏剧主要有眉户剧、平弦剧、藏戏、灯影戏、豫剧、秦腔。

曲艺主要有平弦、越弦、下弦、道情、贤孝。

歌舞音乐主要有汉族的社火、土族的安昭、回族的宴席舞、撒拉族的婚礼舞、藏族的锅庄舞以及藏传佛教寺院在祭祀、典礼、法会时演奏的寺庙音乐。

民歌

西宁体育馆西宁体育馆

民歌主要有汉、回、土、撒拉族喜爱的"花儿"和藏族的"伊"等。青海是“花儿”的故乡,河湟花儿是西北花儿的精魂,最美的“花儿”是用三江最纯净的源头之水浇灌的圣洁之花。居住在这里的汉、藏、回、土、撒拉等各族群众,无论在田间耕作、山野放牧、外出打工或路途赶车,只要有闲暇时间,都要漫上几句悠扬的“花儿”。可以说,人人都有一副唱“花儿”、漫“少年”的金嗓子。青海农民唱起“花儿”,村里的张秀花、王富贵们就会泪水涟涟。花儿对青海人来说象每天的饮食一样普通。“花儿”是产生于青海,并流行于青、甘、宁、新等地区的一种山歌,唱词浩繁,文学艺术价值较高,被人们称为西北之魂。“花儿”发源于临夏,由于流行的地区不同,加之在发展过程中受到西北各民族文化的影响,因此形成不同的流派和艺术风格 。

地域文化

美丽西宁美丽西宁

西宁地处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结合部,是一个多民族城市,其文化艺术的发展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藏传佛教圣地塔尔寺的酥油花、堆绣、壁画被誉为“艺术三绝”,黄南州的热贡艺术和湟中农民画也较为出名。

地名由来

西宁市于西汉时置军事和邮传据点西平亭,神爵初属金城郡临羌县。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汉军西进湟水流域,汉将霍去病修建军事据点西平亭,这是西宁建制之始。北宋崇宁三年(1104年)改为西宁州,至此“西宁”之称始于见史,取”西陲安宁“之意。

风景名胜

编辑

2022年,西宁市接待国内外游客1434.73万人次,下降40.3%,旅游总收入122.46亿元,下降53.6%。接待国内游客1434.56万人次,下降40.3%,国内旅游收入122.41亿元,下降53.5%。旅游外汇收入72.85万美元,下降76.6%。

综述

西宁八景

西宁是一座有着两千一百多年历史的高原古城,古称西平亭,曾是汉后将军赵充国屯田的地方、南凉的都城、唐蕃古道的咽喉、丝绸南路的要道、青藏高原通向中原的门户、河湟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自古就是一颗璀璨的“高原明珠”,北山烟雨——西宁古八景中遗留最完善的一景。西宁八景,即古湟中八景,旧时西宁府称为湟中,八景即今西宁及其周围的八个景观。他们是:石峡清风、金娥晓日、文峰耸翠、凤台留云、龙池月夜、湟流春涨、五峰飞瀑和北山烟雨。是由清末湟中人张思宪所写《题湟中八景》诗而来,八景分叙述如下 :

主要风景名胜

景点名称

简介

石峡清风

石峡清风位于西宁东15千米处。石峡,俗称小峡,在历史上是以险关危隘著称的。世治时,它是连通东西交通的要道;世乱时,它又是隔断两地的重门。宋代时修筑绥远关以控制要害地段,后于清代修筑了武定关和德安关。小峡也为人们留下了动人的传说:昔日此地重山环复、河道不通,有仙人投石击山,丘峦崩摧,湟水中通,形成了奇峻雄伟的小峡。而今的小峡,一座钢筋混凝土拱桥飞架南北,公路平坦如砥,行人车辆川流不息,险关变通途。

金蛾晓日

金蛾晓日位于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的娘娘山,又名金蛾山。山顶有一座天池,娘娘山上有一制高点,早晨在山上观日出,太阳从万山中喷薄而出,景象壮观,据说可与泰山观日出媲美。

文峰耸翠

提及这一景点,必然提及西宁南山的一个美丽传说。据说,人们曾经在南山修建一座阁楼,便有凤凰落到这儿,当地人视为祥瑞之兆。后来,也是为了企盼当地文风繁盛,人们就在山上修建了魁星阁。

凤台留云

西宁南山又叫凤凰山,山上有亭,名叫凤凰亭。南凉时期,西宁古八景之一的“凤台留云”,成为西宁一胜景。南山以关帝庙为中心的建筑群,始建于明永乐八年,是西宁现存保护较好的明建筑。如今山上的景点均为解放以后新建。由于南山的海拔比较高,所以凤台上经常云雾缭绕,自成景致。

