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溪县 编辑

重庆市下辖县

巫溪县巫溪县

巫溪县位于重庆市东北部,处大巴山东段南麓,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巫溪县地处渝陕鄂三省交界,东连湖北省神农架林区、竹溪县,南接奉节县、巫山县,西临开州区、云阳县,北与城口县和陕西省镇坪县接壤。至2017年,巫溪县总面积4030平方公里。截至2023年末,巫溪县常住人口38.08万人 。

巫溪县为全国绿化模范县,获得过“绿色中药出口基地”、“全国魔芋种植重点基地县”、“中国绿色生态马铃薯之乡”、“2011中国改革年度县”、“2019年全国卫生县” 、“国际烤鱼之乡”等荣誉称号 。

2023年,巫溪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0.6 亿元,同比增长6.5% 。2022年,巫溪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38761万元,比上年增长2.7%。 2021年,巫溪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08329万元,比上年增长6.7%。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巫溪县

外文名:WuXi County

行政区类别:县

所属地区:重庆市

地理位置:重庆市东北部

面积:4030 km²

下辖地区:柏杨街道、徐家镇、和平乡等

政府驻地:马镇坝

电话区号:023(+86)

邮政编码:405800

气候条件:亚热带暖湿季风气候区

人口数量:38.08 万(2023年末常住人口)

著名景点:大宁河景区、红池坝国家森林公园

车牌代码:渝

地区生产总值:130.6 亿元(2023年)

方言:西南官话-重庆方言

行政代码:500238

建制沿革

编辑

巫溪县自东汉建县以来,曾设县、郡、监、州的建制,名称先后为北井县、始宁郡、永昌郡、大宁监、大宁州、大宁县、巫溪县等。

先秦时期,巫溪县先后属巫咸国、巫臷国。夏商周属庸国鱼邑,鱼邑并于楚之后,归属巫郡。战国时期(公元前277年),秦取楚巫郡归于黔中郡,设立巫县,县域包括巫山、巫溪。

巫溪县在重庆市的位置(红色处)巫溪县在重庆市的位置(红色处)

秦统一六国后,推行郡县制,巫溪县属黔中郡巫县。

西汉,巫溪县属南郡巫县。东汉建安15年(公元210年),巫县分设北井县,县治在今巫溪县城厢镇;建安21年(公元216年),北井县归属固陵郡(今奉节县)。

三国时期,北井县先后属巴东郡(今奉节)、宜都郡(今宜昌)、建平郡(今巫山)管辖。

西晋,北井县先后属巴东郡、建平都尉、建平郡管辖;东晋,北井县建制未变。

南北朝时期,刘宋、南齐、梁朝、西魏时期,北井县建制未变。北周初(公元557年至公元566年),在北井县设始宁郡,后改称永昌郡,郡治在今巫溪县城厢镇。天和3年(公元568年),北井县并入大昌县。

隋朝沿袭郡县制。隋文帝开皇2年(公元582年),撤销永昌郡,大昌县属信州总管府和巴东郡。

唐朝改郡县制,增设道的建置,大昌县属山南东道所属夔州(今奉节)管辖。

五代十国时期,废置山南东道,于夔州设镇江军,后改成宁江军,大昌县属之。

北宋设路,太宗端拱元年(公元988年),巫溪属夔州路大宁监。监治在今巫溪县城厢镇。南宋,县属关系未变,仍归大宁监。

元朝四川设行中书省(称四川行省)。至元20年(公元1283年),大宁监升为大宁州,辖大昌、洵阳、平利、石泉、隆化等县。元末(公元1361年),大宁州属大夏农民政权夔州路。

大宁河风景区

明朝改“路”设“府”,大宁州属重庆府。洪武9年(公元1376年),降大宁州为大宁县,属四川省承宣布政使司重庆府夔州路。洪武13年(公元1380年),改州为府,大宁县属夔州府,分大宁县复设大昌县。崇祯17年(公元1644年),张献忠在四川建立大西农民政权,大宁县属之。

