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巴布韦 编辑

津巴布韦共和国

津巴布韦津巴布韦

津巴布韦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Zimbabwe),原称罗得西亚(1980年前),简称津巴布韦,是非洲东南部内陆国,国土面积39万平方公里,全国划分为10个省,首都哈拉雷,人口1518万,主要有绍纳族(占84.5%)和恩德贝莱族(占14.9%)。公元1100年前后开始形成中央集权国家。13世纪,卡伦加人建立莫诺莫塔帕王国,15世纪初王国达到鼎盛时期。1890年沦为英国南非公司殖民地,1895年被命名为南罗得西亚。1923年英国政府接管该地,给予“自治领”地位。1953年,英国将南罗得西亚、北罗得西亚(今赞比亚)和尼亚萨兰(今马拉维)合组为“中非联邦”。1963年底“联邦”解体。1964年,南罗得西亚白人右翼势力组成以伊恩·史密斯为首的政府,并于1965年11月宣布独立。20世纪60年代,津巴布韦非洲人民联盟(简称人盟)和津巴布韦非洲民族联盟先后成立,进行反对白人种族主义统治的武装斗争。1979年,津巴布韦各派在英国主持下召开伦敦制宪会议。1980年2月底举行议会选举,穆加贝领导的民盟获胜。同年4月18日独立,定国名为津巴布韦共和国。津巴布韦是非洲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制造业、农业、矿业为经济三大支柱,津巴布韦以出产优质鳄鱼皮而闻名,有“鳄鱼之乡”的誉称。该国自然资丰富,工农业基础较好,2022年津巴布韦国内生产总值(名义)250亿美元,经济增长率(实际)3.4%,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634美元。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津巴布韦共和国

外文名:The Republic of Zimbabwe

简称:津巴布韦

所属洲:非洲

首都:哈拉雷

主要城市:布拉瓦约,穆塔雷,奎鲁,奎奎

国庆日:1980年4月18日

国歌:神圣的津巴布韦土地

国家代码:ZWE

官方语言:英语、绍纳语和恩德贝莱语

货币:美元、南非兰特、欧元等9种货币

时区:UTC+2

政治体制:半总统共和制

国家领袖:埃默森·姆南加古瓦(总统)

人口数量:1518 万

人口密度:38.4 人/平方公里(2020年)

主要民族:绍纳人、恩德贝勒人

主要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原始宗教

国土面积:390000 km²

水域率:1%

GDP总计:250 亿美元(2022年)

人均GDP:1634 美元(2022年)

