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 编辑

中国湖北省辖地级市

宜昌市宜昌市

宜昌市,湖北省辖地级市,省域副中心城市、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成员、宜荆荆都市圈核心成员,“世界水电之都”。长江三峡起始地,素有“三峡门户”“川鄂咽喉”之称。介于东经110°15'~112°04'、北纬29°56'~31°34'之间,地处湖北西南部、长江上游和中游的分界处;宜昌现辖5区3市5县和1个国家级高新区,面积2.1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92.40万人。

宜昌古称“夷陵”,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得名。清朝时改称“宜昌”,取“宜于昌盛”之意。宜昌历史悠久,巴楚文化远流长,是世界历史文化名人屈原、古代民族团结使者王昭君的故里。宜昌是三峡工程、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所在地,被誉为“世界水电之都”。 宜昌连续四届入选全国文明城市,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部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2023年,被评为三线城市。宜昌拥有水电站四百余座,是嫘祖、杨守敬等历史名人的故里;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截至2022年8月,共有A级旅游景区57处,其中4A级以上景区26处,5A级景区4处。

宜昌市是湖北省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境内宜昌三峡国际机场是国家航空一类口岸 、鄂西渝东国际门户机场;宜昌东站是“四纵四横”沪汉蓉铁路节点车站;宜昌北站是“八纵八横”沿江高铁和呼南高铁枢纽车站;宜昌BRT是全国单条线路最长、车站最多的快速公交系统。

2023年宜昌地区生产总值(GDP)5756.35亿元,增长7.1%。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宜昌市

外文名:Yichang City

别名:夷陵

行政区划代码:420500

行政区类别:地级市

所属地区:中国湖北省

地理位置:中国湖北省西南部,长江中上游分界处鄂西武陵山脉和秦巴山脉向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地跨北纬 29°56'~31°34'、东经 110°15'~112°04'之间

面积:21000 km²

下辖地区:5个市辖区、3个县、2个自治县、代管3个县级市

政府驻地:西陵区沿江大道102号

电话区号:0717

邮政编码:443000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人口数量:392.40 万(2023年末常住人口)

著名景点:三峡大坝旅游区、三峡人家、清江画廊、长江三峡、九畹溪漂流、玉泉寺、关陵、屈原故里

机场:宜昌三峡国际机场、当阳机场

火车站:宜昌东站、宜昌站、宜昌北站(在建)

车牌代码:鄂E

地区生产总值:5756.35 亿元(2023年)

市委书记:熊征宇

市长:马泽江

市花:百合、腊梅

市树:柑橘、栾树

港口:宜昌港

高等学府:三峡大学

历史沿革

编辑
宜昌市历史悠久,在宜昌境内的清江流域就有“长阳人”的活动。境内数十处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现,证明了七、八千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

风景

宜昌远古属西陵部落,据《宜昌府志》记载:夏、商、周三代,夷陵为古荆州地,“春秋战国时为楚国的西塞要地,建有城邑”。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置郡县,改夷陵置巫县。宜昌市大部分地域属南郡。“汉承秦制”,西汉时夷陵属荆州南郡,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改夷陵为临江郡。建安十五年(210年)又改临江郡为宜都郡,领宜都(今宜昌)、秭归、枝江、夷道(今宜都)等四县。

三国时,黄武元年(222年),改夷陵为西陵郡,也称宜都郡。晋太康年间(280—289年),改置为夷陵县。东晋分夷陵西境(在长江南岸的黄牛岩至黑岩之间)另置一县时命名“宜昌”,寓意在于祈福分境置县宜于国运昌盛,“宜昌”之名便始见于史。

宜昌人文地图宜昌人文地图

南北朝时宋、齐皆与晋同。梁改宜都郡为宜州,西魏改为拓州,北周改为硖州。

隋大业三年(607年),改硖州为夷陵郡,辖夷陵、夷道、长杨、远安四县,夷陵县为郡治,隶属荆州都督府。唐初,改夷陵郡为硖州,领上述四县,属山南东道。天宝初又改为夷陵郡。乾元元年(758年),复改硖州,辖原四县,仍属山南东道。

五代时,硖州与荆州、归州为南平国。北宋复称硖州,属荆湖北路,仍辖原夷陵四县。元丰年间(1078—1085年),改“硖”为“峡”。

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升峡州为峡州路,领原四县,属河南行省荆湖北道。明初,改峡州路为峡州府。洪武九年(1376年),改峡州为夷陵州,领宜都、长阳、远安三县,治所夷陵,隶属湖广布政使司荆州府上荆南道。

清顺治四年(1647年),夷陵州隶属荆州府。顺治五年,改“夷陵”为“彝陵”。雍正十三年(1735年),升彝陵州为宜昌府,改彝陵县为东湖县并为宜昌府治所,领东湖、兴山、巴东、长阳、长乐5县及归州、鹤峰2州,隶属荆宜施道。宜都、枝江、当阳、远安4县属荆州府。光绪二年(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签订,宜昌被辟为通商口岸。次年,宜昌设立海关,正式对外开放。

