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弗朗茨·约瑟夫一世 编辑
弗朗茨·约瑟夫一世(Franz Joseph I,1830年8月18日—1916年11月21日),奥地利帝国及奥匈帝国皇帝(1848年12月2日—1916年11月21日)。神圣罗马帝国末代皇帝弗朗茨二世之孙、斐迪南一世之侄、弗兰茨·卡尔大公长子,其母为巴伐利亚国王马克西米利安一世之女索菲公主。1848年欧洲革命爆发后,斐迪南一世因精神问题下诏禅让,弗朗茨·约瑟夫因父亲放弃皇位,遂即位为帝。在位之初由首相费利克斯·施瓦岑贝格辅佐,威逼普鲁士签订《奥尔米茨条约》。1859年介入意大利独立战争,被法国-撒丁王国联军打败,被迫签定《苏黎世和约》,失去伦巴第领地。为平息国内的政治骚动,弗朗茨·约瑟夫于1860年发布《十月文告》,宣告成立新的帝国议会。这是奥地利帝国走向君主立宪的起点。1861年发布《二月敕令》,结束奥地利帝国的绝对君主制。1864年参加丹麦战争,得到了荷尔斯泰因公国。1866年在普奥战争中战败,被迫退出德意志邦联,意大利也趁机夺回威尼斯。1867年将奥地利帝国改组为二元制的奥匈帝国,随后加冕为匈牙利国王。此后,他将对外的重心移向巴尔干半岛,于1878年强占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1879年与德意志帝国结盟,后两国发展为同盟国集团。1914年在萨拉热窝事件后向塞尔维亚发出最后通牒,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战。1916年,弗朗茨·约瑟夫因肺炎发作于维也纳驾崩,终年86岁。弗朗茨·约瑟夫在位期间,支持文化与艺术事业的发展,将维也纳建为绚丽的帝国都城。
全名:弗朗茨·约瑟夫一世(Franz Joseph I)
所处时代:19至20世纪
出生地:奥地利帝国-维也纳-美泉宫
出生日期:1830年8月18日
逝世日期:1916年11月21日
逝世地:奥匈帝国-维也纳-美泉宫
在位时间:1848年12月2日 至 1916年11月21日
前任:斐迪南一世
继任:卡尔一世
主要成就:镇压伦巴第-威尼西亚王国反抗奥地利统治的起义制定外交政策和战略决策,恢复帝国秩序
信仰:天主教
王朝:哈布斯堡-洛林皇朝
暴动中登基
弗朗茨·约瑟夫于1830年8月18日出生在维也纳的美泉宫。 他是弗兰茨·卡尔大公和巴伐利亚国王马克西米利安一世之女索菲公主的长子,因伯父斐迪南一世无嗣,他被教育成为皇帝假定继承人。
1848年,弗朗茨·约瑟夫在意大利参加镇压伦巴第-威尼西亚王国反抗奥地利统治的起义,当1848年欧洲革命蔓延至帝都维也纳时,奥皇斐迪南一世因精神原因被迫逊位,18岁的弗朗茨于12月3日在奥尔米茨登上帝位。
年轻时的弗朗茨·约瑟夫
在他统治的最初10年即所谓的“新专制政体”时期,他亲自制定外交政策和战略决策,与首相和外交大臣费利克斯·施瓦岑贝格一起开始恢复帝国秩序,1850年11月以武力威逼使普鲁士签订《奥尔米茨条约》,解散德意志邦联,向奥地利称臣,这被普鲁士人认为的第二个耶拿之耻。但首相在国内的粗暴统治和不容异己的警察机构激起了人们内心的反叛情绪,当1851年政府撤回1849年在革命压力下答应制定宪法的许诺时,这种情绪变得更具威胁性。撤回许诺的后果深远,导致自由党对弗朗茨·约瑟夫的统治长期不信任,引发了1853年在维也纳行刺奥皇的企图和米兰暴动。1854年,弗朗茨·约瑟夫娶表妹、巴伐利亚的伊丽莎白·阿玛莉·欧根妮(Sissi)公主(即茜茜公主)为妻。