国际电话区号:263

国际域名缩写:.zw

道路通行:靠左驾驶

主要学府:津巴布韦大学

原称:罗得西亚

历史沿革

编辑

“津巴布韦鸟”与其石柱底座团聚“津巴布韦鸟”与其石柱底座团聚

公元1100年前后,开始形成中央集权国家。

13世纪,卡伦加人建立莫诺莫塔帕王国,

15世纪初,王国达到鼎盛时期。

1890年,沦为英国南非公司殖民地,

1895年,被命名为南罗得西亚。

1923年,英国政府接管该地,给予“自治领”地位。

1953年,英国将南罗得西亚、北罗得西亚(今赞比亚)和尼亚萨兰(今马拉维)合组为“中非联邦”。

1963年底,“中非联邦”解体。

1964年,南罗得西亚白人右翼势力组成以伊恩·史密斯为首的政府,并于1965年11月宣布独立。

津巴布韦总统穆加贝津巴布韦总统穆加贝

20世纪60年代,津巴布韦非洲人民联盟(简称人盟)和津巴布韦非洲民族联盟(简称民盟)先后成立,进行反对白人种族主义统治的武装斗争。

1979年,津巴布韦各派在英国主持下召开伦敦制宪会议。

1980年2月底举行议会选举,罗伯特·加布里埃尔·穆加贝领导的民盟获胜。同年4月18日独立,定国名为津巴布韦共和国。

2017年11月初,津巴布韦总统穆加贝解雇了被认为是总统接班人并得到了军方支持的副总统姆南加古瓦的职务。

2017年11月15日,津巴布韦军方逮捕了该国财政部长伊格内修斯·琼博(Ignatius Chombo),此前他曾试图在总统穆加贝周围铲除“犯罪分子”,称这些人造成了社会和经济方面的损害。在穆加贝的妻子格雷斯(Grace)领导下的执政党非洲民族联盟-爱国阵线中,琼博(Chombo)是“G40”派系的主要成员,该党派一直在争取接替93岁的总统。

2017年11月15日,据《纽约时报》报道,津巴布韦总统穆加贝被军方扣留,军方称可视其为政变。

2017年11月15日,BBC报道称,军队日前已经接管了津巴布韦的国家电视台(ZBC)总部。

2017年11月19日,津巴布韦总统穆加贝被解除执政党非洲民族联盟-爱国阵线领导人职务,前副总统姆南加古瓦

津巴布韦曾被誉为南部非洲的“面包篮子”,农业是其支柱产业,占GDP的10%左右。主要生产玉米、烟草、棉花、花卉等,畜牧业以养牛为主。耕地面积3328万公顷,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67%。

作为世界第三大烟草出口国,烟草是津巴布韦经济主要支柱之一。根据津巴布韦财政部报告,2020年津烟草销售18.4万吨,平均价格2.5美元/公斤,较2019年上升23%,销售总额为4.59亿美元,同比下降12.8%。根据津农业部统计,2020年注册烟农数由2019年13.9万户增加至14.4万户,增幅3.6%,种植面积由6.7万公顷增至9.8万公顷。目

旅游业

津劳动力总数中有4.5%从事旅游业,另有4%从事与此相关行业。全国有70多家星级旅馆。最著名的风景点为维多利亚瀑布,还有26个国家公园和野生动物保护区。2013年8月,津与赞比亚联合举办第20届联合国旅游组织大会。

津巴布韦旅游部门制定了《国家旅游业增长和市场战略(愿景2030)》,提出至2030年旅客达到500万人次,行业产值达到50亿美元,占GDP的比重达到15%。2020年受新冠肺炎影响,旅游业收入锐减,政府计划在2021年有效激励旅游业复苏,4月,维多利亚瀑布城宣布实现群体免疫。

金融

津巴布韦中央银行是津巴布韦储备银行(Reserve Bank ofZimbabwe),据津巴布韦储备银行数据,2020年底津巴布韦银行存款总额为470.5亿津元,其构成包括291.7亿津元(占62%),2.17亿美元(占38%)。

津巴布韦证券交易所(ZSE)于1896年建立,后来由于多种原因数度关停,直至1946年布拉瓦约股票市场和1951年哈拉雷股票市场开业,标志着津巴布韦股票市场的正式形成。1973年《津巴布韦证券交易所法》颁布,2004年废除该法并颁布《证券法》使用至今。2020年12月31日,共有65家企业在交易所上市,市值约2.3亿美元。

对外贸易

主要出口烟草、黄金、铁合金,主要进口机械、工业制成品和化工产品。约与27个国家或地区有贸易关系。

近年的进出口额(单位:百万美元)

年份

2020

2021

2022

进出口

9651

13085

13154

出口

4918

6072

6585

进口

4733

7013

6569

资料来源:《伦敦经济季评》

外资

2020年,津巴布韦吸收外资流量为1.94亿美元,较2019年的2.8亿美元有所下降,截至2020年底,津巴布韦吸收外资存量为56.07亿美元。

外国援助

根据《2021年津巴布韦政府财政预算报告》,2020年1-9月,发展伙伴提供了5.798亿美元援助,其中双边援助4.484亿美元,多边援助1.314亿美元。2020年1-9月,双边援助前五位分别为:美国援助2.36亿美元,英国援助7243.9万美元,欧盟援助6118.35万美元,瑞士援助3942.86万美元,日本援助2596.98万美元。多边援助前三位分别为:全球基金援助7856.84万美元,非洲发展银行援助1957.79万美元,世界银行援助1445.99万美元。发展援助资金主要用于卫生健康、农业、人道主义援助等领域。

