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荆州市 编辑
荆州市,古称江陵、郢都、南郡,湖北省辖地级市,位于湖北省中南部 ,地势略呈西高东低,由低山丘陵向岗地、平原逐渐过渡。属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截至2022年4月,荆州市共辖2个市辖区、2个县,代管4个县级市,总面积1.41万平方公里 ;截至2022年底,荆州市常住人口513.51万人。
荆州市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鄂中南地区的中心城市、长江中游交通枢纽之一 ,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区域级流通节点城市、重要的公路交通枢纽和长江中游重要港口城市。 2023年,被评为三线城市 。荆州市是首批2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一座古老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滨江城市。“禹划九州,始有荆州”,荆州建城史长达5000年,自古以来是荆楚文化的根脉所在,先后有20代楚国君主在此定都,长达411年。从“天下第一循吏”孙叔敖到明代万历首辅张居正,从荆州走出去的宰相达138位。 从爱国诗人屈原到李白、杜甫,历史上有大批文人墨客曾在荆州吟诗作赋。此外,荆州市区内还有中山公园,章华寺,文湖公园,玉桥游乐园,滨江公园,万寿宝塔,菩提寺等景点。
2023年荆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51.4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4%。
中文名:荆州市
外文名:Jingzhou
别名:江陵、郢都、南郡
行政区划代码:421000
行政区类别:地级市
所属地区:湖北省
地理位置:湖北省中南部,长江中游
面积:14100 km²
下辖地区:2个市辖区、2个县,代管4个县级市
政府驻地:沙市区
电话区号:0716
邮政编码:434000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513.51 万(2022年常住人口)
著名景点:荆州古城、熊家冢、关公庙、章华寺、洪湖、洈水风景区
机场:荆州沙市机场
火车站:荆州站、荆州东站、松滋站
车牌代码:鄂D
地区生产总值:3151.49 亿元(2022年)
文化名城——荆州
荆州历史悠久,距今约5万—1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鸡公山遗址(位于荆州城东北郊郢北村,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始人类已在此生活、栖息和劳作,制作石器,或搭建窝棚。新石器时代,先民三苗于此发展出大溪文化(距今6000—5000年),出现环濠聚落和漆木器及竹席。屈家岭文化(距今5000—4600年)早期偏晚阶段,建造阴湘城(位于荆州区马山镇阳城村,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沿用至石家河文化时期(距今4600—4000年)。荆州系楚文化的发祥地,春秋战国时属楚。
楚文王元年(前689年),楚国迁都于郢(今荆州区纪南城),都郢400余年。秦属南郡,定治江陵,故常以南郡喻荆州。
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设立荆州刺史部,东西汉时皆属南郡。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分荆州,后归吴,定治南郡。晋永和八年(352年),荆州定治江陵。
南北朝时,齐和帝、梁元帝、后梁、萧铣皆以荆州为国都。
美丽荆州
隋开皇二年(582年),因与后梁联姻,罢总管府;开皇七年并后梁,又置江陵总管;开皇二十年改为荆州总管。大业初,复称南郡。
唐贞观元年(627年),属山南道;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山南道分为东、西道,属山南东道江陵府,设荆州大都督府,至德后置荆南节度使。上元元年(760年),以江陵为南都,改荆州为江陵府;次年(761年)罢都。五代十国时(925年),荆南节度使高季兴割据荆、归、峡三州,称南平王,立荆南国,国都设江陵。
宋至道三年(997年),以洞庭湖为界,复分为荆湖南、北路,北路简称湖北,治江陵;建炎四年(1130年),更名为荆南府,寄治枝江县,绍兴五年(1135年),复名为江陵府,仍徙治江陵县;淳熙元年(1174年),复更名为荆南府,淳熙十年(1183年),之前仍更名为江陵府。元属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荆南府,至元十三年(1276年),升江陵路,天历二年(1329年),更名中兴路。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称吴王,改置荆州府,改属湖广行省。龙凤十一年(1365年),改属湖广分省,吴元年(1367年),复改属湖广行省。
荆州市风光
明洪武九年(1376年),湖广行省改置湖广承宣布政使司,荆州府改属河南布政司;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荆州府复属湖广布政使司。
清康熙九年(1670年),置上荆南道,驻荆州府;雍正十三年(1735年),上荆南道更名荆宜施道;光绪三十年(1904年),荆宜施道更名荆宜道。宣统三年(1911年)1月,荆州府裁府留县,所辖各县直属荆宜道。
民国三年(1914年),荆宜道更名为荆南道;民国十年(1921年)8月,复称荆宜道。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为湖北省第七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改为湖北省第四行政督察区。