(年轻时的弗朗茨·约瑟夫图册部分参考资料 )
专制和宪政
1853年对弗朗茨·约瑟夫的未遂刺杀
多民族国家
在1864年对丹麦战争中,约瑟夫与普鲁士结成同盟,企图以此拖延其在德意志的支配地位,但却只是徒劳。普奥获胜后,争吵发生了,双方的战争不可避免,普鲁士与撒丁结成同盟,形成对奥地利的夹击之势。外交官提议通过法国拿破仑三世之手,将威尼斯让给撒丁来避免这种不利态势。虽然注定要失去威尼斯,但约瑟夫却认为不经一战就失去一个省份有失体面,遂即把善于攻击的阿尔布雷希特·弗里德里希·鲁道夫大公和善于防御的路德维希·冯·贝内德克调换了一个位置,1866年普奥战争的结局是北方战线失败,南方战线胜利,奥地利虽然失败,并交出了威尼斯,但保证了对南方的心里优势。
中年弗朗茨
由于弗朗茨·约瑟夫未能达成联邦制解决方案,使各民族满意,各民族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恶化。1867年6月8日,弗朗茨·约瑟夫与匈牙利贵族达成和解,加冕为匈牙利国王,戴上圣斯蒂芬王冠,建立了奥匈帝国,形成“帝国和王国的二元君主国”。在这个二元君主国里,奥地利和匈牙利以平等的伙伴关系共存。 这一妥协给匈牙利人相当大的权利来扩大其影响,蒙受损失的是斯拉夫各民族;波西米亚人(捷克人)和波兰人没有分享到奥地利德意志人在帝国的奥地利部分即西半部所享有的特权;而克罗地亚人、斯洛伐克人和南部斯拉夫人则没有分享到匈牙利人在匈牙利部分即东半部所享有的特权。弗朗茨·约瑟夫认可了这种偏袒的做法,违反了在这个多民族国家中各民族基本平等的核心法则。历史上长期演变所形成的各个邦属对皇帝的关系为各民族对奥地利德意志人君主或匈牙利人君主的屈服所取代。这样国家持续不得安宁。赋予各斯拉夫语与匈牙利语和德语以平等的最后一次改革尝试,在奥地利德意志人民族压力下,也为奥皇所否决。至于承认和恢复捷克人古老的权利问题,则束缚着奥匈帝国的外交政策并威胁着它的内政。更为不利的是南部斯拉夫问题,从1867年起,匈牙利统治下的克罗地亚人感到他们被不断的匈牙利化,匈牙利人的统治终于使居住着斯拉夫同胞的塞尔维亚成为二元君主国的死敌。外交舞台
晚年的弗朗茨
安德拉希伯爵是弗朗茨·约瑟夫最出色的外交大臣,他不仅于1879年使德奥结盟,并且通过占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赢得了帝国在巴尔干的第一个重大外交胜利。 奥皇力排众议,维护和德国的联盟,虽然意大利于1882年与德奥组成三国联盟,罗马尼亚也于1883年与德奥签订秘密条约,但他却对意、罗有很大保留。弗朗茨·约瑟夫的外交风格是崇尚君主间的私人交往。1873年他和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并肩在柏林现身。决定性的促成三皇同盟。后来他还致力于通过私人接触防止与俄国的潜在冲突。他于1897年访问彼得堡和1903年沙皇尼古拉二世来访后,他试图界定奥地利和俄国在巴尔干的利益,但这一政策在一场导致于1908年吞并被占领的波黑地区的危机中,被外交大臣埃伦塔尔轻率的破坏了。1908-1914年,他不顾参谋总长弗兰茨·康拉德·冯·赫岑多夫的警告,坚持和平外交,赫岑多夫一再提出对塞尔维亚或意大利进行先发制人的预防性战争。
(晚年的弗朗茨图册主要参考资料 )
晚年与去世
