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攀枝花市 编辑
攀枝花市,四川省辖地级市,别称渡口、钢城,地处中国西南川滇结合部,位于四川省最南端,东、北面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会理、德昌、盐源3县接壤,西、南面与云南省的宁蒗、华坪、永仁3县交界,地处攀西裂谷中南段,属浸蚀、剥蚀中山丘陵、山原峡谷地貌,夏季长,四季不分明,而旱、雨季分明,全市总面积7440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10月,全市辖3个区、2个县。2023年末,攀枝花市户籍总人口106.65万人,常住人口121.8万人。1965年2月5日,中央正式批复同意成立攀枝花特区。攀枝花市是全国唯一以花命名的城市,享有“花是一座城,城是一朵花”的美誉;是万里长江上游第一城,金沙江、雅砻江在此交汇;是四川南向门户,是四川通往南亚、东南亚的最近点;是四川唯一的亚热带水果生产基地,盛产芒果、枇杷、莲雾、石榴、草莓、樱桃等特色水果;市境内有格萨拉生态旅游区、二滩国家森林公园等旅游景点。2017年10月,被住建部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2018年11月,入选中国城市全面小康指数前100名。2023年,攀枝花市地区生产总值(GDP)1303.8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5%。
中文名:攀枝花
外文名:Panzhihua
别名:渡口(原名)、钢城
行政区划代码:510400
行政区类别:地级市
所属地区:中国四川省
地理位置:中国西南地区、四川省南部
面积:7440 km²
下辖地区:3个区、2个县
政府驻地:东区炳草岗街道炳草岗大街2号
电话区号:0812
邮政编码:617000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人口数量:121.8 万(2023年末常住人口)
著名景点:攀西大裂谷、格萨拉、二滩、红格温泉、颛顼龙洞、花舞人间、普达
机场:攀枝花保安营机场
火车站:攀枝花站、米易站、桐子林站、攀枝花南站、米易东站
车牌代码:川D
地区生产总值:1303.80 亿元(2023年)
隋朝之前
考古发现证明,攀枝花是人类活动较早的地区之一;除邻近地区已发现的“元谋人”“蝴蝶人”遗迹外,在攀枝花市内发现了距今约1.8万年—1.2万年前的回龙洞古人类遗址。
攀枝花也是原始人类南北迁徙、东西交往的走廊。这里的人类活动,最早见于文字的有:《史记·五帝本纪》关于黄帝次子昌意降居若水(今雅砻江下游及其与金沙江汇合后的一段河道),并生帝颛顼的神话;《尚书·周书·牧誓》关于居住在这一带地方的髳、微、濮人参加武王伐纣的传说。
按《禹贡》分区,市境古属梁州。周代,地随梁州并入雍州。
周慎靓王五年(前316年),秦灭蜀后,《史记正义》说:“蚕丛(蜀)国破,子孙居姚嶲间(包括市境一带地方)。”周赧王三十年(前285年),秦惠文王派蜀守张若取笮及其江南地,最早在这里设置过郡、县,“至汉兴而罢”。
汉元光六年(前129年),汉武帝刘彻派司马相如招抚嶲夷,“西至沫(大渡河)、若水,桥孙水(安宁河),以通邛、笮”。西夷归附后,汉朝又曾在这里“置一都尉,十余县,属蜀(郡)”(《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秦代和汉元光年间两次于此设置的政区,辖有市境。元鼎六年(前111年),在今攀西至云南楚雄境内,设置了越嶲郡及下属的15县。
三国蜀汉,将大笮并入定笮,又割越嶲郡之姑复县、蜻蛉县入益州下新置的云南郡建制。市境除江北中部地改属定笮县外,余仍旧制。遂由原一郡七县之地,变为两郡七县之境。
绽放的攀枝花树
刘宋永初元年(420年),刘裕代晋,在南方建立刘宋王朝。其版图包括益、宁两州。益州越嶲郡治所由会无徙还邛都。撤销了平乐郡及其属县,又分姑复县为东姑复、西姑复两县。今市境除河西地重属邛都,大坪及江北西部地隶于东姑复县外,其余未变;为益、宁两州,越嶲、云南、兴宁3郡,邛都、会无、定笮、蜻蛉、东姑复5县的辖地。
刘宋末期,益州越嶲郡境内“蛮僚恃险,乍服乍叛”(《太平寰宇记》引《十道志》),属县均废;宁州各地,以爨氏为首的南中大姓,又“恃远擅命”,“自王蛮方”(《南齐书·州郡志》、《爨世家》)。到南齐统治时(479年),仅设越嵩僚郡,下无属县。南梁建立不久,北魏王国于天监十三年(514年)一度派兵侵入益、宁两州,但旋即北撤。梁派萧纪为益州刺史,“在蜀十七年,南开宁州、越嶲”(《资治通鉴·梁纪》),置嶲州,又于市境河西地及德昌境置西泸县,到梁简文帝大宝(550—551年)后,复为爨氏所据。
北魏分裂为东、西两个政权后,西魏王国乘南梁内战,萧纪东下争帝之机,承圣元年(552年),派兵侵入益、宁及嶲州部分地方,虽有“西南夷感怀允洽”(《彰德尉迟迥庙碑》)的说法,但并未能实际控制爨氏占据的今市境一带区域。北周建朝后,保定四年(564年)、天和三年(568年),两次军事征讨后,才占领了越嶲地方。在定笮境置定笮镇,大坪及江北中部地归其节制,河西地曾先后为其所设的严州平乐郡、宣化郡可泉县辖境。除此,河东地、江北东部地、江北西部地,以及江南地,仍为爨氏所据。
