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泉县 编辑

陕西省安康市辖县

石泉县石泉县

石泉县,隶属于陕西省安康市,位于安康市西北部,东、南与汉阴县接壤,西南、西与西乡县毗连,西北与洋县、佛坪县交界,北与宁陕县相邻,区域面积1516.4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10月,石泉县辖11个镇。2022年末,石泉县户籍人口18.05万人。石泉县的历史,自旧石器时代,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夏商时期,属古庸国。春秋时期,属巴国。战国时期,先后属楚国、秦国。汉高帝九年(公前198年),始置安阳县。西魏废帝元年(552年),此地因“城南石隙多泉、径流不息”而得名石泉县。2021年12月29日,石泉县被中国气象局授予“中国天然氧吧”的称号。2022年,石泉县生产总值98.85亿元,同比增长2%。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石泉县

别名:石泉

行政区划代码:610922

行政区类别:县

所属地区:陕西省安康市

地理位置:安康市西北部

面积:1516.4 km²

下辖地区:11个镇(截至2022年10月)

政府驻地:城关镇

电话区号:0915

邮政编码:725200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

人口数量:18.05 万(2022年户籍人口)

著名景点:中坝大峡谷景区、汉江石泉古城景区、燕翔洞景区、鬼谷岭景区

火车站:石泉县站

车牌代码:陕G

地区生产总值:98.85 亿元(2022年)

历史沿革

编辑
旧石器时代,境内已有人类活动痕迹。

夏商,属古庸国。

西周,属庸国。

春秋时,鲁国鲁文公十六年(前611年),楚国联合秦国、巴国灭庸国,石泉地属巴国。

战国时,东周慎靓王五年(前316年),楚国占据汉水中、上游,在西城(今汉滨)设立汉中郡,石泉属汉中郡西城县。秦国更元十三年(前312年),秦国取汉中郡地,石泉属之。

汉高祖九年(前198年),置安阳县,属汉中郡。

东汉初平二年(191年),属汉宁郡。东汉末年,安阳县废,魏初复设。

三国时,先归蜀汉,后属曹魏。建安十二年(207年),分汉中之安阳、西城为西城郡。魏黄初二年(221年),属魏兴郡。

晋太康元年(280年),改安阳县为安康县。

南朝刘宋(420~479年),增设安康郡,领安康、宁都二县。北魏正始二年(505年),分原梁州东部设东梁州,领三郡。梁大同元年(535年),东梁州被梁攻占。西魏废帝元年(552年),收复东梁州,改为金、直、上三州。直州领三郡。其中,金城郡,与北魏同。安康郡,领一县,改安康县为宁都县。北周时期(557~581年),宁都县治迁直城。

隋开皇三年(583年),撤销安康、金城郡,并撤销直城县,属直州。大业三年(607年),撤销直州,属西城郡,同时改宁都县为安康县。

唐武德元年(618年),属西安州安康县;武德三年(620年),复名直州。贞观元年(627年),直州撤销,属山南道金州。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山南东道金州。天宝元年(742年),改金州为安康郡。至德二年(757年),安康郡、安康县均改称汉阴。乾元元年(758年),复设金州。

五代十国时(907~960年),属金州。金州曾一度被后梁攻占,不久又被前蜀占据。前蜀灭亡,则归后唐。后唐清泰年间(934~936年),又被后蜀占据,后被后晋高祖收复,历后晋、后汉、后周三代。

北宋时(960~1126年),属京西南路金州。南宋绍兴二年(1132年),汉阴县迁治新店,属利州东路金州。

元代(1271~1368年),属兴元路金州。

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分汉阴之石泉堡为石泉县,治在汉江北岸。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十一月,割属汉中府。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属兴安州。

清代(1644~1911年)属兴安州。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属兴安府。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分石泉五郎关。

民国初,属汉中道。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撤销道制,以省辖县。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属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49年11月30日,石泉解放,属陕南行署安康专署。