清朝在府、州、县之上设“道”制。顺治3年(公元1646年),李自成遗部贺珍和其子伯宁占据大宁抗清。康熙2年(公元1663年),伯宁受降之后,大宁县始归顺清朝统治。康熙6年(公元1667年),撤大宁县并入奉节县。雍正7年(公元1729年),复设大宁县,属四川承宣布政使司川东道夔州府管辖。

民国时,大宁县隶属川东道。民国3年(公元1914年),因县名与山西省大宁县同名,遂改名巫溪县。

民国七年(1918年)十月,四川靖国军总司令、四川督军熊克武任颜为靖国军第七师师长,驻防达县。其时辖达县、宣汉、开江、万、城口、开县、云阳、奉节、巫溪、渠县、营山、仪陇、蓬安、通江、南江、巴中、阆中、苍溪、南部、盐亭、昭化、广元、剑阁、梓橦二十四县。

民国6年至民国24年(公元1917年至公元1935年),巫溪县被军阀据为防区,先后属豫鄂靖国联军、川军、国民革命军20军和21军防区。民国24年(公元1935年),结束防区制,巫溪县属四川省第九行政督察区(今万州区)管辖。

1949年12月20日,巫溪县人民政府成立,隶属于西南行政区川东人民行政公署万县专区。1952年9月1日,恢复四川省建制,巫溪县属四川省万县专区。1968年6月,万县专区改称万县地区;1993年,万县地区改设万县市,实行市管县的行政体制。1997年3月,重庆直辖市成立,万县市改设重庆市万州移民开发区,巫溪县随属。2000年7月,巫溪县由重庆市直接管辖。

2020年2月22日,巫溪县退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11月29日,加入大巴山·大三峡文旅发展联盟。

行政区划

编辑

截至2017年12月1日,巫溪县辖2个街道、19个镇、11个乡,和一个乡镇级开发区:柏杨街道、宁河街道、城厢镇、凤凰镇、宁厂镇、上磺镇、古路镇、文峰镇、徐家镇、白鹿镇、尖山镇、下堡镇、峰灵镇、塘坊镇、朝阳镇、田坝镇、通城镇、土城镇、蒲莲镇、菱角镇、红池坝镇、胜利乡、大河乡、天星乡、长桂乡、鱼鳞乡、乌龙乡、花台乡、兰英乡、双阳乡、中梁乡、天元乡、红池坝经济开发区。

柏杨街道位于巫溪县东部,为县政府所在地。街道办事处于2011年3月正式成立。辖4个社区,为新华社区、墨斗社区、白马社区和丰益社区。

巫溪县地图

宁河街道位于巫溪县东部,距县城6公里。辖7个社区,为九磷社区、人民社区、广场社区、环城社区、先锋社区、白鹅社区和环保社区。

城厢镇位于巫溪县东部,距县城5公里。辖1个社区、15个行政村,为白新社区、城北村、渔渡村、白泉村、酒泉村、杨坪村、小井村、双城村、环宁村、门洞村、五新村、新农村、新坪村、城哨村、杨家村、竹阳村。有南门湾悬棺、大宁河庙峡、剪刀峰、白龙过江等风景名胜古迹。

凤凰镇位于巫溪县中东部,距县城12公里。辖1个社区、10个行政村,为凤凰社区、双凤村、柳园村、中河村、高杨村、双玉村、兴旺村、木龙村、七星村、石龙村、施家村。万(州)(巫)溪公路过境。

宁厂镇位于巫溪县东部,距县城10公里。辖4个社区、6个行政村,为衡家涧社区、盐泉社区、猫儿滩社区、谭家墩社区、双溪村、邓家村、花栗村、好坪村、兴隆村、宝山村。城(厢)万(古)公路过境。名胜古迹有明末农民起义军据点女王寨、桃花寨和回龙寺古遗址、双溪浴群等。