隋朝至元
隋初,仍置严州,旋改称西宁州、嶲州,复为越嶲郡。废北周所设严州五郡,另置五县为越嶲郡属县。市境大坪及江北中部地仍归定笮镇节制,河西地属可泉县,河东地及江北东部地为新置的会川县辖区。江北西部地及江南地,仍为爨氏控制。
炳草岗大桥夜景
五代后晋天福二年(937年),段思平灭大义宁,建立大理国,市境河西地为巴翠部、落兰部领地,隶于建昌府。河东及江北东部地为绛部活动区域,属会川府境。大坪及江北中西部地,有如库部,是善巨郡地。
宋朝,蒙古汗国(元朝前身)灭大理段氏政权,在元宪宗四年(南宋宝佑二年,1254年),占领今攀西地区。
元代建朝后,在此置罗罗斯宣慰司和都元帅府,下领路、州(府)、县,隶于云南行中书省。市境河西地属定昌路(后并为德昌路)普济州、威龙州境。河东地属会川路武安州辖区。江北东部地属黎溪州。江北中部及大坪地,属柏兴府润盐县辖区。江北西部地,隶于丽江路军民宣慰司北胜府。江南地为大理金齿等处宣抚司、都元帅府所属的大理路姚州大姚县辖区。
明至民国
攀枝花地图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罢罗罗斯宣慰司,将其地由云南划归四川承宣布政使司管辖。在此另置四川行都指挥使司,下领五卫、八所、四长官司。市境河西地属建昌卫军民指挥使司的普济、威龙两州(后改长官司)辖区。河东地是会川卫守御迷易千户所领地。江北东部地属黎溪州境。大坪及江北中部地,为盐井卫打冲河守卫中左所(后分为五)和马喇长官司的辖区。江北西部地,是云南承宣布政使司北胜直隶州境域。江南地则是属云南姚安府姚州大姚县辖地。市境至此分属于川、滇两大政区。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平定“三藩之乱”后,清政府才实际控制这一带地方。雍正六年(1728年),在此置宁远府,隶于四川行省,并设西昌、冕宁、盐源、昭觉县和会理州,为府的下属政区。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改守御迷易千户所为巡检司,并入会理州。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从盐源县分置阿所拉巡检司。宣统元年(1909年),升为盐边厅,直隶宁远府。故市境河西地为西昌县属之普济、威龙两长官司领地,河东地为会理州迷易巡检司境,江北东部地为会理州辖区,原大坪及江北中部地,是盐边厅的境域。云南行省方面,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并永北直隶厅所属的旧衙坪、华荣庄两经历署为荣坪县,后改为华坪县。市境江北西部地为华坪县辖区,江南地是大姚县的北境。
民国,市境仍分属川滇两省。民国元年(1912年),改迷易为会理分州。民国二年(1913年),改会理州为县;盐边厅升为县,在大姚北境设苴却行政委员。民国九年(1920年),改迷易为会理分县。民国十八年(1929年),在苴却行政区设永仁县。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改宁远府为四川省第十八行政督察区。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市境金沙江以北、巴关河以东地,随第十八行政督察区划入新建立的西康省,为其第三行政督察区属地。民国三十年(1941年),置德昌设治局。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升为县。市境河西地由西昌县属转为德昌县辖,河东及江北东部地为会理县境,大坪及江北中部地仍是盐边县区域。以上属于西康省辖区。江北西部地为华坪县境,江南地由大姚县境转为永仁县辖地,由云南省管辖。
解放之后
大田会议会址
1965年1月7日,中共西南局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报送《关于成立渡口工业区政府的请示》,建议在渡口工业区党委统一领导下,成立一个工业区人民政府。2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成立攀枝花特区人民委员会的批复》,即成立攀枝花特区人民委员会,实行政企合一。3月20日,攀枝花特区人民委员会正式成立。4月22日,国务院批复四川省人民委员会的请示,同意将攀枝花特区对外改称渡口市,划定区域范围总面积1411.96平方千米,地跨金沙江两岸。将云南省永仁县原辖仁和区的18个公社、大田区的9个公社、丽江专区华坪县大兴区的7个公社、三阳区的3个公社和四川省西昌专区盐边县同德区和务本区各2个公社,会理县红格区的新民、安宁2个公社划入,经渡口市人民委员会决定,将以上划入的43个公社,建置大河、大田、金江、玉泉4个区。
1973年2月,经省委批准决定撤销大田、大河、玉泉、金江4个区建制,另行组建了东区、西区和郊区。东区所辖炳草岗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市委、市政府设在此处。
1974年10月,国务院批复,将云南省永仁县的平地公社(不含落水涧、大麻塘、小石桥3个生产队)和大龙潭公社,划归渡口市郊区管辖。