在弗朗茨·约瑟夫漫长的一生中,从来没有离开过悲剧。1867年,他的兄弟、墨西哥第二帝国皇帝马西米连诺一世被革命军队处决。1889年,弗朗茨·约瑟夫丧储,鲁道夫与情人玛丽·韦切拉殉情而死。立三弟的长子弗朗茨·斐迪南大公为新皇储。1898年,伊丽莎白皇后(茜茜)在日内瓦湖畔被一位意大利无政府主义者以锥子刺死。1899年,他被迫允许弗朗茨·斐迪南大公以贵庶通婚的方式娶波希米亚(今捷克)女伯爵索菲·肖特克为庶妻。而这个举动被认为是同情斯拉夫人的政治渴望,给塞尔维亚人拉响了警报。塞尔维亚人希望斯拉夫人的动乱继续下去。与此同时,皇储主张停止给匈牙利人的特权,激起了匈牙利人的敌对情绪。总而言之,有许多民族反对弗朗茨·斐迪南成为皇帝。
弗朗茨·约瑟夫的灵柩
1916年11月21日,弗朗茨·约瑟夫在他的国家摇摇欲坠时,在维也纳去世,享年86岁。他的侄孙卡尔一世接替了他的皇位。两年后,奥匈帝国宣告解体。
弗朗茨·约瑟夫纪念像
在他所有的良师益友中,资深大臣克莱门斯·梅特涅对他产生也许是最为持久的影响,但更为深远的影响来自他的妻子,他于1854年与巴伐利亚女公爵伊丽莎白结婚,并在整个充满风波的婚姻中一直爱着她。
弗朗茨·约瑟夫家族成员
美国作家约翰·鲍威尔在《20世纪世界领导人传记百科》中评价道:“弗兰西斯·约瑟夫的统治被认为是一个典型的失败——无谓地进行阻止政治进步的努力。然而,如果考虑到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在曾是奥匈帝国领土的范围内引发了民族战争,那么这种批评就有点站不住脚了。”
关系 | 肖像 | 名字 | 生卒年 | 介绍 |
---|---|---|---|---|
妻子 |
| 巴伐利亚的 伊丽莎白·阿玛莉·欧根妮 | 1837年12月24日- 1898年9月10日 | 即茜茜公主。 巴伐利亚的马克西米利安·约瑟夫公爵与巴伐利亚的玛丽亚·卢多维卡·威廉明妮公主的女儿,弗朗茨的表妹。两人于1854年4月24日结婚,有一子三女 |
子女 |
| 索菲·弗里德里克女大公 (索菲·弗里德里克·多罗特娅·玛丽亚·约瑟法;Sophie Friederike Dorothea Maria Josepha) | 1855年3月5日- 1857年5月29日 | 两岁死于伤寒 |
| 吉塞拉女大公 (吉塞拉·路易丝·玛丽;Gisela Louise Marie) | 1856年6月12日- 1932年7月27日 | 同巴伐利亚王子、德国陆军元帅利奥波德·马克西米利安·约瑟夫·玛利亚·阿努尔夫(摄政王卢伊特波尔德·卡尔·约瑟夫·威廉之子)结婚,育有二子二女 | |
| 鲁道夫大公 (鲁道夫·弗朗茨·卡尔·约瑟夫;Rudolf Franz Karl Joseph) | 1858年8月21日- 1889年1月30日 | 皇储。 与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之女斯特凡娜公主结婚,有一女伊丽莎白·玛丽女大公 | |
| 玛丽·瓦莱丽女大公 (玛丽·瓦莱丽·玛蒂尔德·阿玛莉;Marie Valerie Mathilde Amalie) | 1868年4月22日- 1924年9月6日 | 同托斯卡纳公国的旁支成员弗朗茨·萨尔瓦多大公结婚。有四男六女 |
博物馆展出的弗朗茨·约瑟夫一世用过的物品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
下一篇 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的最后通牒
上一篇 加夫里洛·普林西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