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隈重信 编辑
大隈重信 (日语平假名:おおくま しげのぶ,1838年3月11日—1922年1月10日) 日本佐贺县人。德川幕府末期佐贺藩士出身。早年赴荷兰求学。后积极参加“尊王攘夷”和“明治维新”运动。历任日本明治政府民部大辅、大藏大辅、参与外国事务局判事等职。1874年参与提出《台湾番地处分略》的侵台计划。同年4月,兼任台湾事务局长官,主管一切侵台事务。1882年组织立宪改进党,任该党总裁。创办东京专门学校(早稻田大学前身)。1888年2月任外务大臣,与外国谈判修改不平等条约时,遭右倾团体玄洋社社员袭击,失去一足,辞职。1898年日本自由、进步两党合并为宪政党,大隈任首相兼外相,因党内矛盾,不久辞职。1910年任早稻田大学校长。1914年两次组阁,决定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并以进攻德军为名,攻占我国山东青岛。翌年1月,胁迫中国北洋政府接受旨在吞并中国的“二十一条”。1916年7月,被封为侯爵。同年10月,辞去首相职务。1922年1月病死。
中文名:大隈重信
外文名:Shigenobu Okuma
别名:おおくましげのぶ
国籍:日本
民族:大和
出生日期:1838年3月11日
逝世日期:1922年1月10日
职业:政治家,财政改革家
主要成就:改革成功让日本建立了近代工业
出生地:肥前藩佐贺城
大隈重信
大隈被当作改革派赶出弘文馆反而成全他有机会进入学习荷兰文化的“兰学寮”,获得学习兰学的机会。
其又游历长崎,学习了有关英国的文化。有机会接触荷兰宪法、美国独立宣言,成为一名胸怀立宪思想的青年。青年时代正赶上明治维新动乱期,为了推动佐贺藩加入“尊皇倒幕”运动,付出艰辛努力。
大隈在明治维新时期最引人注目之处是处理财政问题和修改不平等条约。明治政府为了对内遏止动乱,对外避免被殖民地化,采取富国强兵政策谋求与欧美列强平起平座的地位。这一政策要以强大的财政作为后盾是不言自明的。为此必须整顿混乱的货币制度、处理各藩所有债务、偿还外债。而且处理秩禄问题、增强军备、拓殖产业等都不能缺少经费,需要增加并稳定国库收入。政府采取了增收地租等措施。虽然其中有大久保利通、松方正义、井上馨、涩泽荣一等人的努力,但也不能忽视1871年担任了专职大藏大辅的大隈的功劳。
始于1874年的自由民权运动提出的最大目标是设立民选议会。伴随斗争白热化,政府不得不开始思考对应方法。在政府征求各位参议意见时,大隈重信上奏了连伊藤博文也望尘莫及的激进方案,结果遭到罢免。
此时北海道开拓事业受到自由民权派对出售官有产业问题攻击而告中止。天皇颁布将于1890年开设国会的诏书,封杀了自由民权运动,史称“明治14年政变”。
开设国会的诏书颁布后,1881年成立了以板垣退之助为总理的自由党,1882成立了以大隈重信为总理的立宪改进党。两党都是对抗萨长藩阀政权的政党。但正如尾崎行雄评论的:“自由党是由一些血气方刚的士族组成,他们的主张偏激,所以我们(立宪改进党)必须选择一条稳健路线。我们的党员应该是有知识、有财产、有名望的人,我们要把这样的人组织起来”。可以说立宪改进党是以“知识、财产、名望”为组织基础的。大隈还于“明治14年政变”的第二年,即1882年创建了早稻田大学的前身——东京专门学校。
堪称开日本政党先河的自由、改进两党在成立后经常产生对立。其间,自由党左派引起了福岛事件、高田事件、群马事件、加波山事件等,政府对此采取越来越严厉的镇压措施。1884年政府命令自由党解散。虽然改进党没有被解散,但在同年12月正副总裁大隈重信和河野敏镰宣布脱党。
大隈重信