中华民国初年废府、州建制,实行省、道、县三级制。民国元年(1912年),改东湖县为宜昌县,与兴山、秭归、巴东、长阳、五峰、鹤峰县属荆南道。当阳、远安属襄南道。民国十一年(1922年),宜昌属荆宜道。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宜昌、宜都、当阳、远安、兴山、秭归、长阳、五峰八县先后属第九、第六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设于宜昌县城。枝江县先后隶属于湖北省第七、第四行政督察区。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8月,中共江汉区委决定正式成立第四专员公署(亦称襄西专署)。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1月,改为当阳专署。5月20日,在当阳成立宜昌专员公署,同月在当阳组建宜昌市党政领导班子。6月11日,在当阳芦家湾正式成立中共宜昌市委员会、宜昌市人民政府。7月1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宜昌。 中共宜昌专署机关和宜昌市党政机关随即从当阳迁驻宜昌城。

1949年11月15日,今宜昌市全境解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湖北省分设八个行政区。其中有宜昌行政区专员公署辖宜昌、宜都、枝江、当阳、远安、兴山、秭归、长阳、五峰九个县。同时划出原宜昌县城区和近郊农村置宜昌市,直属湖北省人民政府管辖。1951年,改湖北宜昌行政区专员公署为湖北省人民政府宜昌区专员公署,1955年,改为湖北省宜昌专员公署。1954年11月,宜昌市改属宜昌专署领导。此时,宜昌专署辖9县1市。此时宜昌专员公署辖8县1市。1958年12月,撤销宜昌专员公署,建立宜都工业区行政公署。1961年5月,撤销宜都工业区行政公署,设立宜昌专员公署。1968年1月,成立宜昌地区革命委员会。1978年8月,撤销宜昌地区革命委员会,设立宜昌地区行政公署。1979年6月,宜昌市复为省辖市。1992年3月,为适应改革和发展的需要,经中央批准,宜昌地区和宜昌市合并,实行市领导县的体制。

宜建钟情 ■ 福运昌盛宜建钟情 ■ 福运昌盛

行政区划

编辑

区划沿革

1949年,省辖行政区专署建制时,辖宜昌、宜都、枝江、当阳、远安、兴山、秭归、长阳、五峰九个县,另建省辖宜昌市。

宜昌市地图

1955年7月,撤枝江县,将其辖区并入宜都县。1962年6月,复置枝江县,仍为宜昌专署所辖。至此,宜昌专员公署辖9县1市。

1971年1月,神农架林区划归宜昌地区领导,1972年3月复为省属。

1984年7月13日,国务院批准撤销长阳县和五峰县,分别成立长阳和五峰两个土家族自治县,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1986年12月13日,国务院批准宜昌市设置西陵、伍家岗、点军3个县级行政区。

1987年11月30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宜都县,建立枝城市(1998年6月11日更名为宜都市)。

1988年10月22日,国务院批准当阳县撤县设市。

1992年3月始,宜昌市辖7县(宜昌县、枝江县、远安县、兴山县、秭归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7个县)、2市(枝城市、当阳市)和3区(西陵区、伍家岗区、点军区)。

1995年3月21日,国务院批准成立宜昌市猇亭区。

1996年7月30日,国务院批准枝江县撤县设市。

2001年3月22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宜昌县,设立夷陵区。至此,宜昌市辖5区5县3市。

2017年12月12日,成立窑湾街道。

区划详情

截至2022年,宜昌市辖13个县级行政区,包括夷陵区、西陵区、伍家岗区、点军区、猇亭区5个市辖区,宜都市、枝江市、当阳市3个县级市、远安县、兴山县、秭归县3个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和五峰土家族自治县2个自治县,共设24个街道、67个镇、19个乡。宜昌市人民政府驻西陵区沿江大道102号。