1949年7月,成立荆州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驻江陵县荆州镇,辖荆门、京山、钟祥、天门、潜江、公安、松滋(驻新江口镇)、江陵等8县;同月,析江陵县之沙市镇建沙市市,属省辖市。
1951年6月,以沔阳、监利、嘉鱼、汉阳4县各一部设洪湖县。7月,撤销沔阳专署,将沔阳(驻仙桃镇)、监利、洪湖、石首4县并入荆州专署。
1953年4月,以公安、石首、江陵3县各一部设荆江县,驻斗湖堤。
1955年2月22日,沙市市划归荆州专区管辖。4月,撤销荆江县,并入公安县。
1960年,以荆门县的沙洋镇设立沙洋市,由荆州专署领导。
1961年,撤销沙洋市,划归荆门县领导。
1970年,荆州专区改称荆州地区,地区驻江陵县,辖沙市市及江陵、荆门、钟祥、京山、监利、石首(驻绣林镇)、天门、潜江、沔阳(驻仙桃镇)、洪湖(驻新堤镇)、公安(驻陡市镇,即原陡湖堤镇)、松滋(驻新江口镇)等12县。
1979年,沙市市升为地级市,改由省直辖;以荆门县城关镇及附近地区设立荆门市,属荆州地区。
1983年8月19日,国务院批准荆门市升为地级市,划出荆州地区。
1994年9月29日,国务院批准撤销荆州地区、沙市市和江陵县,设立荆沙市。荆沙市设沙市区、荆州区和江陵区,辖松滋县、公安县、监利县、京山县,代管钟祥市、石首市、洪湖市。
1996年11月20日,国务院批准将荆沙市更名为荆州市。
荆州城区
区划沿革
1949年7月,荆州专区辖荆门、京山、钟祥、天门、潜江、公安、松滋(驻新江口镇)、江陵等8县,专署驻江陵县荆州镇;同月,析江陵县之沙市镇建沙市市,属省辖市。同年设沔阳专区,专署驻沔阳县(1951年驻沔阳县新堤镇),辖沔阳(驻仙桃镇)、汉川、汉阳(驻蔡甸镇)、嘉鱼、蒲圻、监利、石首等7县及新堤办事处。
1950年,撤销新堤办事处,改设新堤镇,归沔阳县领导。
1951年,撤销沔阳专区,将沔阳(驻仙桃镇)、监利、石首3县划归荆州专区;汉川、汉阳2县划归孝感专区;嘉鱼、蒲圻2县划归大冶专区。
荆州市地图
1952年,由沔阳县析置洪湖县,驻洪湖。
1953年,由公安、松滋、石首3县析置荆江县,驻陡湖堤;同年2月,五三农场成立。
1955年,撤销荆江县,并入公安县,公安县迁驻原荆江县址陡湖堤,原公安县城关改名为南平镇;同年,沙市市划归荆州专区管辖。1960年以江陵县的沙洋镇设立沙洋市,由荆州专署领导。
1961年,撤销沙洋市,改设为沙洋镇,划归荆门县领导。
1975年,全地区“撤区并社”,撤销119个区(镇),将721个小公社合并为221个大公社。
1983年3月,全区开展“政社分开,建立乡政权”,公社、管理区、生产大队和县辖镇分别改为105个区,596个乡,5720个村和58个县辖镇;8月19日,国务院批准荆门市升为地级市;撤销荆门县,将荆门县的行政区域并入荆门市(1985年设立东宝区、沙洋区)。
1986年5月27日,撤销沔阳县,设立仙桃市,以原沔阳县的行政区域为仙桃市的行政区域。撤销石首县,设立石首市,以原石首县的行政区域为石首市的行政区域。
1987年7月31日,撤销洪湖县,设立洪湖市(县级),以原洪湖县的行政区域为洪湖市的行政区域。
1995年12月29日,撤销松滋县,设立松滋市(县级),以原松滋县的行政区域为松滋市的行政区域。
1996年12月2日,将荆州市管辖的京山县划归荆门市管辖和将荆州市代管的钟祥市改由荆门市代管。
1998年7月2日,撤销荆州市江陵区,设立江陵县,以原江陵区的行政区域为江陵县的行政区域。
2020年6月12日,撤销监利县,设立县级监利市,以原监利县的行政区域为监利市的行政区域。
荆州城区
区划详情
截至2022年4月,荆州市共辖2个市辖区、2个县,代管4个县级市,分别是沙市区、荆州区、公安县、江陵县、石首市、洪湖市、松滋市、监利市。荆州市人民政府驻沙市区江津西路262号。
区划 | 政府驻地 | 下辖区域 |
---|---|---|
沙市区 | 中山路街道 | 关沮镇、锣场镇、观音垱镇、岑河镇、解放路街道、崇文街街道、中山路街道、胜利街街道、朝阳路街道、立新街道 |
荆州区 | 西城街道 | 西城街道、东城街道、城南街道、凤凰街道、太湖港街道、纪南镇、川店镇、马山镇、八岭山镇、李埠镇、弥市镇、郢城镇 |
石首市 | 绣林街道 | 绣林街道、笔架山街道、新厂镇、横沟市镇、大垸镇、小河口镇、桃花山镇、调关镇、东升镇、高基庙镇、南口镇、高陵镇、团山寺镇、久合垸乡 |
洪湖市 | 新堤街道 | 新堤街道、滨湖街道、螺山镇、乌林镇、龙口镇、燕窝镇、新滩镇、峰口镇、曹市镇、府场镇、戴家场镇、瞿家湾镇、沙口镇、万全镇、汊河镇、黄家口镇、老湾回族乡 |
松滋市 | 新江口街道 | 新江口街道、乐乡街道、南海镇、八宝镇、涴市镇、老城镇、陈店镇、王家桥镇、斯家场镇、杨林市镇、纸厂河镇、街河市镇、洈水镇、刘家场镇、沙道观镇、万家乡、卸甲坪土家族乡 |
监利市 | 容城镇 | 容城镇、朱河镇、新沟镇、龚场镇、周老嘴镇、黄歇口镇、汪桥镇、程集镇、分盐镇、毛市镇、福田寺镇、上车湾镇、汴河镇、尺八镇、白螺镇、网市镇、三洲镇、桥市镇、红城乡、棋盘乡、柘木乡 |
公安县 | 斗湖堤镇 | 埠河镇、斗湖堤镇、夹竹园镇、闸口镇、杨家厂镇、麻豪口镇、藕池镇、黄山头镇、甘家厂乡、孟家溪镇、章田寺乡、南平镇、章庄铺镇、狮子口镇、斑竹垱镇、毛家港镇 |
江陵县 | 郝穴镇 | 资市镇、熊河镇、白马寺镇、沙岗镇、普济镇、郝穴镇、马家寨乡、秦市乡 |
位置境域
荆州市位于湖北省中南部、长江中游、江汉平原腹地,介于东经111°15′—114°05′,北纬29°26′—31°37′。东依武汉市汉南区,东南隔江与咸宁市嘉鱼县、赤壁市相望;南滨江与湖南省岳阳市为邻,与益阳市、常德市接壤;西连宜昌市的当阳市、枝江市、宜都市、五峰县,北接荆门市、潜江市、仙桃市。辖区东西最大横距约274.8千米,南北最大纵距约130.2千米,夹江呈带状分布。长江自西向东横贯全市,境内全长483千米。
荆州市
地形地貌
