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动物学会 编辑
中国动物学会成立于1934年8月23日,是中国动物科学工作者自愿结成依法在国家民政部登记的全国性、公益性、学术性组织法人社会团体,是中国科协的组成部分,学会挂靠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据2018年5月学会官网显示,学会下属15个二级分会(专业委员会),设立了12个工作委员会和学会日常办事机构秘书处;学会成立时约有会员50余人,发展至今有会员17589人。
中文名:中国动物学会
外文名:China Zoological Society
简称:CZS
创办时间:1934年8月
办学性质:社会团体
学校特色:中国科协的组成部分
主管部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现任领导:理事长:孟安明、秘书长:王德华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5号
社会信用代码:51100000500001704J
登记管理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中国动物学会成立八十周年纪念会在中山大学举行
在1950年以前,曾经选出第1—7届理事会;1951年后共进行了第8—16届理事会的换届改选。
1952年,与中国植物学会、北京师范大学合办的《生物学通报》创刊。
1957年,《动物学杂志》创刊。
1964年,与中国昆虫学会合办的《动物分类学报》创刊。
1980年,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合办的《动物学研究》创刊。
1981年,学会兽类学分会和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合办的《兽类学报》创刊。
1992年,学会蛛形学专业委员会与湖北大学合办的《蛛形学报》创刊。
1994年,与中国昆虫学会、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合办的《医学昆虫与寄生虫学报》创刊。
2010年,与北京林业大学合办的《Chinese Birds》创刊。
2014年11月17-20日,在广州市中山大学举行中国动物学会第十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中国动物学会成立八十周年纪念会。
机构设置
最高权力机构
中国动物学会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会员代表大会,会员代表大会每五年召开一次。会员代表大会的职权是:
(一)制定和修改会章;(二)选举和罢免理事;(三)审议理事会的工作报告和财务报告;(四)制定和修改会费标准;(五)决定终止事宜;(六)决定学会其它重大事宜。
执行机构
理事会是会员代表大会的执行机构,在大会闭会期间领导学会开展日常工作,对会员代表大会负责。理事会的职权是:
(一)执行会员代表大会的决议;(二)选举和罢免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常务理事;(三)筹备召开会员代表大会;(四)向会员代表大会报告工作和财务状况;(五)决定会员的吸收或除名;(六)决定设立办事机构、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和实体机构;(七)决定副秘书长、各机构主要负责人的聘任;(八)领导学会各机构开展工作;(九)制定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并监督其执行情况,指定一名学会负责人负责经费的管理工作;(十)制定学会活动计划;(十一)进行奖励和表彰活动;(十二)决定个别理事的调整;(十三)决定学会其他重大事项。
学会设立常务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由理事会选举产生,在理事会闭会期间行使理事会第(一)、(三)及(五)至(十一)项的职权,对理事会负责。
下属机构
据2018年5月学会官网显示,学会下属15个二级分会(专业委员会),设立了12个工作委员会和学会日常办事机构秘书处,并联系着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学会(未含港、澳、台)。
组织工作委员会 | 两院院士推选和青年科技奖推荐工作委员会 | 学术活动和学科发展工作委员会 |
期刊工作委员会 | 动物学名词审定工作委员会 | 科普工作委员会 |
教学工作委员会 | 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工作委员会 | 动物学史工作委员会 |
学术道德诚信工作委员会 | 继续教育工作委员会 | 科技咨询与服务工作委员会 |
原生动物学分会 | 寄生虫学专业委员会 | 蛛形学专业委员会 |
贝类学分会 | 甲壳动物学分会 | 鱼类学分会 |
两栖爬行学分会 | 鸟类学分会 | 兽类学分会 |
发育生物学专业委员会 | 生殖生物学分会 | 细胞与分子显微技术学分会 |