行政区划详情

区划名称

政府驻地

下辖区域

西陵区

西陵街道

西陵街道、学院街道、云集街道、西坝街道、葛洲坝街道、夜明珠街道、东苑街道、南苑街道、北苑街道、窑湾街道

伍家岗区

伍家岗街道

大公桥街道、万寿桥街道、宝塔河街道、伍家岗街道、伍家乡

点军区

点军街道

点军街道、艾家镇、桥边镇、联棚乡、土城乡

猇亭区

古老背街道

古老背街道、云池街道、虎牙街道

夷陵区

小溪塔街道

小溪塔街道、樟村坪镇、雾渡河镇、分乡镇、太平溪镇、三斗坪镇、乐天溪镇、龙泉镇、鸦鹊岭镇、黄花镇、下堡坪乡、邓村乡

宜都市

陆城街道

陆城街道、红花套镇、高坝洲镇、聂家河镇、松木坪镇、枝城镇、姚家店镇、五眼泉镇、王家畈镇、潘家湾土家族乡

当阳市

玉阳街道

玉阳街道、坝陵街道、玉泉街道、两河镇、河溶镇、淯溪镇、庙前镇、王店镇、半月镇、草埠湖镇

枝江市

马家店街道

马家店街道、安福寺镇、白洋镇、顾家店镇、董市镇、仙女镇、问安镇、七星台镇、百里洲镇

远安县

鸣凤镇

鸣凤镇、花林寺镇、旧县镇、洋坪镇、茅坪场镇、嫘祖镇、河口乡

兴山县

古夫镇

古夫镇、昭君镇、峡口镇、南阳镇、黄粮镇、水月寺镇、高桥乡、榛子乡

秭归县

茅坪镇

茅坪镇、归州镇、屈原镇、沙镇溪镇、两河口镇、郭家坝镇、杨林桥镇、九畹溪镇、水田坝乡、泄滩乡、梅家河乡、磨坪乡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

龙舟坪镇

龙舟坪镇、高家堰镇、磨市镇、都镇湾镇、资丘镇、渔峡口镇、榔坪镇、贺家坪镇、大堰乡、鸭子口乡、火烧坪乡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

渔洋关镇

渔洋关镇、仁和坪镇、长乐坪镇、五峰镇、湾潭镇、付家堰乡、牛庄乡、采花乡

资料来源:

宜昌夜景全景环绕图宜昌夜景全景环绕图

地理环境

编辑

位置境域

宜昌市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地处长江上游与中游的结合部、鄂西武陵山脉和秦巴山脉向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上控巴蜀,下引荆襄”。地跨东经110°15'~112°04'、北纬29°56'~31°34'之间,东西最大横距174.08千米,南北最大纵距180.6千米;东邻荆州市和荆门市,南抵湖南省石门县,西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北靠神农架林区和襄阳市 ;总面积2.1万平方千米。

宜昌市

地形地貌

宜昌市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在地质构造上处于新华夏系一级构造第三隆起带南段与淮阳山字型构造体系的复合部位。在前震旦纪,区内岩浆活动强烈,形成多种岩浆岩,从酸性到超基性,从侵入体到喷出岩都有存在,并形成一系列变质岩系。自震旦纪到三叠纪,又长期受海水入侵,形成以浅海相沉积为主的各时代地层,其发育非常完备,总厚度可达3000米以上,其中震旦—寒武纪是中国南方标准地层之一。三叠纪末,经燕山运动,境内形成内陆盆地,又发育侏罗纪、白垩纪及第三纪陆相沉积。区内各时代地层依次出露,加之构造活动强烈,决定宜昌市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的特征。

宜昌清江画廊宜昌清江画廊

宜昌市地形比较复杂,高低相差悬殊,海拔从2427米(兴山县仙女山)至35米(枝江市杨林湖),垂直高差达2392米,呈现出自西向东逐级下降的态势,平均坡降14.5‰,形成山地(高山、半高山、低山)、丘陵和平原等三大基该地貌类型。其中,西部山地占全市总面积的69%,中部丘陵占全市总面积的21%,东部平原占全市总面积的10%,俗称“七山二丘一分平”。山地(海拔大于500米的高山、中山、低山)是全境地貌的主体,主要分布在兴山县、秭归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及夷陵区北部和西部,主要由石灰岩、紫色砂岩、深灰色长英质变质岩和少量的火山岩组成,是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地区。丘陵(海拔100~500米,坡度5~25度)由砂页岩、黄色黏土和石灰岩组成,属江汉盆地的“镶边构造”,分布于远安县、夷陵区、宜都市东部和当阳市北部。平原(海拔在100米以下,相对高差小于20米,坡度在5度以下)属江汉平原的西侧组成部分,分布在枝江市、当阳市东南部、宜昌城区东南部、远安县中部等沿长江、清江下游,沮漳河流域谷地两侧,是农耕作业之地。

三峡三峡

气候

宜昌市位于中亚热带与北亚热带的过渡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有四季分明,水热同季,寒旱同季的气候特征。多年平均降水量1215.6毫米。平均气温16.9摄氏度,极端最高温度41.4摄氏度(7月),极端最低温度零下9.8摄氏度(元月)。年平均大于10度的活动积温5200摄氏度以上,持续天数达250天。无霜期250~300天,年平均辐射量100.7千卡每平方厘米,年平均日照时数1538~1883小时,日照率40%。

水文

宜昌市河流均属长江流域。以长江干流为主脉,河流多、密度大、水量丰富。宜昌境内流域面积3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183条,总长5070千米。流域面积5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128条,总长4320千米。流域面积2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28条,境内总长1974千米。流域面积10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6条(长江、清江、沮漳河、香溪河、黄柏河、渔洋河),境内总长939千米。流域面积30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4条(长江、清江、沮漳河、香溪河),境内总长668千米。