荆州市位于扬子准地台中部,属新华夏系第二沉降带晚近期构造带,处于中国地势第三级阶梯的西部边缘,是江汉平原的主体。全市地势略呈西高东低,由低山丘陵向岗地、平原逐渐过渡。全市低山面积为120平方千米,占土地总面积的0.8%;丘陵面积约250平方千米,占土地总面积的1.8%;岗地面积2626平方千米,占土地总面积的18.6%;平原面积11096平方千米,占土地总面积的78.8%。形成以平原岗地为主,兼有少量丘陵、低山的基本地貌。山丘分布于西部松滋市的庆贺寺、刘家场及西北部的荆州区八岭山,地势最高点为松滋市的大岭山,海拔815.1米。岗地分布于荆州区的川店、马山、纪南和公安县的孟溪、郑公以及石首市的团山、高基庙一带。东部地势低洼,最低点在洪湖市新滩乡沙套湖,海拔仅18米。
气候
荆州城
荆州市属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具有四季分明、热量丰富、光照适宜、雨水充沛、雨热同季、无霜期长等特点,年辐射总量4366.8—4576.2兆焦耳/平方米,年日照时数1823—1978小时,日照率为41%—44%。年均气温16.2—16.6℃,无霜期250—267天,年降水量1100—1300毫米。
水文
荆州市河湖众多,水网密布,是全国内陆水域最广、水网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全市有大小河流近百条,均属长江水系,主要有长江干流及其支流松滋河、虎渡河、藕池河、调弦河等;有千亩以上湖泊30余个,总面积8万公顷,其中,洪湖为湖北省第一大湖,总面积3.08万公顷;长湖次之。
水资源
荆州市不仅水资源极其丰富,开发利用程度较高,而且水质好。全市有各类水域面积353.55千公顷,占全市国土面积的25.13%。其中,可养水面125.22千公顷,占水域面积的35.42%。江河过境客水4680亿立方米,境内地表径流丰水年91.6亿立方米,枯水年48.5亿立方米。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高。丘陵区平均为12.84%,平原区为13.22%;水质达到Ⅰ级饮水标准的占80%以上,符合地面水质Ⅱ级标准的达90%以上,符合农业灌溉Ⅲ级标准的占98%以上。
生物资源
荆州市生物资源丰富,具有种类多、分布广、南北兼备等特点。据统计,全市生物资源3300多种,其中,农作物品种1169个,畜禽品种33个,水生生物385种(鱼类82种),森林植物620余种,药用生物956种,害虫天敌233种。丰富的生物种类和品种资源为农业结构调整和生态系统的优化配置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
矿产资源
荆州市矿产资源丰富。全市探明可供开采矿产35种,其中有一定工业储量的13种,已开采利用的20种。主要能源矿产有石油、煤炭;化学矿产有岩盐、囟水、芒硝、硫铁矿、重晶石;建材矿种有大理石、花岗石、石灰石、黏土、河道砂、卵石;冶金辅助材料有白云岩、优质硅石、耐火黏土;新型矿种有膨润土。此外还有沙金、脉金等。
截至2020年11月1日,荆州常住人口为5231180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5691707人相比,减少460527人,下降8.09%,年平均增长率为-0.84%。
截至2022年底,荆州市公安部门统计年末总户数为197.71万户,比上年增加0.04万户;户籍人口为625.08万人,比上年减少3.11万人。全市年末常住人口513.51万人,比上年减少0.22万人,其中:城镇293.32万人,乡村220.19万人。城镇化率达到57.12%,比上年上升0.6个百分点。
荆州市属散居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分布呈小聚居、大分散特点。2019年末,全市有少数民族52个,少数民族总人口4.75万人,其中,土家族、回族、蒙古族和满族占有较大比例。全市有2个少数民族乡。
荆州市常住人口(2017年-2022年)变化
参考资料来源
职务 | 姓名 |
---|---|
市委书记 | 吴锦 |
市委副书记、市长 | 周志红 |
市委常委 | 郭小容 |
人大常委会主任 | 段昌林 |
政协主席 | 蒋鸿 |
政协副主席 | 项一峰、文玉莲 |
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 杨运春、汪 刚 |
参考资料来源 |
综述
荆州图集
2022年,荆州市地区生产总值3008.6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1%,两年平均增长8.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71.94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1072.79亿元,增长9.7%;第三产业增加值1363.88亿元,增长2.2%。三次产业结构由2021年的19.2:34.4:46.4调整为19.0:35.7:45.3。在第三产业中,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其他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4%、0.3%、7.6%、2.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房地产业增加值分别下降1.5%、0.5%。人均生产总值58577元,比上年增长10.4%。
