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曼多·迪亚兹 编辑
阿尔曼多·迪亚兹Armando Diaz(1861一1928),意大利国防大臣,元帅。毕业于那不勒斯军事学院和都灵军事学院,参加过意土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任意军作战处处长,后任总参谋长,1918年击退奥地利的进攻,并发动强有力的反攻,1921年被授予“胜利公爵”称号。墨索里尼上台后,1922年任国防大臣,1924年晋升元帅。同年因健康原因辞职。
1918年,俄国退出战争,德国将其在意大利的军队调往西线,奥匈帝国再一次独自面对意大利军队,此时的意大利军队经过迪亚兹和副总参谋长巴多格里奥的重组,其面貌已经焕然一新,英法的援军也已经到达。反观奥军,特伦蒂诺方向上的弗兰茨·康拉德·冯·赫岑多夫和皮亚维河方向上的指挥官斯维托扎尔·冯·博罗耶维奇,均要求增加兵力以实施决定性的进攻。奥军总参谋长约瑟夫大公搞了一个折中方案,允许两人同时进攻,由于山地间缺乏横向交通线,难以相互支援,可使用的预备队不得不一分为二。这一结果使得两位指挥员谁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兵力以保证战役的胜利。这次攻势在发动之前就注定要失败。双方的兵力相当——奥匈约60个师(其中许多师不满员)对意大利的50个师和协约国其他国家的6个师。奥匈火炮稍多,协约国的飞机稍多。但是意军占有内线阵地和良好交通条件的优势,而奥匈军防线大部在山地,无法及时转移预备队。
1918年6月15日,皮亚维河战役打响,迪亚兹事先从奥军逃兵那里获得了奥军的作战计划,他严阵以待,康拉德在山地取得一些进展,但很快在迪亚兹的反击中丧失;奥匈军一度在皮亚韦河彼岸宽大正面上建立一个危险的桥头堡。但意军拥有后备力量和机动能力,7月6日的反攻拔除了桥头堡,奥匈帝国这场垂死挣扎的攻势陷于失败 。这次战役使得奥地利白白损失了10万人外一无所获。同时也打消了德军获得奥军增援的想法。
战后,迪亚兹获得了很多荣誉,1921年封公爵,1922年被任命为墨索里尼法西斯政权的陆军部长,1924年4月因健康愿意辞职,同年11月4日意大利特设陆军元帅一职,将他授予卡多尔纳和他两人。一般认为迪亚兹的能力不如卡多尔纳,但他总能精心筹划作战并细致的区分使用兵力 。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