比较内分泌学专业委员会 | 生物进化理论专业委员会 | 动物行为学分会 |
斑马鱼分会 | 灵长类学分会 | --------- |
北京动物学会 | 江苏动物学会 | 陕西动物学会 |
天津动物学会 | 安徽动物学会 | 甘肃动物学会 |
河北动物学会 | 浙江动物学会 | 新疆动物学会 |
山西动物学会 | 江西动物学会 | 四川动物学会 |
内蒙古动物学会 | 福建动物学会 | 重庆动物学会 |
黑龙江动物学会 | 河南动物学会 | 云南动物学会 |
吉林动物学会 | 湖北动物学会 | 贵州动物学会 |
辽宁动物学会 | 湖南动物学会 | 青海动物学会 |
山东动物学会 | 广东动物学会 | 海南省动物学会 |
上海动物学会 | 广西动物学会 | 宁夏生物学会动物学专业委员会 |
西藏生物学会动物学专业委员会 |
组织会员
据2018年5月学会官网显示,学会成立时约有会员50余人,发展至今有会员17589人。学会会员分个人会员、单位会员。
个人会员
1.具有中级或相当于中级以上技术职称水平的动物学科技和教学人员;高等院校本科毕业或自学成才,从事动物学科工作三年以上,成绩突出者;获得硕士及以上学位者;从事生物学教学(中学)三年以上的高级教师;
2.热心和积极支持学会工作,并具有动物学科专业知识的管理工作者;
3.在高等院校学习的本科生三年级以上,学习成绩优异,经会员推荐可申请为学生会员。
4.学会可根据情况在会员中评定或授予高级、资深或终身会员。
单位会员
与动物科学专业有关,并具有一定数量科技队伍,愿意参加学会有关活动、支持学会工作的科研、教学、生产等企、事业单位以及依法成立的有关学术性社会团体,可申请为单位会员。
外籍会员及港、澳、台会员
在动物学科学术领域有较高造诣,对中国友好,愿意与学会联系、交流和合作的外籍或港、澳、台科技工作者,经本人申请或经学会分会、专业委员会、省、自治区、直辖市动物学会推荐,学会依据章程,经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批准,并报业务主管单位备案后,可吸收为外籍会员或港、澳、台会员。
业务资产
业务范围
(一)开展有关动物科学学术活动,组织专科学术讨论会和科学考察活动,提高学术水平,促进学科发展,推动自主创新;
(二)开展有关动物科学教学经验交流,提高教学质量,促进人才培养;
(三)依照有关规定编辑出版动物科学的学术、科普书刊及音像制品;
(四)普及动物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推广先进技术,开展青少年科学技术教育活动,受政府委托承办或根据学科发展需要组织、举办科技展览;
(五)对国家科技(有关动物学的)发展战略、政策中的重大决策进行科技咨询,接受委托进行科技项目论证,技术职称资格审定,动物科学名词、名称、文献和标准的编审、制定,提供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开展科技成果鉴定;
(六)向有关组织反映动物学科技工作者的合理化建议,维护动物学科技工作者的合法权益,反映动物学科技工作者的意见和要求;
(七)促进民间国际动物科学科技合作和学术交流活动,加强同国外科学技术团体和动物学科科学工作者的联系;
(八)开展动物科学领域的继续教育活动,举办与动物科学相关的培训班、讲习班等,不断的提高会员的学术水平;
(九)举荐人才,表彰、奖励在科技活动中取得优秀成绩的会员。
资产经费
中国动物学会的经费必须用于《中国动物学会章程》程规定的业务范围和事业的发展,不得在会员及办事机构工作人员中分配。学会开展表彰奖励活动,不收取任何费用。
学会经费来源:(一)会费;(二)捐赠;(三)政府资助;(四)在核准的业务范围内开展活动或服务的收入;(五)利息;(六)其他合法收入。
学术活动
第八届世界两栖爬行动物学大会
中国动物学会围绕国内经济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开展活动:2000年7月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召开了“中国动物学会西部大开发项目研讨会”。会议在科技工作者与西部的企业及西部的高校、科研机构等之间起到了牵线搭桥的作用,促使和吸引了更多的生命科学工作者关注和参与西部大开发这一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2011年开展“牧区鼠类泛滥防治培训班” 对牧民进行鼠害防治新技术以及鼠害监测技术培训,动员牧区人民灭鼠;普及灭鼠知识;保护生态平衡。
学术期刊
《Current Zoology》(《动物学报》英文版)被CA化学文摘(美)(2014)、SCI科学引文索引(美)(2016)、JST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2013)等收录,是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2017-2018年度)(含扩展版)、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1992年第一版、1996年第二版、2000年版、2004年版、2008年版)。