文化

编辑

语言

官方语言为英语、绍纳语和恩德贝莱语。

宗教

津巴布韦58%的居民信奉基督教,40%信奉原始宗教,1%信奉伊斯兰教,0.1%信奉印度教,其他宗教信仰者占0.8%。

风俗

【部族习俗】津巴布韦人性情温和、善良、友好。农村中,相当多黑人信奉本地原始宗教。津原始宗教认为,人死后,灵魂离开躯体,人们只能通过巫师或酋长与祖先联系,祖先则通过巫师给病人治病或发出各种指示或警告。津大部分部族还保持着图腾崇拜的传统,部族崇拜不同的图腾,以此作为各自的标记。图腾对象很多,包括鸟兽、家畜等。

【婚姻习俗】津巴布韦农村地区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组成的农村村社的传统社会,酋长(Chief)和头人(Head)是农村村落的领导人。绍纳族的酋长和头人按兄终弟继,然后再长房长子的继承顺序。恩德贝莱族社会的酋长和头人按父死子继的顺序。酋长和头人管辖其领地和人民,拥有一定的神权和世俗权力,在农村地区影响较大。随着与外界交往增多,城镇中的津巴布韦人开始崇尚“新风尚”,一夫一妻的家庭越来越多,农村传统风俗习惯也在逐渐改变。但在农村地区,婚姻关系和财产继承仍带有较明显的原始社会遗风。

大津巴布韦古城附近修纳人的巫医大津巴布韦古城附近修纳人的巫医

【社交礼仪】津巴布韦人受教育程度在非洲国家中较高,待人彬彬有礼,热情友好,对老人、妇女尊重谦让。在任何场合,津巴布韦人均注意礼节,即便见到不认识的人也会主动问候。在社交场合,津巴布韦人多采用握手的方式问候致意;见到非常熟悉的朋友,也会热情拥抱,相互左右各亲吻一下对方的面颊,但这仅是礼节性的。妇女见到长者或尊贵客人时一般下蹲请安。津巴布韦人自尊心很强,对于歧视黑人、不尊重其文化的人,会当即予以指责,不留情面。

【礼物习俗】津巴布韦人有见面送礼的习惯,礼物种类繁多,有当地土特产、牛、羊以及津巴布韦石雕、铜版画等。由于津巴布韦农业传统影响深厚,津巴布韦人民非常看重牛、羊等家畜在其生活的作用,把它们视为婚丧、生日和馈赠外宾的至高礼物。客人在接到礼物后,应表示感谢,然后交换礼物。切忌拒绝对方的礼物,因为津巴布韦人认为,拒绝礼物是对对方极大的不尊重。津巴布韦人喜好文化、艺术、歌舞等,石雕更是闻名于世。凡遇到喜庆节日,妇女均会穿上民族盛装,载歌载舞,气氛非常活跃。

【饮食习惯】津巴布韦人的主食称作“萨杂”,即用白玉米面熬成的糨粥,加以牛肉、鸡肉、猪肉和蔬菜。部族或个人禁食其崇拜的图腾类食物。

节日

津巴布韦的法定节日包括:新年(New Year’s Day),1月1日;国家青年节(National Youth Day),2月21日;独立日(Independence Day),4月18日;耶稣受难日(Good Friday);复活节(Easter Monday);劳动节(Workers’ Day),5月1日;非洲日(Africa Day),5月25日;英雄日(Heroes’ Day),8月12日;建军节(Defence Forces Day),8月13日;团结日(Unity Day),12月22日;圣诞节(Christmas Day),12月25日;节礼日(Boxing Day),12月26日;每周六、日为公休日。