宜昌市被纳入全省第一批和第二批湖泊保护名录的共有11个湖泊,集中分布在东部平原地区,其中水面面积1平方千米以上湖泊4个,即位于枝江市问安镇、七星台镇的陶家湖,位于枝江市马家店街道、问安镇、仙女镇的东湖,位于枝江市问安镇的太平湖,位于枝江市马家店街道、问安镇的刘家湖;水面面积1平方千米以下湖泊7个,即位于枝江市马家店街道的杨家垱湖和五柳湖,位于枝江问安镇的党家湖、清明湖,位于当阳市草埠湖镇的季家湖,位于宜都市高坝洲镇的南桩桥湖、贵子湖。

自然资源

编辑

水资源

宜昌市水资源总量166.29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61.3%,比常年偏多20.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165.39亿立方米,折合径流深775.1毫米,比上年增长61.7%,比常年偏多20.4%;地下水资源量46.84亿立方米,地表与地下水资源重复计算量45.95亿立方米。全市入境水量4377.1亿立方米,比上年偏多8.6%,比常年偏少4.3%;全市出境水量4535亿立方米,比上年偏多9.9%,比常年偏少3.5%。全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4026立方米,居全省第四位;亩均水资源占有量4093立方米,居全省第六位。

矿产资源

宜昌市境内发现各类矿产10类89种,占全国已发现矿种的51.4%、占湖北省的59.3%,已查明矿产资源储量的有48种,主要矿种有磷、铁、煤、锰、钒、金、铜、铅、锌、硅、石膏、石墨、石英砂、石灰石、大理石、重晶石等。全市共发现矿产地740处,其中探明储量的有297处。已探明工业储量的矿产48种,其中磷、锰、银钒矿、溶剂用灰岩、冶金用白云岩、冶金用砂岩、石墨、石榴子石、水泥用灰岩、玻璃用砂岩、高岭土、含钾页岩、化工用白云岩、化肥用橄榄岩、化肥用蛇纹岩、蚀面花岗岩等16种矿产为宜昌优势矿产。累计查明磷矿储量43.85亿吨,保有储量40.55亿吨,占全省保有储量的54.16%。累计查明晶质石墨储量174.9万吨,保有储量145.6万吨,是中南地区唯一的鳞片石墨矿。玻璃用砂岩矿为全国四大优质硅砂矿之一。

生物资源

宜昌市有种子植物5582种,物种数量占全国种子植物的七分之一,其中国家级保护植物47种。属中国特有的科有银杏科、伯乐科、杜仲科等,特有植物有银杉、银杏、水杉、杜仲等70多种。珍稀孑遗植物群落有红豆杉、巴山榧树、三尖杉、连香、珙桐、香果、白辛树、天师栗、金钱槭、荷叶铁线蕨、疏花水柏枝、川明参等群落。因此,宜昌市是中国特有植物分布最丰富、最集中的地区之一,被植物界公论为中国三大特有植物分布中心之一。全市已知有陆生脊椎动物4纲30目109科601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2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60种,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96种。有陆生兽类野生动物8目29科99种,其中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9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金丝猴、黑叶猴、华南虎、豹、云豹、梅花鹿(引进种)和林麝等7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猕猴、小灵猫、金猫、鬣羚、斑羚等12种,省级保护陆生野生兽类动物19种。有鸟类野生动物17目59科415种,其中有国家重点保护的50种,国家一级保护的有黑鹳、白鹳、金雕、白肩雕和中华秋沙鸭等5种,国家二级保护的有鸳鸯、苍鹰、白尾鹞、红腹锦鸡和小鸦鹃等45种,省级保护的有49种。有爬行类野生动物3目11科44种,其中有省级保护的13种。有两栖类野生动物2目10科43种,其中有国家二级保护的大鲵、细痣疣螈和虎纹蛙3种,省级保护的15种。

人口

编辑
根据湖北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宜昌市常住人口为4017607人。

截至2021年底,宜昌市常住人口391.01万人,户籍人口为387.89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87万人,出生率为4.8‰;死亡人口2.78万人,死亡率为7.2‰;自然增长率为-2.4‰。

2022年末,宜昌市常住人口392.00万人,户籍人口为386.54万人。2022年出生人口1.67万人,出生率为4.3‰;死亡人口2.60万人,死亡率为6.7‰,人口自然生长率为-2.4‰。

宜昌市常住人口(2017年-2022年)变化宜昌市常住人口(2017年-2022年)变化

参考资料来源

政治

编辑

现任领导

职务

姓名

市委书记

熊征宇

市委副书记、市长

马泽江

市委副书记

叶杨

市委常委

燕元沂、张金安、张立新、占学识、徐伟营、杨卫华

副市长

上官福令、李向东、张琼、崔伟宁、靳宏强

市政府秘书长

李昌清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周正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卢斌、郑兴国

领导信息截至2024年8月

经济

编辑

综述

2021年,宜昌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22.69亿元,跨越5000亿元台阶,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6.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48.94亿元,增长14.7%;第二产业增加值2103.36亿元,增长20.5%;第三产业增加值2370.40亿元,增长14.1%。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1.0:40.2:48.8调整为10.9:41.9:47.2。