上磺镇位于巫溪县南部,距县城26公里。辖1个社区、16个行政村,为上磺镇社区、严家村、石峰村、友谊村、龙门村、四湾村、上磺村、羊桥村、青庄村、梨坪村、干龙村、焦山村、红岩村、跃进村、高家村、望山村、平溪村。省道奉(节)(巫)溪公路过境。

古路镇位于巫溪县南部,距县城31公里。辖1个社区、16个行政村,为古路社区、古路村、青龙村、斑竹村、彭庄村、白家村、麻柳村、大泉村、得胜村、观峰村、长龙村、龙坪村、黄阳村、中康村、龙泉村、万乐村、金鱼村。上(磺)塘(坊)公路过境,公路与省道奉(节)(巫)溪公路连接。

文峰镇位于巫溪县中南部,距县城46公里。辖1个社区、15个行政村,为文峰社区、银峰村、长沙村、长兴村、三宝村、三星村、人和村、利民村、燕岭村、金盆村、农庆村、文峰村、松涛村、思源村、建楼村、正溪村。万(州)(巫)溪公路、奉(节)(巫)溪公路在此交会。

徐家镇位于巫溪县东北部,距县城36公里。辖1个社区、12个行政村,为徐家社区、高洪村、安阳村、塘垭村、大宝村、岔路村、顺阳村、窑湾村、古树村、枣树村、龙花村、双金村、龙店村。省道川陕公路过境。

白鹿镇位于巫溪县东北部,距县城31公里。辖2个社区、10行政村,为白鹿社区、檀木社区、石院村、燕子村、大坪村、大干村、九营村、香树村、下坝村、中坝村、碾盘村、兰蟒村。省道川陕公路过境。

尖山镇位于巫溪县西部,距县城83公里。辖2个社区、7个行政村,为尖山社区、百步社区、白云村、尖山村、大包村、川山村、太平村、八佳村、百步村。万(州)(巫)溪公路过境。

巫溪大桥巫溪大桥

下堡镇位于巫溪县中北部,距县城37公里。辖2个社区、9个行政村,为下堡社区、宁桥社区、上栈村、龙安村、桔林村、下堡村、后坝村、宁桥村、石门村、金狮村、安里村。公路与省道川陕公路连接。境内有西宁电站、石门电站、铜溪沟电站、猫儿背林场。

峰灵镇位于巫溪县南部,距县城35公里。辖1个社区、11个行政村,为庙溪社区、九龙村、双树村、谭家村、峰灵村、枣园村、金坪村、龙寨村、大树村、堰坪村、庙溪村、农安村。公路与省道奉(节)(巫)溪公路连接。

塘坊镇位于巫溪县南部,距县城39公里。辖1个社区、8个行政村,为塘坊社区、双柏村、红土村、漆树村、双塘村、塘坊村、金龙村、安乐村、梓树村。万(州)(巫)溪公路过境。

朝阳镇位于巫溪县中部,距县城55公里。辖1个社区、6个行政村,为朝阳社区、朝阳村、玉皇村、绿坪村、松花村、东桥村、咸池村。

田坝镇位于巫溪县西部,距县城96公里。辖1个社区、16个行政村,为田坝社区、兴物村、西阳村、田坝村、双箭村、天池村、大屋村、马坪村、前坪村、白草村、中鹿村、上鹿村、石堰村、岩湾村、鹿池村、黄草村、田湾村。万(州)(巫)溪、田(坝)茶(山)公路过境。

通城镇位于巫溪县东部,距县城18公里。辖1个社区、12个行政村,为通城社区、玉泉村、长红村、长安村、龙池村、清泉村、通城村、中兴村、风村、青梅村、长桂村、楼门村、云台村。县道城厢至白果林区的公路过境。

胜利乡位于巫溪县中南部,距县城33公里。辖8个行政村,为龙狮村、堑场村、胜利村、胜合村、健农村、果元村、双胜村、洪仙村。公路与万(县)(巫)溪路连接。

菱角乡位于巫溪县南部,距县城21公里。辖1个社区、14个行政村,为大同社区、新民村、石安村、鱼堰村、望乐村、盘龙村、菱角村、桂花村、红岭村、桐岭村、凉水村、四坪村、店子村、水田村、三坪村。万(州)(巫)溪公路过境。