军事

编辑
津国防军于1980年建立,是由原民盟、人盟游击队和白人政权军队整编而成。实行志愿兵役制。最高军事决策机构是国防委员会。总统兼武装部队总司令。津国防军下设陆军和空军两个军种。总兵力4万人,其中陆军3.5万人,空军5000人。现国防军司令菲利普·西班达(Philip Sibanda)上将,陆军司令安塞莱姆·桑亚特韦(Anselem Sanyatwe)中将,空军司令埃尔森·莫约(Elson Moyo)中将。

交通

编辑

铁路

津巴布韦铁路全长4300公里。主要干线为哈拉雷—布拉瓦约—南非,穆塔雷—贝拉,奇夸拉夸拉—马普托,布拉瓦约—万吉—维多利亚瀑布—卢萨卡。这几条铁路线使津巴布韦与印度洋、大西洋连接,北面与赞比亚、刚果(金)的铁路相衔接。独立后,津巴布韦修建了哈拉雷至达布卡的电气化铁路线,全长300公里。铁路网沟通全国主要城市及东西南北边境,主要担负国家货运。2000年以后,随着津经济的迅速下滑,津巴布韦铁路也受到重创,大量设施设备老化严重,电气设施早已不能使用,运输能力大幅下降。

津巴布韦铁路主要由津巴布韦国家铁路公司(National Railwaysof Zimbabwe,NRZ)经营,由于缺乏投资,2020年津巴布韦铁路实际货物运输量从高峰期的年2000万吨下降到300万吨。

公路

津巴布韦各类道路总长8.8万公里,国家级公路总长度为1.9万公里,其中6000公里是独立后修建的,约8500公里为沥青路面(其中5000公里为双车道公路),其余为砂石路。城市市区街道5000公里。此外,村社地区公路6000公里,由地方政府保养。全国城镇之间都通汽车。

津巴布韦是南部非洲地区公路交通的重要枢纽。哈拉雷向西北有公路通向赞比亚,向东可通往马拉维和贝拉港,向南可通往南非。第二大城市布拉瓦约向北可通往赞比亚,向西通往博茨瓦纳,向东南通往南非。津巴布韦同南非、刚果(金)、赞比亚、布隆迪、博茨瓦纳以及马拉维之间有直接公路货运业务。

空运

津巴布韦有3个国际机场:罗伯特·穆加贝国际机场、布拉瓦约恩科莫国际机场、维多利亚瀑布国家机场。其中,位于首都哈拉雷市中心以南15公里的罗伯特·穆加贝国际机场规模最大,拥有一条长4725米的跑道,是非洲最长的机场跑道。此外,该机场国际航站楼全年可接载旅客250万人次;国内航站楼可接载旅客50万人次。

8个国内机场:万吉机场、卡里巴机场、马旬戈机场、奎鲁机场、穆塔雷机场、Mushumbi Pools机场、Bumi Hills机场、Buffalo Range机场。

津巴布韦只有1家航空公司,即津巴布韦国家航空公司(AIR ZIMBABWE),成立于1967年9月1日,2012年3月初,航空公司宣布由于财政问题即时无限期停运所有航班,2013年4月复航。津航飞行哈拉雷—南非约翰内斯堡、哈拉雷—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两条国际航线及哈拉雷—维多利亚瀑布、哈拉雷—布拉瓦约两条国内航线。津巴布韦国家货运公司(National Cargo Carrier of Zimbabwe,AFFRETAIR)为公私合营单位,承担津巴布韦同欧洲、非洲、中东地区的空中货运业务。

水运

津巴布韦为内陆国家,无出海口。海运货物主要通过南非德班港、莫桑比克贝拉港,经陆路运抵津巴布韦。

社会

编辑

科技

1980年独立后,政府的主要政策目标是将科技发展视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但像很多发展中国家一样,津政府当时并没有明晰的政策和战略来发展科技。直至2002年,津巴布韦才出台了科学技术政策。2005年,政府成立科技部主管全国科学技术发展。科学技术政策发布后,津巴布韦科技发展取得一定进展,特别是在通信技术、生物科技、空间技术和本土知识体系方面。2012年,政府颁布第二个科学技术政策。