1951年1月,改归陕西省人民政府安康专员公署。

1958年12月,汉阴、宁陕、石泉3县和佛坪县陈家坝公社合并1县,县名石泉县。

1961年9月,恢复石泉、汉阴、宁陕3县建制。

1968年9月,隶属安康专区革命委员会;同年10月,隶属安康地区革命委员会。

1978年4月,隶属安康地区行政公署。

2001年1月,隶属安康市人民政府。

石泉县石泉县

行政区划

编辑
截至2022年10月,石泉县辖11个镇:城关镇、饶峰镇、两河镇、迎丰镇、池河镇、后柳镇、喜河镇、熨斗镇、云雾山镇、中池镇、曾溪镇。 石泉县人民政府驻地城关镇。

地理环境

编辑

位置境域

石泉县,位于安康市西北部,东、南与汉阴县接壤,西南、西与西乡县毗连,西北与洋县、佛坪县交界,北与宁陕县相邻,地理坐标在东经108°00′58″~108°28′43″,北纬32°45′49″~33°20′23″之间,东西长43.2千米,南北宽63.9千米,区域面积1516.4平方千米。

石泉县

地形地貌

石泉县北依秦岭,南接巴山,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水由西向东横贯全境,南北重峦叠嶂,中部河流纵横,呈“两山夹一川”之势,是秦巴山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北部秦岭山高坡陡,南部巴山山势稍缓,多呈浑圆状山脊,中部沿汉江两岸及池河下游,系在第三纪断陷基础上发育起来的串珠式河谷小盆地,俗称“坝子”。山势北高南低,多呈“V”型和“U”型峡谷,一般海拔400~1400米,坡度30°~50°。最高为北部云雾山(2008.9米),最低为南部石泉嘴(332.8米),相对落差1676.1米。

气候

石泉县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冬、春季雨量少,气候较温和,夏季气温较高,秋季湿润多雨。主要气象资料为:年平均气温14.5℃,年极端最高气温41.4℃,年极端最低气温-10.8℃,年平均气温14.6℃,气温年较差25℃,年平均气温日较差10℃,年平均相对湿度73%,年平均降水量873.9毫米,最大冻土深度8厘米,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自然条件具有南北过度色彩,而以南方特色为主,又兼有垂直差异明显的特征。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热量充足,温和湿润,灾害性天气频繁。在时间分配上,季节差异大,配比不协调。春季升温快,不稳定,冷暖变化大,常有寒潮、霜冻、大风和浮尘天气。冬季受蒙古高压和极地变性大陆气团影响,天气较冷,降雨量少,多干旱;春季暖气团逐渐增强,气温渐高,晚春多阴雨;夏季受蒙古低压和太平洋副热带海洋气团影响,降水集中,局部洪涝,常有伏旱和夏旱发生;秋季冷暖气团交替发生,阴雨连绵,常伴随低温,10月份后,气温迅速降低,降水量减少。

水文

石泉县境内河道属长江流域汉江水系。有大小河流456条。其中,流域面积0.5平方千米以上329条。主要有池河、子午河、饶峰河、中坝河、富水河等一级河22条,总长249.86千米;二级河29条,总长340.2千米;三级河169条,总长588.82千米;四级河236条,总长502.62千米。河流总长度1740千米,河网密度1.14千米/平方千米,径流总量121亿立方米,年均排涝量162亿立方米,年最大排涝量263亿立方米。汇入汉江有子午河、池河、饶峰河、富水河、中坝河5条较大一级支流,共有干支流45条。境内流域总面积1044.02平方千米。另有大坝河、珍珠河流域面积较大,属饶峰河支流。7条河流有两大发源地,除中坝河、富水河源于木竹山外,其余均源于秦岭南麓。