巫溪县城夜景巫溪县城夜景

大河乡位于巫溪县中东部,距县城17公里。辖1个社区、10个行政村,为下凤坝社区、分泉村、紫花村、上游村、双村村、民主村、红火村、鹅蛋村、红光村、瓦坪村、广安村。省道川陕公路过境,大宁河流经乡境。景点有令牌石、和尚拜塔和静卧宁河两岸的龟、蛇二山。

天星乡位于巫溪县中东部,距县城17公里。辖8个行政村,为湾潭村、双源村、吉王村、江池村、生基村、保龙村、寒峰村、西流村。县道城(厢)万(古)公路过境。景点有二仙山的仙人洞。

长桂乡位于巫溪县中部,距县城65公里。辖10个行政村,为菊花村、黄木村、黄花村、金桂村、坪义村、清明村、孔梁村、木杉村、福光村、万古村。县道城(厢)万(古)公路过境。

蒲莲乡位于巫溪县南部,距县城48公里。辖1个社区、9个行政村,为蒲莲社区、桐元村、莲花村、三合村、兴鹿村、中柱村、玉田村、橘龙村、柏安村、双安村。

鱼鳞乡位于巫溪县北部,距县城60公里。辖1个社区、4个行政村,为鱼鳞社区、五宋村、鱼东村、长丈村、长岗村。公路与省道川陕公路连接。

乌龙乡位于巫溪县北部,距县城69公里。辖1个社区、8个行政村,为银洞社区、大坡村、大溪村、中坪村、林场村、水浒村、鸳鸯村、马鬃村、高竹村。公路与省道川陕公路连接。

红池坝镇位于巫溪县西部,距县城122公里。辖13个行政村,为中岗村、新河村、大河村、小河村、铁岭村、茶山村、银洞村、榆树村、茶园村、龙台村、九坪村、渔沙村、金家村。县道田(坝)茶(山)公路过境。

花台乡位于巫溪县东南部,距县城27公里。辖4个行政村,为川主村、龙坡村、八龙村、花台村。公路与县道城厢至白果林区公路连接,大宁河流经乡境。

兰英乡位于巫溪县东部,距县城46公里。辖3个行政村,为西安村、兰英村、高洞村。县道城厢至白果林区公路过境。

双阳乡位于巫溪县东部,距县城61公里。辖4个行政村,为马塘村、百果村、七龙村、双阳村。县道城厢至白果林区公路过境。境内有县白果林场。

中梁乡位于巫溪县中北部,距县城56公里。辖7个行政村,为银水村、中梁村、双河村、石锣村、河口村、石坪村、星溪村。公路与省道川陕公路连接。

天元乡位于巫溪县西北部,距县城70公里。辖9个行政村,为新华村、新田村、万春村、镇江村、宝坪村、天元村、吉龙村、香源村、象坪村。公路与省道川陕公路连接。

土城乡位于巫溪县西北部,距县城70公里。辖12个行政村,为坪头村、坪阳村、土城村、颜家村、石壁村、五峰村、和平村、西坪村、黄龙村、石柱村、鱼塘村、平安村。公路与省道川陕公路连接。

红池坝经济开发区位于巫溪县北部,距县城45公里。辖1个社区,为红池坝社区。

地理环境

编辑

位置境域

巫溪县位于长江上游地区、重庆东北部,在大巴山东段南麓。地处东经108°44′-109°58‘、北纬31°14’-31°44‘之间。东接湖北省神农架林区、竹溪县,南临奉节县、巫山县,西与开州区、云阳县接壤,北连城口县和陕西省镇坪县。