教育

自1980年独立以来,津巴布韦政府重视并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并取得显著进展。1980年独立时,津巴布韦仅有1所大学和1所综合性技术学院,以及3所师范学院。2015年1月,津巴布韦已经拥有15所大学、11所综合性技术学院和14所师范学院。高等学校中,最著名的当属“津巴布韦大学”,始建于1953年。

津巴布韦是非洲国家中国民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2015年成人识字率达到86.9%。根据津巴布韦统计局数据,2013年有小学5805所,中学2374所;2013年全国小学生266万人,中学生95万人。2014年12月,津巴布韦大学在校生人数为7.5万人,且仍在继续增长。

津巴布韦基础教育部负责幼儿、中小学教育,高等教育部负责中等、高等院校的教育及国际间教育合作。津巴布韦基本承袭英国的教育体制和学制。小学为7年,儿童满6岁即可入学,毕业后可升入高中;高中为6年,学生在4年级末参加普通资格考试(简称O Level),6年级末参加高级资格考试(简称A Level),实际上就是高中毕业考试。

大学一般学科学制为4年,医学为5年。津巴布韦一年分为3个学期,小学、中学、大学每学期学费约分别为50美元、100美元、600美元。

媒体

津巴布韦全非洲通讯社(Zimbabwe Inter Africa NewsAgency,ZIANA),1981年10月成立,前身为南非报业协会主办的全非通讯社,现为津巴布韦官方通讯社。

津巴布韦广播和电视业有津巴布韦广播公司(Zimbabwe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ZBC),1933年成立,为政府所有,分电台和电视台两部分。广播分为4个台。1台为英语节目,报道地区、全国和国际时事新闻。2台使用绍纳和恩德贝莱语,播放农业、卫生及教育等节目;3台为音乐台;4台播放教育及音乐节目。津巴布韦电视台建于1960年,有两个频道,均为彩色节目,每天15-23时播放。电视一台面向全国,播出新闻、综艺节目;电视二台原为教育台,现已商业化,改名娱乐台(Joy TV)。

津巴布韦报纸媒体主要分属四家集团和单位:津巴布韦报业集团(Zimbabwe Newspapers (1980) Ltd),1980年成立,是成立最早的津巴布韦主流媒体,为政府管控,下属报纸有《先驱报》(Herald)、《周日邮报》(Sunday Mail)和《周日新闻》(Sunday News)等多种报纸;津巴布韦联合报业(Associated Newspapers of Zimbabwe),2009年成立,下属主要报纸为《每日新闻》及《标准周刊》(The Standard,周日刊物)和《津巴布韦独立周刊》(The Zimbabwe Independent,以经济信息为主的周刊);《金融公报》(Financial Gazetta),1969年开始发行,原为津巴布韦央行的财经报纸;《新闻日报》(News day),2010年开始发行。

体育

足球是津巴布韦国内最流行的运动之一。虽然橄榄球和板球也很受欢迎,但传统上主要流行于占少数的白人当中。

津巴布韦曾在奥运当中得到8枚奖牌,分别是1980年的莫斯科奥运会“陆上曲棍球”项目得到1枚金牌;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得到金银铜各1枚奖牌;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得到1金3银。其中,雅典及北京奥运共7枚奖牌皆是由白人女运动员柯丝蒂·考文垂一人在游泳项目所获得。

医疗

津巴布韦医院分为公立和私立。全国共有各类医院244个,诊所1378个,病床2.1万张,医护人员与病人比例约1:430。60岁以上人享受免费公立医疗。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15年津巴布韦经常性医疗卫生支出占GDP的10.3%,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人均经常性医疗卫生支出182.3美元。2017年,人均期望寿命为60.8岁。