自然资源

编辑

水资源

石泉县多年平均地表径流量5.587亿立方米。径流量地理分布与降水量基本一致,由东北向西南递增,年际变化值1.038~1.557。每平方千米产水:巴山山区50.7万立方米,秦岭山区40.03万立方米,中部河谷38.84万立方米。平均每平方千米产水43.19万立方米,人均3593.4立方米。降水时间分布不均,年内时段分配极不平衡,汛期丰盈,旱期枯流。5月至6月汛期,降雨量占全年总量80%左右,径流以洪水宣泄,12月至次年3月为枯季,4月出现“桃花”汛,5月至10月为大汛,初夏时节,河流经常枯流。特别是饶峰、池河流域两岸5月至6月,需水量占境内总水量的45%,而此时段来水量仅占总量的16%。

石泉县的熨斗、后柳、喜河3镇分布有较多的地下溶洞,地下水四季不断,总流量0.98亿立方米。如中坝河、富水河、蔡家河等水源绝大多数来自地下水,喜河洞沟瀑布、高洞子瀑布,皆由溶洞水形成。

石泉县的天然泉水泉眼较多,在城关镇、池河镇、后柳镇均有分布,富含多种微量元素。池河镇龙王洞矿泉水产于古生界寒武—奥陶系洞河群组中部硅质岩夹碳质片岩裂隙中,其锶含量0.42~0.6毫克/千克、硒含量0.014~0.03毫克/千克,属含锶、硒重碳酸钙矿泉水。B级允许日开采量65立方米。

石泉县的河流水质除熨斗镇松树沟村一、二组饮用水源含氟量超标外,大多属中度硬水,总硬度2.83~4.92。无砷、汞、氰和六价铬等污染物质,符合生活、渔业及工农业用水标准。唯含磷、氟量低。

石泉县的河流多年平均水温14.3°~15.9℃,最高37.8℃,最低0℃。

石泉县域河流众多,落差较大,水力理论总蕴藏量61.3万千瓦,技术可开发利用总量49.04万千瓦。

硒资源

石泉县境内,96%的土壤达到富硒标准;地表泉水、溪水全部含硒;50%以上的农副产品达到硒含量标准。

植物资源

种子植物

石泉县境内有种子植物137科、591属、1178种(含种以下等级),占全国种子植物总科数45.1%、总属数19.9%、总种数4.7%。其中,裸子植物6科,即银杏科、松科、杉科、柏科、三尖杉科、红豆杉科;被子植物131科。

经济植物

石泉县境内有利用价值的野生经济植物1317种。其中,纤维类115种,淀粉及糖类123种,油脂类179种,鞣料类97种,芳香油类80种,橡胶及硬橡胶类9种,树脂及树胶类12种,药用类534种,有毒植物42种,土农药类77种,植物色素类、维生素、有机酸类、皂素类、虫胶及虫蜡和其他杂类49种。

林木

林木森林树种分布:石泉县境内高山区有红桦、云杉、冷杉种群树种;中山区有栓皮栎、油松、锐齿栎、华山松种群树种,还有以松、栎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低山区有柑橘、油桐、枇杷、樱桃、茶、乌桕、棕桐等亚热带经济林木;盆地丘陵区是桔橘、油桐、毛竹等亚热带经济林适生区。还有银杏、樟、楠、桂花、猕猴桃、杜仲、厚朴、金银花、薇、蕨等。

林木主要树种:石泉县境内主要林木树种有51科,87属,134种。其中用材林树种68种,经济林树种35种,观赏树种7种,其他24种。针叶林树种12种,阔叶林树种98种。经济林主要有生漆、油桐、核桃、柿子等10余种。省级以上保护野生林木29种。珍贵树种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红豆杉、珙桐;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冷杉、连香树、白皮松等。

草场植物

石泉县境内草场植物有73科。其中,禾本科28种,豆科16种,莎草科9种,菊科37种,蔷薇科14种,杂草类1570种。有利用价值牧草共214种,占87.7%。

观赏植物

石泉县境内观赏植物有458种。分布广的主要有金银花、海棠、菊花、蔷薇、红刺玫、七里香、夹竹桃、桂花、迎春花、芭蕉、美人蕉、老鸦蒜、水仙、石榴花、栀子花、万年青、秋海棠、杜鹃、牵牛花、牡丹、芍药、荷花、茶花、百合花、月季花等。

