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衡阳会战 编辑
衡阳会战,是指1944年国民党军在中南重镇湖南省衡阳市进行的抗击日军的作战,因是中国抗战史上敌我双方伤亡最多、中国军队正面交战时间最长的城市攻防战,被誉为“东方的莫斯科保卫战”。从1944年6月21至8月8日,在装备不足、援军不至、粮弹不继的情况下,中国守城官兵仅凭粗陋野战工事,孤军奋战,抗击日军波浪式的冲锋围攻,以血肉之躯阻止敌军进攻。衡阳保卫战历时长达48昼夜,以守军弹尽援绝、伤亡殆尽而惨烈告终。中国军队以少战多重创日本军。衡阳市也因此被誉为抗战纪念城,也是全国唯一的抗战纪念城。
名称:衡阳会战,衡阳保卫战
发生时间:1944.6.23~1944.8.8,共战斗47天
地点:中国湖南省衡阳市
参战方:中国,日本
结果:衡阳保卫战历时长达48昼夜,以守军弹尽援绝、伤亡殆尽而惨烈告终,中国军队以少战多重创日本军
参战方兵力:中国:1.7万日本:10万余
伤亡情况:日军死亡约2万人,伤近6万人我方守军牺牲1万6千余众,最后仅存1200余人
主要指挥官:中方:方先觉 ,日方:横山勇
“当时,衡阳是与重庆、昆明并列的战时中国三大中心城市,税收居全国第二,被称为‘小南京’和‘小上海’。而且衡阳地处粤汉铁路和湘桂黔铁路的交会点,是中国西南的门户和军事咽喉。因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日军对衡阳发起了疯狂的进攻。”
1944年6月18日,经过几次大会战之后的湖南省会长沙不幸陷落,日寇铁蹄,直指衡阳。6月23日,日本调集了10多万兵力对衡阳大举进攻,衡阳守军奋起反击,打响了震惊中外的“衡阳保卫战”。衡阳人民在长期抗日救亡斗争锻炼之后,万众一心,同仇敌忾,誓死保卫衡阳,与守军一道,积极投入衡阳保卫战。
战前,衡阳人民抗敌后援会发动民众破坏道路,毁掉桥梁,切断日军进攻路线。日军曾派飞机侦察,得到的情报称“株洲至衡阳之铁路和宝庆至衡阳之公路,悉被衡阳居民破坏,运输设备,一无所有。”这些任务全是群众自愿参加,义务完成的。同时,抗敌后援会和市政府、工会还组织了3000名工人,征用了市区120家木材厂商的木料120余万根,配合奉命“死守衡阳”的国民党第十军,利用衡阳周围河川、丘陵、城墙和房屋,构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城内各街道挖掘了战壕、散兵坑,修筑了暗堡、机枪掩体、铁丝网等,构成坚固的防卫体系。这些防御工事,对打击日军起了很大的作用。
张家山
当时中方守军是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十军。该军由于前段作战消耗过大,人员装备只有七成,总兵力只有17000多人。而气势汹汹的对手则是横山勇率领的日军第11军,该军下辖5个师团,共计11万余人。
“战斗开始前,城内30万居民被疏散,从6月22日日军开始轰炸到8月8日日军攻入城内,中国军人和日军进行了殊死搏斗。”刘佳嘉说,第十军得到的命令是固守10天,等待援军,可援军始终没有来,他们却坚持了47天。虽然衡阳最终失陷,但这些中国军人对得起国家。
回忆当年的烽火硝烟,老兵彭中荣这样描述:那就是一场血战,主守城南张家山、五桂岭阵地预十师3个团、直属部队伤亡90%以上。战斗一线的连营级干部死亡殆尽,更不要说士兵。五桂岭争夺战,半天里晋升了5个营长,但又全部阵亡。张家山阵地预十师三营独力苦战。连、营长等相继阵亡,副营长继续指挥,死战不退……
在日军的战报中,我们也能感受到中国军人的英勇顽强。《日本帝国陆军最后决战篇》里有这样的记载:“敌人之守将方先觉将军,为一号骁勇善战之虎将,其第十军之三个师,皆以必死之决心,负隅顽抗,寸土必守,其孤城奋战的精神,实令人敬仰。亘四十余天之激战中,敌人尚无一卒向我投降。”