地形地貌

巫溪县地形以山地为主,属于典型的中深切割中山地形,境内山大坡陡,立体地貌明显,最低海拔139.4米,最高海拔2796.8米。

气候特征

巫溪县建设巫溪县建设

巫溪县属亚热带暖湿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低山河谷年平均气温18℃左右;山地年平均气温小于5℃。海拔每升高100米,年均温下降0.65℃。气温最高在7、8月份,最低在1月份。多年平均降水量在1030~1950毫米之间。降水量9月最多,1月最少。低山河谷年均霜日11天,槽坝年均霜日40天,高山年均霜日大于100天。低山区日照多年平均1589小时,中山区多年平均1568.7小时,高山区多年平均1378小时。

自然资源

编辑

矿产资源

巫溪县共发现矿产18种,探明储量的有8种。主要矿种为:煤有产地48处,储量达7000万吨;石灰石储量1.5亿吨;盐卤储量8.38亿立方米;大理石储量1亿立方米;磷矿探明储量406.45万吨;黄铁矿总储量2830万吨,可采1996万吨。

生物资源

宁厂古镇风光

据调查统计,巫溪县境内高等植物达2000余种。有冷杉、云杉、铁杉、松、榆、杨、化香、胡桃、槐、栎类、柳、芸香、漆树、木兰、五加、桑、樟等。牧草约61科150种,以禾本科为主,豆科、莎草科次之,此外还有大量蕨类和其它杂草。,

巫溪县境内脊椎动物达350余种。主要种类有:鸳鸯、红腹角雉、锦鸡、白冠长尾雉、红角鹗、鸢、雀鹰、红隼、喜鹊、白颈鸦、啄木鸟、大嘴乌鸦、红嘴蓝鹊、大杜鹃、四声杜鹃、山斑鸠、火斑鸠、水斑鸠、苍鹭、绿翅鸭、雉鸡、灰胸竹鸡、白胸苦恶鸟、燕、白鹊钨、翠鸟、黑枕黄鹂、白头鹎、红嘴相思鸟、麻雀、山麻雀、白腰文雀、大山雀、燕雀、虎、金钱豹、云豹、黑熊、林麝、毛冠鹿、金猫、水獭、猕猴、穿山甲、鬣羚、豺、岩羊、大灵猫、小灵猫、野猪、狼小麂(黄麂 )、狐狸、黄鼬、狗獾、草鹿、草兔、松鼠、豪猪、食蟹獠、青猴、貉、罗代鼢鼠、小家鼠、黄腹鼠、褐家鼠、黑线姬鼠、巢鼠、蝙蝠、裂腹鱼、白甲、斑鳜、鲶鱼、黄颡鱼、瓦氏黄颡鱼、中华倒刺鱼巴、鲤鱼、泉水鱼、青鱼、南方马口鱼、大鳍鲮、黑鳍鲸、平鳍鳅、壁虎、蜥蜴、蓝尾石龙子、中华大蟾蜍、大鲵、小鲵等。

水能资源

巫溪县有大宁河等15条主要河流,均属长江水系。年均降水量56.6亿立方米,地表径流量34.6亿立方米。地下水总量为14.5亿立方米。水能理论蕴藏量为31.34万千瓦。各类蓄引提水工程162处,引水量2853万立方米,有效灌面6.07万亩。其中,水库有效库容94万立方米;中型引水堰一条,年引水总量1287万立方米;小型蓄引水道1003条,年引水总量1102万立方米。

人口

编辑

截至2023年末,巫溪县常住人口38.08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6.06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42.23%,比上年末提高0.79个百分点。城镇新增就业3041人,比上年下降19.5%。全县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6%。

政治

编辑
巫溪县主要领导

县委书记

李卫东

县长

王中

领导信息截至2024年8月

经济

编辑

综述

2023年,巫溪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0.6亿元,同比增长6.5%。按产业分,第一产业增加值28.2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34.9亿元,增长13.0%;第三产业增加值67.5亿元,增长4.0%。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1.6:26.7:51.7。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4011元,同比增长10.8%。民营经济增加值79.7亿元,增长6.8%,占全县经济总量的61.0%。