野生果蔬及菌类

石泉县境内野果资源有54种,主要有猕猴桃、覆盆子、草莓、荸荠、五味子、山楂、山李子等。野蔬植物54种,主要有香椿芽、蕨菜、薇菜、天蒜、鱼腥草、双翅六道木叶、野竹笋、枸杞苗、荠菜、苜蓿、旱菜、灰灰菜、黄花菜等。食用菌主要有香菇、黑木耳、银耳、地耳、黄丝菌、金针菇、平菇、蘑菇、草菇、裂褶菌、鸡冠菌等;常见药用菌主要有茯苓、猪苓、天麻、竹笋菌、蜜环菌等。

动物资源

哺乳动物

石泉县境内哺乳动物有2目9科,15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羚牛、云豹、斑羚;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狗熊(黑熊)、鬣羚(麻羊)、小熊猫、大灵猫、小灵猫、麂子(黄麂)、林麝(香獐)、红白鼯鼠、豺狼、金猫、猞猁、狍、毛冠鹿、青鼬、刺猬;陕西省重点保护动物有野猪、狐狸(赤狐)(Vulpes)、果子狸、豹猫4种。

鸟类动物

石泉县境内有鸟类13目,24科,85种。其中,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金雕、朱鹮;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画鸡(白冠长尾雉)、金鸡(红腹锦鸡)、苍鹰、松雀鹰、普通鵟、红隼、勺鸡、红腹角雉(血雉)、普通鹄、灰林鹄、小天鹅、鸳鸯、鹗、黑冠鹃隼、黑鸢、秃鹫、白腹鹞、鹊鹞、雀鹰、灰脸鵟鹰、猫头鹰等;陕西省重点保护动物有鹭鸟、翘鼻麻鸭、斑头雁、绿头鸭、血雉、云雀、豆雁、画眉、赤嘴潜鸭等。

两栖爬行动物

石泉县境内有境内两栖动物有4目,7科,12种。其中,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有大鲵、水獭子;属陕西省省级重点保护动物有王锦蛇、棕黑锦蛇、乌梢蛇、蟾蜍、黑斑蛙、隆肛蛙、石蛙、旱鲵等。

水生动物资源

石泉县境内有水生动物3目,6科,15种。鱼类10余种。

矿产资源

石泉县境内矿藏种类繁多,分布比较零散。金属矿产中,主要有赤铁、磁铁、褐铁、猛、铜、铝、锑、钒、钛;非金属矿中,主要有石英石、白云母、磷矿、长石、石棉、大理石、石灰岩;能源矿产有厂炭、泥炭、少量无烟煤。矿产中,以非金属矿产最丰富,储量较大。

政治

编辑

石泉县主要领导

职务

姓名

备注

县委书记

陈莲

县长

梁鸿

副县长

杜世舰

人口

编辑
2022年,石泉县户籍人口18.05万人,其中,男性9.66万人,女性8.39万人;男女性别比为115:100。年末常住人口15.15万人,比上年减少0.6万人,出生率6.41‰,死亡率8.01‰,自然增长率-1.60‰,城镇化率48.34%。

经济

编辑

综述

2022年,石泉县生产总值98.85亿元,同比增长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65亿元,同比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47.57亿元,同比下降1%;第三产业增加值39.63亿元,同比增长4.8%。三次产业占GDP比重为11.8:48.1:40.1,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63.69亿元,占生产总值比重为64.4%,较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9.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39.6%;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8%,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8%(其中制造业同比增长4.4%);第三产业投资增长7.4%。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0803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79万元,下降1.63%。全县税收收入完成9687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38%,税收占比89.67%,其中:增值税下降11%;企业所得税下降23%;个人所得税增长34%;资源税下降8%;城市维护建设税下降17%;房产税增长48%;印花税下降58%;城镇土地使用税增长74%;土地增值税增长72%;车船税增长3%;耕地占用税增长11%;契税下降9%。全县非税收入完成111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38%,占比10.33%。全县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2893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39%。