2022年,荆州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9.6%。按产业划分,一、二、三次产业投资分别增长46.8%、53.9%、0.8%。分领域看,工业投资增长53.6%,民间投资增长34.6%,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8.6%,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2%。分行业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517.7%,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下降16.7%,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18.7%。
2022年,荆州市地方财政总收入223.10亿元,比上年增长0.9%。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2.05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可比增长11.8%。在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101.90亿元,可比增长10.0%。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79.40亿元,增长13.4%。分支出领域来看,卫生健康、社会保障和就业、交通运输分别增长12.6%、7.5%和5.8%。
荆州市地区生产总值(2017年-2022年)变化
参考资料来源
第一产业
2022年,荆州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617.7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1%。
2022年,荆州市粮食种植面积708.66千公顷,比上年增加0.30千公顷;粮食总产量453.36万吨,比上年减少0.6%。全市油料产量56.48万吨,比上年增长9.4%;棉花产量2.58万吨,减少15.0%;蔬菜产量340.87万吨,增长4.3%;园林水果产量51.96万吨,增长5.5%。全市生猪出栏371.69万头,比上年增长4.8%;家禽出笼6053.08万只,减少7.2%。肉类产量37.48万吨,增长2.2%;禽蛋产量19.70万吨,增长6.2%。全市水产品产量122.22万吨,比上年增长3.7%。
第二产业
荆州长江大桥
2022年,荆州市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1%,其中医药制造业增长17.2%,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下降1.1%,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5.4%,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增长77.6%,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15.0%,信息化学品制造业增长11.6%。
2022年,荆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13.1%。产品销售率为93.13%。实现出口交货值125.73亿元,增长29.6%。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45.71亿元,增长17.3%。
2022年,荆州市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44.74亿元,比上年增长13.8%。房屋施工面积1091.64万平方米,其中新开工面积592.18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579.01万平方米。
第三产业
荆州城区
截至2022年底,荆州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4516.27亿元,比上年增长12.8%,比年初增加510.61亿元。其中,住户存款3563.46亿元,比年初增加543.21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为2777.38亿元,增长12.6%,比年初增加311.69亿元。其中,住户贷款1097.57亿元,比年初增加80.19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构团体贷款1679.73亿元,比年初增加231.50亿元。
2022年,荆州市实现保费收入182.61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51.32亿元,增长22.0%;人身险保费收入131.29亿元,增长5.9%。支付各类赔款和给付64.22亿元,增长15.5%。其中,财产险赔款支出35.14亿元,增长31.6%;人身险赔付支出29.08亿元,增长0.7%。
科学技术
2022年,荆州市规模以上高新企业(包含高新技术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高技术产业企业和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达到654家,比上年净增123家。其中高新制造业企业608家,高新建筑业企业8家,高新服务业企业38家。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511.8亿元,占GDP比重17.0%。其中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511.4亿元,同比增长14.5%。
2022年,荆州市争取各级科技计划项目63项(省级及以上)。登记科技成果260项,登记技术合同交易额140.59亿元,比上年增长51.8%。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平台18家。全市专利授权总量6771件,下降4.6%;发明专利授权总量461件,增长32.5%。