第一产业

巫溪县山区巫溪县山区

2023年,巫溪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5亿元,同比增长4.8%。全年粮食播种面积88.3万亩。粮食综合单产272.0公斤/亩,同比增长3.4%。全年粮食总产量24.0万吨,同比增长1.9%。其中,夏粮产量7.6万吨,增长1.9%;秋粮产量16.4万吨,增长1.9%。全年谷物产量10.3万吨,同比下降1.1%。其中,稻谷产量1.2万吨,下降13.6%;玉米产量9.0万吨,增长1.2%;小麦产量104.0吨,下降61.1%。全年猪肉产量4.9万吨,同比增长5.6%。牛肉产量0.1万吨,同比增长8.5%,禽肉产量0.5万吨,同比增长8%。年末生猪存栏35.6万头,同比增长0.4%;生猪出栏60.3万头,同比增长4.8%。

第二产业

红池坝景区

2023年,巫溪县工业增加值7.5亿元,同比增长7.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6%。分门类看,采矿业增长5.6%,制造业增长9.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7.6%。全年建筑业增加值27.4亿元,同比增长14.5%。

2022年,巫溪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增加值比上年下降16.3%。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3.0亿元,比上年下降17.7%,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增有减(见表2)。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产值下降16.2%,股份制企业下降28.2%。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下降26.1%,制造业下降18.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19.9%。分产业看,清洁能源产值比上年下降43.8%,建筑材料产业下降37.4%,食品医药增长8.4%,轻工纺织产业增长20.6%。2022年,巫溪县建筑业增加值220137万元,同比增长11.2%,完成建筑产值375752万元,同比增长20.4%。

第三产业

2023年,巫溪县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0.8亿元,同比增长1.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3.0亿元,同比增长7.4%;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2.5亿元,同比增长1.4%;金融业增加值10.2亿元,同比增长7.8%;房地产业增加值7.2亿元,同比下降0.4%;其他服务业33.4亿元,同比增长4.7%。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2.7亿元,同比增长13.2%。

2023年,巫溪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9.7亿元,同比增长6.1%。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下降16.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34.2%。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额下降17.1%,餐饮收入增长4.0%。

在限额以上单位中,粮油、食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下降3.0%,饮料类商品增长21.2%,烟酒类商品下降40.9%,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下降54.0%,化妆品类商品增长1.3%,金银珠宝类商品增长26.1%,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下降45.2%,中西药品类商品增长35.4%,文化办公用品类商品下降33.1%,家具类商品下降26.5%,通讯器材类商品增长9.1%,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商品下降8.1%,石油及制品类商品下降8.1%,汽车类商品下降35.0%。

2023年,巫溪县人民币存款余额278.7亿元,增长15.0%。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97.6亿元,同比增长6.61%。

社会事业

编辑

教育

灵巫洞景区

2023年末,巫溪县共有普通高中教育学校4所,中等职业学校2所,普通初中16所,普通小学74所,幼儿园64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 96.2 %,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为99.36%。

2020年5月19日,巫溪县入选2019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科技

2023年,巫溪县科研机构数4个,科技项目立项12个。全年引进推广科技成果10个,授权专利数88件,授权发明专利12件。

文体

2023年,巫溪县共有博物馆2个,文化馆1个,文化站32个,公共图书馆1个,艺术表演团体18个。公共图书馆总藏量8.8万册、件,书架总长度0.2万米。2023年末,全县体育场地1779个,体育场地总面积111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9平方米。

卫生

至2023年末,巫溪县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82个,其中,县属医疗机构4个,民营医院9个,疾控中心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个,乡镇卫生院30个,村卫生室256个。个体诊所80个。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2614张。其中,县属医疗机构床位数1268张,民营医院床位数421张,乡镇卫生院床位865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60张。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2313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注册人数为1056人,注册护士注册人数为1048人。

乡村振兴

2021年8月27日,被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国家乡村振兴局确定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交通