1889年,日本分别与美国、德国、俄国签定新条约,使人们看到了成功的希望。但是旧自由党派系和国权派强烈批判这个方案与井上案一样丧权辱国,大隈外相于1889年10月遭到玄洋社成员来岛恒喜袭击而失去双足,12月被迫辞职。此后历代外相的工作都以修改条约为中心,最终废除外国人居留地治外法权比大隈方案晚了5年,实现关税自主晚了解10年。
1890年举行了第一届众议院议员总选举,在300名定员中自由党各派系共取得131席,改进党获得43席,在野党议席超过半数。此后民党派系持续占据优势,主张“节约财政、休养民力”,使藩阀政权深感苦恼。除甲午战争(日本称之为日清战争)期间外,民党经常使政府提出的预算案不能顺利通过。甲午战争(日本称之为日清战争)后,第三次伊藤内阁准备通过增收地租充实行政、军备和经营殖民地的经费,自由党和进步党(以立宪改进党为中心,与立宪革新党等合并组建)对此表示反对,使增收地租案夭折,经常出现对立的两党通过这件事在时隔很多久之后形成了统一战线。
大隈在地方官会议上说道:“此次内阁更迭与历次内阁更迭有着不同的意义。过去的内阁不允许内阁成员加入政党,此次则正好相反,是纯粹的政党内阁。时事进步促使我国出现了政党内阁,只要我们上下一致专心国务,本届内阁前途是充满希望的。”
在本届内阁内,于8月10日进行了第六届总选举。结果宪政党获得总数300席中的263席,88%的候选人当选,这个数字比1942年进行的翼赞选举时推荐候选人占当选者总数82%还要高,可谓空前绝后。但实际上宪政党中的进步党派和自由党派各有各的政策主张,虽同属同一个政党但同室操戈。由此发生了尾崎行雄文相的“共和演说”问题。尾崎为批判金权政治,写了一篇“日本没有实行共和政治的勇气”的但书,其中有一段“让我们假设日本实行共和政治,那么三井、三菱等将是总统候选人”的论述,结果被人恶意宣传尾崎有共和思想,自由党派系也随声附和,尾崎不得不辞职。
大隈重信
经过清浦奎吾组阁流产,第二次大隈内阁成立。大隈内阁执政党包括立宪同志会以及非政友会派的立宪国民党、中正会,在议会共占165个席位。元老们对大隈内阁最大期待是压制政友会和解决不受欢迎的陆军增编两个师团的问题。古岛一雄曾向犬养毅进言道:“大隈内阁根本不行,只不过是官僚军阀的爪牙而已,不仰山县有朋之鼻息则一事无成,君不应参加这个内阁。”
当时国际局势不断紧张,1914年7月28日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日本于8月23日对德宣战。大战期间,大隈谋求实现陆军增编两个师团,遭到议会否决。于是大隈在12月25日宣布解散国会。这次解散议会是元老们期待的压制政友会派系的绝好机会,为此大隈在组阁之后马上着手对地方行政长官进行更迭。在总共同48名地方长官中有13人被罢免,32人变换了任所。大隈还更换了全国各地内务、警察部长,将内相大浦兼武平调改任农商相。他还采取利益诱惑、干涉选举、承诺返回利益等手段从企业界收受大量选举资金,展开“金权选举”。
大隈重信
在大选中失败的政友会相继就政府对华政策、大浦兼武内相在确定候选人时收受金钱贿赂、政府干涉选举等问题对内阁提出不信任案,但都因执政党占据多数席位而被否决,反而通过了陆军增加两个师团案。但是,在上届议会时大浦内相为增加陆军案能获通过而收买十几名议员的事件被发觉而不得不辞职。对元老们来说,压制政友会、增加陆军两个师团兵力的目的都已达到,大隈内阁的御用任务已经完成。在另一个元老们期待的第四次日俄协约与秘密协定缔结后,他们认为已没有必要再为大隈内阁的崩溃踩刹车了。于是大隈决心辞职,并上奏由加藤高明接任首相,遭到拒绝。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