《Zoological Systematics》(《动物分类学报》英文版)被JST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2013)、Pж(AJ)文摘杂志(俄)(2014)等收录,是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2017-2018年度)(含扩展版)、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1992年第一版、1996年第二版、2000年版、2004年版、2008年版)。
《动物学杂志》是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被中国各大数据库及英国《动物学记录》、美国《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等收录。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被CA化学文摘(美)(2014)、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2014年版)等收录。
《兽类学报》被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专题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数字化期刊群、中国科技论文引文统计分析数据库、中国农业文摘和国外的美国《生物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英国的《动物学记录》等众多检索刊物和数据库所收录。
《蛛形学报》被Pж(AJ)文摘杂志(俄)、CSCD等收录。
《生物学通报》是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1992年第一版、1996年第二版、2000年版、2008年版)。
《动物学研究》被JST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2013)收录,是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1992年第一版、1996年第二版、2000年版、2004年版、2008年版、2011版)。
《Avian Research》(《鸟类学研究》英文版)被SCI科学引文索引(美)(2016)、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7-2018年度)(含扩展版)等收录。
荣誉表彰
2014年11月,被评为2013年度全国学会财务决算先进单位。
2014年12月,被评为2014年度全国学会科普工作优秀单位。
2021年12月3日,入选中国科协发布的中国特色一流学会拟支持学会名单,拟支持金额为95万元。
奖励设置
中国动物学会重视对动物学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培养,召开青年学术研讨会,设立了学会青年科技奖,推荐、表彰青年人才。
中国动物学会青年科技奖
中国动物学会青年科技奖旨在推荐一批进入国内和国际动物科学前沿的青年学术带头人,表彰奖励在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科技创新中做出突出成就的动物学青年科技人才,为中国青年科技奖推荐和评选工作举荐人才,是中国动物学会设立并组织实施,面向中国动物学会14个分会(专业委员会)和全国各省级动物学会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奖项。
竞赛项目
中国动物标本大赛
中国动物标本大赛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动物学会等单位主办,至2018年1月,共举办四届。
动物标本在科学研究、文化教育、科学传播、艺术收藏等领域内具有重要的价值。它是科学研究,特别是分类学、生态学等学科的重要的研究材料;是生命科学教学的重要模型;是自然科学类博物馆传播科学的重要载体;也是艺术品收藏市场的新方向。标本大赛的举办旨在推动中国国内动物标本行业的沟通交流和工艺水平的提高,尽快实现与国际接轨,使标本制作更好地服务于动物教学、研究、科普教育以及标本收藏工作,推动中国标本行业的发展。
生物学竞赛
第26届全国中学生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在郑州外国语学校开幕
据2018年5月学会官网显示,自1993年中国在全国生物学竞赛的基础上,选拔并培训优秀选手代表中国参加了13次国际生物奥林匹克竞赛,参加学生51名,共获得金牌31枚、银牌19枚、铜牌1枚的优异成绩。
科普教育
全国自然科学类场馆科普培训班