2021年,宜昌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投资)比上年增长27.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长49.3%;第二产业增长25.7%;第三产业增长29.3%。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增长36.2%,工业投资增长25.5%,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26.1%。

2021年,宜昌市实现地方财政总收入332.63亿元,比上年增长37.3%。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8.42亿元,比上年增长41.8%,其中,税收收入161.29亿元,增长41.4%。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83.56亿元,比上年下降18.0%。

2022年,宜昌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502.69亿元,比上年增长5.5%。

宜昌市地区生产总值(2017年-2022年)变化宜昌市地区生产总值(2017年-2022年)变化

参考资料来源

第一产业

2022年,宜昌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43.7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4%。

第二产业

截至2022年底,宜昌市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58家,其中新增企业198家。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6%,其中,化工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0%,食品生物医药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4.6%,装备制造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9.9%,新材料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4%。

2022年,宜昌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17.8%,税金总额比上年增长1.4%,利润总额比上年增长29.0%。

截至2022年底,宜昌市共有在库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538家,比上年增加59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786.42亿元,比上年增长16.2%;实现建筑业增加值389.33亿元,比上年增长16.2%。

第三产业

2022年,宜昌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66.64亿元,比上年增长3.7%。分行业看,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623.91亿元,比上年增长17.0%;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42.02亿元,比上年增长41.3%。全市限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零售额63.13亿元,比上年增长26.8%。

2022年,宜昌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414.7亿元,总量首次突破400亿元,比上年增长22.6%。其中,出口额365.9亿元,增长19.2%;进口额48.8亿元,增长55.8%。从出口产品看,化肥出口87.7亿元,比上年增长11.4%;钢材出口26.3亿元,比上年增长824.5%;农产品和食品出口45.7亿元,比上年增长13.9%;医药品出口14.0亿元,比上年下降16.3%;电子及电器产品出口10.9亿元,比上年下降53.5%;机械设备出口10.3亿元,比上年增长4.7%。

“长江夜游”夜景工程“长江夜游”夜景工程

2022年,宜昌市实际外商直接投资3253.8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86.3%。全市对外经济合作业务完成营业额29.5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4%,其中,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29.5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5%,对外劳务合作完成630.97万美元,比上年下降34.1%。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21家。

截至2022年底,宜昌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5647.22亿元,比年初增加900.86亿元;其中住户存款3488.85亿元,比年初增加534.71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1527.30亿元,比年初增加377.52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5178.80亿元,比年初增加510.03亿元,其中住户贷款1129.45亿元,比年初增加25.41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4044.27亿元,比年初增加483.66亿元。

2022年,宜昌市保险公司保费收入141.97亿元,比上年增长8.3%,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增长12.0%,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保费收入增长2.4%,寿险保费收入增长7.0%。全年支付各类赔付额44.67亿元,比上年增长15.6%,其中财产险赔付额增长11.0%,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赔付额增长17.6%,寿险赔付额增长20.2%。

宜昌市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宜昌市奥林匹克体育中心

社会事业

编辑

科学技术

2022年,宜昌市重要科技成果登记113项,比上年减少20项;全市专利授权量为10648件,比上年增加115件,其中发明专利1345件,比上年增加417件。工程技术中心269家,比上年增加36家;国家、省级重点实验室11家,比上年增加1家。

2022年,宜昌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253.70亿元,比上年增长17.0%,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22.8%,比上年提高5.4个百分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141家,比上年增加284家。

教育事业

截至2022年底,宜昌市共有普通高校5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6所,普通中学169所,普通小学226所,幼儿园467所。

宜昌市科技高中宜昌市科技高中

2019年10月,宜昌被教育部现代学徒制第二批试点单位验收通过。

2021年9月7日,被教育部认定为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单位。 9月24日,教育部办公厅决定在湖北省宜昌市设立教育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

市属示范性普高、特色普高

宜昌市夷陵中学

宜昌市第一中学

宜昌市葛洲坝中学

宜昌市科技高中

宜昌市人文艺术高中(宜昌市第二中学)

宜昌市外国语学校

参考资料:

市属职业教育学校

宜昌科技职业学院(湖北三峡技师学院)

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

葛洲坝高级技工学校(葛洲坝水利水电学校)

宜昌市现代信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三峡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宜昌市体育运动学校

宜昌市三峡中等专业学校

宜昌城市职业技术学校(宜昌城市技工学校)

湖北天海特殊教育中等职业学校

宜昌技师学院

参考资料:

高等教育

三峡大学

三峡大学科技学院

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

三峡电力职业学院

三峡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宜昌市广播电视大学

宜昌科技职业学院(湖北三峡技师学院)

-

文化事业

截至2022年底,宜昌市拥有各类文化艺术事业机构267个,其中文化事业机构186个,艺术事业机构17个,剧场、影剧院30个,博物馆纪念馆19个,公共图书馆15个。全市公共图书馆总藏书4146千册。年末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均为100%。