根据津巴布韦统计局数据,截至2015年,津巴布韦全国医疗卫生行业从业人员约3万人,其中医生2524人、护士1.1万人。津巴布韦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形势一直较为严峻,发病率高医治率低。近年来,在中国及其他国家和一些多边机构的帮助下,形势明显好转,艾滋病新增感染率从1993年的5.5%下降到2015年的不及1%,疟疾发生率从2004年的每千人155例下降至20例。

自1983年中国和津巴布韦政府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津巴布韦共和国政府关于中国派遣医疗队赴津巴布韦工作的议定书》生效后,自1985年以来,中国共向津巴布韦派遣了18批、总计超过230人次的援外医疗队伍,长期在津巴布韦从事医疗援助事业。第18批医疗队于2020年9月抵津,共11名队员,集中在首都哈拉雷的帕仁雅塔(Parirenyatwa)医院工作。

电力

津巴布韦主要电站有万吉火电站(Hwange,92万千瓦),卡里巴湖南岸水电站(Kariba South,105万千瓦)和哈拉雷、布拉瓦约、穆尼亚提(Munyati)三个火电站(共37.5万千瓦),此外还有一些私人小型发电站发电。

外交

编辑

外交政策

奉行不结盟政策。推行睦邻友好方针,以发展同非洲国家特别是南部非洲国家关系为外交重点。大力推行“东向”政策,加强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亚洲国家的关系。在“民主、人权”等问题上与西方国家存在严重分歧。与西方国家关系紧张,受到英国、美国及欧盟等制裁,但津新政府成立后双方关系有所缓和。积极参与地区和国际事务,是不结盟运动、77国集团、非洲联盟、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成员国。同110多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对外关系

  • 同中国的关系

    双边政治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津巴布韦共和国于1980年4月18日津独立当天建交。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发展顺利。2018年4月,两国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20年4月18日,习近平主席同姆南加古瓦总统就中津建交40周年互致贺电。

    中方访津的有: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迟浩田(1994年),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1995年),国家主席江泽民(1996年),国务委员陈俊生(1996年),全国政协副主席钱正英(1997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1999年),外交部长唐家璇(2000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尉健行(2002年),全国政协副主席万国权(2003年),国务委员陈至立(2004年)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邦国(200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会长何鲁丽(2006年),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王运泽(2006年),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2007年),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刚(2010年),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201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铁农(2011年),全国政协副主席厉无畏(2011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2011年),外交部长杨洁篪(2011年),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2012年), 国务院副总理汪洋(2013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2014年),国务委员杨洁篪(2015年2月)、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常万全(2015年3月)、国家主席习近平(2015年12月)、中国政府特使、外交部部长助理陈晓东(2017年11月)、习近平主席特使、全国政协副主席苏辉(2018年8月)、习近平主席特使、全国政协副主席辜胜阻(2019年9月)、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2020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2022年7月)、习近平主席特使、全国政协副主席周强(2023年9月)。

    津方访华的有:总统穆加贝(多次来华)、总统姆南加古瓦(2018年4月、9月)、副总统穆波科(2016年8月)、参议长玛宗圭(2015年9月)等。2018年4月,总统姆南加古瓦来华进行国事访问。2018年9月,总统姆南加古瓦来华出席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2019年6月,外交与国际贸易部长莫约来华出席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果落实协调人会议。2020年6月,总统姆南加古瓦出席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2021年,总统姆南加古瓦以线上或录制视频方式出席中医药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国际合作论坛、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中国国际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2022年4月,总统姆南加古瓦以录制视频方式出席青蒿素问世50周年暨助力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国际论坛。2023年5月,外交部长沙瓦来华进行正式访问。2023年7月,总统姆南加古瓦以录制视频方式出席全球共享发展行动论坛首届高级别会议。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姆南加古瓦总统等津方领导人多次向中方表示慰问和支持。中方向津方提供多批抗疫物资援助。2020年5月11日至24日,中国政府抗疫医疗专家组赴津协助指导当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国地方、企业等纷纷向津提供捐助。2021年7月,津民盟党主席兼第一书记、总统姆南加古瓦就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向习近平总书记致贺信,视频出席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并发言。2022年10月,姆南加古瓦总统致信祝贺习近平再次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以及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中央委员会。2023年3月,姆南加古瓦总统致信祝贺习近平再次当选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