编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巫溪县道路崎岖,交通闭塞。境内交通及主要物资运输,除大宁河上自檀木坪至巫溪县城、下至巫山一段,可以通行小木船外,绝大部分是人力肩挑背运和少量骡马驮运。大宁河上的木船运输都是私人个体经营。主要是将收集的山货、药材、生漆、青麻、木材等物资运往巫山,之后转运宜昌、沙市等地销售,换回日常生活用品。山区货物运输主要是骡马驮运,多由地主、富绅经营。而农民在生活生产时,通常采用人力肩挑背运的方式。人力运输形式还有力行和轿行。其中,轿行主要工具是滑杆,工具简单,两根竹竿,绷上绳索,搭上布凉棚,二人抬运即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加强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但和周边县市相比,仍有差距。境内交通以公路为主。至2017年末,巫溪县公路里程年底到达数5914公里,其中,国道241.6公里,省道433.9公里,县道102.5公里,乡道443.3公里,村道4692.8公里。按等级分:等级公路5836.2公里(二级公路195.4公里,三级公路177.1公里,四级公路5463.6公里),等外级公路48.1公里;公路密度以国土面积计147.460公里/百平方公里,以人口总数计109.500公里/万人。

奉溪高速公路已经通车,巫溪县前往重庆主城九区只需4个小时。

民俗风情

编辑

饮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县境农村大部分地区,以玉米、红苕、马铃薯为主食,兼食荞麦,喜食干饭,间吃稀粥,习惯一日三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70-80年代,主要供应大米,面粉降为粗粮,产米区农民终年食米。中高山地区农民多换米过年过节,平时主食玉米,少数富裕者亦常年食米。县境内故老相传有手工制作咸菜的习惯,每家必作,多者达30余坛,少则3-5坛。

民居

巫溪土著民居最为常见的有钥匙头、穝箕口、走马转角楼、四合天井等。

出行

大宁河特大桥大宁河特大桥

清末及民国时期,富人出行常坐轿、坐滑竿、骑马,一般人外出多步行。逢年过节,必走亲访友。同行时,客人走前,主人走后,长辈走前.晚辈走后,富者走前,穷者走后,男性走前,女性走后。聚餐时,长辈、富者上座,穷者、晚辈旁座,男左女右为尊。解放后,外出多为车船。凡步行,仍长者、客人在前,男女前后无分。宴席长者、客人首席,晚辈、主人次座。

民间娱乐

县境内男女老少历来喜爱娱乐活动。或观看各种文艺演出,或参加田径、球类、棋类竞赛,或组织龙舞、狮舞、彩船活动,或收听广播,看电影、电视、录像等。

生产习俗

主要有薅草锣鼓、栽秧酒、撕包谷、绞篊节等。

婚嫁

清末,巫溪县境婚姻多沿袭旧俗。男女婚嫁多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定。民国时期,婚嫁习俗与清末无大异,但“婚姻自由”、“文明结婚”的新思想逐渐为人们接受。1953年颁布新婚姻法,废除封建婚姻制度,实行自由恋爱结婚,并提倡婚事新办。

丧葬

春秋战国时期,巫溪县境内实行岩棺葬和土葬;秦至两汉时代兴岩墓葬;北周以后多为土葬。清末及民国时期,死者入葬礼仪较繁。解放后,政府提倡厚养薄葬,城镇、机关单位,始实行火葬,有的火化后将骨灰盒葬于宁河两岸岩壁上,铭碑以记。农村仍实行土葬。普遍设灵堂,送花圈祭幛,守夜,开追悼会,纪念死者安慰生者。

诞辰

清末和民国时期,诞辰礼仪分大寿、小寿、童寿3种。解放后,提倡移风易俗,政府提倡不作寿辰庆祝。80年代祝寿之风渐起。特别突出的是重视童寿,凡小孩生日到来,均要购买生日蛋糕、玩具、衣物等以表庆贺。