第一产业

2022年,石泉县稳定粮食播种面积23.7万亩,比上年增长0.5%。其中,夏粮6.8万亩,增长0.07%;秋粮16.9万亩,增长0.6%。油料面积9.1万亩,增长1.2%。蔬菜及食用菌面积8.1万亩,增长3.7%。粮食产量5.98万吨,下降6.7%。其中,夏粮1.34万吨,增长0.7%;秋粮4.63万吨,下降8.7%。受极端干旱天气影响,全年谷物产量4.01万吨,下降8.4%。其中,稻谷产量1.80万吨,增长0.2%;玉米产量2.21万吨,下降14.9%。

第二产业

2021年,石泉县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9.7%。特色工业产值增长10.3%,其中,富硒食品增长12.4%;新型材料增长9.7%;装备制造增长6.3%;清洁能源增长22.8%;纺织服装增长10.3%。规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营业收入134.74亿元,同比增长7.1%;实现利润8.41亿元,增长15.2%。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91.42元,比上年增加0.81元;营业收入利润率为6.24%,增长0.45个百分点。在统计的24种主要工业产品中,54.2%的产品产量较同期增长,其中29.2%的产品产量增长超过30%,33.3%的较去年同期下降;12.5%的与去年同期持平。建筑业增加值6.73亿元,比上年增长4.5%。11家资质以上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3.11亿元,增长6.2%,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总产值1.79亿元,增长0.2%。全年签订合同额15.89亿元,增长5.9%。房屋建筑施工面积976441平方米,下降0.07%。

第三产业

2021年,石泉县房地产开发投资4.52亿元,比上年增长127.39%;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214296平方米,下降19.20%;商品房销售面积34362平方米,下降53.03%;商品房待售面积52613平方米,增长2.83%。完成邮政业务总量2902.95元,同比增长20%,收入累计2786.13,增长14.8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28亿元,比上年增长15.6%,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实现零售额16.63亿元,增长17%。按经营地分,城镇市场零售额30.84亿元,增长15.2%;乡村市场3.44亿元,增长19.5%。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27.56亿元,增长15.5%;餐饮收入6.73亿元,增长16.2%。全年限额以上商贸企业(单位)实现网上零售0.36亿元。在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中,五金、电料类下降22.4%,书报杂志类增长3.8%,家具类增长46.2%,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1.4%,日用品类增长18.7%,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34.1%,石油及制品类增长8.3%,饮料类增长10.3%,粮油、食品类增长29.3%,烟酒类下降7.4%,汽车类增长50.5%。外贸进出口总额0.4亿元,比上年增长5%,其中出口0.4亿元,增长5%。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13.81亿元,同比增长15.19%,比年初增加15.01亿元;各项贷款余额56.09亿元,同比增长9.72%,比年初增加4.97亿元。存贷比为49.28%,比上年下降2.46个百分点。旅游业总收入45.16亿元,同比增长6%。

交通运输

编辑
石泉县交通便捷。阳安铁路、210国道、316国道在县内交汇,十(堰)天(水)高速、西(安)汉(中)高速横贯其中,已成为东接襄渝、西连宝成、南通巴蜀、北抵关中的重要交通枢纽,与西安、成都、重庆、武汉等大都市形成了半日经济圈。 2021年,石泉县在册运营车辆拥有量581辆,其中,载客汽车260辆,载货汽车321辆。公路总里程2253.829千米,其中,高速公路28千米,普通国省干线公路271.518千米,县乡村道1982.311千米。公路客运周转量6273.9万人/千米(不含110辆出租车、75辆公交车数据),公路货运周转量50895.9万吨/千米。县境内水路航运船舶70艘,水运航运里程60千米,水运客运周转量35.48万人/千米,水运货运周转量1348.18万吨/千米。