    2024年6月17日至20日,应津巴布韦民盟邀请,中共中央委员、山西省委书记唐登杰率中共代表团访津,分别会见津民盟副主席、副总统莫哈迪,津民盟总书记姆波夫,津高教、创新和科技发展部长穆尔维拉,矿业部长奇坦杜,北马塔贝莱兰省长莫约等,赴津民盟党校同智库学者座谈,推进晋津合作项目并出席有关签约仪式。

    双边经贸关系和经济技术合作

    中津两国政府间签有经济技术合作、贸易、投资保护等协定和避免双重征税协定,设有经济贸易联合委员会。两国建交以来,中国援助津巴布韦建设了新议会大厦、哈拉雷国家体育场、医院、学校、水坝、水井、服装厂等项目,在津承担了水泥厂、移动壹网电信改造、国防学院、穆加贝国际机场和维多利亚瀑布市机场改扩建、卡里巴南岸水电站扩容等项目。2023年中津双边贸易额为31.22亿美元,同比增长29.9%,其中中方出口额为14.08亿美元,同比增加27.4%,进口额为17.15亿美元,同比增长32%。中方主要从津方进口烟草,向津方出口机电、高新技术产品。

    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双边交往

    中津签有文化协定、高等教育合作协定和航空协定。2007年3月,津巴布韦大学孔子学院正式开课。津为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国。2004年11月,津航空公司开通哈拉雷至北京的直航,现已停飞。从2018年7月1日起,津给予中国赴津游客落地签待遇。中方共向津派出21批医疗队共两百余人。

    中国援助新冠疫苗

    当地时间2021年12月18日晚(北京时间19日凌晨),由津巴布韦政府派遣的津巴布韦航空公司专机从津首都哈拉雷起飞,前往中国北京接收中方援助津巴布韦的第五批新冠疫苗。预计专机将于北京时间19日晚抵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

    津巴布韦于2021年2月15日接收了中国援助的首批新冠疫苗,并迅速部署接种工作。此后津方又接收了三批中国援助的新冠疫苗。此外,津政府还向中方采购了多批新冠疫苗。

  • 同美国的关系

    美曾为津的主要援助国之一。2001年以来,两国关系恶化。2001年8月,美国会参议院通过《津巴布韦民主和经济恢复法案》,其中包含多条制裁津的内容,津政府对此予以批评。2002年以来,美国对津领导人实行禁止入境等制裁。2005年1月,美将津列为全球6个“暴政前哨国家”之一。2008年3月津大选后,美不承认选举结果,要求穆加贝总统下台。2008年7月,美与英国一道强行推动联合国安理会表决制裁津决议草案,有关决议草案最终被否决。2009年2月,津联合政府成立后,美对津政策有所缓和,加大了对津人道援助。2013年以来,美国务院负责非洲事务的副助理国务卿布里吉提、前驻联合国代表安德鲁·杨先后访津,美并放松对津制裁,但未邀请穆加贝总统出席于2014年8月举行的美非峰会。2017年1月奥巴马总统发表公告,决定将对津制裁再延长一年。津新政府上台后,美恢复对津高层接触。2018年和2019年,特朗普总统两次决定将对津巴布韦制裁再延长一年。2019年6月,姆南加古瓦总统赴莫桑比克出席美非商业峰会。10月,美国增加津受制裁对象,津外长莫约发表声明警告美方勿干涉津内政。2020年9月,美助理国务卿纳吉同津外长莫约通电话。2021年3月,拜登总统决定对津巴布韦制裁延长1年。2022年5月,津外长沙瓦、财长恩库贝等率政府高级代表团赴美磋商。12月,沙瓦外长出席美非峰会。2024年3月,美国总统拜登签署行政命令调整对津制裁措施,主要包括终止对津“破坏民主进程”个人和实体3项行政命令及相关制裁措施,对包括津总统姆南加古瓦在内的11名个人和3个实体实施制裁。