在衡阳保卫战纪念馆参观,最让人震撼的当属一幅名为《陆军第十军衡阳保卫战阵亡将士忠骸之一部》的照片。这张摄于1946年的照片上,是抗战胜利后在当年阵地上收集的3000多具将士遗骸,头骨在中间,其它骨骸放置两侧。如山的白骨,充分证明了衡阳保卫战的惨烈和中国军人的英勇不屈。根据美国国会图书馆记载,衡阳保卫战中国军队死伤1.5万人,其中7400人捐躯;而日军则付出了超过7万人死伤、4.8万人被击毙的惨重代价。
衡阳湘江公铁大桥
当年,国民革命军第十军在衡阳也不是完全孤立无援,中共地方组织和衡阳人民,都积极参与到了战争中。衡阳保卫战前夕,中共地下组织发动铁路工人,将渌口至耒阳的粤汉路段和衡阳至冷水滩的湘桂路段严重破坏,摧毁了日军的运输线,打乱和阻滞了日寇侵略计划的进程。
1944年5月,地方党组织便已获悉日军将自长沙犯衡。于是,以衡阳人民抗敌后援会的名义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和发动,动员衡阳人民努力投身到抗击日寇、保卫家园的战斗中去,争取人民抗战的最后胜利。
衡阳人民在中共衡阳地方组织的广泛动员下,万众一心,同仇敌忾,积极参加支援抗战、打击日寇的活动,或破坏道路,或毁坏桥梁,或切断日军进攻路线。日军增派飞机侦察,得到的情报称:株洲至衡阳之铁路和宝庆至衡阳之公路,悉被衡阳居民破坏,运输设备,一无所有。
同时,抗敌后援会和衡阳市政府、工会还组织了3000名工人,征用了市区120家木材厂商的木料120余万根,配合衡阳守军,利用衡阳周围河川、丘陵、城墙和房屋等有利地形,构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在城内,各街道都挖掘了战壕、散兵坑,修筑了暗堡、机枪掩体等。这些防御工事,对打击日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根据材料,衡阳民众为支援衡阳保卫战牺牲了3147人,其中大多数都是在战斗打响以后为运送弹粮医药、救护伤员而葬身于枪林弹雨之中。由于党在这段时间进行了大量的抗日宣传和抗日救亡工作,为衡阳人民树立了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念,从而为与日寇浴血奋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饱含爱国激情而奋起抗日的衡阳民众,是在中共衡阳地方组织的宣传推动影响下激发起来的一支重要力量,不仅有效牵制了日军,更有力支持了中国军队对日寇的打击。
衡阳保卫战纪念馆(陆家新屋)
衡阳抗战纪念城
走进衡阳市岳屏公园,登上岳屏峰顶,一块高大的纪念碑屹立眼前,碑面赫然刻着“衡阳抗战纪念城”七个大字,碑座为八面体,寓意八方和平,永无战事。整个纪念建筑群苍松环抱,庄严肃穆。
据介绍,衡阳保卫战堪称中国抗战史上以寡敌众的典型战例,被誉为“东方的莫斯科保卫战”,是中国整个抗战史中作战时间最长、双方伤亡士兵最多、程度最为惨烈的城市争夺战之一,也是日本战史中记载的唯一一次日军伤亡超过我军的战例。这场战役极大震撼了日本朝野,日本首相东条英机因此下台。担心衡阳之战的重大伤亡影响军心,日本甚至刻意淡化这场战事。
衡阳守军48天的浴血奋战,成功粉碎了日本侵略军妄图3天拿下衡阳城、7天打通西南大陆交通线的计划,也为我方在更大范围内赢得了有利战机。同时,衡阳保卫战是中华民族与日本法西斯进行的一场血战,鼓舞了全国人民的信心。它与盟军在欧洲大陆及太平洋战场上的反攻遥相呼应,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