社会事业

编辑

教育事业

2022年,石泉县有小学16所(未含小学教学点23个),在校学生10655人;初中10所(其中初级中学5所,九年一贯制学校5所),在校生5055人;全县学龄前儿童入学率98.69%,小学升学率100%,初中升学率98.44%。有高级中学2所,当年招生956人,毕业852人,在校学生2803人;有中等职业学校1所,当年招生449人,毕业人数649人,在校学生1207人。应届毕业生就业人数438人,应届毕业生升学人数210人,毕业学生就业升学率99.8%。有幼儿园18所(其中民办幼儿园4所),在园5355人。普惠性幼儿园占比达100%,公办幼儿园占比达77.8%。

文化事业

2022年,石泉县有图书馆1个,24小时自助图书馆2个,文化馆1个,博物馆1个;有广播电视台1座。有线电视用户(户终端数)18980户,其中县城用户3921户,各镇用户15059;本年新增用户70户。有国家(县级)综合档案馆1个,馆藏76个全宗,馆藏资料17078册、馆藏档案34935卷、88241件。

体育事业

2021年,石泉县组织开展各级各类全民健身活动6场次,完善县、镇、村(社区)社会体育组织网络建设,指导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全民健身活动,成功举办了太极拳、乒乓球、柔力球、健身操、象棋等全民健身运动各类比赛。积极探索“体育+旅游”深度融合,景区健身步道及其他体育设施项目有序实施。

医疗卫生

2022年,石泉县有卫生健康机构20个,其中:医院7家(含民营4家),卫生院11家(中心卫生院8家、镇卫生院3家),卫生防疫机构1家,妇幼保健机构1家。共有床位966张。有卫生人员1319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173人(其中执业医师253人,执业助理医师43人,注册护士494人)。

社会保障

劳动就业

2022年,石泉县城镇新增就业1202人,登记失业243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402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20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71%。

社会保险

2022年,石泉县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8794人,比上年增加482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12809人,比上年增加309人。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105074人;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9276人,其中,在职职工人数13737人,离退休人员人数5539人,扩面新增参保871人。

社会福利

2022年,石泉县体育彩票销售网点14个,专营店12个,占比85.7%。全年销售1724.7万元,比上年增长88.28%。

老年人事务

2022年,石泉县有敬老院17所,床位2034张。

历史文化

编辑

文物

马岭坝遗址

马岭坝遗址,位于石泉县池河镇新兴村,为秦汉时代的古村落遗址,背山临水,面积约500平方米,距表层平均深度60厘米处即有明显文化层。出土大量绳纹板瓦、灰陶、筒瓦、汉砖。绳纹板瓦和筒瓦,出土层似乎系古村落街面。其它粗砂陶片、石斧及碎石料,红烧土明显为新石器时代遗物。同时在遗址范围内,农民曾挖出有三彩陶罐和铜币,还有明代瓷片。

丝银坝遗址

丝银坝遗址,位于石泉县城关镇丝银坝社区,为战国秦汉时期聚落遗址,分布面积约2万平方米。据史料记载,子午古、新道由境内而过,现西万公路也隔河相望,自古盛产丝绸得名。采集有绳纹夹沙红陶、灰陶、红陶板瓦、筒瓦、泥质细绳纹灰陶罐、绳纹陶釜等器物残片标本。

饶峰遗址

饶峰遗址,位于石泉县饶峰镇饶峰村,总面积约6000平方米,遗址平面呈不规则四边形,南北长,东西窄,地势比较平坦,地表面散布有大量陶片、瓷片,文化内涵从汉代延伸到宋代。代表性遗物有底部灰白胎、白釉的邢窑瓷碗,白胎青釉的龙泉窑瓷片,灰白胎黑釉的建窑瓷片,以及夹沙红陶片。

狮子堡洞穴遗址

狮子堡洞穴遗址,位于石泉县喜河镇长阳村,是新石器时代遗址。洞穴遗址平面大体呈长条形,洞口向里深14.4米,最宽处4米,洞内高2.6米,洞口为人工砌成。洞口宽1.2米,高1.8米。洞内左侧有人砌石墙,墙厚1.1米,高2.5米,距门框1.3米之处,有长、宽各30厘米的天窗,窗下70厘米处,有2枪眼。洞内有一水池,用青砖砌成。

