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唇裸重唇鱼 编辑

硬骨鱼纲动物

厚唇裸重唇鱼厚唇裸重唇鱼

厚唇裸重唇鱼(Gymnodiptychus pachycheilus)属鲤形目,鲤科,裂腹鱼亚科,裸重唇鱼属。俗称:重唇花鱼,麻鱼,石花鱼。分布于长江流域的岷江、嘉陵江、汉水等水系及黑龙江流域各水系中。多栖息于水流湍急的河流中以水生昆虫的幼虫为食;也食软体动物中的淡水壳菜等。2龄开始性成熟。4-6月产卵。

基本信息

编辑

别名:重唇花鱼,麻鱼,石花鱼

中文学名:厚唇裸重唇鱼

二名法:Gymnodiptychus pachycheilus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

纲:硬骨鱼纲 Osteichthyes

亚纲:幅鳍亚纲 Subclass Neopterygii

目:鲤形目

科:鲤科

亚科:裂腹鱼亚科

属:裸重唇鱼属

亚种:厚唇裸重唇鱼

分布区域:分布于长江流域的岷江、嘉陵江、汉水等水系及黑龙江流域各水系中

保护级别: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二级

生物形态

编辑
体呈长筒形,稍侧扁,尾柄细圆。头锥形,吻突出,吻皮止于上唇中部;口下位,马蹄形。下颌无锐利的角质边缘。唇很发达,下唇左右叶在前方互相连接,后边未连接部分各自向内翻卷,两下唇叶前部具不发达的横膜,无中叶;唇后沟连续。口角须1对,较粗短,末端约达眼后缘的下方。体表绝大部分裸露,除臀鳍两侧各有1列大型臀鳍外,仅在胸鳍基部上方的肩带后方有2-4行不规则的鳞片。侧线平直,背鳍无硬刺。体和头部黄褐色或灰褐色,较均匀地分布着黑褐色斑点,在侧线下方也有少数斑点;腹鳍呈灰白或黄灰色。背鳍浅灰色,尾鳍浅红色,均布有小斑点。

厚唇裸重唇鱼厚唇裸重唇鱼厚唇裸重唇鱼厚唇裸重唇鱼

厚唇裸重唇鱼" alt="厚唇裸重唇鱼厚唇裸重唇鱼厚唇裸重唇鱼厚唇裸重唇鱼

厚唇裸重唇鱼" src="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4afbfbedab64034fd4a3bef1afc379310b551dde?x-bce-process=image/format,f_auto/resize,m_lfit,limit_1,h_336"/>厚唇裸重唇鱼厚唇裸重唇鱼厚唇裸重唇鱼厚唇裸重唇鱼

厚唇裸重唇鱼

近种区别

编辑

厚唇裸重唇鱼

新疆裸重唇鱼

特征

体呈长筒形,稍侧扁,尾柄细圆。头锥形,吻突出,吻皮止于上唇中部

体长,稍侧扁,头圆锥形,吻部略尖。口下位,呈马蹄形

图片

厚唇裸重唇鱼厚唇裸重唇鱼

新疆裸重唇鱼新疆裸重唇鱼

生物生态

编辑

厚唇裸重唇鱼厚唇裸重唇鱼

栖息于青海、甘肃、四川等省长江和黄河上游各水系的高原宽谷河流中,在河湾洄水处较常见。以水生动物如石蛾幼虫、端足虾和石蝇的稚虫等为食,也食少量的植物碎屑。生殖季节为4-5月。

地理分布

编辑

厚唇裸重唇鱼厚唇裸重唇鱼

青海省常见于扎陵湖与鄂那个湖及黄河河道中,玛多县、达日县久治县黄河干支流急均产。我国水系及雅砻江上游高原宽谷河段有分布,个别分布在江水湖泊中。

鲤形目

编辑
为鱼类中最大目之一。体表被圆鳞或裸露,头部无鳞;有中喙骨弧,下咽骨呈镰状,脊椎的最前四枚常愈结,且两侧附有4对鳔骨(带状骨,舟状骨、间插骨及三脚骨等)构成韦伯氏器连接鳔的前端和内耳,有保持鱼体平衡的作用:背鳍1个,腹鳍腹位,鳍多无硬棘,即使有也是没有超过3根的假棘。目前已发现本目有5千种以上,多分布在温带和热带淡水域,只有2科为海产,我国约有600种。药用价值较高的有鲤科、鲇科、鳅科,胡子鲶科、鮡科,鮠科等。

厚唇裸重唇鱼厚唇裸重唇鱼

相关种类

编辑

中甸重唇鱼

中甸重唇鱼中甸重唇鱼

分布于云南中甸盆地的内流水体及金沙江水系的小中甸河。为该地区主要经济鱼类。

体长,略侧扁。尾柄稍圆。头锥形,吻钝。口下位,马蹄形。下颌无锐利角质缘。唇稍薄,下唇侧叶窄,唇后沟中断。口角有短须1对,末端不超过眼后缘。体被细鳞,胸腹部裸露,侧线上鳞30左右,具臀鳞。背鳍不分枝鳍条为光滑软刺,腹鳍起点与背鳍基的后半部相对。

全裸裸重唇鱼

全裸裸重唇鱼全裸裸重唇鱼

体延长,腹近圆而身略侧扁,除臀鳞和腹鳍基外侧有一腋鳞外,通体几乎“一丝不挂”,呈“全裸体”状,故得名。背灰腹白,背侧散布众多不规则斑点,构成典型的“河道色”。

新疆裸重唇鱼

新疆重唇鱼新疆重唇鱼

体长,稍侧扁,头圆锥形,吻部略尖。口下位,呈马蹄形。唇发达,下唇分左右两叶,唇后沟深,中断。下颌前缘没有锐利的角质边缘;须1对,较细长,伸达眼后缘。体几乎裸露,仅在前端鳞片较大,后段较小。侧线完全,平直或稍弯向腹方。背鳍无硬刺;体背部暗灰色或灰褐色,头部、背部和侧面有棕黑色大小不一的斑点,腹侧淡黄带灰色,背鳍和尾鳍上具有许多不规则的小斑点。生殖期间雄性个体的背鳍边缘突出或成半圆形,鳍条较长,鳍膜也较宽;臀鳍特别延长;头部和鳍上均出现有珠星。

形态特征

黑色

生活习性

喜欢在黑暗的地方活动

分类学

鱼类

繁殖习性

编辑
厚唇裸重唇鱼繁殖期为4-6月,盛期为5月,在繁殖季节可借第二性征辨别性别,雌鱼和雄鱼均于6龄达到性成熟,雌鱼最小性成熟体长30.8cm,体质量380.7g,成熟系数15.21%;雄鱼体长27.2cm,体质量335.7g,成熟系数10.18%。厚唇裸重唇鱼绝对怀卵量为3043~42 158粒,相对怀卵量为7.9~37.2粒/g。成熟卵径(2.1±0.1)mm,卵子数为134.9粒/g;测定了产卵场的理化因子,集群繁殖需要约8℃的水温及其他一些生态因子刺激(海拔、水流、饵料等)。

胚胎发育

编辑
受精卵呈卵圆形,卵径较大,吸水膨胀后为(4.41±0.13)mm。在水温为9℃条件下,授精后9h进入卵裂期,23h 30min进入囊胚期,33h进入原肠期,71h进入神经胚期,74h 30min进入器官分化期,210h开始破膜而出,初孵仔鱼全长9.35mm。破膜后16d仔鱼开始上浮。

保护级别

编辑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二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