1978年7月,省革委批复同意将会理县红格区所属的红格、新九、猛新3个公社,和爱公社的4个生产大队,划归渡口市郊区管辖。同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原属西昌专区的米易、盐边两县划归渡口市。
1981年8月7日,郊区更名为仁和区。
1987年1月23日,为适应对外开放的需要,经国务院批准,渡口市更名为攀枝花市。
攀枝花市炳草岗片区夜景
类别 | 区划名称 | 下属区域 | 政府驻地 |
---|---|---|---|
市辖区 | 东区 | 大渡口街道·炳草岗街道·瓜子坪街道·弄弄坪街道·东华街道·银江镇 | 大渡口街道 |
西区 | 清香坪街道·玉泉街道·河门口街道·陶家渡街道·大宝鼎街道·格里坪镇 | 清香坪街道 | |
仁和区 | 大河中路街道·仁和镇·平地镇·大田镇·福田镇·同德镇·布德镇·前进镇·太平乡·务本乡·中坝乡·大龙潭彝族乡·啊喇彝族乡 | 仁和镇 | |
县 | 米易县 | 攀莲镇·丙谷镇·撒莲镇·得石镇·普威镇·草场镇·白马镇·麻陇彝族乡·新山傈僳族乡·湾丘彝族乡·白坡彝族乡 | 攀莲镇 |
盐边县 | 桐子林镇·红格镇·渔门镇·永兴镇·新九镇·惠民镇·国胜乡·共和乡·红果彝族乡·红宝苗族彝族乡·温泉彝族乡·格萨拉彝族乡 | 桐子林镇 | |
功能区 | 攀西科技城 | — | — |
钒钛新城 | 金江镇(托管) | 仁和区 |
位置境域
攀枝花市,位于中国西南川滇交界部,北纬26°05′—27°21′,东经101°08′—102°15′,金沙江与雅砻江交汇于此。东、北面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会理、德昌、盐源3县接壤,西、南面与云南省的宁蒗、华坪、永仁3县交界,总面积7440平方千米;北距成都749千米,南接昆明351千米,是四川省通往华南、东南亚沿边、沿海口岸的最近点。
攀枝花市
地形地貌
攀枝花市
攀枝花市地处攀西裂谷中南段,属浸蚀、剥蚀中山丘陵、山原峡谷地貌,具有山高谷深,盆地交错分布的特点,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山脉走向近于南北,是大雪山的南延部分。海拔最高点位于盐边县境内的柏林山穿洞子(4195.5米),最低点位子仁和区平地镇师庄(937米),相对高差3258.5米,一般相对高差1500米—2000米。气候
攀枝花市属南亚热带——北温带的多种气候类型,被称为“南亚热带为基带的立体气候”,具有夏季长,四季不分明,而旱、雨季分明,昼夜温差大,气候干燥,降雨量集中,日照长,太阳辐射强,蒸发量大,小气候复杂多样等特点。年平均气温是四川省年平均气温总热量最高的地区,无霜期300天以上。
水文
攀枝花
水资源
攀枝花水能资源丰沛,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687.9万千瓦以上,可开发量达到599.4万千瓦。攀枝花地区水能资源分布集中,主要分布在过境的金沙江、雅砻江,以及支流安宁河、永兴河、藤桥河。
植物资源
攀枝花市境内野生植物有190余科,900属,2300余种,其中仁和区境内有各种野生植物资源130科,372属,546种。包括:蕨类植物9科,13属,24种(包括2个变种);裸子植物4科,5属,9种(包括1个变种);双子叶植物105科,306属,453种(包括18个变种、3个亚种);单子叶植物12科,48属,60种(包括4个变种)。境内珍稀植物有:攀枝花苏铁、椴树、银杏、梓树、肉桂、德昌杉(米德杉)、杜仲、天麻、厚朴、楠木10种。其中攀枝花苏铁、杜仲为国家2级保护植物,占四川省该级保护植物31种的6.45%。德昌杉、天麻、梓树、厚朴、楠木为国家3级保护植物。
动物资源
攀枝花市野生动物资源极为丰富,种类也繁多。境内有野生脊椎动物287种(包括亚种),占四川省动物总种数(包括亚种)的22.21%,而市区面积还不到四川总面积的2%。其中野生经济动物5纲,158种,含哺乳纲动物7目,12科,25种,4个亚种;鸟纲有6目,26科,30种,38个亚种;爬行纲3目,5科,9种;两栖纲1目,4科,7种;鱼纲有4目,14科,45种。境内被列入国家保护的珍稀野生动物有19种,占四川省被列入国家保护的珍贵稀野生动物59种的32.20%,另有猛禽4种,占四川省猛禽37种的10.81%。
矿产资源
攀枝花矿山
人口数量
截至2022年末,攀枝花市户籍总人口106.9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1.09万人,非农业人口55.82万人。当年出生人口7629人,当年死亡人口7381人,人口自然增长率0.2‰。年末常住人口121.6万人,城镇人口85.40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70.23%。全年办理结婚登记5880对,离婚登记2376对。
2023年末,攀枝花市户籍总人口106.6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0.98万人,非农业人口55.67万人。当年出生人口8296人,当年死亡人口8993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7个‰。年末常住人口121.8万人,城镇人口86.21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70.78%。全年办理结婚登记6090对,离婚登记2577对。