宜昌市规划展览馆宜昌市规划展览馆

医疗卫生

截至2022年底,宜昌市共有卫生机构2645个(含村卫生所),其中医院、卫生院180个,妇幼保健院(所、站)9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5个,卫生监督局(所)10个。全市卫生技术人员34688人,比上年增加667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3176人,比上年增加386人。卫生机构床位数31010张,比上年增加1520张。

体育事业

截至2022年底,宜昌市共有体育场馆30个,专职体育人员207人。全市累计参加省以上运动会人数3436人,共获得371枚金牌、201枚银牌和214枚铜牌。

社会保障

截至2022年底,宜昌市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148.96万人,比上年增长5.6%;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362.21万人,比上年下降5.2%;参加城镇失业保险人数为66.19万人,比上年增长3.9%;参加城镇工伤保险人数为72.42万人,比上年增长3.2%;参加城镇生育保险人数为56.64万人,比上年下降0.6%。全市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失业保险覆盖率分别为99.0%、96.4%、98.0%。

2022年,宜昌市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9.95万人,比上年下降6.4%,其中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1.60万人,比上年下降9.1%;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8.35万人,比上年下降5.8%。最低生活保障资金5.74亿元,其中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资金为1.24亿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为4.50亿元。

交通运输

编辑
宜昌市交通,原以内河航运和铁路为主,到2010年,宜昌市形成了1条黄金水道(长江)、3条铁路(焦柳、宜万、汉宜)、5条高速(沪渝、荆宜、三峡翻坝、宜巴、保宜)和1个区域性机场(三峡机场)在宜昌交汇,水公铁空立体交通网络,曾入选“十三五”期间全面推进公交都市建设第一批创建城市。

截至2022年底,宜昌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完成增加值240.89亿元,比上年增长0.9%。全年公路、水路完成货运周转量697.61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5.6%;旅客周转量14.39亿人公里,比上年下降20.6%。公路里程37867公里,比上年增长1.0%,其中等级公路37039公里,比上年增长1.1%。

市区内交通站点

类型

运输站(单位)名称

地址

机场

宜昌三峡国际机场

宜昌市猇亭区机场路

城市机场候车厅(直达天河、三峡机场)

葛洲坝宾馆院内

火车站

宜昌站

西陵区东山大道107号

宜昌东站

伍家岗区

当阳站

当阳西站(在建)

当阳市

枝江北站

枝江市

枝城站

宜都市枝城镇

长阳站

长阳县贺家坪镇三友坪村

宜昌南站(货运)

点军区桥边镇黄家棚村

枝江站(货运)

枝江市安福寺镇紫荆岭社区

兴山站

兴山县

宜昌北站(在建)

夷陵区

公交

宜昌交运集团

夷陵大道83号

长途客运

宜昌市长途汽车客运站(已停运)

西陵区东山大道126号

宜昌市汽车客运中心站

伍家岗区

宜昌市宜港汽车客运站

伍家岗区沿江大道142号

港口

宜昌港

内河航运

宜昌水运源远流长,河流众多,有着天然的航运条件,自古江河便为宜昌对外交流的主要通道。三峡大坝建成后,宜昌黄金水道成为一条连接重庆、湖北的水上高速公路,昔日的川鄂咽喉,成为承东启西,国家东、西部交通的重要枢纽和通道。2003年,三峡库区蓄水成库后,川江航道进一步向支流延伸,支流航道条件改善,高速客运范围不断扩大。长江高速客轮公司推出了宜昌至重庆、成都车船联营“一票通程”业务,缩短旅客在途时间,开办高速客船货运业务,将宜万线调整为每日3个航班。

宜昌港口

宜昌的港口航道范围涉及一干(长江)、二支(清江、香溪河)、四库(三峡水库、葛洲坝水库、隔河岩水库和高坝洲水库),宜昌市境内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香溪河、黄柏河、清江等共规划港口岸线72段,总长104.8千米,其中已利用港口岸线32.96千米,规划利用54.78千米,规划预留17.04千米。到2008年,宜昌港共有生产性泊位354个,非生产性泊位18个。清江和香溪河航道通过大规模的整治,以长江干线为主线,以清江、香溪河为两翼的宜昌水运网络初步形成。长江上游航道拓展,加上分道航行、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等现代化的通航管理方法及设施设备的采用,通航能力大大提高,水上高速公路初步形成。长江及清江库区内因水位抬升,众多支流河汊部分航段恢复通航,新增多条优良等级的支流水运航道。清江航道在隔河岩、高坝洲水利枢纽建成后,通过恢复性疏通和整治,可通航300吨级船队。

跨江大桥跨江大桥

公交网络

截至2019年9月,宜昌公交营运车辆846标台,BRT走廊1条,公交营运线路94条,公交线路总长度1033公里,年客运量1.5亿人次,年营运里程4300万公里。

铁路

“十二五”以来,宜昌铁路建设提速,宜万铁路和汉宜铁路建成通车,汉宜铁路从“十三五”规划提前到“十二五”实施。 宜昌是全国重要的区域性铁路枢纽之一。境内拥有焦柳铁路、宜万铁路、汉宜铁路、鸦宜铁路,形成南北畅连、东西贯通的铁路枢纽格局。汉宜客运专线、紫云铁路、翻坝铁路,使宜昌成为纵横铁路大动脉上的交通节点。