风俗民情

民歌

石泉民歌,小调曲调优美,蕴藏量巨大,民歌分有山歌、小调、花鼓子、八岔、船公号子、过山号子、劳动号子、孝歌、新民歌等。且腔调多,有高腔、平腔、撒花调、花鼓调等,韵律优美、动听,极富情趣,耐人寻味。

民舞

石泉的民舞有舞狮子、舞龙灯、彩莲船、踩高跷、打连响等。其中火狮表演集舞蹈、杂技于一体,聚勇气、智慧于一身。

民间美术

石泉的传统民间美术丰富,主要有:剪纸、刺绣、编织、石雕、木雕、根雕、纸扎、印染、古陶制作等。其中石泉的根雕在陕西省独树一帜,自成一派,不仅注重外部造形,更注重内在神韵。其种类大到人物、飞天、菩萨、桌椅、花架,小到花、鸟、鱼、虫都神形兼备,颇具玩味。

风景名胜

编辑
中坝大峡谷景区

中坝大峡谷景区,位于石泉县后柳镇,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为厢式峡谷,具有窄、长、秀、奇、清、灵、野、神、险、幽的特点。溪流、峡谷、原生态的自然山村构成了该景区的自然资源要素,纯朴的民俗民风是该景区的主要人文资源。

中坝大峡谷景区中坝大峡谷景区

汉江石泉古城景区

汉江石泉古城景区,位于石泉县城,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现保存有始建于唐代的王宫以及明清时期的古建筑群。

汉江石泉古城景区

汉江石泉古城景区" alt="汉江石泉古城景区

汉江石泉古城景区" src="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77094b36acaf2edda3cc99ecf44516e93901213f3522?x-bce-process=image/format,f_auto/resize,m_lfit,limit_1,h_336"/>汉江石泉古城景区

汉江石泉古城景区

燕翔洞景区

燕翔洞景区,位于石泉县熨斗镇,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天然石灰岩溶洞,是西北地区保存最完好、洞内景观最丰富、体积最大的溶洞群,洞内有石钟乳、石瀑、石舟、石柱、石幔、石旗、流石坝、石花、石笋等各种奇石。

<p>燕翔洞景燕翔洞景区区

燕翔洞景燕翔洞景区区

燕翔洞景区

鬼谷岭景区

鬼谷岭景区,位于石泉县云雾山镇,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鬼谷岭又名云雾山,是石泉境内最高山峰,也是国家森林公园。战国时期思想家、谋略家、纵横学派鼻祖鬼谷子曾在此讲学授徒。鬼谷岭主峰被五条苍劲山脉拱托,喻称“五龙捧圣”。鬼谷岭的美景主要由奇峰、奇石、奇树、奇洞、奇露共同构成,人们称之为“五奇至胜”。

鬼谷岭景区

鬼谷岭景区" alt="鬼谷岭景区

鬼谷岭景区" src="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58ee3d6d55fbb2fb4316c915361f37a4462309f77624?x-bce-process=image/format,f_auto/resize,m_lfit,limit_1,h_336"/>鬼谷岭景区

鬼谷岭景区

获得荣誉

编辑

奖项

授予单位

授予时间

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交道运输部、农业农村部

2019年11月7日

第五批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

教育部

2019年12月25

2019年重新确认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

2020年7月29

2020中国职业教育百佳县市

小康杂志

2020年8月

陕西省省级文明城市

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

2020年12月10

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文化和旅游部

2020年12月17

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水利部

2021年7月15日

第五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生态环境部

2021年10月12日

第二批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创建县

交通运输部

2021年10月27日

中国天然氧吧

中国气象局

2021年12月29日

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

交通运输部

2024年2月

下一篇 冕宁县

上一篇 巧家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