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胖子 编辑
胖子(Fat Man),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美国在日本长崎投掷的原子弹的名称。名字是由于丘吉尔体形的启发。1945年8月9日,即广岛首枚原子弹爆炸后三天,由查理士·斯文尼(Charles Sweeney)驾驶的B-29超级空中堡垒轰炸机“伯克之车”(Bockscar)在长崎上空三万一千英尺(9000米)投下。在日本当地时间早上十一时零二分,在1,800英尺(550米)高度爆炸。“胖子”是人类历史上第二次使用的核武器,亦是最后一次在实战中使用的核武器。胖子长10 英尺八吋(3.25米),直径五英尺(1.52米),重10,000磅(4545公斤)。释放的能量约相等于20000吨的 TNT烈性炸药,即大概为8.4 ×10^13 焦耳,比投掷在广岛的首枚原子弹稍多。由于长崎地势多山,造成的损害比平坦的广岛较低。约四万人直接死于胖子的爆炸,约二万五千人受伤。约7000平方米之建筑物被夷平。之后数万人死于核子尘埃放射引起的癌症。
中文名:胖子
外文名:Fat Man
性质:原子弹
长度:3.25 m
直径:1.52米
重量:4545公斤
当量TNT:20000吨
投放时间:1945年8月9日
投放地点:日本长崎
在进行铀原子核(第92号元素)的核裂变实验的时候,就开始传出“第93号元素与第94号元素都会存在”的预言。然后就有美国的物理学家在1940年成功发现了第93号元素——镎。然后,在翌年2月就有柏克莱加州大学的格伦·西奥多·西博格成功发现了第94号元素——钚。
而与此同时,自1939年9月,在欧洲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而如火如荼,而物理学家利奥·西拉德则往美国亡命,为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总统送上历史性的原子弹开发建议书。
最后,以钚作为原子弹等核子武器的原料一事迅速得到国际关注。
根据1940年3月的《费里兹-毗艾尔备忘录》(Frisch-Peierls memorandum),实际的原子弹制作就被表明,核裂变过程所得的能源方面就即将成为军事研究的范畴之一。
胖子
由于内爆式钚弹是一种崭新的设计,因此美国在使用前,先在1945年7月16日新墨西哥州试爆了另一枚同一模式,称为“小玩意”(Gadget)的原子弹。结果试验非常成功,得到的当量达二万公吨,比原先预计高出二至四倍。
苏联的首枚试爆的核武器设计基本上与“胖子”相同。
与“小男孩”、“胖子”同型号但已拆除核心部件的原子弹以及执行任务的“博克之车”号B-29轰炸机在代顿市的美国国家空军博物馆永久展出,每年有130多万游客前来参观。
日本广岛和长崎因“小男孩”、“胖子”两颗原子弹轰炸造成的伤害遗留,幸存者饱受癌症、白血病和皮肤灼伤等辐射后遗症的折磨。据日本有关部门统计,因美国原子弹轰炸而死亡的人数广岛接近25万,长崎已逾14万。原子弹“胖子”毁坏房屋19587所,破坏面积4.7平方公里。
美国用原子弹轰炸广岛和长崎,也使日本人民遭受到军国主义者发动侵略战争带来的严重灾难。日本人民亲身体验了原子弹造成的无穷遗患。据日本有关部门统计,截至2010年,广岛因受原子弹伤害而死亡的人数已达26.9446万人。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