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尔市 编辑
基尔(Kiel),是德国北部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首府,也是德国港口城市之一。位于波罗的海基尔湾,距入海口11公里。面积118.65平方公里,人口23.9万人(2013年)。曾是汉萨同盟城市之一。 随着基尔运河(或称:北海-波罗的海运河)的开通,经济迅速发展,逐渐成为国内的铁路枢纽、渔业基地。 基尔的工业以造船和机械制造为主,造船业仅次于汉堡。此外主要行业还有海洋经济和海洋科技、生物技术和医疗科技、新能源、物流、机械制造等行业。基尔也是著名的旅游城市,每年公历六月的传统节日基尔周(德语:Kieler Woche)是世界首屈一指的帆船比赛项目,同时举办的文艺活动也吸引着来自德国乃至世界各地超过三百万的游客前来狂欢。
中文名:基尔
外文名:Kiel
行政区类别: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首府
所属地区:德国北部
地理位置:54°19′31″N,10°8′26″E
面积:118.65 km²
下辖地区:吕贝克、弗莱斯堡、新明斯特等
气候条件:温带海洋性气候
人口数量:23.9万(2013年)
著名景点:奥利匹克帆船比赛场,尼古拉教堂,勇士之魂雕塑,基尔电视塔
机场:基尔机场(军用)
火车站:基尔火车总站
车牌代码:KI
方言:主要为标准德语,少有偏丹麦语口音
港口:基尔港
重要活动:国际帆船大赛,即基尔周
1431年,基尔交易会首次举行,它后来成为了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地区最重要的一个市场,直到1850年才渐渐开始失去其重要性,最后一次交易会举办于1900年。
1773~1864年,该市属于丹麦国王,但没有被并入丹麦本土的一部分,因此基尔虽属于德国却由丹麦国王统治;尽管1806年废除了皇帝,丹麦国王以荷尔斯泰因公爵的身份继续统治基尔;1848年,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反对丹麦,基尔成为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首都;1864年第二次石勒苏益格战争期间,基尔和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其余部分被奥地利帝国和普鲁士王国联盟征服,战后基尔短暂地由奥地利人和普鲁士人共同管理,但1866年的普奥战争导致基尔在1867年被普鲁士吞并。
1865年3月24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将普鲁士的波罗的海舰队基地从但泽迁到基尔;1871年,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成为德意志帝国皇帝,他选定基尔和威廉港作为帝国战争港口。由于基尔是德国造船业的中心,基尔运河的东段终点,自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以来该市一直担任德国主要海军基地,因此其城市的规模迅速增长,旧的市中心及周边地区大部分被夷平重建,这里也是1918年末爆发水兵兵变(史称基尔水兵起义)的地方。
作为军港和潜艇制造基地,基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受到盟军的猛烈轰炸,城市建筑被严重摧毁,战后重建时由于未能找到原来的设计图纸,因而很可惜地无缘像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其他城镇那样完全复原城市的原貌。
1946年,基尔成为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政府所在地,1972年正式成为该州首府;1975年起基尔市每年又重新开始举办基尔交易会,如今它是一个充满着音乐、美食和传统风俗盛会的热闹城市。
帆船城市标志
鸟瞰基尔湾
基尔
基尔运河
运河风光
基尔运河,又名北海-波罗的海运河(Nord-Ostsee-Kanal),是沟通北海与波罗的海的重要水道。位于德国北部,西起北海畔易北河口的布伦斯比特尔科格,向东延伸61英里,到达荷尔台瑙(波罗的海的基尔湾)。全长98.7公里,河面宽103米,深13.7米,运河可通航吃水9米,载重2万吨的海船,一般通过运河只需7~9小时,比绕道厄勒海峡-卡特加特海峡—斯卡格拉克海峡,航程缩短685公里。运河上设有8座船闸和7座40多米高的高桥,可通行海轮。1887年6月3日破土动工,1895年6月22日建成通航;德国修建这条运河,原意为了军事目的而进行修建,开通后德国的舰船可不绕道日德兰半岛,在波罗的海与北海间自由行驶,北海到波罗的海的航程缩短了756公里之多。1907年开始对河床进行拓宽和加深工程,于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几周完成,已能通行大型舰船。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基尔运河属德国政府所有。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根据1919年《凡尔赛和约》,实行运河国际化,但由德国进行管理。1936年希特勒推翻《凡尔赛和约》的有关规定,关闭了运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又重新实现所有国家船只自由通航的规定。在商业上,现为北海与波罗的海之间最短、最安全、最便捷和最经济的水道,基尔运河地处欧洲繁忙的航运线上,是通过船只最多的国际运河,是北欧的芬兰、瑞典,中欧的波兰以及东欧的俄罗斯、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等波罗的海沿岸国家通往大西洋的海上捷径。
2015年12日13时至23时30分,正在前往环球访问第七站—葡萄牙里斯本的中国海军152舰艇编队济南舰、益阳舰和千岛湖舰依次由东向西通过基尔运河,进入德国易北河。这是中国海军舰艇首次通过基尔运河。
基尔大学
基尔大学(Christian-Albrechts-Universitat zu Kiel,德语简称CAU 英语简称Kiel University)是以其创建人克里斯蒂安·阿尔布莱希特·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戈托尔夫公爵
石荷州的铁路结点。由于靠近德国第二大城市汉堡,所以基尔以短途至州内其他地区和汉堡的中短途车为主,也辅以ICE、IC或者EC可远途直达或经过柏林、科隆、法兰克福、慕尼黑、科尔斯鲁厄、多特蒙德、汉诺威、德累斯顿、曼海姆等德国大城市,也有到直达瑞士苏黎世的车次。更多可选的远途或者国际车次可以去到汉堡换乘。公路
市内拥有发达的公共交通线路网络,公司名称为KVG。城市的中央火车站门口汇集大量公交线路,几乎可以到达城市的任何一个角落,市区周边的沙滩也不例外。市外公路也四通八达,驾车可直通北部的沙滩或其他城市;向西通至北海;向南经过新明斯特到达汉堡;向西可到达石荷州第二大城市吕贝克。
水运
港口及国际航线大游轮
航空
基尔西北部有一个机场,但当前不对外开放。选择飞机的旅客,可以选择乘坐几乎每小时一班的火车或者机场大巴前往的汉堡机场乘机。也可以自行选择驾车前往机场。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