轨道交通

宜昌市城市轨道交通一期建设规划项目共包含3条线:1 号线一期、2 号线一期和3号线一期,线路总长72.2km。各条线路概况如下:1号线一期工程:线路长约21.1km,设地下车站15座,高架车站2座,其中,地下线长约19.5km,高架线长约1.6km;全线设1座车辆段,1座主变电所(夷陵广场主变,伍家岗主变);2号线一期工程:线路长约34.3km,设站地下车站8座,高架车站4座,其中地下线长约16.0km,高架线长约18.3km。全线设1座车辆段,新建主变1座(白洋主变);3号线一期工程:线路长约16.8km,设站地下车站9座,高架车站2座,其中地下线长约13.9km,高架线长约2.9km。全线设1座车辆段,新建1座主变电(黄金卡主变)。

历史文化

编辑
宜昌曾经是楚文化和巴文化发展的地望。这里孕育出屈原、民族和亲使者王昭君以及学者杨守敬等诸多先贤名流,历代文人诸如李白杜甫白居易欧阳修苏轼陆游等,也多会于此。他们游览西陵山水所留下诗文,为宜昌增添了文化财富。

湖北当阳关陵湖北当阳关陵

宜昌还以“三国故地”而著称,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有三十六个故事发生在这里。这里还是埋葬关公正身的“五阳”之地,建有关帝陵。同时也是关公文化的考察研究之地。

人文活动人文活动

被誉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被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人”的王昭君都出生在古宜昌境内,境内还有屈原祠、昭君村、读书洞、娘娘井等众多的历史文化遗迹。

宜昌秭归因是屈原的故乡,所以这里的乡亲过端午有着不同寻常的情感和意义。千百年来,秭归人民为纪念屈原形成了独特的“屈原故里端午习俗”,并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首批保护名录。在端午节里,很多地方划龙舟,但在划龙舟前举行游江和招魂仪式,却是屈原故里所独有。仪式结束,才开始正式比赛。

风景名胜

编辑
宜昌市境内有三游洞、白马洞、桃花村、黄陵庙、金狮洞、白果树瀑布、晓峰悬棺、猇亭古战场、高岚风光、葛洲坝工程、三国古战场、玉泉寺等众多历史文化古迹和风景名胜。

葛洲坝工程夜晚亮化葛洲坝工程夜晚亮化

主要景点

级别

名称

数量

国家级AAAAA级景区

三峡大坝旅游区、三峡人家风景区、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宜昌市长阳清江画廊景区、三峡大瀑布

5处

国家级AAAA级景区

百里荒高山草原旅游区、清江天龙湾旅游度假区、西陵峡口风景区、九畹溪风景区、后河天门峡景区、柴埠溪大峡谷风景区、三游洞景区、石牌要塞旅游区、昭君村古汉文化旅游区、清江方山风景区、高岚朝天吼漂流景区、三峡竹海生态风景区、车溪土家民俗风景区、三峡九凤谷景区、鸣凤山景区、三峡湿地·杨守敬书院、武陵峡口生态旅游区、玉泉山风景名胜区、金狮洞景区

20处

国家AAA级景区

蓝之美童梦小镇、长生洞景区、向王寨生态观光园、三峡奇潭景区、大宋山森林公园、鸣翠谷风景区、情人泉风景区、嫘祖纪念馆、金狮洞风景区、链子崖风景区、古潮音洞度假山寨、奥陶纪石林、中武当·天柱山、当阳关陵、回龙湾风景区、西塞国旅游度假区、麻池古寨旅游区、青龙峡漂流景区、关雎河畔旅游区、步步升布鞋文化村、西河大峡谷景区、月亮花谷景区、三峡富裕山景区

24处

国家AA级景区

潘家湾土家民俗文化博物馆、枝江市博物馆

2处

地方特产

编辑

特产

介绍

图片

凉虾以大米、玉米等为原料,以红糖水为调料,清凉解渴,夏季勾兑冰红糖水后饮用,风味更佳,是深受宜昌居民喜爱的饮品。由路边小贩经营,多为家庭自制。

萝卜饺子

萝卜饺子虽然也叫饺子,但其制作原料以及制作方法却与北方水饺大相径庭。北方水饺主要原料为面粉、瘦肉和蔬菜,而萝卜饺子主要原料为大米、黄豆和萝卜。北方水饺多为下水煮熟,而萝卜饺子则非下油锅炸不可,否则就不能成形。所以吃起来的时候,水饺要输萝卜饺子一段香脆。

凉拌鱼腥草

鱼腥草,又名节节根、节儿根,多年生草本植物,因茎叶有鱼腥味而得名,全草可入中药。宜昌市境内均有生长,多为野生,还有人工载植。一年四季都有上市(春季最多),以茎肥嫩者为佳。配姜、蒜泥、酱油、醋、葱段、味精、麻油等即成,此菜脆嫩、清香、爽口,有清热、解毒、消炎之功效。