教育事业
省属重点大学——长江大学
普通本科高校
长江大学、荆州学院、长江大学文理学院(独立院校)
普通专科院校
荆州职业技术学院、荆州理工职业学院、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长江艺术工程职业学院、荆州教育学院
成人院校
荆州市广播电视大学
医疗卫生
截至2022年底,荆州市拥有医疗卫生机构3040家,比上年增加31家,其中医院76家,卫生院11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88家。卫生机构人员44798人,比上年增加1698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6161人,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员3670人。全市拥有各类病床35979张,比上年增加776张,其中医院床位24435张,卫生院床位8824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床位1240张。
社会保障
荆州城区
荆州市是长江中游重要交通节点,全国东西向最长国道318国道与南北向最长国道207国道交汇处,东西向沪汉渝高速公路(上海—武汉—重庆)与二广高速公路(内蒙古—广东)交汇处,蒙华铁路与长江两条货运大通道交汇处,是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通江达海的门户,公路、铁路、航空、水路交通承东启西、联接南北,交通十分便利。
伴随着“北煤南运”大通道蒙华铁路于2019年全面建成和荆江航道的综合整治,荆州正在加快建成集“铁、公、水、空”于一体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将成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物流通道。
铁路:现有汉宜高速客运铁路、焦柳铁路,在建蒙华重载铁路、江汉平原货运铁路。规划武贵高速铁路、荆岳高速铁路、荆荆客专。
公路:高速公路:“二环三横六纵”市域快速通道(“二环”即沙公高速南延线、江北高速东延线、二广高速改线等,沙公高速、沪蓉高速和襄荆高速的中心城区内环,荆州长江大桥、荆州长江公铁两用桥的高速公路跨江外环;“三横”即沪渝高速、江南高速、江北高速+洪监高速;“六纵”即武汉城市圈环线高速荆州段、随岳高速、潜石高速、沙公高速、二广高速、枝江至石门高速荆州段)。
普通公路:207国道、318国道、351国道、荆松一级公路、荆当一级公路、荆监一级公路等。
航空:荆州民用机场将于2020年初建成通航,荆州中心城区1小时车程可达宜昌三峡机场,2小时左右车程可达武汉天河国际机场。
水路:长江黄金水道穿越荆州境内483公里,荆州(盐卡)港是长江中上游仅次于武汉、重庆的第三大综合性港口,可停靠5000吨级船舶,年集装箱运输能力60万标箱。
2022年,荆州市完成货物周转量904.45亿吨公里,同比增长34.8%。其中,公路完成货运周转量148.07亿吨公里,同比下降20.4%,水路完成货运周转量756.38亿吨公里,同比增长55.9%。完成客运量2158.43万人,同比下降21.0%,旅客周转量10.98亿人公里,同比下降20.9%。(以上均不含铁路数据)
2022年,荆州市公路总里程达25031公里,比上年增长0.9%,其中,高速公路里程达712公里,与上年持平。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6656.02万吨,增长52.1%。
荆州精神
关公镇守荆州十年,其“忠、义、仁、勇”的精神品质千古流芳,成为华人崇拜的“武圣”“财神”。始建于三国时期的荆州古城墙,被誉为“中国南方不可多得的完璧”。荆州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孕育了“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开拓精神,“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的进取精神,“清廉高洁,至死不渝”的屈原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九八抗洪精神,以及“东方之星”号客轮翻沉事件处置中荆州人民展示的“大义大爱”精神,都成为荆州有别于其他城市的鲜明特征。
民风民俗
荆州花鼓戏
龙舟节荆州是中国龙舟文化的发源地,一年一度的“中国荆州国际龙舟节”,已成为荆州独具特色的文化品脾、扩大开放的重要载体和全市人民的盛大节日。荆州龙舟竞渡在《隋书·地理志》上有记载,其中还说道了划龙舟的风俗在“南郡尤盛”。著名的明代文学家袁中道就写过在荆州观看龙舟赛的诗篇:《午日沙市看龙舟》。旭日垂杨柳,倾城出岸边。黄头郎似鸟,青黛女如仙。龙甲铺江丽,神装照水鲜。万人齐着眼,看取一舟先。
荆州花鼓戏是湖北省的主要地方剧种之一,旧称花鼓子、沔阳花鼓戏、天沔花鼓戏。
方言
荆州地区方言以西南官话为主,散有湘语和赣语分布。
方言区 | 方言片 | 分布地区 |
西南官话 | 成渝片 | 松滋市北部,如新江口、八宝、沙道观、涴市等镇 |
公安县北端,如埠河等镇 | ||
荆州区西部,如川店、纪南、李埠等镇 | ||
武天片 | 沙市区,如沙市城区 | |
洪湖市大部,如王家湾、瞿家湾、峰口、新堤等镇 | ||
常鹤片 | 公安、石首、监利、江陵四县市大部。 | |
松滋市南部,如洈水、纸厂河等镇 | ||
赣语 | 大通片 | 洪湖市、监利市部分乡镇,如燕窝等镇 |
湘语 | 长益片 | 监利市、洪湖市部分乡镇,如柘木、白螺、螺山等镇 |
荆州人文地图
