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煦车厢 编辑
1918年11月11日法国时间凌晨5时,福煦代表协约国,与德国代表在法国东北部贡比涅森林雷道车站的福煦车厢里,签订了停战协定,11时,各战胜国鸣放礼炮101响,宣告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一次大战后,福煦车厢被放入了博物馆。
中文名:福煦车厢
外文名:Fochcarriage
背景:一战停战协定签订地
地点:法国东北部贡比涅森林雷道车站
现所在地址:博物馆
发生时间 :1918年11月11日
人物简介
斐迪南·福煦(Ferdinand Foch,1851年—1929年),法国陆军统帅。毕业于综合工科学校和陆军大学。1911年任师长,1912年任军长。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历任集团军司令、集团军群司令、总参谋长,战功卓著。
战争末期,任协约国联军总司令,并晋升元帅,统一指挥英、法、美等国军队对德军发起总攻,迫使德国求和,对协约国战胜同盟国做出重大贡献。生平有不少著作,曾提出胜利在于意志的观点,后来认识到军队新装备和机械化程度具有决定性作用,强调歼灭思想和集中优势兵力原则。
著有《战争原理》、《战争指南》等。
进攻精神
1851年10月2日生于法国塔布的一个公务员家庭中,幼年进入圣埃腾讷的耶稣会学院学习,后转入麦次的耶稣会学院。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他以步兵身份参战,休战后又返回学校读书。
1873年从巴黎综合工科学校毕业后参军。
1885年入高等军事学院。
1891年调陆军总参谋部三局任职,晋升少校。不久,又入高等军事学院攻读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主要讲授战略课。
1894年任教授,他事业的这个阶段对他本人和法国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他认清了心理方面的特殊重要性,并提出了一些在当时十分惊人的论点:“有较大意志力和智力的人经常能够获胜”、“胜利在于意志”。福煦成了那个时代最有创见的军事思想家。
1901年福煦返回军队。
1903年升任上校团长。
1905年调任第五军参谋长。
1907年晋升准将并调回总参谋部。
1908年以准将衔出任高等军事学院院长。
1911年任第十三师师长。
1912年升任军长。
1913年调任驻南锡的第二十军军长。他就是以这个身份投入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
战争初期,福煦率领他的二十军成功地阻止了德军的进攻,拯救了南锡。这次战斗中,他第一次实践了他“胜利在于意志”这一理论——在处境极为不利的情况下坚决发起反攻,并获得成功。福煦因功升任第九集团军司令。在紧接下来的马恩河会战中,他又数次成功的实践了他那些“惊人”的理论,帮助霞飞打赢了拯救法国的会战。他在给约瑟夫·霞飞的电报中说,我的左翼在撤退,我的右翼在撤退,我的正面受到敌军的猛攻,好极了,我正在进攻。接到电报的法军官兵无不动容。使危在旦夕的巴黎转危为安,被法国舆论界誉为“欧洲第一军事家”。
1915年他升任“北方”集团军群司令,并负责协调联军作战。这时,运动战已经过去,作战被迫转入阵地战。福煦的战法遇到了问题,虽然他也努力寻找过打赢堑壕战的方法。在索姆河会战中,福煦指挥不利,所部损失惨重。因为这次失利他被贬到了“军事研究中心”任主任,负责协调同盟国的协作问题。不过这次贬官对于法国来说却是一件幸事,因为它使福煦赢得了所有盟国的信任。
1917年5月,福煦在老虎总理乔治·克列孟梭支持下,在巴黎接任法国陆军总参谋长。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