全国自然科学类场馆科普培训班是由中国动物学会、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等单位主办,科普培训班旨在通过开展针对科普场馆、自然保护机构等单位工作人员进行系统的授课培训,加强同行之间的交流,提升全国自然科学类博物馆、科技馆、动物园、大学或中学的标本馆、科技活动中心等单位从事科普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和业务水平,促进各博物馆、科技场馆等的科普工作。自2011年,每届培训班邀请在自然科学类博物馆、科技馆、大学或研究院所内工作的相关专家就不同的主题展开授课和培训。在科普理论学习、科普活动的组织与策划、科普展览与设计、科普写作、科普户外活动策划、科普创作与创意、动物分类学等方面组织相关培训,受到学员们欢迎。
“北京的候鸟”立体书科普课程教师培训
2017年7月6-9日,中国动物学会组织北京市的一批初中生物老师,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举办了4场“北京的候鸟”立体书科普课程的教师培训,来自 北京市城区(丰台、海淀)、北京市郊区的7个区共约40所中学的70余名老师参加了培训,并动手制作了立体书。
北京的候鸟立体书课程是中国动物学会申请的北京市科委的项目,历时1年半完成。这套课程通过立体书的形。进入中学的选修课、校本课、科学课、实践课,来推广候鸟保护的知识。
形象标识
中国动物学会会徽为圆形,中部为大熊猫图案,外环为学会中、英文名称。
形象标识
定位宗旨
学会定位
中国动物学会是中国共产党和政府联系动物学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发展动物科学事业的重要社会力量。
学会宗旨
团结广大动物学科技工作者,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坚持民主办会的原则,充分发扬学术民主,开展学术上的自由讨论。提倡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弘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风尚,积极倡导“献身、创新、求实、协作”的精神,促进动物学科学技术的繁荣和发展,促进动物学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促进动物学科技人才的成长和提高,为社会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推动中国动物科学的发展和加速实现我国社会义现代化做出贡献。
现任领导
中国动物学会领导(理事长、副理事长及秘书长)
理事长:孟安明
副理事长(以姓氏笔画为序):包振民, 冯江,李保国,张正旺,张知彬(常务),陈广文,杨光,桂建芳,董贵信, 魏辅文
秘书长:魏辅文
中国动物学会第十八届监事会成员名单
监事长:张希武
副监事长:孙悦华
监事(以姓氏笔画为序):孙悦华,张希武,黄乘明
中国动物学会第十八届理事会党委委员名单
书记:张知彬
副书记:桂建芳,宋微波
组织委员:魏辅文
纪委委员:孙青原
宣传委员:陈广文
党委委员(以姓氏笔画为序):冯 江,孙青原,李枢强,宋微波,张永文(女),张知彬,陈广文,桂建芳,魏辅文
党委办公室主任:张永文(女)
职务 | 姓名 |
---|---|
名誉理事长 | 陈宜瑜 |
理事长 | 孟安明 |
常务副理事长 | 张知彬 |
副理事长、秘书长 | 王德华 |
副理事长 | 冯江 |
孙青原 | |
李保国 | |
宋微波 | |
张正旺 | |
张希武 | |
桂建芳 | |
魏辅文 | |
常务副秘书长 | 张永文 |
副秘书长 | 王海滨 |
杜卫国 | |
陈广文 | |
张立 |
历任领导
届次 | 职务 | 姓名 |
---|---|---|
第一届(1934~1935年) | 会长 | |
书记 | ||
第二届(1935~1936年) | 会长 | 胡经甫 |
书记 | 寿振黄 | |
第三届(1936~1942年) | 会长 | 辛树帜 |
书记 | 伍献文 | |
第四届(1943~1944年) | 会长 | |
书记 | 杜增瑞 | |
第五届(1944~1948年) | 会长 | 王家楫 |
书记 | ||
第六届(1948~1949年) | 主席 | |
书记 | 徐荫祺 | |
第七届(1949~1951年) | 理事长 | 陈桢 |
书记 | ||
第八届(1951~1956年) | 理事长 | |
书记 | 陈德明 | |
第九届(1956~1964年) | 理事长 | 秉志 |
秘书长 | 郑作新 | |
第十届(1964~1984年) | 理事长 | 秉志(1964~1965)、贝时璋(1978~1984) |
秘书长 | 郑作新(1964~1978) 、张致一(1978~1984) | |
第十一届(1984~1989年) | 理事长 | 郑作新 |
秘书长 | 钱燕文 | |
第十二届(1989~1994年) | 名誉理事长 | 郑作新 |
理事长 | 张致一、钱燕文(1991~1994) | |
秘书长 | 宋大祥 | |
第十三届(1994~1999年) | 理事长 | 宋大祥 |
秘书长 | 陈大元 | |
第十四届(1999~2004年) | 理事长 | 陈大元 |
秘书长 | 冯祚建 | |
第十五届(2004~2009) | 理事长 | 陈宜瑜 |
秘书长 | 魏辅文 | |
第十六届(2009~2014) | 理事长 | 陈宜瑜 |
秘书长 | 魏辅文 |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