攀枝花市常住人口(2018年~2022年)变化
参考资料来源
民族构成
攀枝花市有42个民族,其中汉族占全市人口的86.6%,41个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彝族占8.89%,其次是傈僳族、苗族、纳西族、白族、傣族、满族等。
职务 | 姓名 |
---|---|
市委书记 | 张正红 |
市委副书记 | 范继跃、李东 |
市长 | 范继跃 |
副市长 | 姚彬 、刘志弢 |
市委常委、副市长,市政府党组成员(挂职) | 刘志弢 |
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 | 林建国 |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 罗军、谭兴忠、周治端、吕小平、刘道泸、蔡君 |
市政协主席 | |
市政协副主席 | |
市监察委员会主任 | 赵平 |
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 | 黄志勇 |
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 罗航 |
市军分区 | 刘绍玺(政委); 沈元中(司令员) |
参考资料: |
综述
攀枝花市
2023年,攀枝花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6.1%,其中,民间投资增长9.7%。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2.8%,第二产业投资增长36.7%,第三产业投资下降5.1%。从结构看,基础设施投资下降3.5%,产业投资增长36.6%,民生及社会事业投资下降11.3%,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24.6%。全年房屋施工面积533.14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6.7%;房屋竣工面积47.28万平方米,下降64.6%;商品房销售面积97.94万平方米,下降4.0%;商品房待售面积114.4万平方米,下降9.8%。
2023年,攀枝花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上涨0.9%,其中食品烟酒类价格上涨1.0%,衣着类上涨1.5%,居住类上涨1.2%,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4%,交通通信类下降1.8%,教育文化娱乐类上涨3.7%,医疗保健类 上涨0.2%,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1.5%。
攀枝花市地区生产总值(2018年~2022年)变化
参考资料来源
第一产业
2023年,攀枝花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76.31亿元,比上年增长4.2%。其中,农业产值136.32亿元,增长5.1%;林业产值3.13亿元,增长7.2%;畜牧业产值32.15亿元,增长0.5%;渔业产值2.77亿元,增长0.6%;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1.95亿元,增长5.6%。全年粮食播种面积68.7万亩,比上年下降0.9%;油料播种面积4.34万亩,增加15.3%;烟叶播种面积6.96万亩,下降6.2%;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28.35万亩,增长2.6%。全年粮食总产量26.1万吨,比上年增长0.4%;糖料产量2.56万吨,减少1.5%;烟叶产量1.02万吨,减少4.7%;中草药材产量0.40万吨,增长158.8%;蔬菜及食用菌产量109.05万吨,增长 4.8%;水果产量68.03万吨,增长7.1%。肉类总产量6.6万吨,增长1.6%。其中,猪肉产量4.57万吨,增长2.5%;牛肉产量0.47万吨,增长0.7%;羊肉产量0.8万吨,下降0.8%。
2023年,攀枝花市完成人工造林面积1186.67公顷。全市各类自然保护地7处,总面积13.91万公顷。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达73.39万千瓦;机耕面积66707公顷。年末灌溉面积56.75千公顷,水利工程数40306处,供水能力15.08亿立方米、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74.69千公顷,排灌机械保有量11284台。
第二产业