著名人物

编辑

向荣

向荣(1792-1856),字欣然,晚清名将。官至四川提督、广西提督、湖北提督,卒授一等轻车都尉世职,谥号“忠武”。有《向荣奏稿》传世。

卢星五

卢星五(1906-1937),大宁县羊乔坝(今上磺乡)人。抗日战争爆发,卢星五任连长,参加保卫上海的战役,带领战士为国捐躯,后被追认为抗日烈士。

风景名胜

编辑

巫溪县景区分布图巫溪县景区分布图

巫溪县地处大巴山东段南麓的渝、陕、鄂三省市结合部,东依神农架、武当山,南接大、小三峡,西通重庆、成都,北望安康、西安,既是长江三峡旅游组成部,又是西安---三峡南北陆路旅游通道的桥头堡和鄂西北进入三峡的捷径。

巫溪县有国家级景区1个(红池坝国家森林公园),省市级景区4个(宁厂古镇、阴条岭自然保护区、灵巫洞、荆竹坝岩棺群),县级景区10个(大官山"东方天山"生态旅游区、庙峡翡翠谷旅游区、云台峰旅游区、"野人谷"原始生态旅游区、月牙峡旅游区、猫儿背天然氧吧旅游区、上磺荷苑旅游区、朝阳石林旅游区、团城幽峡旅游区、高楼河原始森林旅游区)。

红池坝国家森林公园

红池坝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重庆巫溪县西北部,属山岳型自然风景旅游区。景区总面积241平方公里,其中森林面积104平方公里,草场面积134平方公里,为中国南方第一大高山草场。

宁厂古镇

红池坝红池坝

宁厂古镇是重庆政府公布的首批历史文化名镇。古镇依山傍水而建,青石街道逼仄,吊脚楼、过街楼等古建筑和民居沿后溪河蜿蜒延伸达3.5公里,俗称"七里半边街"。古镇有4000多年的制盐史,是中国的 "上古盐都,巫巴故乡"。

阴条岭自然保护区

阴条岭自然保护区是神农架原始森林的余脉。保护区面积达12万亩,其中原始森林8.7万亩,为重庆市唯一一片原始森林,主峰阴条岭海拔2796.8米,是重庆市最高点。植物种类达1500多种,有银杏、珙桐、腊梅、崖柏、 红豆杉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15种,以及金雕、白熊、白狐、金钱豹、小熊猫等300多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被称为"三峡第一园"。

灵巫洞景区

灵巫洞景区距巫溪县城12公里,为国家2A级景区。东岸主洞琳宫,全长1500米,由仙翁殿、玉竹林、瑶池、龙王殿、海底世界五大部分组成;西岸主洞桃源洞,有石钟乳和大型群雕。被专家和游客誉为“三峡库区第一洞”。

荆竹峡景区

荆竹峡景区位于大宁河上游荆竹峡内,全长7公里。先秦濮族岩棺群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存岩棺24具。"汉风神谷“占地28亩,园区利用壁画、雕塑、脸谱、声像展播等手段着力彰显远古巫文化形态和内涵,并再现蔡伦式造纸术。

城市荣誉

编辑

兰英大峡谷兰英大峡谷

2004年4月,巫溪县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颁发的“绿色中药出口基地”称号。巫溪县是全国第一个获此称号的县级单位。

2004年9月,巫溪县被中国园艺学会魔芋协会评为“全国魔芋种植重点基地县”。

2012年1月,在北京举行的“中国改革(2011)年会”上,巫溪县以“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探索先行者”,喜获“2011中国改革年度县”荣誉称号。

2013年1月,在海口市举行的第二届中国绿色生态农业发展论坛上,经评审委员会认定,巫溪县被授予“中国绿色生态马铃薯之乡”称号。

2013年5月,全国绿化委员会正式授予巫溪县为“全国绿化模范县”荣誉称号。

2019年5月18日,入选“2019中国最美县域榜单”。

2020年7月10日,入选2020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

2020年7月29日,入选2019年重新确认国家卫生乡镇(县城)名单。

2020年11月,入选“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城市”名单。

2021年9月8日,入选国家能源局综合司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

下一篇 华西秋雨

上一篇 冕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