  • 同英国的关系

    津英关系曾十分密切。英国是津主要贸易伙伴,并在津有大量投资。2000年,由于津政府推行快速土改触动英利益,两国关系恶化。2002年津大选后,英国指责民盟政府舞弊,对津实行禁止高官入境、冻结其海外财产、禁售军火等制裁并一再延长、扩大。2003年12月,英联邦首脑会议在英推动下决定继续中止津成员国资格,津随即退出英联邦。2008年3月津大选后,英公开要求穆加贝总统下台,并与美联手强行推动联合国安理会表决制裁津决议草案。津新政府成立后,英对津政策有所缓和。2014年以来,欧盟大幅减轻对津制裁,英国对津制裁与欧盟保持一致。姆南加古瓦就任总统后,英方先后派出3位首相特使访津,推动英津关系正常化。2019年7月,津外长莫约访英。英国脱欧后,仍维持对津制裁。2021年10月30日至11月3日,总统姆南加古瓦赴英参加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成为20年来首次访问英国的津国家领导人。2023年5月,姆南加古瓦总统出席英国国王查尔斯三世加冕典礼。

  • 同其他国家的关系

    2019年1月,姆南加古瓦总统访问俄罗斯、白俄罗斯、阿塞拜疆和哈萨克斯坦。10月,姆南加古瓦总统再次赴俄,出席首届俄非峰会。8月,姆南加古瓦总统赴日本出席东京非洲发展国际会议(TICAD)横滨峰会。津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无惧美西方压力,始终支持俄罗斯,拒绝参与对俄制裁。2023年2月,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访津。

  • 同非洲国家的关系

    重视发展同非洲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积极参与地区政治事务和经济合作;与莫桑比克签有友好条约和防务协定;与安哥拉、纳米比亚和刚果(金)关系密切,签有共同防务协定;与南非、赞比亚和马拉维等周边国家保持睦邻关系,重视与南非在经贸领域的合作。2019年8月,第39届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峰会决定将10月25日设定为“反制裁日”,呼吁解除对津制裁。南共体国家已连续5年在“反制裁日”呼吁尽早解除对津制裁。

  • 旅游

    编辑
    津巴布韦遗迹津巴布韦主要景点之一,是南部非洲最具有代表性的巨大石造建筑遗迹。由曾经在11--19世纪繁荣一时的摩诺摩塔巴王国,在11世纪建造完成。说起来,津巴布韦在绍纳语中是"石之家"的意思。国名起源于这处遗迹。

    西诺亚洞是津巴布韦的一处古人类穴居的遗址,也是吸引游客的一处古代文化遗迹景点,位于首都哈拉雷西北120公里的山区,坐落在一片高低起伏不平的丘陵之中,于公元1887年被发现。遗址周围绿树成荫,杂花遍野。遗址范围包括一个明洞和一个暗洞以及两个洞之间的一个深潭组成。

    世界遗产

    编辑
    截至2008年,津巴布韦共有5处世界遗产,如下:

    名称

    类型

    所在地

    1

    马纳普尔斯国家公园、萨皮和切沃雷动物保护区

    自然遗产

    西马绍纳兰省、中马绍兰省

    2

    维多利亚瀑布

    自然遗产

    北马塔贝莱兰省

    3

    卡米遗址

    文化遗产

    布拉瓦约省

    4

    马托博山区

    文化遗产

    南马塔贝莱兰省

    5

    大津巴布韦遗址

    文化遗产

    马斯戈温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