2023年,攀枝花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8%,工业企业产品产销率为96.7%。32个行业大类中,21个行业累计增加值呈增长态势,增长面为65.6%。其中,有色金属矿采选业比上年增长10.4%,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比上年增长4.2%,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比上年增长5.7%,通用设备制造业比上年增长16.1%。
第三产业
2023年,攀枝花第三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3%。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9%,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2%,金融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0%,房地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8%,其他服务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6%。
2023年,攀枝花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5.86亿元,比上年增长10.5%。按经营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85.10亿元,增长10.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0.76亿元,增长11.7%。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267.68亿元,增长10.2%;餐饮收入48.19亿元,增长12.4%。
2023年,攀枝花市引进产业项目新增实际投资362.13亿元。其中,省外引进产业项目新增实际投资204.12亿元,比上年增长20.47%。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54.56亿元,比上年增加2.6%。其中,出口总额40.97亿元,增长13.0%;进口总额13.59亿元,下降1.7%。
2023年,攀枝花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1.23亿元,还原留抵退税因素后,同口径增长15.0%。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5.81亿元,增长19.5%。
2023年,攀枝花市税务局组织收入261.28亿元,比上年增长20.3%。其中,税收合计114.13亿元,增长17.8%;增值税59.05亿元,增长42.7%;消费税1.80亿元,增长1.2%。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381.81亿元,比年初增长8.6%。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037.34亿元,比年初增长10.0%。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012.85亿元,比年初增长17.0%。
2023年末,攀枝花市共有保险公司19户。全年实现保费收入36.15亿元,其中财产保险保费收入11.73亿元,人寿保险保费收入24.42亿元。保险赔款支出13.85亿元,其中财产保险赔款支出6.73亿元,人寿保险赔款支出7.13亿元。
2023年,攀枝花市邮电主营业务收入18.04亿元。其中,电信主营业务收入10.79亿元,邮政主营业务收入7.25亿元。年末拥有邮政局(所)69处。全年报刊发行量1688.3万份,函件74.84万份,快递业务量5936.76万件。年末固定电话用户34.63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54万户。
科学技术
攀枝花钒钛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
教育事业
2023年末,攀枝花市拥有高等学校4所,普通中等学校56所(含中等职业学校4所),小学55所,幼儿园168所;高等学校在校生数36521人;普通中等学校(含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71203人,其中初中在校生35508人,高中在校生23613人,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12082人;小学在校生68283人;幼儿在园儿童数31915人;专任教师总数13853人,其中高等学校专任教师1309人,普通中等学校(含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5633人,小学专任教师4447人,特殊教育专任教师36人,幼儿园专任教师2464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