荆州市旅游景点呈现“一城多片”的格局。“一城”即中心城区的荆州古城历史风景旅游区,其中包含景点:荆州古城墙,东门风景区,金凤广场,图腾柱,九龙桥,九龙渊公园,关公义园,南门景区,关帝庙,关羽祠,荆州博物馆,荆州文博园,荆州古玩城,三义街,大北门景区,太晖观,九老仙都景区,江陵盆景园,明月公园,张居正故居,铁女寺。荆州博物馆被评为国家首批“4A”博物馆,位居全国地市级博物馆之首,馆藏文物达13万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近500多件(套)。
荆州市区内景点:中山公园,章华寺,文湖公园,玉桥游乐园,滨江公园,万寿宝塔,菩提寺等,周边景点包括:长湖湿地保护区,纪南城考古遗址公园,郢城遗址,熊家冢遗址博物馆,八岭山国家森林公园,辽王墓,北闸风景区。
景点名称 | 景点介绍 | 图片 |
---|---|---|
荆州古城 | 荆州古城墙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墙体保持完整,形制完备,在中国七大古城墙中排名第二,已经联合中国七大古城墙城市联合申请世界文化遗产。 |
|
荆州古城总面积4.6平方公里,分为三层,最外层为水城、中间是砖城,里面是土城,水城(护城河)全长10500米,宽30米,水深4米,西通太湖,东连长湖,与古运河相连;城墙四周原有东门(迎宾门)、小东门(公安门、水门)、北门(拱极门)、小北门(远安门)、西门(安澜门)、南门(南纪门)6座城门。 | ||
除小东门外,其它五座城门都由两道门组成,有瓮城,建国后,又新开3座城门,分别是新东门、新南门、新北门,均无瓮城,原来6座城门上都有城门楼,分别是宾阳楼、望江楼、九阳楼、曲江楼、朝宗楼、景龙楼等,其中以曲江楼和景龙楼最为出名。 | ||
荆州方特东方神画 | 荆州方特东方神画于2019年9月12日正式开园迎客,乐园以中华历史文化和荆楚文化为创意基础,通过高科技与文化创意相结合的表现形式,使文化和旅游产业有效融合。园区拥有41个室内外主题游乐项目以及200多项休闲、景观建筑,如《女娲补天》《牛郎织女》《神州塔》《屈原》《火烧赤壁》《千古风华》《楚乐》等,每一个项目都体现出极富特色的主题内容,展现出鲜明的文化特色。 |
|
章华寺 | 章华寺位于湖北省沙市太师渊,为荆楚名刹,同汉阳归元寺、当阳玉泉寺并列为湖北三大丛林,是湖北省重点保护单位。 |
|
荆州博物馆 | 荆州博物馆位于荆州城西门内侧,是一座融陈列展览、宣传教育、文物收藏与保护、考古发掘与研究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地方性综合博物馆,馆舍占地面积5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达2.3万平方米,由古建筑开元观、陈列大楼、珍宝馆、考古修复大楼、文物保管大楼、楚乐宫和办公楼等组成。 |
|
开元观始建于唐开元年间,明清时重修,现存山门、雷祖殿、三清殿、祖师殿等建筑物,是一组基本完整的道教古建筑群;陈列大楼是一幢三层大屋顶琉璃瓦仿古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珍宝馆为前后三重庭院式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 | ||
有工作人员105人,设有办公室、考古研究所、文物勘探大队、陈列部、宣教部、文物保管部等业务机构。隶属于荆州市文化局。1993年,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地县级十佳优秀博物馆,1995年被文化部、人事部命名为全国文化先进集体。2000年,国家旅游局授予4A级旅游景点。 | ||
关公义园 | 荆州关公义园位于荆州古城东南侧,东北紧邻荆州市护城河,南临学苑路,西临凤台路,规划用地面积228亩,项目总投资15亿元,以“义”为主题,以多种方式生动展现关公“义薄云天”的一生。园内矗立着世界最大体量关公青铜雕像,是世界和平艺术家、当代艺术大师、“福娃之父”韩美林的收山之作。 |
|
雕像总高58米,寓意关公一生度过了58个春秋,重1200余吨,内部采用钢构固定,外贴4000多片青铜片。关公圣像双目微醺,不怒而威,侧身迎风而立,右手拖一把70米长大刀,整个身躯如山峦般屹立。 | ||
2020年10月8日,据住建部网站消息,近期,住建部会同有关部门对媒体和群众反映强烈的湖北省荆州市巨型关公雕像项目进行了调查并发布通报。通报称,湖北省荆州市在古城历史城区范围内建设的巨型关公雕像,高达57.3米,违反了经批准的《荆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有关规定,破坏了古城风貌和历史文脉。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要结合职责配合有关部门跟踪指导荆州市做好巨型关公雕像项目整改。 | ||
黄山头森林公园 | 黄山头国家森林公园是1992年7月经国家林业部批准的首批国家级森林公园之一。坐落于武陵山余脉延伸的黄山,北枕长江,南抚洞庭,地处湖北省荆州市南部,为鄂南湘北边界公安、石首、安乡三县市的结合部。荆(荆州)东(东岳庙)高速公路和207国道从北侧穿过。 | -- |
距荆州100公里,是集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游览胜地。突兀千里平川之上的黄山,因“土石皆黄色”故名。黄山头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100平方公里,其中心景区50平方公里,大小32峰,主峰海拔286米。 |
荆州市的美食很多,其中通常有荆州鱼糕、鱼丸、千张扣肉、皮条鳝鱼、冬瓜鳖裙羹、珍珠糯米丸子、江陵八宝饭、公安牛肉、松滋杜婆鸡、石首笔架鱼肚、洪湖莲藕藕带、洪湖野鸭。小吃:早堂面、公安锅盔、公安豆皮、米丸子、元豆泡糯米、黄家堂牛肉米粉、小胡鸭等。
特产名称 | 特产介绍 |
---|---|
荆州鱼糕 | 鱼糕,作为荆州/沙市地区的八大名肴其历史源远流长。“荆州鱼糕”是用白色鱼肉制作的,可用红色鱼肉炸鱼丸子,和鸡肉、猪腰子、猪肚烩菜,成为荆州宴席名肴。 |
