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罗地亚独立国 编辑

纳粹德国扶植的傀儡政权

克罗地亚独立国克罗地亚独立国

克罗地亚独立国(克罗地亚语:Nezavisna Država Hrvatska)是由纳粹德国扶植的傀儡政权,存在于1941年到1945年间,领土包含克罗地亚(不含达尔马提亚)和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和斯洛文尼亚北部及塞尔维亚的伏伊伏丁那部分,面积115133平方公里,人口664万,首都萨格勒布。

目录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克罗地亚独立国

外文名:Croatia

简称:克罗地亚

所属洲:欧洲

首都:萨格勒布

国歌:《我们美丽的祖国》

官方语言:克罗地亚语

货币:库那

时区:UTC+1

国家领袖:托米斯拉夫二世

主要民族:克罗地亚人

主要宗教:天主教

克罗地亚语:Nezavisna Država Hrvatska

说明:由纳粹德国扶植的傀儡政权

存在时期:1941年到1945年间

历史

编辑

国徽国徽

1941年4月10日,德军进入萨格勒布后,乌斯塔沙运动头目之一斯拉夫科·克瓦特尔尼克宣布,克罗地亚独立国成立。请萨伏依王朝的王子艾蒙内来当这个新国家的象征性的君主,并且将他冠上克罗地亚建国英雄托米斯拉夫王的名称,以“托米斯拉夫二世”之名在5月18日即位为国王。因为只是个形式上的国王,托米斯拉夫二世没有实际上的权力,从未踏入自国的领土,一直留在意大利。

德国和意大利迅速承认新国家。随后承认的国家有:保加利亚王国罗马尼亚王国匈牙利王国、斯洛伐克、丹麦、荷兰、西班牙、中华民国(汪伪国民政府)、伪满洲国和大日本帝国。

克罗地亚独立国地图克罗地亚独立国地图

克罗地亚独立国成立后,立即开始政权的建立工作。安特·帕韦利奇在墨索里尼的授意下从意大利回到萨格勒布,夺取了政权,并成立了政府,他本人任首相及外相。1941年5月18日,墨索里尼迫使帕韦利奇签订“关于克罗地亚王国和意大利王国之间的保证和合作”条约,同意让克罗地亚独立国成为意大利的保护国。同时,把克罗地亚沿海地区、达尔马提亚从扎达尔到斯普利特的部分地区以及赫瓦尔、布拉奇和帕格三岛以外的全部岛屿,都割让给意大利。克罗地亚独立国将不建立海军,并允许意大利军队越过达尔马提亚的中立地区。克罗地亚还必须承认意大利对未兼并的克罗地亚领土的军事、外交、政治、经济的监控。

1941年12月起再也没有召开过议会会议,持不同政见者都被关押起来,包括马切克。由于乌斯塔沙分子的极端残暴和腐败,帕韦利奇向来就不得人心。到1943年春,克罗地亚大部分为抵抗运动组织所控制。 1943年10月12日意大利投降,名义上的国王托米斯拉夫二世也放弃王位。1945年5月8日,游击队进入萨格勒布,宣布克罗地亚独立国的灭亡。

克罗地亚独立国参加了轴心国集团,奉行纳粹德国法西斯政策,最终在1945年被南斯拉夫人民军歼灭。

暴行

编辑
乌斯塔沙政权是帕韦利奇按照法西斯模式塑造的独裁政权,屠杀塞尔维亚人和犹太人以及强迫东正教徒改信天主教的事件不断发生,禁用西里尔字母印刷书籍,宣布塞尔维亚人、犹太人和吉卜赛人不受法律保护。在这个傀儡政权存在的4年间,有33万到39万名塞尔维亚人,3万名犹太人被无端地杀害,其中30到35万人死于号称“巴尔干的奥斯维辛”的雅塞诺瓦茨集中营。除了“乌斯塔沙—克罗地亚解放运动”,一切政党都被取缔。

下一篇 反法西斯同盟

上一篇 斯洛伐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