攀枝花学院
省一级示范高中:攀枝花市第三高级中学校、攀枝花市第七高级中学校。
省二级示范高中: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攀枝花市第十二中学、四川省米易中学校、攀枝花大河中学。
国家级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攀枝花技师学院(十九冶高级技工学校)、攀枝花建筑工程学校。
文化事业
2023年末,攀枝花市拥有博物馆8个;文化(艺术)馆6个,文化站61个;剧场3个;公共图书馆6个,藏书总量101.83万册(不含电子图书)。乡镇广播电视站39个,230个行政村全部开通广播和电视。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9.97%;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100%。
国家一级图书馆:攀枝花市图书馆、米易县图书馆
医疗卫生
攀枝花学院附属医院和攀枝花市中心医院
2023年末,攀枝花市拥有医疗卫生机构1059个,其中医院27个,卫生院3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4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6个,妇幼保健院6个。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数11131张;卫生技术人员12135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4393人,注册护士5718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4.53‰,产妇住院分娩比例99.94%。社会保障
攀枝花体育馆
2023年,攀枝花市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5112人,减少196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6345人,增加244人;残疾人两项补贴人数15627人。年末全市拥有提供住宿的社会工作机构72个,床位6958张;社会福利院3个,床位数380张;敬老院21个,床位数2247张。
概述
2023年末,攀枝花市等级公路4540.60公里,高速公路233公里。全年完成公路旅客运输量1073万人次,客运周转量34754万人公里,货物运输量12107.7万吨,货物周转量658644.69万吨公里。年末全市机动车保有量372761辆,其中汽车251820(私人汽车228258辆),摩托车118463辆。营运车辆11726辆,出租汽车1522辆。2023年末,攀枝花市境内铁路营运里程181.6公里,与上年持平;境内火车站个数15个;全年完成铁路客运量598.05万人次,铁路货运量3996.69万吨。全年水路旅客周转量1591.72万人公里,水路货运周转量1631.42万吨公里。
航空
攀枝花保安营机场
攀枝花—成都航线:川航每天一班,国航每天一班。
攀枝花—重庆—北京航线:川航每周一、三、五、七各一班。攀枝花—深圳航线:深航每天一班。
攀枝花—武汉—上海航线:2016年12月22日开通,东航执飞,首月每周一班,拟定通航一个月后每周二、四、六各一班。
2018年8月11日,攀枝花至西安的航线正式通航。
铁路
攀枝花主要铁路线:成昆铁路、成昆铁路复线、成昆线渡口支线(攀枝花至格里坪)
规划攀枝花到云南昭通的昭攀丽铁路,以及经过西昌到宜宾的宜西铁路,可以通过该铁路运输钢铁产品到四川盆地南部的宜宾,再通过宜宾港运输。
公路
高速公路
北京—昆明高速公路成都至攀枝花、攀枝花至昆明已全线开通。攀枝花北距成都614千米,驾车至西昌、成都分别仅需不到3个小时及6个多小时;南至昆明273千米,驾车至武定、昆明分别仅需2个半小时及3个小时左右。
2022年12月25日丽攀高速公路已全线通车,攀枝花—大理高速公路将拉近攀枝花同滇西北的距离(2020年12月6日四川段开通试运行,云南段目前待建设中)。
长途客车
攀枝花市具备完善的客运站场及客运班线,有市汽车客运中心、盐边县汽车客运站、米易县汽车客运站三个公路客运站场,运行有至重庆市、巴中市、泸州市、遂宁市、南充市、丽江市、瑞丽市、香格里拉市、腾冲市等大中城市的线路。
文化遗产
截至2021年底,攀枝花市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5项。历史建筑45个,同比增长300%;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处,同比增长6.25%。
地名由来
攀枝花位于金沙江畔,原名上、下坝村,形成于清同治八年(1869年)前后,因村口有一株古老而高大的攀枝花树,遂称“攀枝花村”。
“攀枝花”村名最早见诸地图,是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4月出版的《川康边政资料辑要》中的《宁属各县(盐边县)概况资料辑要》。