龙池夜月

所谓“龙池”,指的是位于西宁西郊苏家河湾村西南的一眼泉水。由于这里曾经修建过不少庙宇,所以,历史上,这是一个香火旺盛的地方。这里的庙宇,始建于明代,后来屡建屡废,清末称作“五龙宫”,曾经盛极一时。

湟流春涨

所谓湟水,即指流经西宁城北的黄河重要支流——湟水河,又名西宁河。每当春夏之际,湟水上游冰雪消融,水源充足,流至西宁西郊河、北川河、南川河先后注入湟水,遂河水骤涨,波涛汹涌,故称“湟水春涨”,有五峰山六月六“花儿”会。

五峰飞瀑

五峰飞瀑位于互助土族自治县的北沟脑,因山峰很像五个手指,故名五峰山。五峰山有三奇,即林、泉、洞。从龙宫泉拾级而上,便是五峰寺。五峰寺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主要建筑有菩萨殿、龙王阁、玉皇宫、香公楼、同乐亭。五峰山也是青海民歌演唱胜地,俗称“花儿”会,每年六月六,正是五峰山风光最美的季节,五峰山六月六“花儿”会也就闻名遐迩。

北山烟雨

北山以奇制胜,西宁北山,又名土楼山。土楼山上曾建土楼山神祠,在神祠的旧址又修建寺庙,旧称北禅寺,也叫永兴寺。北山的古迹不少,有佛寺、道观、砖塔、洞窟、壁画和露天大佛。经历代的扩建增修,在峭壁断崖间凿成洞窟,自西向东依次分布着“九窟十八洞”。北山顶上那座有唐代建筑风格的宁寿塔。

其他景点

名称

简介

图片

青唐城遗址

青唐城遗址作为丝绸之路繁华的见证者,位于西宁南绕城快速路边,以一种静默的姿态,向来往的人们讲述着曾经的繁华 。

青唐城遗址青唐城遗址

老爷山

老爷山又名元朔山,位于西宁市北约40千米,大通县境内。山上有火烧台、老虎洞和古寺庙遗址。主峰西南皆为悬崖绝壁,北面与牦牛山相对。加上高原气候多变,有时浓云密布,有时天朗气清,登高眺望,云海苍茫,漫步林中,别有野趣,为西宁市旅游胜地之一。

老爷山老爷山

塔尔寺

塔尔寺位于西宁市西南25千米处的湟中区城鲁沙尔镇。塔尔寺是中国西北地区藏传佛教的活动中心,在中国及东南亚享有盛名,酥油花、壁画和堆绣被誉为“塔尔寺艺术三绝”,另外寺内还珍藏了许多佛教典籍和历史、文学、哲学、医药、立法等方面的学术专著。塔尔寺是中国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六大寺院之一,也是青海省首屈一指的名胜古迹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塔尔寺塔尔寺

马步芳公馆

马步芳公馆始建于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6月,耗资3000万大洋,次年6月建成,为军阀马步芳私邸,取名为“馨庐”。在马公馆里许多建筑的墙面镶有玉石,故人们亦称为“玉石公馆”。公馆由多个院落和不同形式的房舍以及花园组成,各个院落的房舍布置有序,结构严谨。构成了统一和谐的整体。位于公馆南端的后花园栽种了名贵的花卉和树木,还有亭榭,“晓泉”也在其内。

马步芳公馆马步芳公馆

友好城市

编辑

国家

城市

俄罗斯

伊热夫斯克市

斯里兰卡

卡卢特勒市

著名人物

编辑

赵乐际赵乐际

赵乐际,男,汉族,1957年3月生,陕西西安人,生于青海西宁 ,现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

荣誉称号

编辑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

国家卫生城市

国家园林城市

中国十大避暑城市

中国十大安静城市

中国十大最美丽城市

全国双拥模范城市

中国十大最向往的旅游目的地

世界旅游名城

2011中国十大避暑旅游城市

全球避暑名城榜

中国休闲城市

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

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

中国最幸福城市

国家森林城市

全国文明城市

2017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

2017年度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城市50强

2018年入围第一批通过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验收城市名单

2018畅游中国100城

中国城市全面小康指数前100名

关注森林活动20周年突出贡献单位

全国城市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城市

“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2019”第66位

2018年度青海省健康城市建设排名第一位

“七五”普法中期先进城市

2020年青海省双拥模范城

2020全球避暑名城榜第26

2020中国避暑名城榜第4

2019年国家卫生城市

第一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

全国双拥模范城(县)

第一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

2020年最具幸福感城市

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第二批国家级示范城市

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

2016—2020年青海省普法先进城市(州)

全国首批“千兆城市”

2020年度各省份健康城市建设样板市

2022年全国“村晚”示范展示点

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名单。

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名单

2022年中央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

2021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重点城市名单。

2022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下一篇 卓资县

上一篇 海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