香辣虾

香辣虾是一道汁浓、麻辣味浓,肉质紧韧爽脆的名菜。

香辣虾香辣虾

合渣

合渣又名懒豆花,是土家族的传统小吃。合渣的制作比较简单,只是在开头“推”的阶段稍辛苦些,因此人们称制作合渣为推合渣,其制作程序是:将黄豆洗净用水泡胀后,连豆带水在石磨上一转一转地磨成浆,架火煮开,然后放入切好的新鲜萝卜菜叶,再煮开,就制成了一锅乳白带绿的合渣。

远安西河鱼

西河鱼出自宜昌远安县的西河中,此河河水清澈,天然鱼类资源丰富,有很多少见的鱼类珍品。西河鱼味道醇美,西河鱼多肉少刺,甚至被外地人称为“无刺”,价格在该地鱼类中也是最昂贵的,高出其他河流中鱼价格2到3倍。

百里洲砂梨

砂梨是宜昌市下属百里洲镇特产,“大如拳、甘如蜜、脆如菱”。

柑桔

2018年12月,宜昌蜜桔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入选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第二批)。

宜昌出产柑桔,历史悠久,屈原的《桔颂》,证明至少两千多年前,宜昌就已栽培柑桔。其中,秭归县的脐橙和桃叶橙、夷陵区蜜橘、宜都市甜柚、当阳市金水柑、兴山县锦橙、窑湾乡蜜橘、清江椪柑等一批特色产品荣获国家和省优质果品称号。精品名牌有秭归长红脐橙、秭归桃叶橙、秭归橘橙、秭归纽荷尔脐橙、秭归夏橙、秭归锦橙、秭归罗伯逊脐橙、秭归血橙、秭归朋娜脐橙、宜都甜柚、宜都光明柑、宜昌柑、宜昌蜜柑、窑湾蜜桔、南丰蜜桔、华农少核该地枣。

宜昌清江椪柑宜昌清江椪柑

三峡苕酥

三峡苕酥是以三峡地区土家民间传统食品“苕丝糖”为基础,精选三峡地区沙土鲜红苕(又名番薯、甘薯或地瓜)、优质鲜糯米、鸡蛋为主要原料,采用土家民间传统工艺精制而成。

土家腊肉

先将花椒、八角香、山胡椒等佐料合盐炒香磨研成粉,待猪羊修净破腹后即砍下头、腿、前胛,腌好入缸,所余按五、六斤一块砍成条形,逐块腌好,依层而放,每层再撒上盐和佐料,如此腌制十日左右即取出上炕。

著名人物

编辑

宜昌市著名人物

屈原

嫘祖

王昭君

杨守敬

吕紫剑

王强

陈瑞

邰丽华

向松祚

邹沂含

黄平

金波

赵芸蕾

李呈媛

朱光亚

史可

赵晃

祝家家

熊传刚

胡春华

蔡文静

简自豪

孙华

猫腻

石悦

-

-

-

-

-

王昭君王昭君

荣誉称号

编辑

荣誉

全国文明城市

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国家园林城市

国家卫生城市

国家森林城市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全国见义勇为城市奖

人口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示范市

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

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中国最佳投资城市

全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优秀市

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示范城市

中国特色魅力城市

2018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100强

国家节水型城市

全国平安农机市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第二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区)

全国城市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城市

2019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第62

中国地级市百强第15名

2019中国地级市全面小康指数前100名

2019中国城市品牌评价百强榜(地级市)第15

2019年中国康养城市排行榜50强第21位

“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2019”排名第71

2018年度湖北省健康城市建设排名第一位

第一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

第二批装配式建筑范例城市

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

2020年全国双拥模范城市

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

第一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

无偿献血先进省(市)奖

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试点城市

2020年“与爱同行惠游湖北”活动先进市

2020年-2021年度获得中国十大秀美之城

中国地级市百强品牌城市

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

2021数字化转型百强城市第53名

入围2017—2020年度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

入选《中国康养旅游城市百强榜单》

2020年度各省份健康城市建设样板市

2020年度健康城市建设样板市(地级及以上市)

湖北省健康城市建设示范市

宜昌市医疗保障局获得湖北省医保局表扬

“2022中国活力城市百强榜”,排名第33名

入选“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名单

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名单

第二批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

2022年8月,入选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重点城市名单。

被国家知识产权局评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

第六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2022年特色型信息消费示范城市

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2023年中国人居环境奖

2023年林长制激励表扬

2021年11月29日,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同意开展地下水污染防治试验区建设的通知》,同意宜昌市开展地下水污染防治试验区建设工作。

2023年8月1日,宜昌市14个乡镇入选湖北省级示范乡镇 。

2024年1月12日,2023年度中国人居环境奖揭晓,湖北宜昌获评中国人居环境奖综合奖。

下一篇 川江

上一篇 宜宾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