1965年2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成立攀枝花特区。4月22日,为了便于保密,国务院下发《关于攀枝花特区更名问题的批复》,同意将攀枝花特区改名为“渡口市”。3月4日,毛泽东主席在冶金工业部部长吕东、攀枝花特区总指挥徐驰呈送的《加强攀枝花工业区建设的报告》上批示:“此件很好。”由此,攀枝花市将这一天定为“攀枝花开发建设纪念日”,亦即攀枝花建市纪念日。
1987年1月23日,经国务院批准,渡口市更名为“攀枝花市”。
格萨拉生态旅游区
二滩国家森林公园
二滩国家森林公园
米易颛顼龙洞
米易颛顼溶洞
姓名 | 简介 |
---|---|
封离 | 东汉元初人,系越嶲卷夷大牛种部落酋长。 |
谷纳 | 宋末元初人,系圩甸地方(今米易县普威乡一带)卢鲁部落酋长。元灭大理国,占罗罗斯,于至元十五年(1278年)在圩甸设置定昌路,谷纳为定昌路土总管。 |
阿吉撒加 | 元末明初人,生卒年月不详,彝族,为普济州长官司(今米易县以普威中心的西北部及德昌县西南部)第一代土官。 |
何东铭(1801年~1860年),字师载,号两庵。著有《邛嶲辅野录》七十二卷、《逊水诗稿》十卷、《逊水文稿》四卷。 | |
廖坤培 | 廖坤培(1816年~1894年),字伯厚,号西崖,今米易县撤莲乡,著有《寄云山馆文集》十二卷、《困斋诗稿》八卷、《中兴挥尘录》四卷、《星轺游记》二卷、《视学劝士录》一卷。 |
侯其昌 | 侯其昌,字东生,江苏上元(民国并入江宁县)人,光绪二十五年至二十六年(公元1899—1900年)任阿所拉(今盐边县)第三十四任巡检。 |
杨松年 | 杨松年,原名松月,字如椿,号劲秋、镜秋。盐边厅拉鹿河(今盐边县温泉乡)人。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中举人,选授四川长宁县教谕。辛亥革命后,历任长宁、盐源、阿所拉(盐边厅、县)学校校长、教习、视学等职。著《盐边乡土志》。 |
寸曦炳 | 寸曦炳,字旭初,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生,仁和区永富乡人。一生从事家乡教育工作。先后在云南昆明省立优级师范学堂、省立甲等农业学堂、求实中学等校教生物课,并短期应聘为省教育厅视导员。 |
刘皑 | 刘皑,字子美,米易县撒莲乡丙海村人,生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同盟会会员。 |
陈瑶 | 陈瑶,1994年10月31日出生于四川攀枝花,中国内地女演员,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代表作品《指尖少年》《旋风十一人》《无心法师》《少女大人》。 |
以上参考: |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 国家卫生城市 | 全国双拥模范城 | 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地市 |
国家森林城市 | 国家园林城市 | 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 | 全国城市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城市 |
中国地级市全面小康指数前100名 | 中国康养城市排行榜50强第8位 | 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第59 | 2020中国避暑名城 |
2019年国家卫生城市 | 第四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示范城市 | 2020中国宜居宜业城市 | 全省去冬今春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先进单位 |
中国地级市百强品牌城市 | 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 “2021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地级市) | “2022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地级市) |
全国第三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城市 | 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试点城市 | “2023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地级市) | 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 |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