千张扣肉 | 此菜以肥瘦兼有的五花猪肉为原料,经煮炸,上红糖色,切成薄片,以碗扣住蒸熟,由于肉片薄如纸,形如梭,片数多,故名千张扣肉,又名梳子肉。 |
冬瓜鳖裙羹 | 冬瓜鳖裙羹,是以鳖(又称甲鱼、团鱼、脚鱼)的裙边和嫩冬瓜一起煨制的一种汤。其制法讲究,选料精细。先将裙边肥大的鳖宰杀后取下裙边切成块状,以旺火爆炒,再加鸡汤和调料煮,然后放入嫩冬瓜块清炖,直至鳖裙溶烂。 |
油炸藕丸 | 传说乾隆皇帝三下江南途经洪湖时,当地州官为敬奉天子,要厨师们拿出绝技,让天子吃藕不见藕。厨师们寻思各自的拿手好戏,其中一个厨师想起饥荒之年以藕充饥,把藕捣碎后做藕丸吃的事,于是五味调合,精烹细作。乾隆皇帝吃了,龙颜大开,回京后将油炸藕丸定为御膳。 |
荆州八宝饭 | 荆州八宝饭原是清代的一位御厨从宫廷出来后,到荆州城开设饭馆流传下来的。这种八宝饭用红枣、莲子、苡米仁、桂元内、蜜樱桃、蜜冬瓜条、糖桂花以及糯米先蒸制成坯,再加白糖、猪油散烩而成。由此又名叫“散烩八宝”。吃到口里,觉得润滑溶消,香甜透味,油而不腻,甜而不厌。 |
早堂面 | 早堂面,是沙市著名的传统早点,已有百年历史。关于早堂面的来历,比较令人信服的说法是在1895年沙市开埠后,当地一面馆老板根据这里的码头工人因从事体力劳动喜欢吃油水厚重食物的特点,制作了这种油厚码肥、汤鲜味美的面条。由于码头工人多在凌晨时分到面馆吃面后上工,故得此名。 |
人物 | 人物介绍 |
---|---|
楚庄王 | 熊侣,楚穆王之子。前613年—前591年居于王位。楚庄王熊侣在前人的基础上,领导楚国当上了春秋五霸之一的霸主。 |
楚威王 | 芈姓,原名熊商,楚宣王之子。楚威王七年(前333年)打败越王无疆,尽取吴地,在长江边在石头山(今清凉山)上建立金陵邑(南京城)。威王十年而卒,子楚怀王继位。 |
伍子胥 | 前559—前484年)。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谋略家。名员(yún),字子胥。春秋末期楚国大夫伍奢之次子,先祖原姓乾,名荒,因有功于周,被赐封为伍哲功,其子孙遂以伍为姓。春秋时楚国人。 |
(约715—770年)唐代诗人。荆州人。岑羲之侄。少年孤贫,刻苦读书。天宝三年(744年)进士,始任右内率府兵曹参军。陆游称誉其为"太白、子美之后一人而已"。传世作品有后人所辑《岑嘉州诗集》8卷。 | |
戎昱 | (744—800年)唐代诗人。荆州人。少年举进士落第,游名都山川。后中进士。宝应元年(762年),从滑州、洛阳西行,经华阴,遇见王季友,同赋《苦哉行》。 |
张居正 | 于嘉靖四年(1525年)出生在荆州城东门外的草市,明朝内阁首辅,字叔大,号太岳,少名白圭。参加郡试时,大司徒李士翔替他更名为居正。他厉行改革,于万历元年(1573年)提出“考成法”,整顿吏治,裁减冗员,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以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为主,虽万里之外,朝下而夕行”。 |
(1560—1600年)明代文学家,“公安派”的发起者和领袖之一,与弟宏道、中道并称"三袁"。字伯修,号玉蟠,又号石浦。荆州公安人。万历十四年(1586年)礼部会试第一,次年任翰林院编修,授庶吉士。万历二十五年八月,以翰林院修撰充东宫讲官,“鸡鸣而入,寒暑不辍”。万历二十八年秋,在北京“竟以惫极而卒”。 | |
袁宏道 | (1568—1610年)明代文学家,“公安派”主帅,袁宗道二弟。字中郎,号石公,又号六休。荆州公安人。生性直爽,喜游山水。他传世的有诗歌1700多首,游记、书札、序跋、碑记、传状、日记、杂文等近600篇。成就最大的是山水游记,清新秀俊,自成一家。后人将其全部诗文编为《袁中郎全集》行世,近有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袁宏道集笺校》本。 |
袁中道 | (1570—1626年)明代文学家,“公安派”领袖之一,袁宗道、袁宏道胞弟。字小修。荆州公安人。16岁中秀才,以豪杰自命,性格豪爽,喜交游,好读老庄及佛家之书。至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34岁时才考中举人。万历四十八年升南京吏部主事。天启四年(1624年)升南京吏部郎中。两年后病逝于南京,终年57岁。他的文学主张基本与两胞兄相同,反对模拟剽窃,崇尚个性。著作有《珂雪斋集》、《游居柿录》等。 |
(1908—2000年),现代作家。原名杨凤岐,笔名凡鸟、罗西等。1908年12月出生在湖北荆州一个城市贫民家里。因家境贫寒,几个月时被卖给姓杨的人家。从小便随养父四处奔波,在外流浪,接触过很多下层社会的穷苦人。16岁第一篇短篇小说《那一夜》在上海《学生杂志》上发表,从此开始了文学创作。著有作品《玫瑰花残了》、《英雄三生》、《前程似锦》、《一代风流》、《三家巷》等。新中国成立后,长期担任文艺界的领导工作,历任中国作协广东分会主席、广东省文联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等职。 | |
傅自应 | 湖北省荆州市监利人,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副部长,现任江苏省副省长。 |
湖北荆州市松滋人,于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上将。 | |
张风波 | 享誉国际的经济学家。1957年生于荆州。中国首位学成归国的经济学博士,专心钻研国际最新成果,致力于经济、尤其是金融的现代化管理。在国内外出版十多部著作。国际著名出版发行公司Books LLC于2010年5月编辑出版了经济学家人物传记《经济学家指南》。这部1166页的巨著汇编了享誉国际的全球著名经济学家的学术成就。张风波及6位欧美经济学大师名列书名。 |
唐良智 | 男,汉族,1960年6月出生,湖北荆州洪湖人,1982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8月参加工作,华中科技大学西方经济学专业毕业,博士研究生学历,经济学博士,高级工程师,研究员,现任安徽省政协主席、党组书记 。中共第十九届中央候补委员 。 |
1996年袁泉考入了中央戏剧学院,与章子怡、梅婷、刘烨成为同班同学。上中戏时,袁泉就与第五、六代导演滕文翼、霍建起等合作了《春天狂想曲》、《蓝色爱情》、《上海纪事》等影片,其中《春天狂想曲》获得了当年金鸡奖的最佳女配角奖,《上海纪事》获当年金鸡奖的最佳女主角提名,《蓝色爱情》获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同时获得当年金鸡奖的最佳女演员提名。2002年,电影《美丽的大脚》让这位只有25岁的女孩再次夺走了“金鸡奖最佳女配角”的桂冠。 | |
央视热播的电视连续剧《天下第一楼》中,湖北荆州女孩周莉饰演的名厨玉雏儿让观众眼前一亮。周莉1998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2003年,周莉凭借电影《风雨十二年》中“宋庆龄”一角获得了第九届中国电影表演学会“金凤凰奖”。电视连续剧《九九归一》中的郑奉仪,也是周莉留给观众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 | |
曾黎 | 湖北荆州沙市人,中国内地著名女演员。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96级本科毕业,与章子怡、梅婷、袁泉、秦海璐、胡静、张彤、李敏并称中戏“八大金钗”。中戏毕业后进入全总文工团,先后在《烟雨红颜》、《东西奇遇结良缘》、《江山为重》、《男才女貌》、《归途如虹》、《理发师》、《妯娌的三国时代》等多部影视剧中出演重要角色。 |
夏梓桐 | 原名陶蕊,湖北荆州沙市人,中国内地新生代女演员,2007年考入中央戏剧学院,2009年参加国际旅游小姐大赛荆州赛区并代表荆州赛区进入湖北赛区荣获国际旅游小姐湖北赛区亚军,同年代表湖北赛区荣获国际旅游小姐中国总决赛慈善小姐荣誉,因此被香港星皓公司相中,2010年香港星皓投巨资邀请周润发、甄子丹等15位明星大腕打造《大闹天宫》夏梓桐作为星皓力推新人以女一号”九尾狐“闪亮登场,一时间在娱乐圈中瞬间引爆,并以22岁年纪进驻香港杜莎名人蜡像馆,超越阿sa(蔡卓妍)23岁进驻的记录,成为进驻该馆最年轻的女演员。 |
李乐成 | 男,汉族,1965年3月生,湖北监利人。1984年7月参加工作,1991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文化,学士学位,高级工程师。曾任中共湖北省宜昌市委副书记、市长、 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现任中共第二十届中央委员、辽宁省委副书记、省长 、省政府党组书记。 |
谌龙 | 湖北荆州人,中国羽毛球队主力队员。2000年进入厦门队,2006年6月9日进入国家队二队;2007年世界青年锦标赛,获得男单冠军。他以优异的表现被看做林丹的接班人。2016年8月20日,谌龙获得里约奥运会羽毛球男子单打金牌。 |
夏红民 | 男,汉族,1961年12月出生,湖北监利人 。现任中共第二十届中央纪委委员 、山东省委常委 、省纪委书记 、省监委主任 。 |
名称 | 获奖时间 | 颁发机构 |
长安杯 | 2017年9月 | 中央综治委 |
2017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 | 2019年中国地级市百强第70名 | - |
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 | 2018年 | 全国校足办、教育部办公厅 |
国家森林城市 | 2019年11月15日 |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
2019中国城市品牌评价百强榜(地级市)第72 | 2019年11月25日 | - |
全国双拥模范城 | 2020年10月20日 | - |
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 | 2020年12月 | 工业和信息化部 财政部 中国人民银行 银保监会 证监会 |
无偿献血先进省(市)奖 | 2020年12月25日 | 国家卫生健康委等 |
第十批(2020年度)国家节水型城市 | 2021年1月6日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第二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 | 2021年10月 | 文化和旅游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 |
拟通报表扬为“四好农村路”市域示范创建突出单位 | 2021年11月 | 交通运输部公路局 |
认定为区域中心城市 | 2021年11月 | - |
2017—2020年度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县拟授牌命名对象 | 2021年12月2日 | 平安中国建设协调小组办公室 |
2022年1月,被重新确认为国家卫生城市(区)。 | ||
入选全国首批中央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 | 2022年6月 | |
全国羽毛球会员推广示范城市 | 2023年4月 | 中国羽毛球协会 |
第三批“中国快递示范城市” | 2023年4月 | 国家邮政局 |
国家“千兆城市” | 2024年1月 | 工业和信息化部 |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
下一篇 岳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